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的先聲:16世紀英國的貧困普查

2020-12-13 澎湃新聞

儘管全國範圍內的人口普查直到1801年才在英國實施,但英國對人口信息的系統性調查早在16世紀就已啟動。切斯特(1539年)、考文垂(1547年)和伊普斯威奇(1551年)等市鎮在探索解決貧困問題的過程中,先後進行貧困普查(census of the poor),成為近代英國政府系統搜集人口信息的最早實踐,可謂英國人口普查的先聲。在貧困普查的推動下,英國在16、17世紀對數目字的重視獲得空前發展。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之父、統計學創始人威廉·配第在1690年出版的《政治算術》一書中宣稱:「凡關於統治的事項,以及同君主的榮耀、人民的幸福和繁盛有極大關係的事項,都可以用算術的一般法則加以論證。」他的「政治算術」就是用「數字、重量和尺度」這些內容來描述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狀況。16、17世紀是英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時期,貧困、犯罪、饑荒和瘟疫等社會問題凸顯,社會壓力劇增,而要解決這些社會問題的首要舉措就是搜集人口信息,從而對症下藥,制定有針對性的社會政策。

威廉·配第《政治算數》的中譯本封面

16、17世紀英國面臨的最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是貧困問題。雖然貧困問題在英國古已有之,但16世紀後期和17世紀初期英國貧困問題的性質、水平與16世紀上半葉相比,均發生明顯變化。15世紀和16世紀初,貧困並不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貧困的產生多是個人不幸(如喪偶、父母去世、疾病或傷殘等)的結果,或者僅是個體生命過程中某個階段(特別是年幼或老年)的遭遇。以工資勞動維生絕不是不可避免的選擇,僅僅是某個年齡段的一種僱傭方式,或是收入來源的一種輔助方式。但到16世紀末,一直持續到17世紀中葉,窮人不再限於不幸者和老年人。歷史學家霍斯金斯(W. G. Hoskins)認為,16世紀20年代英國任何城鎮的人口中有三分之一的無產者和三分之一以工資為生者。

政府官員將窮人看作社會秩序的威脅,稱之為「多頭猛獸」,極力限制與懲罰流民。隨著流民文學的發展、人文主義者和思想家的宣揚,要求國家介入流民事務的呼聲日益高漲。弗朗西斯·培根認為,流民不僅是「負擔、有礙觀瞻和醜聞」,也是「國家危險與動亂的根源」。1616年,樞密院致信米德塞克斯郡治安法官:「這些遊手好閒之人、流浪者和其他懶散之人沒有正當職業或住所,隱藏在城市裡,經常偷竊,作奸犯科。」流民也是叛亂的一個潛在因素,窮人反對富人經常成為叛亂的口號。求恩巡禮(Pilgrimage of Grace)的領導者號稱「貧困長官」(Captain Poverty)和「貧困勳爵」(Lord Poverty)。1599年3月26日,巡迴法庭開庭審理一起叛國罪案件,被控者公開宣稱:「世界不會變好,除非割破富人的喉嚨,使窮人變富。」窮人還經常參與糧食騷亂和圈地騷亂。1629年3月一百多名婦女帶著她們的孩子登上一艘船,迫使船員將穀物裝滿她們的帽子與圍裙;5月,二三百名失業紡織工人襲擊停泊的船,搶奪穀物。1629年4月,埃塞克斯郡治安法官向樞密院匯報該地織工失業的情況,並詢問對策,因為「這些窮人不會安寧,除非獲得撫養家庭的手段」。

求恩巡禮

窮人,特別是流民,成為近代早期英國犯罪的主要參與者。小額盜竊案的發生多與流民有關,而且在流民數量於1600年前後達至頂峰時期,犯罪數量也出現增長。1637年赫特福德郡治安法官在提交給樞密院的一份報告中,表達了對窮人盜竊的擔憂:「穀物匱乏與工作機會減少,致使勞工與窮人變賣家當,很多人不僅破壞籬笆、砍伐樹木和外出流浪尋求救濟,而且她們還在晚上偷羊……為獲取食物而小偷小摸。」根據對切斯特、萊斯特、雷丁、薩默塞特、沃裡克、威爾特郡的研究,1571—1641年流民偷竊與入室搶劫的案件佔其所有犯罪類型的一半左右。

