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入藏美術作品《為了人民》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畫家們和作品合影 馮智軍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應妮)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收藏儀式15日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

工筆重彩作品《為了人民》高2.5米,寬4.5米,由郭海榮、範向輝、於理、王亞非、李玉旺5位畫家在疫情期間歷時半年創作完成。畫面以人民軍隊來自於人民、根植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主線,分「聞令而動、火速馳援」「勇挑重擔、敢打硬仗」「黨旗飄揚、黨員爭先」「攻堅克難、科學施救」「赤誠愛民、無微不至」「軍地協同、眾志成城」六個板塊展開畫面,藝術地定格和再現人民軍隊心繫人民、胸懷大愛、勇戰疫情、不怕犧牲的場景。

畫家們獲頒軍博的收藏證書 馮智軍 攝

據介紹,創作團隊儘可能深入體驗感受疫情一線的工作生活狀態,採用有跡可循的場景組織畫面構成元素,再現裝備建設成就和官兵精神風貌。通過搶救重症患者、關注輕症患者、研究探討病情、治癒出院道別等畫面,展示緊張忙碌的景象、嚴求實致的作風、周到細緻的態度和濃厚熾烈的軍民魚水情,緊扣《為了人民》的主題。該畫作曾於今年9月23日在央視一套播出中宣部組織錄製的《時代楷模發布廳》抗疫特別節目《致敬!時代楷模抗疫英雄》中作為背景作品首次亮相。

《為了人民》主創郭海榮介紹畫作 馮智軍 攝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李洪軍在致辭中表示,以內蒙古烏海籍畫家郭海榮為代表的主創團隊敏銳聚焦軍隊醫療隊赴武漢抗疫主題,巧妙選取了出徵、抗疫、凱旋的動人畫面,生動刻畫了人民子弟兵的偉岸形象,讓我們每個人都能體會出他們對抗疫偉大鬥爭的深刻思考,感受到他們對抗疫一線官兵和醫護工作者的崇高敬意,鼓舞於他們作為新時代美術創作者的情懷和擔當。未來,我們期待更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們從人民軍隊的強軍實踐和光榮歷史中汲取營養、發掘主題,把更多有靈魂、有溫度的精品力作帶給軍博,讓更多的人從中汲取精神的力量。

《為了人民》主創郭海榮介紹了創作過程和思考。「這幅畫作是我和團隊從事繪畫藝術生涯中第一次創作軍事題材作品,是對精神和靈魂的一次滌蕩。」(完)

