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一直有「湖畔大學」的傳聞,卻鮮有人了解湖畔。
眾所周知,湖畔只招收企業家,但很少有人注意,這所學校辦學本身也是一次創業。昨天湖畔大學迎來五周年校慶,馬雲校長首次向外界提交了一份湖畔五年「小考」答卷:
5年共有11788名學生報名,只錄取了254個學生,入學率2%,比哈佛斯坦福還難;其中女性學員僅47位,佔比19%;但這些學生直接解決就業已超過100萬,間接帶動就業超過千萬人;學員入學時的平均年齡只有38歲,但平均創業年限超過11年。
教學方面,湖畔共開設了271堂課,一半由企業家授課。馬雲至今還保持著一項紀錄:湖畔大學授課最多的老師之一。 有學員曾向記者透露,馬雲會親自教授武術、太極等課程,十分有趣。
此外,湖畔大學還首次披露其學校基金會募資及運作情況。成立至今,基金會累計收到44位個人和3個班級集體的捐贈,當天,湖畔大學籌款委員會主席虞鋒宣布代表雲鋒基金為湖畔大學捐贈10億元。這些捐贈款項將用於學校的課程、師資、校區建設,以及創業者研究等。
錄取率全球最低,湖畔大學憑什麼?
湖畔大學創立於2015年,由柳傳志、馬雲、馮侖、郭廣昌、史玉柱、沈國軍、錢穎一、蔡洪濱、邵曉鋒等九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等共同發起創辦,馬雲任第一任校長。自2015年3月27日第一屆開學典禮舉行以來,已經招收了7期學員。
網傳,湖畔大學的錄取有三個標準:第一,創業3年以上的創業決策者,年度營收超過3000萬;第二,需提供企業3年完稅證明,公司規模超過30 人;第三,有3位推薦人,其中至少1位為湖畔大學指定推薦人。
這還是「硬指標」,候選者報名後還要由黑衣人面訪,經「學長面試官」把關,再進入面試環節。最終由校董、保薦人和學員代表組成的面試團,共同商議並確定錄取名單。一套流程下來,每年錄取的學員不超過50人,這意味著有2/3的面試者慘遭淘汰。
據了解,由於今年報考學員質量很高,面試人數比往年多出近一倍,面試環節特意設置了兩輪晉級制。部分學員要在湖畔面試整整一天。先要通過上午「九進二」的面試考驗,才有機會晉級下午的面試。第二輪面試,還要在10位候選者中進入前三名才能被最終錄取。從早上8點開始到下午5點結束,這些企業家要連續奮戰9個小時。
面試細節上,據天下網商報導,前端的面訪,可能更多涉及商業模式、組織建設、戰略戰術等,而在後面的面試中,則一步步逼近價值觀、自我驅動力的「靈魂拷問」,考察的是「企業家精神」。進入終面的候選人,都要回答一個終極問題:「世界因我有何不同」。
雖然條件苛刻,但仍讓人趨之若鶩。據悉,過去五年,共有11788個學生報名湖畔,最終錄取254位。其中年齡最長的於1964年出生,最小的於1995年出生。既有投身高精尖製造的科學家,也有紮根泥土希望改變農業現狀的創業者;既有朝氣蓬勃的90後新銳,也有擁抱數位化轉型的60後企業家。5年僅同學交的作業就超過60萬字。
在學員企業所在地分布上,北京、上海、杭州位列前三。值得關注的是,中西部地區學員企業已增長至25家,佔比約為10%。今年8月,湖畔大學宣布設立雲南校區。
企業經營方面,湖畔一直倡導企業要追求做好、做久,湖畔學員企業目前平均成立時間為11.2年。在營收方面,2019年學員企業平均營收36.8億元,共有17家企業年營收上百億。在資本層面,上市的學員企業達到63家,其中有21家是在入學湖畔後上市。
不談成功之道,湖畔學員談什麼?
與清北名校不同,湖畔這所上萬企業家趨之若鶩的學校並沒有正門。沿著主入口的路走進校園,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新中式風格建築,路兩邊種滿銀杏樹。
這些樹在湖畔有著特殊意義——銀杏是中國最古老的樹種之一,在植物界有「活化石」之稱,3年成活、30年成材,300年成林。而湖畔大學正希望辦300年。
湖畔並不教授成功之道,馬雲曾說,「來湖畔大學只學失敗,不學成功」。事實上,來湖畔就讀的企業家多數已經小有成就,他們更希望總結復盤其他人的「失敗」經驗,求取更高維度的企業經營之道。
此外,「發現並訓練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是湖畔大學的使命,也是湖畔大學最吸引創業者的地方。
馬雲表示:「過去5年探索、嘗試,湖畔大學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文化,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個這樣的學校。」他還表示,「湖畔大學要辦300年,希望在未來的30年,培養不超過3000名企業家,堅守底線,完善社會,推動進步。」
湖畔大學學員在疫情中的擔當、三屆學員在校期間成立了善契公益基金會、建成了鄉村寄宿制學校等行動,讓馬雲倍感驕傲,他也再度談起這一使命:「今天的時代,今天的中國經濟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企業家精神,也只有真正具備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才能在這個時候站起來擔當。這次新冠疫情,是全球企業界的統考,湖畔學員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了湖畔企業家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
校慶當天,也是三屆結業典禮的日子,三屆代表學員王信文發言時說,湖畔教給自己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使命感,而且湖畔與其他商學院很不一樣,因為企業家老師們傳授的不是二手的理論和案例,而是一手的實戰經驗,這是湖畔非常獨一無二的地方。
學員代表、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現場分享了自己的答辯論文《消費品公司的科技化生存》,探討如何用大數據等技術,來化解壓在消費品頭上的營銷成本、銷售成本、管理成本三座大山。
時鐘撥回到2017年入學時,唐彬森還是一家遊戲公司的CEO。三年間,他從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離職,跨界扎進飲料界,打造出了「元氣森林」這一現象級新消費產品,最新投後估值已達140億元人民幣。他說,傳統行業與現代行業最大的區別是看研發成本的佔比,傳統行業更有機會享受技術的紅利,未來的每個行業都會變成技術行業。
其實湖畔大學不僅有企業家,你的偶像很可能也在裡面讀書。今年湖畔春耕會上,偶像歌手胡彥斌解讀自己面試湖畔大學兩次沒通過的經歷,吐槽馬雲「等我過氣才招進來」。事實上,胡彥斌已經是手握19家公司的企業家,並以上海紐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身份被錄取進入湖畔。
此外,據了解,演員孫儷在接新戲扮演清末陝西女首富周瑩時,湖畔二期學員、潮牌NPC主理人李晨曾建議她到湖畔大學去學習一下,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商人。
對一個要辦300年的學校來說,5年只是走了一小步。馬雲在現場感謝所有幫助湖畔「創業」的企業家、學員,還引用了一句「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的詩句:企業家是英雄主義,是浪漫主義,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英雄不是不害怕困難,而是看清困難以後依然前行,浪漫和理想是相信未來、相信自己。希望未來三十年,湖畔出去的學員,身上都能帶著這種味道。
彩蛋:
湖畔大學歷屆部分終面考題,你會怎麼答?
六屆:世界因我有何不同?
五屆:創業至今,你和你的核心高管團隊經歷的關鍵性轉折時刻是什麼?從中感受到你們是怎樣一群人?你們想創建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去向這個未來,你們要蛻變的是什麼?
四屆:如何開一場戰略會?
三屆: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願意放棄什麼?
此內容為鞭牛士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 推薦閱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