在12月30日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社區商業地產節暨中國(成都)社區商業發展大會上,中城商業研究院發布了《2019年社區商業地產發展報告》。報告分析了2019年中國社區商業宏觀環境、行業市場,同時重點分析了成都社區商業發展新趨勢。
↑中城商業研究院發布《2019年社區商業地產發展報告》
消費力疊加人口紅利
成都社區商業發展動力強
報告提出,成都人口紅利正盛,為發展社區商業提供了重要支撐。2018年成都常住人口數達到1633萬人,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四(僅次於重慶、上海、北京);戶籍人口數1476萬人,淨流入人口數157萬人(淨流入人口=常住人口-戶籍人口),是發展社區商業的重要基礎。同時,2018年成都大學生人數突破80萬人,2015—2018年複合增長率高達6.5%,位居一線、新一線城市之首。「年輕學子畢業後若持續留在當地就業,勢必對成都的社區商業形成新需求。」中城商業研究院院長楊澤軒說。
楊澤軒表示,成都市民強勁的消費力,也為社區商業的發展帶來機遇,「成都人的消費力能為社區商業帶來穩定商流。」數據顯示,2018年成都城鎮居民在教育、醫療保健、交通通信等發展型消費支出同比增長14.7%,佔人均消費支出比重22.1%;在文化娛樂、教育培訓、健康養生等服務性消費支出同比增長20.0%,佔比49.3%。「2019年雙十一購物節,四川省購買力分別在京東和天貓平臺上排名第五和第七,其中成都市的購買力居四川之首,無論看線上還是線下的消費力,成都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城市。」
↑西南首家A.P.C、Palm Angels、NEITH,位於成都仁恆置地
新餐飲、新親子、新零售、新娛樂
創新業態助力成都社區商業發展
社區商業應該如何發展?記者了解到,成都在生活服務、餐飲、親子、零售、娛樂等方面的社區商業業態均有創新,這些業態創新是推進社區商業發展的手段之一。
報告提出,生活服務已經成為社區型購物中心的創新主力軍,創新品牌佔比達到30%以上。其中,美發造型、旅行社、攝影/照相館、寵物店等業態佔據社區型購物中心生活服務類業態的絕大部分。
而餐飲類創新品牌佔比超20%,業態中以高顏值、個性化的網紅餐飲獨佔鰲頭。「以前社區商業可能都是傳統餐飲,但是現在我們也看到網紅餐飲的崛起。」楊澤軒表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社區居民來說,去超市買點東西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過有品質的生活。
↑中城商業研究院發布《2019年社區商業地產發展報告》
此外,兒童親子品牌也有創新,社區型購物中心的便利性催生了兒童運動、早教、兒童醫療等諸多新興業態。
記者注意到,新零售、新娛樂業態也在社區商業中佔據一席之地。潮牌、品牌集合店、電競館、卡丁車、真人CS等業態均被社區型購物中心引進。這些創新的商業業態將成為社區商業吸客、留客、黏客的有效手段。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彭驚
資料來源於中城商業研究院 數據來源於贏商大數據
編輯 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