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志願,熱門專業or興趣點or高薪/好求職專業?

2020-08-10 檸羽醬

又到一年高考報志願了,很多考生面對五花八門的專業方向幾乎都一頭霧水,很多人考前忙於全力備考,至於以後學什麼專業?「還是先考上大學再好好想吧。」這點相信是很多考生心裡的想法。尤其是最近一則湖南高分考生鍾芳蓉報冷門考古專業的新聞上了頭條,引起了大家廣泛討論。頓時也引發了我對此很久的思考,覺得不吐不快。

高考後,關於怎樣填報志願,選擇專業,已經催生了專業的諮詢服務。但是高考之後,短短一個月時間真的能想明白學什麼專業,從事什麼工作麼?我敢說很多人和我一樣,是稀裡糊塗聽父母意見選的。本人結合自己經歷和多年HR工作經驗,也提一點想法供大家討論。

圖文來源自網絡

我自己,就屬於報了熱門專業,但學了才發現不愛學,也根本不想從事本專業工作的一個。雖然跨專業就業的人很多,許多也取得了成功。但從就業角度來看真的很吃虧,畢竟很多企業對專業不對口的簡歷是直接刷掉的,連面試機會都不會給你。

先說說我自己,本人80後女,01年考大學,當時最火的專業是就是計算機!甚至一直火到現在。我高中成績一直較好,結果高考發揮失常,離一本差十分,分數在二本算高的,可以挑相對熱門專業了。當時計算機專業最火,而本人對計算機是否喜歡也不知道,畢竟01年計算機根本不普及,還在大家都去網吧掛qq,玩暗黑的階段,自認對計算機還是有點興趣的。結果上學後啪啪打臉了,什麼高數,模電,數電,數電,難死不說,還沒半點興趣,學校裡最難的四大名掛(比較容易掛科),我們專業就有三個。唯一爽的是,大二全宿舍都配上電腦了,連上網絡就連上了全世界,也找到了興趣點——網絡小說。02年好像沒有起點,我是從幻劍書盟,晉江開始看的(基本都處在免費階段,作者都在憑著一腔熱血寫作呢)。所以畢業後,我也沒有去做計算機相關工作,同班女生普遍覺得編程太費腦子了,熬夜也毀容啊,後來統計下,一個班8個女孩,也就一個從前計算機相關工作,在職高教相關課程,後來也轉後勤了。

從我個人的經驗來說,計算機從2000年到現在始終是熱門專業,但是並不適合所有人。它雖然高薪好就業,但它也費神,年紀大了以後更累。有些人說編程簡單隨便寫寫,這種大神還是比較少。多少程式設計師熬夜熬的兩眼發黑,頭髮掉光。尤其有時甲方客戶需求不明確,改來改去,更費時間。我甚至覺得和甲方溝通的人更重要!抱歉,扯遠了。

後來我工作中對人才交流,培訓,招聘了解多了,也發現,能有三分之一人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更多的是跨專業在工作~可是想想一個人花了四年甚至更長時間學習,畢業後反而不從事相關工作是多麼的浪費。從這個角度來說,選自己喜歡,以後願意從事的行業更為重要。

再就是熱門專業比較容易滑檔(這是本人慘痛的經驗),因為報的人多,分數在同一所大學的各專業中屬高分錄取專業了,有些人覺得自己發揮不錯,但報名人數每年都太玄幻了。所以報熱門專業需好好想清楚,畢竟大學能轉專業的簡直少之又少,這個專業幾乎跟自己後半輩子都息息相關了,須慎之又慎!

