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美德教育進幼兒園 外國娃也會誦讀「三字經」

2020-12-17 上遊新聞

「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天地恩情永難忘,心中紮下根……」稚嫩的童聲念起這首《中華孝道》,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少年兒童身上代代相傳。28日,兩江新區藍湖郡幼兒園的國慶節展演中,主題是宏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老師和孩子們表演了中華鑼鼓、詩詞朗誦、武術等,外國娃也加入表演誦讀起了「三字經」。

一曲由老師表演的舞蹈《鑼鼓響,紅旗飄》,拉開了藍湖郡幼兒園國慶展演的帷幕,響亮的鑼鼓聲,頗具精氣神。接著,幼兒園各個班級的孩子們身著傳統服飾,表演了《禮儀歌》、《孔融讓梨》、《粒粒皆辛苦》、《中華孝道》等節目,包括愛國、謙讓、文明禮儀、互助友愛、勤儉節約、勤學奮進、孝敬長輩等。

在《中華孝道》的表演中,「小演員」分別扮演老人和孩子,孩子給老人捶背、扶老人過馬路,表情很萌,但又讓人感動。

老師與同學們在臺上互動演出,引得臺下掌聲連連。

中華傳統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要從小開始」,藍湖郡幼兒園園長劉莉介紹,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形」與「魂」,是中國幾千年文化沉澱後的智慧結晶。經典的古詩文、傳統的小故事能激發孩子的興趣,也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植於他們心中。