窮人迫於生計往往鋌而走險,參與叛亂、騷亂、犯罪等破壞秩序與危害國家穩定的行為。因此貧困問題從來就不是簡單的經濟問題,而是關涉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的大問題。近代早期英國的貧困問題,不僅表現為窮人數量的增加,也表現為窮人對國家與社會威脅的增強。為消弭貧困問題帶來的消極影響,英國開始探索濟貧實踐。

為了解貧困人口的數量以及貧困程度,一些市鎮率先開始進行貧困普查。在考文垂,治安法官調查居民的住房、房主、定居時間、婚姻、家庭、工作能力、僱傭情況,警告不僱幫工的僱主、懲罰懶惰者、救濟窮人等。在伊普斯威奇,治安法官要求每個教區提名兩人調查教區貧困狀況。諾裡奇的貧困普查對居民年齡、婚姻、職業、財產、家庭規模等進行普查。諾裡奇貧困普查的一條結果如下:

「彼得·布朗,守門人,鞋匠,50歲,工作很少;他的妻子安娜60歲,自聖誕節生病後就沒有工作,身體健康時紡紗;有三個女兒,年齡依次是18歲、16歲、14歲,她們在有紗的時候紡紗,但現在沒有工作可做。他在此居住的時間已經超過20年。他的一個女兒比較懶惰,被送往威廉家為其服侍,她每年在那裡居住三個季度。守門人的房子。一周4先令,非常窮困。可以工作。沒有多餘的錢。」

諾裡奇的貧困普查結果表明,16歲以上的成年男性525人,成年女性860人;16歲以下的兒童總數926人;貧困人口總數是2359人,佔全部人口的22%。諾裡奇的貧困普查使市政官員得以了解居民貧困的程度與規模,在此基礎上,1571年6月,市議會公開宣讀「貧民政令冊」,很快獲得通過。可以說,貧困普查為政府了解貧困問題提供信息,成為政府制定濟貧政策的前提條件,也是福利保障政策的起點。

諾裡奇的貧困普查記錄

大多數貧困普查是在饑荒、騷亂時期進行的。例如,1586年沃裡克貧困普查和1597年伊普斯威奇貧困普查,就是在收成不好、穀物價格上漲的時期。兩次普查的側重點不同:沃裡克貧困普查主要關注乞討者和新移居者帶來的混亂,而伊普斯威奇貧困普查則是羅列定居窮人的需求。1616年謝菲爾德貧困普查表明,謝菲爾德總人口有2207人,其中有三分之一(725人)是請求救濟的窮人,另有160人因為太窮而不能救濟別人。索爾茲伯裡聖馬丁教區在1635年的貧困普查顯示,除接受濟貧的人口外,有不少於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是「窮人」。

地方市鎮官員通過貧困普查搜集關於貧困問題的信息,這有利於地方政府及時調整濟貧政策,更好地組織濟貧。地方政府可以根據搜集的信息,決斷是否開放或重組教養院,是否控制流民或其他人口。諾裡奇和約克先後在1549年和1550年徵收強制性濟貧稅取代教區施捨。1549年5月3日,諾裡奇市政會議頒布法令,要求市政官估算各自分區內的貧困狀況,每個人都應該繳納濟貧稅,拒絕繳納者將受到懲罰。1538年,約克開始暫行強制性濟貧,從1550年開始固定徵收強制性濟貧稅。1556年,在饑饉與瘟疫的影響下,劍橋開始徵收強制性濟貧稅。1557年伊普斯威奇開始徵收強制性濟貧稅。到16世紀中葉,多個地方市鎮由教區組織濟貧,或者為窮人提供工作,或者強制徵收濟貧稅。地方市鎮的濟貧實踐,有力推動國家新濟貧法令的出臺。