相關焦點

  • 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入藏軍博
    郭海榮 範向輝 於理 王亞非 李玉旺 為了人民 工筆重彩 2.5×4.5米 2020年12月15日,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收藏儀式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李洪軍、政治委員劉銳向主創人員郭海榮、範向輝、於理、王亞非、李玉旺頒發文物收藏證書。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劉中剛主持儀式。內蒙古烏海市副市長武也文、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勇、文聯主席郭振蓮、美協主席張德育等嘉賓近百人出席了儀式,一同見證軍隊抗疫題材美術作品《為了人民》正式入藏軍博。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再度上演「滄海頌」
    畫展展出的作品 (攝影 中國網/葛蕾)中國網5月27日訊(記者 葛蕾) 今天上午「2016滄海頌——中國海洋畫展暨第五屆中國海洋畫派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行2014年5月28日,「2014滄海頌——宋明遠中國海洋畫作品展」在軍博開幕。時隔兩年,滄海頌中國海洋畫作品展已由個人畫展到海洋畫派聯展再到全國海洋畫家聯展,三年邁步三大臺階,已經成為中國海洋畫繁榮發展的風向標。本次活動由國家海洋局海洋日活動辦公室指導,北京獅城南洋畫院、北京市東城區美術家協會、中國留學人才發展基金會主辦,海洋畫派研究中心承辦,北京唐風美術館協辦。
  •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覽參觀方式有哪些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覽參觀方式有哪些?  1、線上參觀數字展館  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數字展館」終於和大家見面啦,打開數字展館,讓您足不出戶如親臨博物館,不僅如此,還可以將展櫃中的文物「點」起來,與文物近距離「接觸」  線上參觀平臺:軍事博物館官方平臺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數字展館線上參觀指南
  • 少年兒童必去的景點-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於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籌建於1959年,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名單。博物館交通便利,門口有地鐵1號線和9號線。通過身份證證可領取參觀門票,火機、自拍杆等嚴禁帶入。
  • 安凱寶斯通受閱車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
    軍事博物館副館長馬琳傑大校如此評價安凱客車的品質實力。  2016年5月23日,「9.3大閱兵」老兵方陣受閱客車——安凱寶斯通正式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這是國家軍事博物館收藏的國內首款自主品牌客車。安凱寶斯通將同保家衛國的抗戰老兵一起永久載入史冊。
  • 國家博物館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文物及美術作品名錄
    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  >  國家博物館預約入口:點擊進入  2019年8月9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開幕,展期三個月。展覽位於國家博物館中央一號大廳和西大廳,其中中央一號大廳展出繪畫作品13幅,館藏「新中國成立」相關展品20餘件/套;西大廳展出繪畫作品15幅,雕塑41件。
  •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數字展館線上參觀指南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抗美援朝展數字展館線上參觀指南  銘記偉大勝利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數字展館」終於和大家見面啦,打開數字展館,讓您足不出戶如親臨博物館,不僅如此,還可以將展櫃中的文物「點」起來,與文物近距離「接觸」
  • 新華·博物館日報(第230期):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科研實物入藏國家...
    ·熱點新聞 / Headlines【漢字雷射照排系統科研實物入藏國家博物館】上世紀70年代,王選院士帶領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現更名為王選計算機研究所)研製成功的新中國第一個中文信息處理系統——漢字信息處理與雷射照排系統,曾掀起了我國印刷技術革命,為資訊時代漢字和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 北京軍事博物館參觀攻略
    北京軍事博物館全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簡稱軍博,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1958年9月21日正式組建。是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築之一,佔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軍事博物館的陳列展覽分為基本陳列和臨時展覽。但目前該館正在進行大樓加固和改擴建工程,原有的基本陳列已陸續撤展閉館。閉館施工期間,約300件大型武器裝備陳列在廣場上,繼續為觀眾開放。
  • 《南泥灣》作曲者馬可先生日記手稿入藏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向捐贈方代表頒發收藏證書(攝影 陳毓娟)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8月26日,作曲家馬可日記手稿入藏儀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新中國成立後歷任中央戲劇學院音樂室主任、歌劇系主任,中國戲曲研究院音樂室主任,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代院長,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中國歌劇團領導小組組長,《人民音樂》主編。
  • 國家博物館舉辦抗疫美術作品展時間地點及門票預約入口
    國家博物館舉辦抗疫美術作品展  開展日期:2020年8月1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3、北4展廳  主辦單位: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  用美術作品記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構築中國人民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時代記憶,展現中國在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面前的大國擔當「眾志成城——抗疫主題美術作品展」展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創作的美術作品,藝術形式涵蓋國畫
  • 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館藏康有為、梁啓超、陳獨秀、李大釗、胡適...
    4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館藏康有為、梁啓超、陳獨秀、李大釗、胡適書信展」開幕,首次集中向公眾展出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近年徵集入藏的一批清代、民國人物的信札和書畫作品。包括陳獨秀致胡適、李大釗等人,梁啓超致胡適,康有為致梁啟勳書信、詞稿等共26通,藏品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和史料價值。
  • 軍事題材美術創作的當代意義淺析
    建軍93周年到來之際,軍事題材美術創作正以全新的歷史站位描繪著人民軍隊闊步向前的波瀾畫卷,全軍內外優秀的美術工作者正用獨特的藝術視角、大膽的創作風格,記錄新時代下共和國戰士們的新風貌,發揮著通過軍事題材美術創作提升軍隊文化軟實力的重要作用。
  • 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結業作品展之國學國畫班
    現為中國人民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非學歷培訓部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畫院副院長,王乘藝術工作室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山畫會副秘書長,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理事,中國長城書畫院常務理事,中央文史館書畫院研究員,文化部青聯委員、文化部青聯美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榮寶齋畫院、新疆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
  • 「翁氏家藏」在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開展啦!
    捐贈藏品予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2018年12月中旬,波士頓美術博物館隆重對外宣布,館方欣然接受翁萬戈家藏中國書畫的重要捐贈。此次捐贈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繡,作品年代橫跨13個世紀,共5個朝代。
  • 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寶斯通受閱車
    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寶斯通受閱車時間:2016-06-02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程露     本網訊 近日,「9·3大閱兵」老兵方陣受閱客車——安凱寶斯通正式被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永久收藏,這是軍事博物館收藏的國內首款自主品牌客車
  •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赴「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10月28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集體參觀「銘記偉大勝利 捍衛和平正義——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主題展覽」,並圍繞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進行專題學習。校領導靳諾、劉偉、吳付來、鄭水泉、劉元春、杜鵬、顧濤出席活動,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長李洪軍、政治委員劉銳陪同參觀。
  • 館藏|中國美院校友、著名書法家李伏雨作品入藏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此次展覽由浙江美術館、西泠印社聯合主辦,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博物館支持,展出作品總計80件,這些作品全部由李伏雨先生之子李早先生代表家屬捐贈給了浙江美術館、西泠印社、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省博物館等四家機構。中國美術學院副院長沈浩代表中國美術學院接受捐贈,並向家屬頒發收藏證書。
  • 八十九歲國之巨匠藝術家朱曜奎將作品無償捐贈給湖北省博物館
    在油畫創作方面,他勤於探索,勇於創新,以獨特的中國山水油畫著稱 , 其作品遍布全國多個博物館、機場、紀念館等公共場所。曾參與拓創中國現代壁畫藝術、漆畫藝術、以及公共藝術。其作品在日本、美國、韓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區展覽並受到好評,在臺北展出時作品全部被收藏家收藏。
  • 歌劇《白毛女》主創、作曲家馬可先生日記手稿入藏國家博物館
    2019年8月26日下午,創作過《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歌劇《白毛女》等名篇的作曲家馬可先生的日記手稿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出席入藏儀式並發表講話。王館長代表國博對馬可家屬願將馬可日記手稿捐贈給國家博物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並向捐贈方代表頒發收藏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