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王鳴:科學昌明是解決「不明原因」疾病的利器

2020-12-25 澎湃新聞

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王鳴:科學昌明是解決「不明原因」疾病的利器

2020-06-20 05: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在2020年廣東省「全國科技活動周、防災減災日」暨「全省科技進步活動月」主場活動中,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廣東省健康科普聯盟主任委員、廣州市預防醫學會王鳴教授以「淺談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與疾病的鬥爭與共存」為題,從個人的專業經歷談了人類與疾病鬥爭的一些認知及感受。他表示,人類對疾病的認識永不停止,與疾病的鬥爭也永不停止;人類通過努力,可以控制疾病的發生與流行。

王鳴教授分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經驗

病原微生物在高科技面前無所遁形

王鳴表示,在人類發展史上,曾經歷了嚴酷的考驗,如氣候變化,環境,天災,瘟疫等,其中也包括傳染病。但人類也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選擇和進化中不斷地適應與發展,從遠古的飲血茹毛走向現代文明。在此過程中人類與疾病鬥爭中不但生存下來了,還發現和發明了醫學,如傳統中醫學為中華民族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王鳴說,人類對疾病的認識經歷了從無知到有知,從宏觀到微觀的過程。「以前古人對傳染病只局限於『瘟疫』的認識,現代科學發明了顯微鏡,使人們認識了細菌、寄生蟲;電子顯微鏡出現後,又可以觀察到了比細菌、寄生蟲更微細的病毒。」他認為,隨著科學的進步,目前人類對微生物的認識已經深入到分子的層次。在高科技面前,許許多多的病原微生物都無所遁形。「可以說每一次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既是挑戰,更是科技發展的機遇,這個問題在這次應對新冠病毒疫情中得到明顯的表現。離首例病例發病不到一個月,我們就通過電鏡確定了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通過舉全國之力投入抗疫工作,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就基本控制了國內疫情。」

疫苗研發集中現代最高最新的科技手段

「據公開資料顯示,全球已有120多種疫苗處於臨床前或臨床研究階段,其中,80多個項目確認已啟動,另外37個項目處於積極的研發狀態,尤以中美兩國的進展處於領先地位。樂觀估計,新冠疫苗有可能在年底就有產品上市。」王鳴說,在抗擊新冠疫情中,全球科學家以前所未有過的努力,投入到新冠疫苗的研發。幾乎所有研發疫苗的新技術都在這場關係到全人類健康的抗疫戰中得到了展示。

他表示,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成為這場新冠病毒防疫戰的熱點,在短時間內匯聚了全球醫學界的頂尖力量,從傳統的全病毒(減毒/滅活)疫苗,到代表疫苗技術最前沿的核酸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組疫苗,都不缺席於這場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競爭,呈現出疫苗發展史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盛景。「在平時,一個疫苗從研發到上市,一般都需要十多年的時間。而這次新冠疫苗研發中,衝在第一波的,都是集中了現代最高最新的科技手段。」王鳴介紹,這種方法與傳統的方法不同的是,它不需要培養病毒,只要獲得了病毒關鍵部位蛋白的基因序列信息,就可以通過在電腦上設計出對冠狀病毒感染起保護作用的疫苗,短時間內研發出疫苗,進入臨床研究。「這種技術的優點是不必在工廠內大量培養病毒,除了降低了培養病毒所需要的成本,縮短了時間,最大的優勢是大大減小了因病毒汙染而導致生物安全的風險。」

人類總是在與疾病鬥爭中進化

王鳴說,與疾病鬥爭,是人類發展過程中永恆的主題。「一些傳染病被控制了,新的傳染病又出現了,這與工業化,交通方便、人口遷移,野生動物等很多因素相關,伴隨著人類的生活方式的改變而消長。」他表示,疾病譜還呈現出另一個特點,就是傳染病減少了,但與生活習慣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增加了。

他也總結了與疾病鬥爭的一些經驗:科學昌明是解決所謂「不明原因」疾病的銳利武器,在科學面前,自然界的種種神秘早晚必將「原形畢露」;在關乎國家發展、民族存亡的關頭,我們的醫療衛生工作者,視抗擊「疫情」為己任,義不容辭地挺立在防疫戰爭的最前沿;在與疾病鬥爭中要樹立防控疾病的全球觀念,在預防疾病、特別是傳染病方面,一個國家或局部地區不能獨善其身。「保持這種理念,我們就能保持應對新冠疫情的意識與能力,時刻準備著,應對任何的新發傳染病。」

