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漓煙@bigfun社區
《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終於要在4月24日和大家見面了,這個經典節目系列的回歸,也引發了一陣討論浪潮,最熱烈的話題當然是:「如果你被困在無人的荒島,你覺得自己能活幾天?」這個話題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光是百度上的相關搜索就高達1270萬個,當然,參與討論的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可能活不過兩天,甚至覺得這件事情細思恐極。
與大眾相反的是,偏偏就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主動的滯留在荒島、雨林、高原等一切無人踏足的不毛之地,而陪伴他們的只有蟲鳴、鳥叫、兔奔、魚躍,他們,就是挑戰極限的荒野生存者。
不穿衣服的德爺和食物鏈頂端的貝爺
說起荒野生存者,大家一定會想起這兩位狠人——德爺(Ed Stafford)和貝爺(Bear Grylls)。貝爺被譽為「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原因也和稱號一樣簡單,就是他的食物譜可以超越人的常識,只要能進嘴的都絲毫不含糊。
而德爺就更不一般了,雖然相比貝爺來說,德爺的菜譜可能沒有那麼豐富,但是德爺的生存方式更剛!如果說貝爺的荒野生存是現代人被困荒原,在等待救援,那麼德爺就是直接在荒野裡玩了一場史前穿越,完全體驗原始人的生活。如果說貝爺的目標是教你逃出絕境,那德爺的目標則是與絕境為伍,不僅要活下去,更要活得好。
所以,有趣的德爺和有膽的貝爺就在眾多荒野求生者當中脫穎而出,引領了一股求生類節目的風潮。
求生類節目成為爆款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人類這該死的好奇心和冒險精神。中國有句俗話叫作:「好奇害死貓」,人類追尋未知事物的特性被節目組拿捏得死死的,因為隨著德爺或者貝爺對荒原的探索不斷深入,求生技能已經不是觀眾們最主要在意的內容了,他們更多的看到的是探險的過程,對一片你未曾踏足過的領域進行一場激情四射的冒險,難道不是大家心往神向的嘛?
不光是節目本身在世界範圍內廣受好評,甚至連它們的二次創作作品也是火爆異常。在B站上,德爺的剪輯欄目《挨餓德的捕食合集》系列,光是播放量就有767萬,彈幕數更是有4萬餘條,看來人們對他們的喜愛是不分國界的。
當然,隨之引爆的,還有觀眾對貝爺和德爺熱烈的喜愛,可以說他們已經成為了當代新晉網紅。德爺和貝爺的圈粉,不僅僅是因為節目做的精彩異常,更多的是因為個人魅力讓觀眾欲罷不能。
就拿德爺來說,大多數人喜歡德爺肯定是因為實力強悍,畢竟在節目內外,德爺都創造了很多不可能。
就比如,2010年4月,德爺與一名同伴鑽進秘魯熱帶雨林,踏上沿亞馬遜河的徒步之旅。但是過程並不順利,同伴中途退出,贊助商停止贊助,但是德爺依舊堅持了下來,最後用860天走完全程,是世界上第一個走完亞馬遜全程的人,因此還創造了一項新的吉尼斯紀錄。
更重要的是德爺對野外生存的熱愛,並把它當做值得奮鬥一生的目標,這樣的人不僅僅值得喜愛,更值得尊敬。
德爺帶著妻子和兒子一起挑戰荒島生存
所以,與其說是節目成就了德爺,不如說是德爺成就了節目。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樂觀開朗的德爺,才是收視長虹的關鍵啊。
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
因為節目的火爆和德爺人格的魅力,讓埃德斯塔福德這個名字被更多人所知曉和了解,這其中就包括在我們中國。喜愛的同時,自然少不了召喚,甚至有粉絲企圖用擼串吸引德爺來中國,畢竟中華地大物博,地形也豐富多變,雖然更具有挑戰性,但也有更多趣味。
於是,在大家的強烈呼籲下,這個夢想還真的,就成真了。德爺加盟了《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準備在中華大地搞事情,而且這一次,德爺的對手更加強悍,第一期他就將挑戰他的生存啟蒙老師Will Lord。
Will Lord可不是一般的人物,他從小在英國諾福克郡(Norfolk)史前燧石礦格裡姆斯·格雷夫斯(Grime’s Graves)遺址長大,他的父母是燧石礦監管人員。所以耳濡目染,Lord繼承了家族中考古學和燧石打鑿的基因,為他後來成為史前生存技能專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Lord 被大家稱為來自石器時代的男人。他擅長製作手斧、箭頭等石器工具,最騷的是,他還結合考古資料,復刻了中世紀的長弓與原始弓箭,並且,製作的原始弓箭因為還原度很高,被很多電視紀錄片當做素材。
40多年的技能磨練,以及師徒關係的心理優勢,讓Will對比賽十分有信心。片花中還衝著德爺放騷話:Ed,I'm coming for you!所以,這場師徒大戰,誰輸誰贏還真說不準。但細想,好像絕大多數影視動漫作品裡,師徒之戰都是徒弟的進化之戰。所以,Will的騷話是否成了Flag?
