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錕) 近來,不少商家在微信朋友圈掀起「贊營銷」熱潮,消費者只要集滿一定數量的「贊」,就可以向商家兌換一定的獎品。不過,福州胡女士日前參加一家名為「30ml」的咖啡店的集「贊」活動後,卻投訴商家承諾的獎品從500元的會員卡變成17張30元的咖啡券。對此,商家稱,活動第二天已告知獎品是咖啡券。
商家:次日提到獎品是券
前幾日,胡女士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30ml」咖啡店的集「贊」活動,「贊滿50個兌換會員儲值卡500元」。胡女士馬上把商家的微信轉發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隨後收到了朋友們50個點讚。
昨天上午,胡女士到「30ml」三坊七巷店兌獎,卻發現此前商家所說的500元儲值卡成了17張30元的咖啡券。胡女士說,這些咖啡券一張30元,一次只能用一張,截止時間是6月底,這跟此前活動中所說的會員卡並不是一回事。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該咖啡店負責人。該負責人說,活動開始後第二天,咖啡店又發了一個通知,裡面提到「本次活動定製的咖啡券相繼發完」,所以獎品是咖啡券。
至於胡女士提出的期限過短問題,咖啡店負責人說,一杯可以使用一張,每次消費不限制使用數量。
「贊營銷」維權可先截圖留證據
如果商家兌換的點「贊」禮品和消費者期望不符,消費者該如何保護自己的權益?福建閩君律師事務所卓文斌律師說,根據《廣告法》規定,商家發布了營銷活動,就要按合同約定兌現承諾,沒有履行,就算違約,可按照虛假廣告和宣傳來依法處理。
律師提醒,參加積贊活動時最好對商家進行了解,在集滿贊後,要通過轉存、收藏、截圖等形式保留好證據,若發生問題可第一時間投訴,工商部門可據此快速認定,追討權益。
而工商部門表示,目前微信「贊營銷」維權難點是,多數「贊營銷」沒有發生真正的交易和消費行為,消費者沒有付出金錢,這就很難按正常的消費糾紛來處理。
□新聞連結
熱潮催生「刷贊族」
記者調查發現,「贊營銷」催生了一批「專業刷贊族」。記者在淘寶上搜索買「贊」,發現買一個「贊」2~3毛錢。賣家說,只要取消微信好友驗證,就會有微信號加為好友,隨後點「贊」。記者付費購買了20個贊,提供了點讚的內容後,發現立即有人申請通過驗證,隨後點讚。
一些「刷贊族」還可以靠軟體刷「贊」。記者從網上下載「微信點讚軟體」後,發現不少點「贊」軟體能大批量加好友,還能一鍵點讚,甚至能幫忙評論。
不過,有資深「刷贊族」表示,買贊看似划算,其實最直接的風險就是被封號,此外對個人隱私而言也是一種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