來源:廣東科技報

原標題:《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王鳴:科學昌明是解決「不明原因」疾病的利器》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南方醫科大學馬驪:「當被別人需要的時候...
    廣東「最美科技工作者」南方醫科大學馬驪:「當被別人需要的時候,也是幸福」 原標題: 禮讚共和和 追夢新時代「最美科技工作者」系列報導
  • 2020年玉林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黃春英:願中醫藥走得更遠
    最美科技工作者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千萬醫護人員齊心共抗疫情,他們有的深入前線支持救援,有的嚴守家鄉安定一方,地方不同,但使命相同。
  • 「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六安兩人上榜
    2020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會舉行9月19日上午,作為2020年全國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場活動的重要活動之一,2020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會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舉行。會上,根據《中共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科協安徽省科技廳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省國防科工辦關於在全省開展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授予伍志鯤、朱恆銀、莊捷、沈維良、張子軍、張玲玲、鄭昌成、袁嵐峰、黃明亞、韓邦興等10位同志2020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 最美科技工作者王秋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6月26日訊(見習記者 申森)6月25日,菏澤市農科院舉行「菏澤最美科技工作者」新聞發布會,確定27名2019年「菏澤最美科技工作者」向社會公布。今年以來,中宣部、中國科協、科技部和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相繼下發了《關於開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的通知》。
  • 2020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公布
    2020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會舉行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9月19日上午,作為2020年全國科普日安徽省暨合肥市主場活動的重要活動之一,2020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會在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舉行。
  • 河北醫大一院王學義教授獲得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榮譽...
    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王學義  11月12日上午10點,《最美河北人發布廳—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在河北廣播電視臺播出。  在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科協、河北省科技廳、河北省科學院、河北省委軍民融合辦聯合選樹的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活動中,河北醫大一院精神衛生中心主任王學義等來自全省各行業10名科技工作者榮獲2020年河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2020年河南「最美 科技工作者」發布
    17日晚,由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最亮的星——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在鄭州舉行,10位勇於創新、無私奉獻的科技工作者和1個團隊獲此殊榮。  10位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個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團隊分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教授吳養潔;鶴壁市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程相文;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正高級工程師張金良;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正高級工程師李紅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張國俊;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吳健
  • 中科院院士林鴻宣入選2020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林鴻宣入選,並將作為上海地區候選人參加2020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遴選。、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全國優博論文指導教師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有18項發明專利。
  • 《榜樣的力量》——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發布
    《榜樣的力量》——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在青島電視臺舉行。現場播放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的視頻短片,從不同側面採訪講述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感悟,頒發了榮譽證書。現場同時還公布了10名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人選獲得者。發布儀式還邀請到了優秀科技工作者代表——連鋼創新團隊的5位成員來到現場。
  • 山東華宇工學院王平副教授榮獲「德州最美科技工作者」
    近日,中共德州市委宣傳部、德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德州市科學技術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公布「德州最美科技工作者」的通報》(德科協字〔2019〕12號
  • 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發布
    ,鼓舞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主戰場,由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科技局聯合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20年「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  在《榜樣的力量》——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的現場,還播放了「最美科技工作者」先進事跡的視頻短片,從不同側面採訪講述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感悟,頒發了榮譽證書。
  • 向著創新的更高峰攀登——2020年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跡綜述
    開欄語 創新引領湖南發展,科技工作者勇挑大梁,科協工作者樂搭橋梁。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和省科技廳聯合開展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省科協系統開展的2020年「最美防控戰士」「最美學會工作者」「最美科技志願者」「最美基層科協工作者」評選,表彰了一批我省科技工作者和科協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 不負「最美」 無愧「最亮」 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
    河南省委常委、秘書長穆為民為「最美科技工作者」個人和團隊頒獎。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濟超、副省長霍金花、省政協副主席高體健等出席發布儀式。科技之星,光耀中原。10位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和1個2020年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團隊分別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州大學教授吳養潔,鶴壁市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程相文,黃河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正高級工程師張金良,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譽院長、正高級工程師李紅霞,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張國俊,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吳健
  • ...丨向著創新的更高峰攀登——2020年湖南「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跡...
    開欄的話  創新引領湖南發展,科技工作者勇挑大梁,科協工作者樂搭橋梁。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和省科技廳聯合開展的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省科協系統開展的2020年「最美防控戰士」「最美學會工作者」「最美科技志願者」「最美基層科協工作者」評選,表彰了一批我省科技工作者和科協工作者的優秀代表。  為弘揚他們的愛國、奮鬥、創新精神,湖南日報社和湖南省科協聯合主辦「湖南科技力量」欄目,從今天起連續推出他們的優秀事跡,敬請關注。
  • 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人選公示
    東南網8月24日訊(福建日報·新福建客戶端記者 李珂 見習記者 朱子微)近日,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省國防科工辦聯合開展了2020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經廣泛發動、層層推薦、資格審核、專家遴選等程序,產生了于娟、王道平、朱海華等30名2020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人選,林佔熺、朱永官、陳椿等10名2020年全國「最美科技工作者」福建省推薦人選。現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0年8月24日至8月28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向省科協辦公室實名反映情況。
  • 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今天他們站「C位」
    12月15日晚,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侯保榮等10人獲評2020「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 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
    廣州科技活動周主辦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希望將科學家的精神傳承給下一代,激發更多青少年學生的科技夢想」。據悉,這六位科技工作者將受邀陸續在廣東科學中心開展科普講座,面向青少年學生開展科普活動,啟迪孩子們的科學智慧。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迎軍是生物材料研究與工程化專家,深耕生物材料領域35年,也是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學生眼中的科學家明星。
  • 中國海洋大學魏志強教授榮獲「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稱號
    中國海洋大學魏志強教授榮獲「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  2020年12月11日下午,由中共市委宣傳部、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科學技術局聯合舉辦的2020年度《榜樣的力量》——2020「青島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會在青島電視臺明星大廳舉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聖珍
  • 科學昌明的時代,偽科學也猖獗
    更多的時候,不必搬出諾獎得主這些大神,普通的「黑科技」就已經足夠忽悠人了,就比如「量子波動速讀」培訓班。 也許你能在現代化加工又保留著傳統、自然特性的營養補充劑破壁松花粉面前保持理智,對它們「可以調理人體各個系統」的功效持謹慎態度,那麼通過高科技技術提取的、甚至和諾貝爾獎息息相關的青蒿素類保健品大概能讓你不明覺厲,戰戰兢兢地相信它能抗腫瘤、抗菌、提高免疫力。
  • 二〇一九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風採展示
    探索前沿創新爭先二〇一九年度最美科技工作者風採展示李桂發趙偉劉春紅王平蓋寧劉麗紅王新剛王潔張志軍李振國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充分發揮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