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處發布《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
通知稱,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要及時追蹤統計救治情況,並按要求及時上報。
目前,國家衛健委專家組已抵達武漢,正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
據人民日報報導,來自湖北省相關部門的消息稱,12月以來,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27例病例中,7例病情危重,其餘病例病情可控,有2例病情好轉擬近期出院。
到目前為止調查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目前對病原的檢測及感染原因的調查正在進行中。
調查發現,此次肺炎病例大部分為華南海鮮城經營戶。目前,相關病毒分型檢測、隔離治療、輿情管控、終末消毒等工作正在進行。
武漢多位醫院人士稱,目前病因尚未明確,不能斷定是網上傳言的SARS病毒,其他重症肺炎的可能性更大。而且即便是SARS病毒,此前也已有成熟的防控救治體系,市民也不用恐慌。
何為不明原因肺炎?
依據原衛生部發布的《全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監測、排查和管理方案》,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定義為:
同時具備以下4條,不能明確診斷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
(1)發熱(腋下體溫≥38℃);
(2)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徵;
(3)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
(4)經規範抗菌藥物治療3-5天(參照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頒布的2006版「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詳見附件2),病情無明顯改善或呈進行性加重。
在這樣的時候
請相信我們的疾控中心應急管理部門
莫要信謠傳謠
不管引發肺炎的具體因素如何,我們仍然有辦法做好防護,遠離肺炎。
重點人群做好防護
1. 老人尤其要注意
社區獲得性肺炎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
通常年齡 ≥ 65歲的人群中,社區獲得性肺炎的年住院率約為 2,000/100,000,這大約是一般人群的 3 倍。
再加上老年人慢性疾病較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哮喘、慢性心臟病、糖尿病等都會削弱抵抗力,讓老年人更容易得肺炎。
2.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要加強預防
對於一般成年人來說,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導致原發性病毒性肺炎,也易繼發細菌性肺炎。這種情況在流感病毒感染時最明顯。
尤其是近期氣溫降低,流感病毒活躍,我們更需要做好防護。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醫務工作者,可以馬上做到的措施是,合理佩戴口罩降低感染風險。
口罩怎麼選?
生活中常見的口罩有 3 種: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醫用外科口罩)、N95 防霾口罩。(下圖從左至右)
圖片來源:網絡
1. 普通棉布口罩:材質可能為棉布、紗布、毛線、帆布及絨等,由於材質本身不夠緻密,無法起到預防感染目的。
2. 一次性口罩(如:醫用外科口罩) :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呼吸道感染,無法防霾。
3. N95 口罩:能有效預防呼吸道感染,可以防霾。
如何正確佩戴防霾口罩?
第一步,洗手後,面向口罩無鼻夾的一面,兩手各拉住一邊耳帶,使鼻夾位於口罩上方。
第二步,用口罩抵住下巴。
第三步,將耳帶拉至耳後,調整耳帶至感覺儘可能舒適。
第四步,將雙手手指置於金屬鼻夾中部,一邊向內按壓一邊順著鼻夾向兩側移動指尖,直至將鼻夾完全按壓成鼻梁形狀為止。確保使用前檢查口罩與臉部的密合性。
第五步,檢查密合,良好的密合有助於達到口罩的預期防護作用。
口罩多久需要更換一次?
需要強調的是,不管是哪種類型的口罩,防護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換,最好每隔 2~4 小時更換一次。
使用時間過久會因為大顆粒物被阻隔在口罩表面或超細顆粒物阻塞口罩過濾材料空隙中,而引起過濾效率下降和呼吸阻力上升。
主編:熊懿 | 編校:趙泳松 | 終審:牟行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