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11月開始,無數同學會問一個問題:我還沒申請呢,你的offer怎麼都發了?申請準備的過程中,你在一些比較專業或者權威的論壇、社群、機構等地方可以經常聽到一個詞叫「先到先得」,簡單理解,就是早申請早審理早拿錄取。因為每個專業都有固定的招生名額,在學校沒辦法完全預知今年招生形勢而且名額相對充足的情況下,剛開始給面試和錄取都會相對大方,但offer發一個少一個,所以申請得越晚就越要條件優秀的學生才能脫穎而出。香港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學院不同專業都可能有不同的申請開放時間、不同的申請流程、不同的材料寄送要求、不同的筆試面試環節、不同的錄取時間等等(尤其是港大)
其實在香港,官網給出的申請輪次一定程度上對大家來說沒啥用,有用的是錄取輪次,什麼時候開始發錄取才是至關重要的,然後我們把香港所有專業分為三類:
一、申請分輪次,錄取先到先得
二、申請不分輪次只有一輪,但錄取先到先得
三、申請不分輪次只有一輪,統一審理不存在先到先得
一.申請分輪次,錄取先到先得
這一類就是通常所說的滾動錄取(Rolling Basis),典型代表是 港中科的商科專業 ,官網說會在每輪申請截止之後學校才會統一審理,挑選出相對優秀的學生進行面試或者直接發錄取,甚至會列出面試或者審理的時間給學生做參考,前一輪未收到通知的直接進入下一輪再做審理。雖然是滾動錄取,但港大金融官網都明確表示,大部分的offer將在越早期的輪次就發放給學生。申請得越晚學校剩的offer越少,對申請者要求越高。每年類似這種情況的不是個別專業 , 所以建議同學們最好不要趕著截止期限去遞交申請, 尤其是熱門學校熱門專業, 在開放申請後儘快遞交才更為穩妥 。
二、申請不分輪次只有一輪,但錄取先到先得
香港有一大部分專業都屬於這類,整個申請季只有一個截止日期,很多專業截止到三四月份甚至更晚,當然,學校肯定不會等到最終截止才審理申請。中大9月3日開放申請,中國研究早早地在10月8日就發出了第一批面試通知(比19fall提前了一個月!),隨後又面試了幾批,在11月份集中發了大批offer,之後要求明顯提高,12月份以後遞交的學生中其實很多條件不錯的都算是給學校貢獻了申請費一直沒消息,但是這些同學如果第一批申請完全沒問題。
三、申請不分輪次只有一輪,統一審理不存在先到先得
香港還有很小一部分專業,非常實!在! 只有一輪申請時間,然後截止之後才統一審核,比如港大的房地產、港大的Tesol等等,但是這類專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出第一批消息極晚,一般要到申請第二年的過年後,也就是來年3-4月前後,煎to the熬。
聽完這麼鞭辟入裡的分析,大家應該意識到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自己要申請的每一個專業都是什麼時候發錄取的?才好根據時間安排自己的申請進程,當然,也可以用極限方法搞定,就是不管這些,每個專業只要開放就遞交一定不會錯過。沒錯,但是實際進行過程中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雅思競爭力不足,Gmat未達到理想分數,還有一個重要實習將要開始等等,那麼 這種時候到底先提交申請佔第一批名額還是等關鍵成績出來再提交但是冒著錯過最好錄取的第一批的風險呢?這種關鍵問題是一定需要詳細分析的,你的目標專業錄取情況和你當時的背景綜合判斷,才能得到最有利於自己的方案,在沒有了解你全部情況的時候,任何判斷都是不全面的,有可能產生誤導。這兩年來,英港留學人數還在持續上漲,在學校不會大規模擴招的情況下,錄取標準自然也是水漲船高。目前21fall的同學們還有3個月左右的衝刺準備時間,大家抓緊進度,爭取早點申請早拿錄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