再就是興趣點,說起這個我有一肚子話想說。我高中時大部分同學都是死讀書,上興趣班的都很少。想從事什麼工作更是從未在學校和家裡提上日程過,同學間也是只看分數和排名,甚至到高考完也是各報各的,討論都少。畢竟大家都不懂,聽父母的是多數。20年過去了,這點似乎還是沒有多少改觀,除了準備藝考的學生,早早開始人生規劃外,其他的學生還多是在輔導班中度過春夏秋冬。有變化的是,每個孩子都有拿的出手的才藝了,琴、棋、書、畫,現在的孩子們從小都是多才多藝的了。可就職業方向的考量,還是少之又少。有的孩子或許和家長討論過,但是雙方考慮不在一個點上,也達不成一致。從這個角度來說,高中階段引入一些職業體驗的實踐課是不是更有意義呢?應該比大學快畢業,忙亂的去找實習單位更好一些吧。媒體方面,各行各業具體工作流程,工作強度,困難程度,收入怎樣,從事這樣工作的人會有怎樣的人生軌跡,是否也值得去探討,拍點記錄片供大家了解參考呢?(事實上這些比較枯燥,又沒有爆點,很少有人去拍)目前,對醫生,警察,幼師這些有繁雜工作的職業,已經有很多紀錄片了,大家都很了解,還有一些基層工作者,也經常會宣傳其工作困難,強度大。但大部分人從事的僅僅是一般性工作,沒那麼多突發事件,沒那麼多艱難險阻,但也一樁樁一件件需要解決,確實比較枯燥無味,但這些恰恰是大眾需要去了解的。現在我們有些本末倒置了,很少人去想或者體驗以後願意從事的職業,而是因為選了這個專業,以後要去從事這個工作了,才開始去打聽工作到底是做什麼的,收入怎樣。雖然考試完之後,經過諮詢,這些信息都是可以了解清楚的,但是自己真的喜歡麼,願意從事這份工作麼,我相信很多人倉促之間是想不明白的。


圖文來源自網絡

最後一點,就是從好求職或者說高薪的職業來選專業。這一點其實就是一些(甚至可以說很多)父母的出發點。大學畢業後就會面臨求職,收入高或者好就業不就是很實際的考量麼。有些人說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那就選高薪的專業吧。或者說以後打算考公務員,那就選偏文科的專業,畢竟公務員考試7大多數要文科專業。從這些角度選專業,我沒什麼建議,反而覺得挺好的。畢竟到最後,大部分人還是要生活和生存,把收入或者好求職這些利益點作為最重要的考量標準,

