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一,僅僅一天的時間,浙大博士,錢塘江自殺:對不起,媽,願來生不再做你的兒子!這篇文章竟然可以達到7000多。
這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咱一小小小小的公眾號,不比那些動輒10萬+的大號。前面吭吭哧哧寫的文章,也就幾百人看吧。
前幾天在YouTube上看到有個視頻,全球幾億人點擊觀看,大家紛紛表示被老人的庭審刷爆了淚點。
突發奇想,如果這位跳江的孩子,在之前遇到這個老爺爺,把想不開的事給老爺爺說說,老爺爺會怎樣對這個小夥子說?
2
老人名叫卡普裡奧,是美國羅德島普羅維登斯市連任6屆的首席法官。
在這次的庭審直播中,一位違規停車的卡車司機因為上繳的罰款沒有被及時接收,背上了雙倍罰款。
這只不過是一次簡單的上訴,解開誤會後,卡普裡奧當即判他無罪。
(弱弱的問一下:他們的首席法官竟然來判這種違規停車的案件,不可思議?中國的法官,那種人命關天的大案子,數額巨大的案件恐怕都來不及審吧?)
就在眾人以為案件結束的時候,可被告司機卻猶豫著不肯離去。
「您可能不記得我了,但我還想說幾句話……」
在大家疑惑的目光中,卡車司機半天才吐露出自己的心聲:
原來,20年前的他也曾站在這座法庭上,當時的法官也是卡普裡奧,而那年司機還不滿18歲。
他從外地來到這座城市,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不良少年——酒駕、飆車、尋釁滋事,每個月上法庭幾乎成了他的家常便飯。
卡普裡奧一次又一次地見他走進法庭,終於忍不住問了他一句話:
「你長大了以後想幹什麼呢?犯罪?蹲牢房?還是有所作為?」
老人的語氣很溫和,不是居高臨下,不是大聲斥責,好像只是在和一個晚輩朋友暢談著未來。
可對於這個少年,從來沒有人關心過他的未來,那一刻,因為愛注入他的心裡,他開始充滿力量和希望。
後來他參加了駕駛培訓班,通過了駕照考試。
卡車司機說到這裡,眼睛裡早已經泛起淚光,他停頓了一下,不自覺地舉起手比劃著開車的動作,哽咽著說:「您看,現在我已經是一名卡車司機了!」
卡普裡奧一直在微笑著聽著,沒有打斷他,就像當年一樣的溫和,等到對方說完,他給了卡車司機一個溫暖的擁抱。
原來,一瞬間,一句話,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原來,唯有關愛,才是激發力量和信心的源泉。
卡普裡奧說:
「當時你處在人生低谷,擊潰你人生的並非是一次犯罪,而是不願意重新振作的罪惡感.有時候人們批評我太寬容了,我不是在寬容,我是在幫助人們,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某些東西」
打擊,管控,打罵,懲罰,給予人的是:在恐懼下的被動約束,
嘲諷,鄙視,冷漠,壓力給予人的常常是:自卑和封閉。
3
候京京有勇氣跳進錢塘江,卻沒有勇氣面對這個社會,面對人生。
我們很難想像他曾經經歷過什麼。
從他的告別信裡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太好的老實人",臨死了,似乎把過錯還都攬在自己身上,不責怪任何人,認為此生遇到的沒有壞人。
"我只想做回我自己」,那麼什麼才是自己呢?什麼才是「我」?
"這是我自己的選擇。"那麼,他一路讀到博士,難道不是他自己的選擇嗎?還是別人替他做的決定?
我好像聽到有個聲音說:我心裡已經很苦了,你卻還不知道?
4
曾經,也有一位家長對我說:
"我小時候,背負著父母的期望,甚至全村人的榮耀,苦讀12年,終於考上大學,沒有想過自己喜歡什麼?
工作後,兢兢業業,養老人,買房買車,也從來沒有問過自己:我是誰?我喜歡過什麼生活?我要的是什麼?腦子裡只有兩個字:賺錢。
有了孩子,開始操心孩子的學習,唯恐孩子將來和自己一樣,總是感受到壓力重重。
似乎孩子的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學?有時就覺得:咋就好像當年我父母期盼我考上大學一樣?
孩子從幼兒園中班,報名英語一年1萬2,畫畫六千,樂器1萬8,
而自己TM的連幾百元的衣服都不捨得買?"
家長最後落淚了。
我問他:孩子知你的好了嗎?
他搖搖頭。
你知父母的好嗎?
知。
為什麼你知父母的好,而孩子卻不知你的好?
他茫然的搖搖頭。
這就是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不同。
而精神需求,是看不見的,孩子又不會說。
實際上,我們很多成年人也不會說,而是用行為來表達:吵架,指責,抱怨,離婚,婚外情,訓斥打罵的行為。
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這些行為背後的心理需求,或者說精神需求,那對於解決行為問題,會起到非常大的幫助。
還有的家長說:孩子小的時候,表現的很乖(行為層面),長大後,才不聽話的,叛逆啦(精神層面的需求突顯了)。。。。。。
我說:恭喜你,說明孩子長大了,你控制不了你的孩子了。
我們的父輩被控制著長大,
我們也是被控制著長大的一代,
因為我們不控制就沒有安全感。
畢淑敏最近在她的新書裡說:「世界上沒有負能量,所有抑鬱、焦慮、悲傷、失落、嫉妒,都是內心的孩子。你不能鼓勵他們至圓滿,他們才枯萎至幼童」。
而幼童是沒有生存能力的。
這個網絡上火的法官老爺爺所做的,就是鼓勵一個人內心的看不見的『幼童』長大。
如果侯京京周圍的人,能像這位法官對待司機一樣微笑著聽他說話,並擁抱他,他還會說『不想再假裝,也不願再撒謊』嗎?
在知乎上看到過一個故事:美國女大生凱西Casey Fischer日前去甜甜圈店購買餐點時,遇見一名流浪漢。
善良的她替他買了單,還善意的問候了他一聲,和他聊了聊天,對他說道:「生活會變好的。」
沒想到當凱西準備離開時,這個流浪漢卻突然塞給她一張紙條,裡面的「秘密」令凱西相當訝異:
「我原本想在今天就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因為遇見你,我現在不想了。謝謝你,美麗的人。」
人生,有時細想想真的好奇妙。
一個人,一句無意間的輕聲問候,便足以成為另一個人命運的拐點。
這則消息曝光在網上僅短短兩天,就收到80多萬網友點讚。
在一個人身陷絕境,茫然四顧的時候,
一句撫慰的話,恰似一盞指路的燈,
可以幫助他們在黑暗中衝破迷霧,走出困境。
古語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願你心底有愛,口吐芬芳,每句話都能成為溫暖別人的一縷陽光。
* 你是否也覺得,在某個瞬間,一個人說了一句話,改變了你的命運?歡迎在留言區寫出你的經歷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