在中國,也不能少了捍衛主場的挑戰者--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特種兵和前法國外籍軍團傘降兵的吳鑫磊。堅韌不拔、能徵善戰、敢想敢拼還略逗比(劃掉)……磊哥超乎常人的體能和多年與死神為鄰的軍旅生涯,以及從未上過任何求生節目給他增添的神秘感,讓他成為這一季《決勝荒野》的X元素。
作為磊哥的半個粉絲,聊起他的經歷,跟其他挑戰者也是不遑多讓,他曾經是中國解放軍北京衛戍區偵查連尖刀班的班長,還榮獲兩次三等功;他也曾經是承擔著高級別危險任務的法國正規軍中唯一的亞洲面孔,還獲得過一枚象徵著極高榮譽的「沙漠生存徽章」。
接下來登場的Hakim Isler畢業於美國陸軍學校。持證忍者、格鬥專家都是他的標籤,豐富的作戰經驗讓Hakim Isler對環境更加體察入微。當然啦,這也不是他r第一次參加電視節目,他曾參加過《原始生活二十一天》、《瘋狂二十年華》的錄製,這些都將成為他挑戰德爺的籌碼。
但是,Hakim看起來壯碩強悍,卻有著極其細膩和柔軟的內心。在經歷了兩場毀天滅地的自然災害後,Hakim便把野外生存技能普及當做一生的目標。或許,挑戰德爺對於Hakim來說,輸贏不是最重要的,觀眾們能否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第四集出場的Josh James,是一個野外生存的六邊形戰士。從小看著祖父工作室鹿角長大的James,從小生活在一個野生的家庭,很早就學會如何依賴土地生存。他無比相信自然,相信未知,相信只要用心去感受,就一定可以聆聽到大自然的回應。
作為獵人,經驗給了James超乎常人的直覺,他有著SS級的追蹤和捕獵技能,海洋捕魚也強的一筆,最重要的,是他還精於建造原始避難所和漂流。讓我甚至有點替德爺擔心起來。
不知道是否是節目需求,跟上一季一樣,本季也有一位女性挑戰者--來自澳大利亞的好萊塢明星替身演員Ky Furneaux。我查了Ky的相關資料,她的實力可不容小覷,先不說她的只帶一把小刀就敢跨越內華達山脈100英裡的徒步經歷,就憑她是《復聯1》、《雷神》、《2012》、《X戰警3》等好萊塢電影的特技演員這一點,就足夠令觀眾期待。畢竟敏捷的身手和過人的膽量也是生存的關鍵。
收官之戰出場的Matt Wright,人稱「野豬哥」,似乎在B站上人氣高過其他幾位挑戰者。他在探索頻道其他兩檔求生節目中,多次單殺野豬,扭轉局面的神操作,讓人印象深刻。更給比賽增加懸念的是,德爺最不擅長的海上漂流,正好是Matt的舒適區。德爺這一季遇到的都是讓人不省心的對手。
《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的陣容,可以說是華麗異常,德爺和嘉賓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色和定位,讓我們發現在荒野生存的更多可能的同時,也能學到更多的生存知識。
這些厲害角色的加入,也意味著德爺不僅要「求生」、還要「求勝」。祝福德爺在中國賽場的「困難模式」下,能夠平安完成比賽,挑戰自己的極限!
結語
與其說是在自然絕境展現卓越的求生技能,不如說是不斷探尋自己對堅持和向前衝的臨界點
求生類節目是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節目類型,從去一個未曾踏足過的地方探險,到和一群陌生的人去體驗山野生活,甚至是去挑戰一些刺激驚險的任務……節目內容可以說是,花樣百出。但是還沒有一款節目可以像貝爺與德爺的生存節目一樣,擁有如此多的擁躉、創造出如此多有趣的梗。
每個賽段,德爺和挑戰者們都會遇到各種未知的、將他們逼到死角的、在他們耳邊叫囂逼迫他們放棄的困難;每個短暫崩潰的瞬間過後,這些對抗絕境的求生專家繼續向前衝的身影像都是堅持、遇到困境不退縮的人類縮影。
與此同時,荒野生存類節目更是象徵著對自然的敬畏。對於自然來說,人類的生命何其渺渺小,古詩中就有寫到這樣的句子:「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用來表達人的命運像浩瀚天地中的沙鷗一樣微弱而飄零。
但是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越發的肆無忌憚,常常以為自己是天地的主宰,對大自然的饋贈嗤之以鼻,環境破壞、水土流失、物種滅絕、全球變暖……這樣發展下去,我似乎已經預見到了人類的未來。
而荒野求生類的欄目,重新的將渺小的人類放歸自然,重新感恩並接受大自然由衷的饋贈,再一次審視人類自身的脆弱,生命本該如此,自然本該如此。
我們現在所謂的「文明」像是一隻無形的手,束縛住了大多數人,穿梭在高樓大廈之中,很久都沒看到過更廣闊的藍天。而生存節目的探索一次又一次刷新現代人對自然的認知,一次又一次走出人類的舒適區,敬畏自然的偉力、承認自己的弱小,與壯闊自然為友,與紛繁生活和解。又有誰會不喜歡呢?
目前真正出圈的求生專家,只有貝爺和德爺。其他求生專家以及求生節目,也多是在國外,以及國內的特定觀眾圈層中流行,尚未普及。更別提咱們本土的求生專家與節目了。這麼看來,國產求生節目,還是一片藍海。
正如場景預告片中彈幕刷的,第一季跑了這麼多國家拍到的場景,第二季在中國全都有。我國極度多樣性的自然環境真的是太適合拍攝求生類節目了。
現在有了《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我們用德爺的視角,用求生的方式跟全球觀眾一起打開了中國。希望之後,我們不僅可以有更多本土的求生節目,還能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觀眾們更迫切地意識到,這是一片多麼需要並值得我們守護的土地。
所以,只要你喜歡求生,只要你喜好探險,4月24日的《決勝荒野之華夏秘境》,支持一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