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團是國企嗎_紫光集團有哪些子公司

2020-12-19 電子發燒友

紫光集團是國企嗎_紫光集團有哪些子公司

發表於 2018-03-14 16:30:34

紫光集團是否為國企

紫光集團有限公司是清華大學旗下的高科技企業。在國家戰略引導下,紫光集團以「自主創新加國際合作」為「雙輪驅動」,形成了以集成電路為主導,從「芯」到「雲」的高科技產業生態鏈,在全球信息產業中強勢崛起。目前,紫光集團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全球第三大手機晶片企業;在企業級IT服務細分領域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與英特爾、惠普、威騰電子等全球IT巨頭形成戰略合作。2016年始,紫光相繼在武漢、南京、成都開工建設總投資額近1000億美元的存儲晶片與存儲器製造工廠,開啟了紫光在晶片製造產業十年1000億美元的宏大布局。所以紫光集團是國企。

紫光集團有哪些子公司

紫光股份: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是主營信息電子產業的中國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股票簡稱紫光股份,代碼000938),由清華紫光(集團)總公司1999年發起設立。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結合全球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及自身優勢業務的特點,將公司戰略聚焦於IT服務領域,致力於打造一條完整而強大的「雲—網—端」產業鏈,向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處理等信息技術的行業應用領域全面深入,並成為集現代信息系統研發、建設、運營、維護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服務提供商。目前,紫光股份的核心業務基本覆蓋IT服務的重要領域:硬體方面提供智能網絡設備、存儲系統、全系列伺服器等為主的面向未來計算架構的先進裝備。軟體方面提供從桌面端到移動端的各重點行業的應用軟體解決方案。技術服務方面涵蓋技術諮詢、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支持服務。軟硬體產品和服務都在紫光股份領先的頂層設計中得到有效整合,使信息化系統展現出最優化、完整一體的運行效果。紫光股份有能力為任何大型客戶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完整、領先的IT服務。

紫光國芯:紫光國芯股份有限公司是紫光集團旗下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專注於集成電路晶片設計開發領域,堅持穩健經營、持續創新、開放合作,是目前國內領先的集成電路晶片設計和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供應商。

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2001年的晶源電子,是國內壓電晶體元器件領域的領軍企業,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碼為002049。2015年,在清華控股有限公司的統一部署下,紫光集團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公司成為紫光集團旗下從「芯」到「雲」戰略的重要平臺,改稱紫光國芯,邁入全新的發展階段。

公司深耕集成電路相關領域多年,憑藉持續的技術積累、市場拓展和精心構築的產品質量體系,智能晶片、特種行業集成電路、存儲器晶片、FPGA以及晶體等核心業務已形成業內領先的競爭優勢,產品及應用遍及國內外,晶片年出貨量約10億顆。截至2016年末,公司總資產44.7億元,歸屬母公司股東權益31.9億元,年營收14.2億元。

紫光學大:學大教育曾經在美股上市,最後被紫光集團私有化,最後市值3.39億美金。

紫光系私有化學大教育,目的是回到A股上市,當時6個億轉讓了000526,也就是現在的st紫學,15%的股權,價格40元。後來陸陸續續又在二級市場直接買進,目前持股比例22%。持倉成本大致40元。成了大股東之後,就準備推動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55億,然後買學大教育,然後再買兩所國際學校。後來因為監管政策,一直就未能通過。眼看著公司馬上要成為st還帶上了*,大股東想出一招就是借款22億給上市公司,然後上市公司直接買了學大教育。就這樣將學大教育裝入了上市公司。

學大教育主要的業務是一對一的校外輔導模式。全國合計585家學校(門店),今年上半年營收16億。這種學習培訓一般上半年會比較好,自去年6月份學大教育並表後,下半年營收16億。今年,保守估計25億的營業收入沒有問題。今年上半年利潤1.46億。所以全年2個億的營收完全沒有問題。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先行指標,就是預收款。教育培訓行業都是預收款的。2017半年報,預收款9.6億。這9.6億是分分鐘可以轉化營業收入的。那麼今年摘星摘帽肯定是沒有問題的。截至9月7日,紫光學大的市值還是只有33億。

所以,從目前上市公司持有資產的盈利情況來說,33億的估值絕對是低估。

展訊:展訊通信有限公司(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Inc.)隸屬紫光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清華紫光集團」),成立於2001年4月,總部設立在上海。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是紫光集團的絕對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是清華大學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展訊於2013年12月23日被紫光集團收購。展訊致力於智慧型手機、功能型手機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手機晶片平臺開發,產品支持2G、3G及4G無線通訊標準。基於高集成度、高效能的晶片,搭配客戶化的軟體及參考方案,展訊可提供完整的交鑰匙平臺方案。展訊的產品支持多標準的寬帶無線通信,包括GSM、GPRS、EDGE、TD-SCDMA、W-CDMA、HSPA+和 TD-LTE。

