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備受期待的「植物大戰殭屍2」終於正式發布。正如所預期的那樣,以「時空旅行」為主題,採用了當下非常流行的免費增值遊戲模式,遊戲下載和安裝免費,同時包含內付費內容。
對於全新的植物大戰殭屍2,儘管PopCap表示免費的內容佔據了大部分,但依然有許多玩家因為其內購項目太過誇張而大發牢騷,並且還覺得遊戲的樂趣有限。由此,我們不經深思,採取免費增值模式的遊戲遍地都是,但究竟該如何平衡,才能夠讓開發者和玩家從中獲取最大的收益?
「免費+內付費」:鮮花與板磚齊飛
免費增值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指先用免費的遊戲來吸引玩家,然後再通過遊戲內部的某些增值服務將部分免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從而實現收益。通過付費服務獲得的盈利能很快彌補其在免費服務和獲得新玩家上的投入。對於開發者來說,免費增值模式也是另一種非常自由的盈利模式,不僅能選擇推出完全免費的遊戲,而且,只要玩家樂意,還能給遊戲定個天價。
圖:採取「免費+內付費」的Tetris Blitz
然而,免費增值遊戲模式得到的並非都是掌聲。著名如EA也難逃輿論批評,因為它推出的Tetris Blitz(俄羅斯方塊閃電戰),居然是把像「俄羅斯方塊」那樣的經典遊戲也開發成了免費增值模式。不由得讓人聯想到在電玩城裡,想要玩什麼遊戲還得先給遊戲機投幣。
雖然植物大戰殭屍2的遊戲體驗總的來說,還算不錯。但很顯然,它是完全按照典型的免費增值模式設計的,認為遊戲玩家們一定會傻傻地主動支付一些費用加快遊戲速度,甚至還可能從一開始就花錢買通全部關卡。
玩家有話說:親愛的PopCap,你覺得植物大戰殭屍2能讓我們心甘情願地掏腰包嗎?
當然,採取免費增值模式的遊戲部分免費、部分收費的特點並不讓人反感(一般是90%~95%的內容免費,5%~10%的內容收費)。遊戲開發者勞心勞力地開發出一款新遊戲,當然有權利決定玩家是否花錢或如何花錢?就好比我們自己有權利決定是否繼續玩一款遊戲,道理都是一樣兒一樣兒的。
有時候,玩家放棄一款遊戲並不是因為遊戲需要付費。如果遊戲能夠給予玩家滿意的遊戲體驗,讓他們掏腰包也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事實上,有時候玩家購買遊戲的增值部分並不是因為他們必須這樣做,而是因為遊戲的免費部分做得很有吸引力,讓玩家十分滿意,他們願意為此掏腰包,也當做是對開發者們辛苦付出的一份回報。
但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玩家都認為植物大戰殭屍2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腰包購買內付費內容。因為這部分的內容並不是很特別,也沒有很大的改進。但如果不購買這部分的內容的話,玩家就需要去玩大量重複的關卡,這很容易讓人產生無聊感。對於一款遊戲而言,讓玩家產生無聊感是最危險也最應該避免的事情。
採取免費增值模式的遊戲到底該何去何從?
採取免費增值模式的植物大戰殭屍2一經發布,便面臨如此尷尬的境地,那麼「免費+內付費」該如何追尋平衡?採取免費增值模式的遊戲又該何去何從呢?一些對價格不敏感的玩家會願意為了痛痛快快地玩遊戲而支付一定的費用,也會在不需要的時候購買遊戲。但是,糾結於到底要不要購買才是最煩人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玩家不喜歡玩建設類的遊戲,如果不購買金幣或者加速,遊戲會進展得非常緩慢。
那麼,開發者和玩家還有其他適中的選擇嗎?
從遊戲玩家的角度,誰都希望遊戲越便宜越好,也只有價格公道的遊戲才能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如果移動遊戲應用的價格統一定在99美分當然好,但這並不適合可持續發展的遊戲模式,尤其是如今遊戲開發成本正在不斷增加。免費增值模式為遊戲開發者提供了一個可以去解決遊戲價格難題的方法,卻也讓玩家陷入了「買還是不買」的迷局之中。
誠然,在二者間尋求平衡並不簡單。雖然這個問題在一時之間很難找到答案,但在遊戲購買環節將不同玩家歸為一類並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好的方法。時下,採取免費增值模式的遊戲究竟該如何尋找平衡,未來又該如何發展,還需要我們更多的思考。
(編譯/何宇婷、唐小引 責編/唐小引)
文章來源:kotaku
本文為CSDN編譯整理,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繫market#csdn.net(#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