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9月17日,第五屆空天動力聯合會議暨中國航天第三專業信息網第41屆技術交流會在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隆重開幕。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劉永才第三研究院劉永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單忠德、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朱廣生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基金會理事長吳志堅,國際宇航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科技委副主任馮志高,火箭軍某基地原副司令焦建明少將等國內行業大咖,以及溧水區領導薛鳳冠、汪冬寧、夏雲等出席。
本屆會議由中國科協航空發動機產學聯合體、中國空天動力聯合會、中國航空學會、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空氣動力學會、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中國航天基金會、中國中小企業協會高新技術產業分會聯合主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六院四十一所、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等聯合承辦。作為中國科協《重要學術會議指南(2020)》之一,本屆會議以促進空天推進技術交流與創新發展為宗旨,以打造國際高端學術交流平臺為目標,以中國航天第三專業信息網學術交流活動為基礎,進一步推進空天動力技術的國內外交流與合作,促進政府、企業、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與融合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對促進溧水臨空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會期間,第五屆空天推進技術展會、2020年中國空間動力創新創業大賽等系列活動也同步進行。
本次大會以「新發展、新需求、新機遇」為主題,數十位空天動力領域頂尖院士專家學者先後作主題報告,共同探討航空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進展,探索各研究領域的發展思路和途徑。國內外空天動力領域資深專家學者集聚一堂,圍繞航空燃氣渦輪推進技術、衝壓與組合推進技術、固體推進技術、液體推進技術、特種及新型推進技術、航空活塞發動機技術、發動機熱管理技術、材料工藝與製造技術、含能燃料及推進劑技術、結構強度和可靠性技術、發動機內外流一體化技術、發動機控制技術、空天推進技術戰略發展及前沿進展,深入探討空天推進技術創新發展思路與途徑,推動國內外空天動力領域深度交流與合作。
此次大會既是一次業界的年度盛會,也是一次航空產業交流展示的重要「窗口」。大會在溧水召開,與該區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定位高度契合,在臨空產業方面,2018年,溧水區與雲南紅土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籤署紅土航空江蘇省運行基地項目合作協議;2019年9月,全國首架以區縣城市冠名的民航飛機「南京溧水號」投用,成為南京和溧水的一張「空中名片」;今年5月,南京唯一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封關運營,為南京地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構建高質量發展產業體系、實現更高水平開放注入新的動能;位於全國首個會展小鎮的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投入運營,已成功舉辦十餘場大型展會。目前,依託全國第二座機場大通關—南京機場大通關項目基地、南京空港保稅物流中心和跨境電商產業園的天然優勢,溧水已形成了以臨空高端製造、臨空高新技術產業、航空物流、臨空商貿四個功能片區,集聚臨空製造、研發、物流等產業鏈上下遊企業100餘家,年產值突破200億元。此外,以保稅物流、跨境電商、直播銷售、展會貿易等為代表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正在溧水加速崛起。
開幕式上,單忠德、馮志高分別代表承辦單位和主辦單位先後致辭,溧水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要以此次會議為橋梁紐帶,加強與各位領導、專家教授、行業泰鬥、企業家朋友們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航空領域的前沿技術、創新產品和集成解決方案,促進溧水區臨空產業加速崛起,實現更高質量、更加綠色、更可持續發展。(沈科達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