滌棉珊瑚絨的染色工藝
滌錦珊瑚線面料(一般是滌錦質量比80:20)的染整加工,一般採用先鹼性下開纖、鹼減量,然後水洗中和,再在酸性下染滌綸的的的工藝。染整工藝流程如下:毛坯布→退卷→縫頭→預定形→鹼減量(開纖)→水洗→酸洗中和→高溫高壓染色→還原清洗→水洗→中和→上柔→脫水→烘乾→拉毛→杭毛→剪毛→(搖粒)→拉幅定形→後整理。
預定型處理
滌錦珊瑚線的的加工,預定形是關鍵的一道工序,不經過預定形的毛坯布在經過鹼減量(開纖)、染色後,珊瑚絲彎曲凌亂,不規整,達不到珊瑚絨的風格。經過預定形後,珊瑚絲排列規整、順直且蓬鬆,底絲結構緊密而穩定,在後續染整加工過程中不易巻邊。珊瑚毛坯布的預定形,一般溫度為165~190C,時間根據車速而定,張力達到織物平整即可。
鹼減量(開纖
在印染工廠中,採用液鹼(一般30%的液鹼用量5~8g/L,也可以用片鹼換算用量)進行鹼減量(開纖),將滌綸纖維中的水溶性聚酯溶解掉,原本粘合在一起的滌/錦兩種纖維絲條分散松,成為滌/錦超細纖維單絲束。
再經過水洗、酸中和,使布面不含鹼液,呈中性或弱酸性,有利於後面工序在高溫高壓條件下酸性染色。在上述染整加工過程中,纖維減量率大約為5.0%~6.0%,減量率不足會影響手感,減量率太大會破壞織物纖維結構,影響強力等。必須經過實驗,找出合理的用鹼量,制定合理的的工藝條件保證減量率穩定正常的範圍內,不能超過7%~8%染整加工過程消耗大量的水、冰醋酸,電力、蒸汽用量都比較大,同時排放了大量的鹼性汙水,無形中增加了生產成本。
鹼減量西配方:去油滲透劑劑1.0g/L,30%的NaOH10.0g/L,減量促進劑1.0~1.5gL,浴比1:15~1:20,溫度130C°,時間20~30min。鹼液用量及時間根據客戶要求的失重率而定,先前必須做好測試;浴比根據設備不同適當選擇。有的印染廠採用溫度98C°、時間60min或溫度110C°、時間40min開纖,工藝配方根據實際情況均要相應調整。
工藝溫度控制曲線
高溫高壓染色工藝
經過鹼減量後的珊瑚線在pH=4.5~5.0的條件下進行滌綸染色,由於開纖後滌錦超細纖維的比表面面積大,吸附性強,錦綸的的初染溫度要低,升溫速率要慢,以防止色花、色斑的產生。工藝西配方(拼色):分散染料A用量X(omf),分散染料B用量Y(omf),高溫勻染劑1.0g/L,醋酸1.0g/L(pH=4.5~5.0),浴比1:10~1:15,溫度130C,時間30~40min(視染料用量而定)。
還原清洗(或皂洗)工藝:保險粉2.0~4.0g/L,片鹼2.0gL,浴比1:10,溫度90C°,時間20min。
工藝溫度控制曲線
耐鹼分散染料一浴染色新工藝
1.高耐鹼分散染料的特點
常規的分散染料都是在酸性條件下染色,而開纖則是在鹼性條件下進行,所以,常規的分散染料在鹼性條件下染色,由於其絕大部分不耐鹼(尤其在高溫條件下),會發生色變甚至無色的現象的。我們做了大量的實驗,證實常規分散染料無法實現開纖、染色一浴法工藝;而採用高耐鹼分散染料卻能使開纖染色同時進行,大大縮短工藝流程。
高耐鹼分散染料應用範圍廣,適應品種多,在pH=4.5~14.0條件下都可以進行;且提升力好,染深性好;分散性好。由於在鹼性條件下染色、排液,還解決了長期期困擾滌綸染色的低聚物問題,避免了由於低聚物造成的色花、色斑及設備、管路清洗問題。淺中色染色後不需還原清洗,進行皂洗即可達到要求。
2.高耐鹼分散染色新工藝
①工藝流程
毛坯布(經編或緯編)→(預定型)→開纖、染色一浴→水洗→(還原清洗或皂洗)→脫水→開幅定型(浸軋吸溼速幹柔軟劑)→後整理。
②工藝配方
高耐鹼分散染料用量X,30%NaOH7.0g/L,鹼性分散劑FA1.0g/L,去油精練劑EPD-C1.0g/L,谷比1:10~1:15,溫度130C°,時間40~50min。
③溫度控制曲線
④注意事項
(1)耐鹼性助劑的選擇。在高溫高壓鹼性條件下染色對助劑有更高的要求:具有良好的耐鹼性(在pH=14時分散穩定性良好)、勻染性,耐硬水,泡沫少易於清洗,不沾汙設備,環保無毒,符合紡織品環保要求。篩選了國內外十幾種鹼性勻染劑,進行大量實驗和測試,最後選擇鹼性高溫分散劑FA。
(2)由於滌/錦超細纖維比表面積大,纖徑細,對分散染料吸附速度快,易造成色花、色斑,因此要嚴格控制升溫速率,特別是溫度在80C°以上時,要控制在1.0C°/min,防止上染過快,造成色花。