1598年,英國議會頒布流民與濟貧法令,確立了英國濟貧法的三個基準原則:首先,堅決懲罰流民;其次,由濟貧稅進行院外濟貧;最後,為身體健壯的窮人提供工作。1601年濟貧法再次肯定了1598年濟貧法的內容,後經1603年規定瘟疫時期徵收特別稅和1610年法令要求每郡建立教養院,並在1624年濟貧法內容得以固定化。英國濟貧政策完成了從殘酷鎮壓向規訓與救濟並舉的轉變,從關注流民到顧及各類窮人的轉變,從自願捐助向強制繳納濟貧稅的轉變。由此形成了近代早期英國濟貧法的基本框架,一直延續到19世紀。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美國將公布大蕭條時期人口普查資料
    The survey contained 34 questions directed at all households, plus 16 supplemental questions asked of 5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 【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對象是哪些人群?人口普查都普查哪些內容?
    【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對象是哪些人群?人口普查都普查哪些內容?
  • 人口普查背後的大國政治秘密
    ,從2020年11月1日開始,700多萬普查員將走入千家萬戶開展普查登記。之後,從公元476年羅馬帝國滅亡到文藝復興中後期的漫長千年,神權壓倒政權,世俗國家權力分散脆弱,專門的人口、土地調查十分罕見,人口無法準確計算。倍受重視的是直接滿足戰爭需要的財產調查與向教會提交的什一稅等納稅登記,但由於受到貴族、神父和官僚腐敗行為的嚴重幹擾而很不可信。總體而言,在16世紀20年代前,歐洲各國基本看不到長期制度安排。
  • 2020全國人口普查要填哪些表格?人口普查是怎麼普查
    記者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為全面查清我國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完善人口發展戰略和政策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科學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即將開始,普查工作分三階段進行。
  • 美國的人口普查:種族、移民與驢象之爭
    美國人口普查歷史悠久。17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第一部《人口普查法》,並開展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美國成為繼瑞典之後的世界上第二個開展全國性人口普查的國家。當時的美國憲法定義了三種居民:自由人、黑奴和印第安人,普查只包括了前兩種居民,而印第安人既不被徵稅也不當兵,所以沒有被納入普查。
  • 【深度】人口普查,世界大國扎堆「摸家底」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十年一次的大規模人口普查於本月啟動,外界對此極為關注。畢竟,中國是全球人口第一大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此次普查將提供有關中國人口最準確的變化信息,並被用作進行未來規劃的關鍵依據。「巧」的是,今明兩年也是美國、日本、俄羅斯、英國等國的人口普查年。
  • 【人口普查】陽朔鎮:一筆一划精準標繪出人口普查建築物
    點擊陽朔熱點 關注我喲 近日,陽朔鎮全面啟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建築物標會工作。 為了紮實開展人口普查建築物標繪工作,陽朔鎮抽調6名「精兵強將」成立鎮人普辦,落實鎮人普辦專用辦公場所,配齊完善的辦公設備。
  • 人口普查收費?
    目前,全國正在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警方最新提醒上熱搜!@平安綿陽 發出微博提醒:近期,全國多地發生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為由的詐騙案件,公安預警提示,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費用,通過電話、簡訊、網絡社交工具自稱人口普查工作人員以人口普查為由索取財物、財產、帳號密碼信息、簡訊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 【人口普查】如何開展人口普查比對複查工作
    【人口普查】如何開展人口普查比對複查工作 2020-12-01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口普查」日照市高質量推進高校人口普查工作
    9月17日,市人普辦聯合教育局召開高校七人普工作專題會議,介紹人口普查相關工作流程,討論研究高校人口普查相關問題,安排部署高校人口普查下階段重點工作任務,市人普辦、教育局,區人普辦、街道和高校有關人員參加會議。
  • 人口普查要收費?人口普查會導致個人信息洩露?
    根據該提示,近期,全國多地發生以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為由的詐騙案件。警方指出,人口普查不收取任何費用,通過電話、簡訊、網絡社交工具自稱人口普查工作人員,以人口普查為由索取財物、財產、帳號密碼信息、簡訊驗證碼的,都是詐騙。
