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愛讀書,自己先做讀書人。
家庭教育需要營造好學上進的氛圍,父母在家裡經常讀書學習,孩子自然也會向父母看齊。
父母恩愛,家庭和睦,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這樣的孩子從小受到更多的關注與寵愛,內心安全感更足,性格也更自信、友善、討人喜歡。
「愛孩子」和「立規矩」從來不是單選題,孩子在家守規矩,進入學校後才會遵守紀律,走出社會後才能嚴守法律。
父母的三觀是一個家庭的三觀,它會彼此感染,並且對孩子言傳身教。
優秀的家庭,一定始於陪伴,陷於教育,忠於三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有父母先重視教育了,孩子才會正視學習,並且在父母的培養下養成好習慣,收穫好成績。
心理學家發現,孩子積極樂觀的品質是可以培養的,而且必須根植於家庭教育中。
父母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正在耳濡目染地影響著孩子,讓孩子能夠笑著面對生活與學習。
教育孩子光靠愛是不夠的,還要有嚴格的管教,正確的指導,以及恰當的方法。
好孩子一定是父母精心教育出來的,熊孩子一定是父母放縱溺愛出來的。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人民日報》曾經發文指出:教育好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無論父母賺多少錢,取得多大的榮譽,都比不上教育好自己孩子的榮光。
父母是孩子的終身教師,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
作為孩子最主要的模仿對象,我們要給予孩子優秀的習慣、品質、人格和處世態度,為孩子的成長打好根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也是孩子一輩子的課堂。
作為影響孩子時間最長、作用最深遠的地方,我們一定要重視家庭教育,為孩子的成才做好準備。
教育是一場漫長的修行,不只孩子要學習,家長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
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
「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訓孩子、命令孩子時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在你們不在場的時候,都是教育!」
為了孩子,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成為孩子的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