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2月14日的央視軍事報導,日前,陸軍第75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組織了一場空地融合機場奪控演練,空地火力同時發起攻擊!空中直升機精準摧毀,地面迫擊炮、車載榴彈炮等多種武器裝備密切協同,集中火力攻擊。
視頻畫面中,直-20多次出鏡,多機索降,這場景真有些看大片的味道。很多年來,類似的場景我們一般是在國外軍事大片中才能看到。
這次的奪控敵機場行動中,指揮員採用了正面強攻、側翼迂迴和空中突擊相結合的戰術。先遣隊率先對敵指揮前側實施火力封鎖。突擊隊員乘直升機從敵人右翼迂迴至敵方後側進行機降,然後迅速從右翼對敵方進行分割包圍。與此同時,數架直-20搭載突擊隊員避開敵人正面火力點,趁機索降至敵指揮大樓頂部。突擊隊員從敵人最薄弱的地方突入,迅速結束了戰鬥。
下面談談這次演練中的幾大亮點。
一、直-20的索降優勢。
我們知道,直-20採用了雙側門設計,側門寬度達到了4人寬,可以同時供兩名士兵進行索降如果加上機腹索降孔,直-20一次同時可以索降5名突擊隊員(兩側大門各兩名,機腹索降孔一名)。而我國目前主力的直-8G和米-171理論上最多只能同時索降4名突擊隊員,其中兩側門各一名,機腹索降孔一名,尾艙門一名。
很顯然,直-20的索降投送速度比直-8G和米-171快至少25%,全部13名突擊隊員可以在半分鐘之內全部投送完畢。在三款運輸直升機裡,直-20的投送速度最快,效率最高。
從這次5集團軍某空中突擊旅的演習來看,運輸直升機實現了全部國產化,除了大部分的直-20外,還裝備了少量的13噸級的直-8G,並未見到在其它部隊中常見的俄制米-171。
這也就是說,突擊旅的標配是國產的直-20和直-8G,清一色的豪華國產貨。直-20替代米-17系列,也是大勢所趨。
二、直-20+直-8G的組合
這次突擊旅演練,直-20+直-8G的新組合各自發揮了優勢,直-20進行多機快速索降,而直-8G則是採用了機降的方式,快速運輸人員。
其實,直-20+直-8G的新組合,還有一大戰術配合。
由於直-20設計時考慮到三軍通用,因此並未設計尾艙門。這也導致一些尺寸較大的裝備和載具無法通過兩側的機艙門進行運輸,只能通過外部掛載的形式進行運輸。因此,在實際運用上,直-20會與具備相應功能的直-8G配合使用。
三、直-20內飾首曝光
央視首次曝光了直-20艙內清晰畫面,整體採用了白色的內飾,做工相當精細,接縫規整鉚釘整潔,高級感十足。
四、總師透露電傳操控系統
直-20的總師鄧景輝在接受央視採訪時曾表示,直-20是首款實現電傳飛控的國產直升機。電傳操控系統取消了原來傳統系統的機械杆,使得操控性和敏捷性更好,重量也大大降低。
前不久剛剛曝出直-20上高原飛行,這說明直-20已經解決兩大關鍵技術問題,即適合高原飛行的「中國心」—— 國產某新型渦軸發動機,以及旋翼防除冰系統。這兩項關鍵技術的突破,使得直-20成為了真正的「高原雄鷹」。
這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旋翼防除冰系統,因為在直-20研製之初,鄧景輝和團隊曾想過通過對外合作的方式實現技術突破,但被外方拒絕了。這讓鄧景輝意識到,核心的關鍵技術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並且暗下決心,一定要把旋翼防除冰搞出來!
而且,直-20總師鄧景輝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它的系列發展,不僅是為我們陸軍服務,同時為我們空軍、海軍、武警服務。我們也希望這型機能成為一棵常青樹。」直-20是一種多用途的中型通用直升機平臺,本身平臺設計十分優異,具備非常大的多用途潛力。從目前透露的消息來看,安裝艙門機槍的武裝型直-20、塗覆海軍塗裝的艦載運輸型直-20、安裝搜潛/反潛裝備的反潛型直-20,都已經在陸續開發中,直-20向多軍兵種/多平臺化發展,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直20的未來發展,值得可期!正如直-20總師所期待的那樣,希望直-20能成為我們目前裝備裡頭交付數量最多的直升機,並希望直-20能儘快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