沒什麼不對。此標準基本是不考慮自己的喜好了,默認模式是:喜不喜歡不重要,能高收入or好就業就行(或者你的喜好正是這樣的專業則更加完美了)。

說到最後,稍微總結一下本人想法,能想清楚自己職業方向的最好,是上策;沒有方向的,也別盲目選熱門專業,畢竟熱門的專業人多,求職競爭也是很大的。從收入,求職角度反過來選,也不失為中策;至於下策,當然不會有,每個人的選擇肯定從利己角度出發,至於成功與否,就要時間來檢驗了,或許這個時間是一輩子哦。

~~~~~~~~~~~~~~~~~~~~~~~~~~~~~~~~~~~~~~~~~~~~~~~~~~~~~~~~~~~~~~~~~~~~~~~~~~~~

竟然一口氣寫完這麼長,對此我深感不可思議!以上不成熟想法,供大家發散思維,一起討論。歡迎拍磚(輕輕的呦)。願每個耐心看完此文的人,男帥女美,麼麼噠。

相關焦點

  • 18年十大高薪熱門專業排行榜,最適合男生的專業排名,這就是標準
    高考志願填報是終身大事,作為考生和家長怎麼抓住機遇,把握機會贏得未來,在大學專業方面選擇與之相對應,有廣闊發展空間的熱門高薪專業呢?榕和老師將為您列出最適合男生的十大高薪熱門專業。最適合男生的十大高薪熱門專業第七名:軟體工程這個專業你聽的太多了不詳解了,初級做碼農、程序猿、項目主管,到項目主管如果選擇的公司比較好,會有巨大的實際收入。
  • 高考報志願的9條小技巧,幫助你選擇一個好專業
    2020年的高考已經陸續出成績了,您是高考生嗎?考得怎麼樣?出了成績,下一步就是填報志願、選專業。每年,這件事都會難倒一大批考生和家長,不過不要慌,有我們。今天我就來告訴你該如何報個最有利於自己發展的好志願,如您不是高考生,當看到這個報考指導清單時,也請您轉發給身邊剛參加完高考的考生或是家長朋友,避免他們在如此重要的決策面前出錯。
  • 2020高考志願填報熱門專業有哪些?報考攻略來了
    隨著全國各省2020高考成績陸續公布,有很多省市已陸續在填志願了。河南省因分數公布較晚,志願填報時間也隨之較晚。高考志願怎麼填?熱門專業怎麼選?也成為了考生和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很多人應該聽說過一句話:「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由此可見報好志願的重要性,為了幫大家理清頭緒,學姐特地為大家送上志願填報攻略,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 18年高考志願報考最適合女生的高薪熱門專業排行榜榕和奉獻
    高考志願填報是終身大事,作為考生和家長怎麼抓住機遇,把握機會贏得未來,在大學專業方面選擇與之相對應,有廣闊發展空間的熱門高薪專業呢?榕和老師將為您列出最適合女生的十大高薪熱門專業。最適合女生的十大高薪熱門專業第二名:小語種+小語種太熱了,尤其是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下,想不熱門都難,可是小語種熱的話學的那麼多是不是市場飽和了呢?到目前為止還需要一大批人呢,尤其是掌握了復語專業的同學,賺錢輕輕鬆鬆,輕鬆達到金領。
  • 選填專業!熱門專業到底好不好?
    七分成績,三分志願!分數很重要,但填報志願也不容忽視!那熱門專業到底好不好!大數據說了算!先上一組2019年最熱門專業排行榜!管理學類熱門專業排名10強這麼些熱門專業有你的最愛嗎?1.人多擠破頭,競爭激烈大從榜單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各大類的主頁越是熱門關注度也會越高!總關注度高說明了會有很多學生填報該專業!越是多人填報,競爭也就越激烈,甚至於會出現「一分千人」的場面。
  • 高考報志願,5大熱門專業有「特殊要求」,不是分高就能上
    文/香橙聊教育  高考是學生改變命運的一種方式,也是命運的轉折點。十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一朝金榜題名,考上理想的大學,以後有一份好工作。  高考確實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卻是高考報志願。即使分數考的再高,沒有報好專業也是無用的。
  • 高考志願填報:財經類專業真的掙錢嗎?
    2020年8月10號高考志願填報各項工作已經結束。而且不少地區已經開始了招生工作。財經專業一直以來是我國高考生報考的比較熱門的專業,不僅因其平均薪水高,而且就業範圍較廣。今年大多數考生和家長發出了疑問,財經專業是否真的賺錢?遭受疫情影響財經專業的熱度是否會下降?
  • 高考填報志願專業和學校怎麼選?志願怎麼填? - 恭學網校
    我們先說說熱門專業,歷年的熱門專業大致為計算機、土木工程、會計等專業,因為需求量很大許多家長和同學們認為「人多跟著報」準沒錯,但是這類專業在畢業後競爭壓力很大,多數都是供過於求的現象,所以大家如果報名熱門專業請多多考慮。
  • 今年高考什麼專業熱門前景好
    對於畢業就想拿高薪的同學來說,工學仍是目前的一個較好選擇。但與此同時,也不能一味追求當下的熱門專業,網校小微認為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什麼專業最熱門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有241所普通高等學校1353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認證,涉及機械、儀器等21個工科專業類,既有電氣信息、計算機等熱門報考專業,