上遊新聞記者  蔣豔 甘俠義 攝影報導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廈門:寓傳統文化和文明禮儀教育於經典誦讀中
    為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怡情養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福建省廈門市在未成年人中廣泛開展經典誦讀活動,通過誦讀浸潤美麗心靈,弘揚傳統美德,普及文明禮儀,極大地豐富未成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精神力量,提升綜合素養。
  • 淄川區司法局開展法律進校園 「憲法學習三字經」誦讀活動
    讓學法成為習慣,讓法治擁有力量憲法誦讀「少年郎,似朝陽;國未來,當自強;尊憲法,守法紀……」2月26日,淄川區吉祥路幼兒園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法治教育課,由區司法局的工作人員帶領孩子們齊聲誦讀《憲法學習三字經》。
  • 小議幼兒園中班讀誦《三字經》
    一、何謂《三字經》  一部不知出處的《三字經》為何會成為自南宋以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約定俗成的兒童啟蒙讀物?為何「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部中華傳統兒童啟蒙讀物中,只有《三字經》被後世奉為「經」?「經」即經典,它具有其獨特的教育價值和文化魅力。三字經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讀起來朗朗上口。
  • 紀小蘭誦清風 | 蘭谿市靈洞鄉中心幼兒園園長徐燕恆誦讀《清育美德...
    今天推出第二十期,由蘭谿市靈洞鄉中心幼兒園園長徐燕恆誦讀《清育美德 廉潤心田 》。 清育美德 廉潤心田▲蘭谿市靈洞鄉中心幼兒園園長徐燕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強化不敢腐的震懾,扎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通過不懈努力換來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引爭議
    同時,傳統文化教育不能斷章取義,營造「世外桃源」,而是要積極引導孩子形成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三字經》《弟子規》腐蝕學生心靈?為此,要求中小學要認真甄別和篩選優秀傳統文化,原則上應以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規定的學習篇章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我們的初衷針對學校的教學行為,目的是強化中小學的課程意識,不能隨意給學生推薦傳統讀物。」
  • 22位幼兒園小朋友穿上漢服誦讀《三字經》
    昨日,來自長沙市教育局幼兒園八方園的22位「萌友」穿上漢服誦讀《三字經》,聽「村長」李銳扮演的「老夫子」講傳統禮儀文化。    「入學禮」在中國古代被視為人生的四大禮儀之一,是孩童進入人生一個重要階段的紀念儀式,除了文房四寶之外,父母們還會為孩子準備一些有著特殊寓意的禮物。
  • 三字經 不能全文誦讀嗎?
    □楊於澤(湖北媒體人)山東省在中小學開設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有些學校在課程內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據《山東商報》昨報導,山東省教育廳近日發出通知,指各地中小學由於甄別不夠,讓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校園,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通知要求慎重選擇學習誦讀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誦讀《三字經》:與其爭論讀什麼不如教人怎麼讀
    中國孔子基金會傳統文化教育分會特邀顧問董子竹說,全文背誦經典其實是家長和教育者的懶惰。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這一規定引起了爭議。部分專家認為,與其爭論該不該讀,不如教會孩子如何讀書、如何培養獨立的人格。
  • 和平幼兒園紀念毛主席誕辰123周年暨國學誦讀比賽
    今天和平幼兒園的全體師生為了紀念我們敬愛的毛主席特舉行了「誦讀國學經典 弘揚中華美德」活動。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凸顯中國傳統文化魅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把培養具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才與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結合起來。
  • 學前教育新發展階段:幼兒園國學教育教學活動的五個標準
    小班郭老師的國學公開課為混元漢字功教學活動,主要運用了混元漢字功及國學動作操的教學方法;中班芹老師的國學公開課為《三字經》的教學活動,結合大屏幕教學、誦讀比賽開展;大班高老師的國學公開課為趣味漢字教學,運用了多個遊戲教學方法。
  • 傳統文化 幼兒園 一日生活
    比如幼兒園開展文化經典誦讀活動,聽著孩子們稚氣的聲音清脆地誦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讓人覺得讓孩子們從小感悟中華傳統文化是多麼重要。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孩子們在「不求甚解」地朗讀經典的時候,我們的教育目的在哪裡?他們記住了內容,就一定會對中華文明有所了解,有所熱愛嗎?是不是也該深入培養他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呢?讓他們能夠自發地去學習和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呢?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市立陽安幼兒園舉辦國學主題升旗儀式
    伴隨著意義深遠的《憫農》朗讀聲,市立陽安幼兒園9月22日上午舉行以「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主題的升旗儀式。升旗儀式後,各年級組的孩子們用飽滿的激情、高亢的聲音、惟妙的舞姿展示經典誦讀節目,帶領全園師生領略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感受了中華傳統美德。以循循善誘、正確引導、教育和感化孩子,認真踐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美德一代一代地發揚光大。
  • 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舉辦迎六一「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慶祝...
    5月30日上午,甘肅省商務廳幼兒園裡歡歌笑語,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美德」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活動在這裡舉行,廳領導馬相忠、張世恩、劉萍及辦公室、人事處、財務處、經合局、信息中心、後勤中心負責人
  • 《三字經》成為幼兒園和小學教材,不合適
    左:供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使用的廣東版《三字經》(北京版等其他地區版本也已推出);右,2011年出版的「傳統文化教育中小學實驗教材」《三字經》文 | 諶旭彬但這並不意味著《三字經》可以成為今天幼兒園和小學的識字教材。
  • 山東發布經典誦讀新規 禁止全文薦讀《三字經》
    商報濟南消息 省教育廳昨日發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由於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校園,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省教育廳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近年來,我省中小學開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
  • 桐鄉版《三字經》驚豔來襲 幼兒園老師太有才了
    前文化,遺址多……」步入桐鄉市鳳鳴街道中心幼兒園,傳入耳畔的不是傳統的音樂鈴聲,而是孩子們稚嫩的誦讀聲。仔細一聽,咦,怎麼感覺和三字經如此相像?原來這正是幼兒園的獨家秘笈——三字經版《可愛的家鄉》。《可愛的家鄉——桐鄉歷史人文讀本》由桐鄉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共同編著,講述的是桐鄉的鄉土文化。
  • 引導幼兒學習《三字經》的4個方法
    1、三字經的內容值得肯定,濃縮中國幾千年文化精髓。從南宋開始成為歷代兒童的啟蒙讀本,對後世影響深遠持久。三字經採用三字一句,句子短小,形式整齊,隔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悅耳動聽。而且內容豐富,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是一本微型的百科全書。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英文版《三字經》選入《兒童道德叢書》予以推廣。
  • 重慶一小學自創三字經快板操 誦讀經典又健身
    重慶一小學自創三字經快板操 誦讀經典又健身 來源:中國新聞網 2009年11月12日15:48   孩子們像跳舞一樣邊敲快板邊做操,誦讀經典又健身
  • 中華傳統美德(經典)
    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育孩子們的民族精神,是新時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仁愛思想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精髓,它經過幾千年的傳承,成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作為學校教育,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傳承文明美德。開展仁愛教育之前,我們在認識上存在偏頗之處:一怕步入復古誤區;二怕影響教學質量;三怕師資難以跟上;四怕增加師生過重負擔。
  • 《三字經》編成上下課鈴聲 感受傳統文化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昨天上午8點30分,漢陽玫瑰園小學(南國明珠校區)的上課鈴聲突然變成了《三字經》的誦讀,這讓孩子們都很興奮! 「咦,這是《三字經》吧,有意思!」二(9)班學生張書銘跟著廣播裡的童聲朗誦,數秒鐘後,聽到廣播裡的「鈴聲響,進課堂,書和本,擺桌上……靜息。」學生們趕緊將課前整理做好,端正身姿,準備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