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設置了戰時背景的演練,主要錘鍊基層政工指揮員的能力素質,像心理新聞與論攻防、法理鬥爭等,通過演練,提高指揮員的水平。」
見到丁盛,他剛剛從演練場歸來,這是他參與組織的「血性2018-楊浦」政治工作系列演練之一。他一身迷彩服,黑不溜秋的臉,說起話來,語速有點兒快,配合著手勢,格外生動。
2011年,丁盛在部隊代職期間,帶隊參加「11.24」馬關爆炸搶險
丁盛是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基層政工系軍事任務政治工作教研室副主任。雖說是一名政治教員,丁盛卻國外的戰亂之地經受洗禮,從教15年,兩次出國擔負維合任務,兩獲聯合國維合榮譽勳章。
在丁盛的辦公室裡,兩塊再普通不過的廢鐵片,卻被他當寶貝似的珍藏著,裡面用幾層紙包裹,外面還用密封袋裝著,每一次取出,都是輕拿輕放,生怕弄壞了,「這是我從海外帶回來的紀念品。」
2016年,在海外執行任務的丁盛在汽車炸彈襲擊彈片警示柱前留影
時間回到兩年前,丁盛彼時擔任聯合國馬裡綜合穩定團東他的戰區訓練處長。2016年6月1日凌晨,聯合國駐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營地的維和部隊遭遇襲擊,造成重大傷亡,其中中國維和人員1人犧牲,4人受傷。
丁盛就在現場。被炸彈衝擊波震倒後,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衝向了指揮崗位。事件處理完畢,他們在營區用汽車爆炸碎片建起了警示柱。他自己也撿起兩塊碎片揣在口袋,時刻提醒自己戰爭的殘酷和生命的珍貴。
帶教俄羅斯任新觀察員,進行CASEVAC模擬訓練
馬裡被聯合國稱之為最危險的維和行動,傷亡率居於各任務區之首。在馬裡,丁盛親身經歷了汽車炸彈、人體炸彈、火箭彈等針對維和部隊營區的襲擊。在遭襲的那個夜晚,丁盛和戰友們指揮若定,快速、準確、有效處置了這起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事件。這也被列為聯馬團成功處置暴恐襲擊的案例。
身為訓練處處長,丁盛要負責督導、協調聯馬團東戰區14隻不同任務類型部隊、四千多名來自不同國家官兵的訓練工作。期間,丁盛籌劃組織了「撒哈拉之刃」等三次多國部隊聯合軍事演習,受到聯合國馬裡綜合穩定團的高度評價。
給外軍授訓人員頒發合格證書
穿行於危險的國際維和任務區,對於丁盛來說已不是第一次。2013年6月,憑著多年曆練而成的過硬軍事素質,經過層層選拔考核,丁盛受國防部委派赴非洲履職聯合國西撒哈拉全民投票特派團軍事觀察員。
聯合國軍事觀察員的主要任務就是在軍事緩衝區周邊進行巡視,核查停火線兩側上百個駐軍單位的人員、裝備變更情況,隨時掌握當地軍事部署變動、外來人員動向以及水井水位變化等重要情況。
和隊友一起處理未爆彈
此外,還要對巡邏過程中發現的地雷及未爆炸物進行標註,監督排爆部隊予以清除。從工作內容便可以看出,軍事觀察員每天要穿行於雷區密布的無人區,還經常遭遇走私、偷渡等不法組織,「周圍自然條件惡劣,巡邏中只能沿舊的車轍按GPS標定的坐標行進,對觀察員的駕駛技能、通訊導航、野外逃生、醫療急救等戰術素養都有嚴格要求。」
一年中,丁盛順利通過任務區各項能力測試,提前一周以全優成績通過了巡邏隊長認證考試,獲得了隊友的高度認可。在逐步適應軍事觀察員的工作、生活過程中,他經歷了營房官、人事官、作戰官、訓練官、副隊長等多個崗位的鍛鍊,實現了從一名軍校教員向專業、高效的維和軍人的轉變。
檢查評估聯馬團孟加拉步兵營戰備訓練
在工作中他累計完成了200多次地面、空中偵察任務,巡邏裡程逾3萬多公裡;由於業務素質過硬,他先後為巴西、義大利、俄羅斯、宏都拉斯、加納等7名不同國家的新任觀察員擔任導師,幫助他們學習掌握觀察員業務,贏得了外國軍官的尊重。
很多人不解,「你是一名政治教員,為什麼要到條件艱苦的邊境,還要去國外的戰亂之地呢?」
巡邏路上標註未爆彈
在丁盛看來,答案很簡單,只要是一名軍人,就應該為走上戰場做好準備。軍校教學的核心是為戰、教戰、練戰、研戰。和平時期,教員作為「播火者」,只有通曉戰爭,才能傳戰爭之道,授戰勝之技,解打贏之惑。
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當代軍校教員對「能打仗、打勝仗」的事業追求,而課堂便成為走向戰場的「出發地」。2001年,受上級指派丁盛開始參加政治工作信息系統研發,從一名計算機情報處理方向研究生邁入軍隊政治工作領域。
在軍事緩衝區執行航空偵查任務
此後10年間,他領銜或參與的課題項目屢次受到表彰。2011年,博士剛畢業,丁盛主動要求到最艱苦的邊防部隊基層一線去加鋼淬火。在雲南老山邊防二團駐守巡邊期間,還帶隊參加了「馬關11.24」爆炸案的搶險救援工作。
丁盛常說,「軍校教學的核心是為戰、教戰、練戰、研戰,軍校教員的第一身份理所應當是戰鬥員。教學不能脫離實戰,政治工作也要圍繞戰時展開。」不少聽過他講課的學員們也紛紛感嘆,「他的課有股硝煙的味道」。
組織東戰區部隊國際人道法培訓
作為戰時政治工作教員,丁盛的講臺不止在課堂裡,更多時候是在演訓場上。這些年來,從保障全軍重大演習任務到軍隊院校「軍魂」、「血性」系列演練,從軍委機關的指揮所到部隊院校的訓練場上到處留下了他的足跡,並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印記:
在2011年出版了16萬字的個人專著《軍隊網絡宣傳工作基本問題研究》;2009年,作為第一完成人製作的多媒體教材《戰時宣傳品製作》獲原總政院校優秀電教教材一等獎第一名。2007參與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軍隊政治工作信息化建設研究」獲「十五」全軍軍事科學研究一等獎。
轉自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