  • 人口普查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必考」知識點來了~
    人口普查來啦全國人口普查每十年一次我們即將迎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看完這些重點知識相信你對人口普查也瞭然於心面對普查員 請大家積極配合讓我們一起成為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宣傳員
  • 老物件講述人口普查那些事
    河南省臨汝縣望嵩鄉戶政人員證章二十世紀是我國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重要轉型期,也是中國人口普查由無到有,由隨意性較大到發展成熟的時期。中國現代人口普查制度的建立過程是現代政府職能在我國建立過程的一個縮影。
  • 【人口普查】我市人口普查驗收組開展交叉互查式質量驗收工作
    我市人口普查正式登記階段工作質量如何?驗收組開展交叉互查驗收11月22日,我市已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登記階段對短表數據質量的交叉互查式質量驗收的結果報送工作。自11月16日至18日,由市人普辦派出4名工作人員任驗收組組長、各區派出兩至3名普查工作人員任組員的我市4個數據質量驗收組,對各區開展了交叉互查式質量驗收工作,其中各驗收組組長和組員與被抽中普查小區沒有直屬業務指導或參與關係,質量驗收組分赴各區
  • 人口普查員的幸福見證
    羅春璉(右一)等社區幹部為社區居民作人口普查登記「我從1990年開始參加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先後參加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人口普查,今年已是第四次參加此項工作。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讓我深刻感受到我們的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11月16日,涪陵區敦仁街道崩土坎社區黨支部書記、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員羅春璉感嘆道。
  • 人口普查開始長表登記 普查員將二次入戶
    別煩別煩,千萬不要煩,為了調查更加詳細的人口結構信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二次入戶長表登記開始啦,請大家積極配合!11月1日至15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進行短表登記工作,由全部住戶(不包括港澳臺居民及外籍人員)填報,既可自主填報,也可由人口普查員入戶登記。從11月16日起,人口普查開始二次入戶進行長表登記,將於11月30日前結束。
  • 【人口普查】太和街道紮實推進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太和街道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要求,緊緊圍繞普查工作目標,抓牢普查機構和人員隊伍建設,壓實普查掛鈎聯繫責任,始終堅持依法遵規普查,將人口普查工作與轄區「大黨委」志願服務、網格化管理、基層協商民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等工作緊密結合,破解「兩員」選聘難、入戶難、信息採集難等問題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有幾種普查表?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有幾種普查表?,具體分為四種普查表,分別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短表》(以下簡稱普查短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長表》(以下簡稱普查長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普查表》(以下簡稱港澳臺居民和外籍人員普查表)和《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調查表
  • 人口普查,房子問題最敏感
    談起這次人口普查,京口區陽光世紀花園社區的普查員丁方品感覺「尷尬」很多。「空戶和主人外出是小區普查中最大的難題。」丁方品表示,高檔小區很多住戶在外地做生意,擁有多套住房,住什麼地方不固定,所以有些住戶就難找到,「這些住戶大都早出晚歸,我們也不知道該什麼時候去住戶家普查,總之到家門口敲門沒人應答。」
  • 被人口普查漏掉的人,AI在衛星地圖上能看見
    為了解決這些弊端,20世紀初,一位俄羅斯地理學家發明了分區密度地圖(dasymetric map)。這種地圖需要利用人口統計結果,但卻擺脫了以行政單位劃分人口的限制。這是怎麼做到的呢?分區密度地圖引入了許多輔助信息,其中既包括山嶺、水域等地形信息,也包括農田、森林等土地性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