銳迪科:銳迪科全名銳迪科微電子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4月,公司總部位於上海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主要從事射頻IC的設計、開發、製造、銷售並提供相關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

公司於2010年11月1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RDA。2014年7月19日,紫光集團宣布以9.07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銳迪科微電子的收購。

新華三:新華三集團(簡稱新華三)是全球領先的新IT解決方案領導者,致力於新IT解決方案和產品的研發、生產、諮詢、銷售及服務,擁有H3C®品牌的全系列伺服器、存儲、網絡、安全、超融合系統和IT管理系統等產品,能夠提供大互聯、大安全、雲計算、大數據和IT諮詢服務在內的一站式、全方位IT解決方案。同時,新華三也是HPE®品牌的伺服器、存儲和技術服務的中國獨家提供商。[1] 2015年新華三銷售收入超過200億人民幣。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流動性緊張,紫光集團境內外債券同日違約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周遠方)大規模投資併購讓紫光集團保持行業領先的同時,也讓其承受著嚴重的流動性壓力。 12月10日晚間,紫光集團發布公告,因該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照約定籌措「18紫光04」債券足額兌付付息資金,無法按期足額兌付付息。 同日,「紫光系」境外美元債也出現違約。
  • 紫光集團及時任董事長趙偉國被罰
    2017年6月30日14時26分,紫光集團買入「山東金泰」100000股後,紫光集團與健坤投資合計持股比例為5.02%。紫光集團與健坤投資合計持股達到山東金泰已發行股份總額的5%時,未在該事實發生之日起三日內向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報告,亦未通知山東金泰予以公告,未停止交易「山東金泰」。
  • 紫光集團將在多個領域為山東省數位化建設添磚加瓦
    在加速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時間節點上,紫光集團正與山東省共商數位化經濟的最新發展路徑。 9月28日,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英濤透露,未來將在多個領域探索跟山東省的合作。 其中包括,紫光集團曾於2018年3月發布紫光公有雲戰略,計劃投入120億建設「紫光雲」,未來在山東計劃會建設「紫光雲」數據中心節點;探索推動紫光晶片產業、雲網產業在山東省的戰略布局。 於英濤說:「我們在幾個重要省市已經完成布局,未來希望進一步探索跟山東當地企業的合作。」
  • 「18紫光04」無法按期足額付息,紫光集團向持有人致歉
    12月10日,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紫光集團)發布公告稱,因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截至目前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18紫光04」足額兌付付息資金,無法按期足額兌付付息。在此,公司鄭重向「18紫光04」持有人致歉。
  • 紫光完成收購華三及惠普中國伺服器業務!
    【PConline 資訊】紫光和惠普長達近3個月的談判終於塵埃落定,風波過後的華三找到了新東家。就在昨天(5月21日)晚些時候,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紫光集團下屬子公司紫光股份有限公司(國企就是複雜~)以不低於2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惠普旗下華三通信51%股權的收購,成為「新華三」的控股股東。  根據協議,「新華三」將包括惠普全資子公司華三通信與惠普中國有限公司的伺服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業務,總估值約45億美元(不含現金及負債)。
  • 湖北省領導與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座談交流
    、省長王曉東與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紫光集團董事長、長江存儲董事長趙偉國分別座談交流。應勇代表湖北省委省政府和湖北人民感謝小米集團、紫光集團對湖北抗擊疫情和疫後重振的大力支持。他說,湖北區位、產業、科教、要素、市場優勢明顯,當前,在嚴格落實常態化科學精準防控前提下,正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推動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 華三通信和紫光華山組成新華三集團
    【TechWeb報導】今天以清華紫光集團旗下又添一支「重兵勁旅」——新華三集團(簡稱新華三)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新華三由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和紫光華山科技有限公司組成,由紫光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紫光股份控股51%,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佔股49%。
  • 千億校企面臨改革 清華控股籌劃轉讓紫光集團股權
