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建材市場上可以買到價錢便宜一半的立邦、多樂士塗料,攤主稱這是穿著名牌塗料的外殼,裡面是假冒產品的冒牌貨。塗料行業的造假問題已讓業內憂心忡忡。[詳細]
一位油漆店老闆透露,查詢防偽碼只能辨別塗料桶,卻不能辨別裡面裝的塗料,因為有很多假冒產品是通過回收品牌塗料桶,再裝上假冒塗料。據知情人透露,一個用過的品牌塗料桶可以賣5塊錢,所以有的裝修工在開塗料桶蓋子時會很小心,為的就是用完後能賣個好價錢。[詳細]
2月23日有媒體報導稱在北京東方家園建材市場、萬家燈火、四惠等多家建材城的立邦漆專賣店裡,其工作人員私下賣假漆,並可一併出示相關檢測報告、營業執照和收據,消費者連連感嘆稱「連專賣店都售假,那還上哪買真漆去?」
立邦塗料公關總監吳佳倫表示,立邦已經在第一時間委託律師及法務部門向北京涉案的兩名經銷商及其位於四惠建材市場等店面發出律師函,待相關執法部門調查完畢後對其進行關店或採取處罰。
吳佳倫指出,立邦在全中國有1600多個代理商,目前市場上的專賣店其實是經銷商去經營和管理的,而店員等人員的招聘和管理都是經銷商去負責,當然立邦並非在卸責,為保證消費者購買到正品立邦漆,立邦中國與經銷商的經銷授權協議中設有專門條款嚴格約束專賣店及其僱員的銷售行為,例如:經銷商有任何銷售的違法行為,可以要求對方賠償100萬元的違約金;立邦跟經銷商的合同上是每年一籤;同時立邦有權利根據法律調查把案子移交司法機關去處理。
對於消費者如何鑑別真假產品,吳佳倫指出,消費者在專賣店裡購買的商店裡都有真偽鑑別的條碼,可以通過客服熱線(8008101687、4008857687)、簡訊、立邦官網(www.nipponpaint.com.cn)查詢真偽,同時也可以查詢到每一桶產品是否打開過、是否為真桶。
據了解,立邦塗料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採取劃片劃區招募代理商經營的經銷機制,目前在全國擁有1600家經銷商,擁有3500家專賣店,但立邦對專賣店並不構成直營關係。
吳佳倫稱,立邦中國在選擇代理商時,會對其資金、開店能力、服務經歷等綜合考慮,並根據其過去一年的銷售情況每年籤約一次。立邦與代理商之間存在合同關係,但代理商開設的專賣店內員工並非立邦員工,因此立邦中國對其不具有管理權。「在中國市場,主要是油工幫助裝修戶採購塗料,而經銷商在經營壓力下也面對著利益誘惑,這些也成為了塗料購買的潛在風險。」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邱寶昌表示,專賣店作為獨立法人要承擔售賣假貨的責任,但立邦方面也有缺失監管之責,尤其對立邦品牌有相當的傷害。[詳情]
北京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志宏認為,立邦、多樂士質量方面出現問題有各種情況。立邦的情況是中間銷售商,銷售環節上出了問題,並不是出廠質量有問題,但是為什麼能夠堂而皇之的到專賣店裡賣,這其實有一個具體的原因。他說,「作為專賣店,真的立邦漆一桶拿過來是300塊錢,賣出去賣330,才掙30元,如果有人給我送假的,而且這個假的不會被別人看出來,他就會做這件事,所以立邦這個大品牌對經銷商監管不利給它帶來了名譽上的損失。」[詳情]
有專家也表示,代理經銷商很難管控不代表就可以對其放任自流,企業可以通過對加盟商的培訓以及合約約束限制其違規銷售。「對於售假,可以對購買商品的消費者進行登記,抽取部分消費者購買的產品進行檢測,防止假貨流入市場。」上述人士表示。