  • 報志願的那些事兒
    考得好不如報的好俗話說得好,只要專業報的好,年年期末勝高考。也有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勸人學法,千刀萬剮。足以證明大家在報志願時有多麼絕望,多麼抓瞎。……確實,專業不能決定一切,但大學其實就是社會的提前演練,有一個好專業,在進入社會時就能事半功倍。有一個好專業,以後的路途或許會更加通暢。這也是為什麼,大家常常說考得好不如報的好的緣故了。
  • 2020 年高考報志願,哪些專業就業前景比較好?學長資深經驗分享!
    高考志願填報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環節,但是實際上由於很多高考生平時只忙於高考而往往被忽略。 高考志願決定你能不能利用好你高中3年辛辛苦苦考的每一分。 高考志願中很重要一項是就是關於專業選擇。
  • 掙錢還是興趣 哪個更應該左右高考後專業選擇
    天津北方網訊:即將進入大學門檻的學子們,可能會在專業選擇上有所猶豫。有的家長希望孩子選擇金融、計算機等,因為這些專業好就業且收入高,有的家長希望孩子根據自己興趣選擇專業。不過自己感興趣的專業不一定是就業熱門,在求職路上可能會遇到更多的阻礙,將來自己能否一直堅持下來,一定考慮好。另一方面是選擇熱門專業來讀,這樣對於就業來說有優勢、競爭力更強,熱門職業的薪資起步也比較高,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因為實在不喜歡或者不擅長某個熱門專業,常年掛科,最後沒拿到學位證。小編覺得,高考選專業千萬不要跟風,現在所謂的熱門專業,有可能過若干年後,就不再是熱門的專業了。
  • 就業和興趣,哪個更重要?高考填志願選專業,別忘了考慮這點
    過幾天,2020年高考成績就會陸續出爐,接下來就是填報志願。填志願、選學校選專業,可以說是高三學子們邁入成年期後遇到的第一個重大轉折點,選什麼學校的什麼專業,這關係到將來幾年、十幾年甚至是一輩子的職業和生活,考生和家長們也是非常重視。
  • 高考填報志願:選學校VS選專業
    來源:湛江日報-湛江新聞網從興趣出發米蘇(霞山)「填報高考志願,該選學校還是選專業?」這一煩惱,其實一般只是部分「學霸」會遇到。由於考試分數高出一本線不是很多,如果選一間211、985大學,可能只敢報一些往年錄取分相對比較低的專業;而如果想讀一個自己喜歡、前景較好的專業,就只能選另一間學校。
  • 熱門專業就一定有「錢途」?看看應屆生就業市場有哪些新變化
    高考結束,全國多地迎來填報高考志願的日子,這也是眾多考生和家長關心的大事。在大多數人的心中,選專業始終避不開「就業」這道坎。事實上,就業前景好的專業和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曾經,高分考生大多扎堆選經濟專業相關,如今新基建、健康產業則成為話題熱門。那麼,熱門專業就一定有「錢途」嗎?在職場上,真正的競爭力究竟體現在哪些地方?
  • 兒子,新高考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高考志願報什麼專業好?
    兒子,新高考選科「物理、地理、生物」,高考志願報什麼專業好?這是一位家長在自媒體中問我的問題。今天用一篇小文章簡單解答一下。不過也不要緊,具體院校的具體專業,你再查詢全國高校在你們省的選科要求。因為無論是3+3模式,還是3+1+2模式新高考,都存在不同院校對同一專業的選科要求不同的情況。因為,對於專業對選科的要求,是由大學確定給出的,不是教育部、省考試院定的。我這裡主要從選科後的適合專業選擇上說說,不針對具體院校的具體專業。
  • 這些新興的理工類專業,高考報志願可以考慮
    高三考大學,報考志願是很多家長和考生很糾結的問題,報高了怕錄取不了,報低了又不甘心,報到冷門專業就業就是問題,報到熱門專業,趕上大小年的大年,就有可能被擠掉。 其實好的專業真有不少,只要用心去了解,多思考,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好專業。
  • 2020高考志願填報,追熱門專業要慎重考慮
    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試。高考後千萬考生將面臨志願填報及專業選擇,我們既要考得好,也要選得好。據2020高考志願填報熱門專業數據顯示,理科前八為:人工智慧、金融學、計算機類、醫學類、自動化類、理學類、航空航天類、土木類。
  • 熱門專業不一定是好專業!
    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在填報志願時,對學校或者專業不求甚解,導致入學後對所報專業產生牴觸,隨之而來的便是就業困惑。
  • 高考志願,被調劑到「冷門專業」,怎麼辦?這三點建議,值得參考
    選擇真正感興趣的專業,能夠在學習生活中,更好地挖掘個人的潛力。高考志願填報的時候,大家既要對專業有所了解,也要知道自己的個人興趣點,將兩者結合起來,才能做出契合自身的選擇,避免在將來的學習中,產生後悔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