    【財新網】(記者 葉展旗)中國半導體集群企業紫光集團面臨股權變動。8月10日,紫光集團下屬IT企業紫光股份(000938.SZ)公告稱,紫光集團的控股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正在籌劃轉讓部分其持有的紫光集團股權,可能導致紫光股份實際控制人變更。
  • 紫光正式收編華三 稱跨國企業進入中國控股時代
    整個集團由紫光股份控股51%,惠普企業(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佔股49%。  新華三將實行雙品牌戰略,一方面擁有H3C(華三)品牌的網絡、伺服器、存儲、安全、超融合系統和IT管理系統等產品,一方面將在中國獨家銷售HPE(惠普企業)品牌的伺服器和存儲產品。新華三同時有兩個總部,行政和市場總部設在北京,運營總部設在杭州。
  • 中國聯通與紫光集團在廣州聯合發布了5G超級SIM卡
    5月17日,中國聯通與紫光集團在廣州聯合發布5G超級SIM卡,開啟了SIM卡發展的「大」時代。廣東聯通黨委委員兼副總經理袁健、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兼紫光國微總裁馬道傑等雙方領導以及數百位通信與集成電路行業大咖出席此次盛會。
  • 紫光與群聯聯盟,長江存儲NAND+群聯主控+紫光品牌SSD可期
    紫光集團是中國發展存儲晶片的急先鋒,前兩年收購了武漢新芯科技成立了長江存儲,主要研發、生存NAND快閃記憶體,此外紫光旗下還有做DDR內存的紫光國微、做存儲解決方案的紫光存儲等子公司。昨天下午紫光存儲與群聯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存儲晶片供應鏈、產品設計、代工生產等領域全面深化合作,建立密切的合作夥伴關係。此次合作之後,未來有可能出現長江存儲供應NAND快閃記憶體,群聯提供主控,紫光存儲做品牌,推出紫光自己的SSD產品。
  • 紫光股份將與鄭州這兩家公司成立紫光智慧計算公司
    大河財立方消息5月27日,紫光股份發布公告,紫光股份將與鄭州市中融創產業投資有限公司、鄭州紫慧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共同出資設立紫光智慧計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億元。公告顯示,紫光股份以貨幣方式出資2.55億元,佔其註冊資本的51%,為其控股股東;中融創以貨幣方式出資1.5億元,佔其註冊資本的30%;鄭州紫慧以貨幣方式出資9500萬元,佔其註冊資本的19%。
  • 接連引爆兩地股市的紫光系 要講怎麼樣的故事?
    有觀點認為,紫光控股昨日暴漲的邏輯與此前紫光系推手下的聯想控股如出一轍,即市場資金終於意識到這類科技股已處於價值窪地許久;同時亦有觀點認為,有著激進擴張史的紫光系,或將持續過去數年間凌厲的併購作風,後續將有大事發生。
  • 紫光集團CEO趙偉國:告訴你紫光集團的真正業務是做什麼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612/341629.htm  2016年度華人經濟人物盛典獲得者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很多人知道紫光,但是一直不知道我們做什麼,我們的業務概括起來是兩個字「芯雲」,晶片是我們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晶片的設計業務,我們現在是中國最大的手機
  • 華三想要國有身份:遭紫光與華信搶購
    但是在中國啟動信息安全戰略之後,身為HP全資子公司的H3C因其外資身份在很多央企、政府的信息化項目中被拒之門外,而HP的競爭對手銳捷網絡、華為則分別在2014年取得了20%、40%的增長。  對於H3C而言,避免市場被蠶食的方法只有一個,儘快獲得中方控股身份。
  • 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與紫光集團、長江存儲董事長趙偉國座談
    6月20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與紫光集團、長江存儲董事長趙偉國一行座談交流。王忠林代表武漢市委、市政府向趙偉國一行專程來漢參加國家存儲器基地二期項目開工表示歡迎。
  • 新消息:紫光集團崛起,巨頭很無奈,中企或收購日本光刻機技術!
    近期的科技市場中誕生了三則新的消息,分別是紫光集團崛起,巨頭很無奈,中企或收購日本光刻機技術!首先讓我們來說一下紫光集團的消息,到目前為止,紫光控股了銳迪科、展訊等多家技術企業,紫光展銳便是由展訊和銳迪科合併而來,這已經代表紫光集團很強大了。而最近一段時間更是公布了新的數據,比如WLAN方面,紫光前後已發布的WIFI6場景化無線接入點共18款。在路由器方面,紫光的CR19000集群路由器不僅通過中國移動的測試。
  • 紫光與惠普攜手打造「新華三」
    5月22日,紫光股份發表公告稱,將以不低於23億美元,收購惠普子公司華三通信51%的股權。此次交易紫光與惠普攜手打造一個「新華三」,將包括惠普公司的全資子公司H3C與惠普中國的伺服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業務,總估值約45億美元(不含現金及負債),預計將於2015年底完成。
  • 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iMC持續領跑中國網絡管理軟體市場
    摘要 【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iMC持續領跑中國網絡管理軟體市場】近日,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了《中國IT統一運維軟體市場跟蹤報告,2020H1》。
  • 紫光和華為,誰更聰明?
    而紫光卻重金投入了晶片製造,紫光斥資千億,投入了存儲晶片的製造。最新披露的紫光集團中報顯示,總資產2740億,淨資產721億,資產負債率73.68%,2019年上半年收入332億,去年同期收入為308億,合併總利潤為 -37億,去年同期合併總利潤為2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