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前言:
本文運用最新科學知識,從全新角度分析解釋了宇宙可能存在的狀態;分析探討了為什麼說「人生就是一場夢,每個人都活在別人的夢境中」以及這句古老哲理性話語隱藏的真正含義;分析解讀了為什麼我們喜歡仰望星空,並不斷地向宇宙深處探索;也順便解讀了釋家的「四大皆空,萬物皆空,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等的真正蘊意。
我們究竟在第幾層夢境中?我們何時才能醒來?無數個自己的存在,哪一個才是真實的自己?認真閱讀本文章,或許可以解開困惑了你許久的心中疑問,相信讀完本文後,會讓您的思維和意識再一次騰飛升級!
正文:
遠處的風景很美,令人心馳神往;宇宙深處的風景更美,令人一生為之陶醉。
傳說,喜歡仰望星空的人,喜歡探索宇宙的人,靈魂都來自那遙遠的宇宙深處。在那看不見的宇宙深處,似乎隱藏著一個看不見之謎,隱隱中牽引著世世代代的人類不斷地向其靠航。
在那最遙遠的宇宙深處,究竟隱藏著什麼?
當科學研究的越來越透徹的時候,當宇宙探索的越來越深入的時候,仿佛置身宇宙臨界點,沐浴在從臨界點透射過來的光芒, 瞬間如同打開了窺探宇宙奧秘之門,思維頓覺連通了整個宇宙般,不由自主地突然會蹦出一個連自己都覺得驚愕不已的思索:宇宙在哪裡?它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樣子嗎?
有人懷疑過人生,有人懷疑過現實,而當對整個宇宙萬事萬物之景突生懷疑的,卻是探索研究了大半輩子的科學家和宇宙學家的時候,我們是否還能篤信不疑地相信我們眼睛所看到的一切?探索科學,探索宇宙,水木長龍與您繼續我們的探索之旅。
我們常常會聽到一句似是而非、卻又半蘊哲理的話語:人生就是一場夢,每個人都活在別人的夢境中。
水木之前對這句話並不太理解,甚至認為是瘋子的瘋言瘋語。隨著對科學宇宙的不斷探索,對量子物理學的深入研究,漸漸發現,這句話很可能就是對我們這個宇宙的寫真,對我們現實世界的描繪,對我們人生一世的解讀。
也許,我們真的活在一場夢境中,活在一場不屬於我們自己的夢境中。
在量子物理學的量子理論解釋裡,宇宙從誕生起便一直處於不斷的複製分裂之中。每一個人的每一次選擇,都會導致宇宙進行一次分裂,如同一顆樹從樹幹頂部開始分叉,先是分為兩個枝杈,再由兩個枝杈分為更多的枝杈,更多的枝杈又分成更多的枝杈,如此不斷地分叉,越來越多。宇宙就如同樹杈不斷分叉一樣,只要樹沒有停止生長,樹的分叉就不會停止;而宇宙只要人(或有意識的生命)的選擇存在,宇宙的分裂就不會停止。
宇宙的不斷分裂,漸漸地形成了無數的平行宇宙(或多重宇宙)。因為宇宙的每一次分裂,都是從上一個宇宙進行的複製分裂,所以每一個宇宙中都有我們的存在。儘管每一個平行宇宙都有我們自己,但每一個平行宇宙的演變卻都不相同,因為宇宙在每一次分裂時,都是因為事件選擇的不同而分裂的。所以,每一個平行宇宙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平行宇宙存在,否則宇宙也就不會分裂了。
分裂出來的所有這些平行宇宙,每一個裡都有我們自己的存在,那麼,哪一個自己才是真實的自己呢?
或許會有人回答都是真實的自己,只是互不相干,各自在各自的宇宙裡演變發展。
如果根據量子物理學理論進行回答的話,答案可能並非如此。
因為除了最開始的第一個宇宙,其餘誕生出來的平行宇宙實則都是源於第一個宇宙的複製分裂,然後像雞生蛋,蛋又生雞一樣,開始不斷地根據選擇條件的不同,而不斷地分裂出更多的宇宙出來。所以,除了第一個宇宙是真實的宇宙之外,其餘被分裂出來的宇宙,都是如夢似幻般並非真實的存在。
我們可以舉個例子以幫助更好的理解。
假如,張三想約李四下午三點去科技館,但李四很想與朋友王五去做時空轉換的量子實驗,而王五呢,又想去聽潘教授的最新高科技演講。最後,王五還是陪李四去了實驗室。但宇宙的分裂也就此開始了。宇宙分裂成了滿足他們所有人原先意願的幾個宇宙,一個宇宙實現了張三的願望,一個宇宙實現了李四的願望,另一個宇宙實現了王五的願望。那麼,分裂成的三個宇宙,哪一個宇宙才是真實的呢?
顯然,李四和王五所在的宇宙是原先的宇宙,另兩個是下午三點時複製分裂出來的平行宇宙。李四和王五所在的宇宙裡,只有李四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張三和王五都沒有實現自己的願望;但在另兩個宇宙裡,張三和王五也實現了自己的願望。實際上,張三和王五實現願望的那兩個分裂出來的平行宇宙,只是他們「如夢似幻」的夢境而已,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人生如夢」,原來不止隱藏著哲學蘊意,還隱藏著很深的量子物理學原理。正因為宇宙時時刻刻都處於分裂之中(因為每時每刻都不會達成統一的選擇),所以每一層的分裂,都會離真實的宇宙更加遙遠。這也是為什麼會有人說:在所有的宇宙中,只有一個是主宇宙(即母宇宙),其餘的都是子宇宙;子宇宙必須依賴並從主宇宙汲取能量才能存在,一旦與主宇宙斷開連接,就會自動破滅。
總結一下,也就是說,宇宙不斷地分裂,從而形成了無數的平行宇宙。所有的平行宇宙看似互不相干,各自獨立演變發展,實則都依賴於誕生它們的根源——主宇宙。它們的存在和演變發展,離不開主宇宙提供的能量供給。每一層分裂出來的子宇宙,汲取上一層子宇宙的能量供給,上一層又汲取上上一層,直至到主宇宙。主宇宙進行分裂,就仿佛製造了一個夢境,然後夢境又生夢境(即分裂宇宙再分裂),如此不斷地進行下去。
現在,我們再來理解「人生就是一場夢,每個人都活在別人的夢境中」這句話,就非常容易了,不是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會做夢中夢,甚至夢中夢中的夢。很有可能,我們本來就不在主宇宙,而是在分裂出來的子宇宙,而且不知道是在第幾層。同時也解釋了文章開篇前的疑問: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仰望星空,喜歡不斷地探索宇宙?或許我們的靈魂意識亟待夢境醒來,然後重新回歸到本來自於主宇宙的真我。也解釋了為什麼釋學總是說「四大皆空,萬物皆空,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等的空話,原來釋學或早已看透了整個宇宙的真實面貌。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感謝對水木的支持。
本篇文章「水木長龍」原創,轉載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