(3)由於高耐鹼分散染料比常規分散染料粘性大,所以化料時,要先將分散劑化好,然後加入化料缸,同分散染料一起攪拌均勻,再打入染缸內。必要時,要進行過濾網過濾,再打入染缸。加入染料後,要先運行10min,然後按照程序緩慢升溫染色。
染色效果
①染色牢度
選取耐鹼分散染料三原色分散黃HA-2RW100%、分散紅HA-R200%、分散藍HA-RL200%作為代表,測試其在鹼性條件下的染色牢度,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高耐鹼分散染料三原色在鹼性條件下染色的各項牢度均在4級以上,達到或超過常規兩浴法染色的牢度,能夠滿足印染廠的牢度要求。
②色光變化
分別測試96%片鹼用量為2.0gL、4.0gL、6.0gL、8.0gL、10.0g/L時的色光變化,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高耐鹼分散染料三原色在片鹼用量1~10g/L範圍內色光穩定,能夠滿足印染廠鹼性一浴法加工的需要,特別適用於滌綸超細纖維開纖鹼減量工藝。
分散染料常見色牢度術語
1.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對與它在染整加工過程或使用、服用過程中遭受到各種物理、化學、生化作用的抵抗能力。
2.標準深度:公認的深度標準系列,定義中等深度為1/1標準深度。同一標準深度的顏色,在心理感覺上是相等的,使色牢度可在同一基礎上進行比較。目前已發展到2/1、1/1、1/3、1/6、1/12及1/25共六檔標準深度。
3.染色深度:以染料重量與纖維重量的百分比表示,染料濃度根據不同色澤而不同,一般染色深度為1%,藏青色的染色深度為2%,黑色的染色深度為4%。
4.變色:經一定的處理後,染色織物的顏色在色光、深度或豔度方面的變化,或這些變化的綜合結果。
5.沾色:經一定的處理後,染色織物的顏色向相鄰的貼襯織物上轉移,對貼襯織物的沾汙。
6.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色牢度試驗中,為評定染色物的變色程度而使用的標準灰色樣卡,一般稱為變色樣卡。
7.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色牢度試驗中,為評定染色物對貼襯織物的沾色程度而使用的標準灰色樣卡,一般稱為沾色樣卡。
8.色牢度評級:根據色牢度試驗,染色織物的變色程度及對貼襯織物的沾色程度,對紡織品色牢度性質進行評級。除耐光牢度為八級外(AATCC標準耐光除外),其餘為五級制,級數越高,表示牢度越好。
9.貼襯織物:色牢度試驗中,為判斷染色織物對其他纖維的沾色程度,和染色織物一起進行處理的未染色的白色織物。
分散染料常見色牢度
1.耐光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耐人工光照射的能力。
2.耐洗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對不同條件的洗滌作用的抵抗能力。
3.耐摩擦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耐摩擦作用的抵抗能力,可分為幹、溼摩擦牢度。
4.耐升華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抵抗熱作用而升華現象的程度。
5.耐汗漬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對人體汗液的抵抗能力,根據試驗汗液的酸鹼性,又可分為酸、鹼汗漬牢度。
6.耐煙褪(gas)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抵抗煙氣中氮氧化合物的能力。分散染料中,尤其是蒽醌結構的,遇到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染料便會產生變色現象。
7.耐熱壓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抵抗熨燙及輥筒加工的能力。
8.耐乾熱色牢度:紡織品的顏色抵抗乾熱處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