業內人士還介紹,企業還可以適當建立一些直營店作為其他加盟店的榜樣,同時企業也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市場情況,做出反應,而不至於將廠商二者之間矛盾擴大。[詳情]
目前,在國內家裝市場,多樂士和立邦幾乎成為了塗料的代名詞,但就是這兩家幾乎壟斷國內塗料市場的知名企業卻雙雙出現質量醜聞。多樂士和立邦採用的都是代理銷售制,對下遊經銷商的約束只體現在合同上,對經銷商的具體經營似乎也沒有什麼辦法。但是對於消費者而言,不管是直營還是代理,買的都是多樂士和立邦,品牌方對於售假的監管失控,只能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裝修買了假油漆不但花了冤枉錢,關鍵還會對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威脅。數據統計就顯示,劣質塗料裡甲醛大量超標,而這很可能誘發白血病。事關社會民生,希望相關企業和政府監管能到位,不要讓裝修市場的亂象再繼續。
「假漆」流向市場,主要是不法商家利用消費者「省錢」的心理,從而將偽劣產品以低價的方式賣給消費者,而企業工程之所以多用假漆,根本原因是假漆多打著品牌油漆的旗號,同時通過低價及高回扣衝擊真油漆市場。要根治此頑疾,維護老百姓切身利益,相關執法部門的監管力度亟待加強。
今年年初剛過完年,在百安居購買了一桶油漆,後來發現該油漆已經過了有效期,去店裡要求退換但店長一直推脫……[詳細]
油漆罐洗淨後重新灌裝
裝修工人為何索要空油漆罐子呢?一位從事多年室內裝修的胡先生透露,空罐子對業主是沒有用處,但是對於工程隊或遊擊隊而言則大有用處。「他們可能會將空罐子賣給一些小型油漆加工廠,也可能會洗淨油漆罐後,自行灌裝油漆材料,然後將油漆推薦給業主。」
新灌裝油漆利潤達50%
據了解,裝修工人索要的油漆罐多數是重新灌裝油漆,然後以全新的面貌出現在市場上。不過,這時的油漆多是質量較差的「整容產品」,甚至是劣質產品。
「油漆市場之所以比較混亂,主要是消費者對產品的意識能力較弱。」業內人士李總監表示,一些商家將國產或自產塗料改頭換面,印上一些洋品牌或國內知名後高價出售給消費者。由於現在油漆罐的防偽能力提高,許多人直接從市場上回收油漆罐,主要是立邦、多樂士等知名品牌漆,其目的就是防止消費者識別出來。
另有業內人士透露,如果是以次充好,其利潤多數在50%左右,這也是街邊同品牌、同型號油漆報價總能相差數十元的主要原因。[詳細]
塗料市場的仿冒和造假問題是個痼疾。造假是社會問題,沒有速效藥,要提升全民對這些塗料的基本鑑別知識,如果能做到全民監督,這些造假仿冒終將無所遁形。此外,監測機構不能一直盯著幾個品牌監督。要加大對各個環節的監督,譬如出廠檢測環節 ,運輸環節,分銷環節等。看假冒產品是從哪個環節進入的,以避免假冒產品流入市場。
洋品牌在花色和功能研發上可能強於國產品牌,而且由於有悠久的品牌歷史,品牌口碑也好於國產品牌,但在產品質量方面兩者差距並不是很大。不過,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近幾年來由於過分注重產品功能性和環保性,競相打出「淨味」、「負離子」、「吸附甲醛」等概念,洋品牌在質量這個基本工藝上反而有所疏忽,此次多樂士被檢查出不合格就是典型。
知名油漆巨頭多樂士因質量問題在歐洲面臨消費者「聲討」。消費者關心的可不是標準,而是對自己花費數小時粉刷的白色房子透著發黃的顏色感到憤怒。已有人將多樂士告上了當地法庭,並索賠他們重新粉刷需要的成本費用。
其實在立邦高擴張策略下,其與經銷商之間矛盾與日俱增。為了擴大市場份額,立邦不斷給經銷商「壓貨」,經銷商為了能夠完成任務,只能放棄利潤完成指標,否則很可能面臨被清除出局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