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家大院,一座歷經400餘年盛衰興廢的古宅,冷門到少有人知

2020-12-18 冷月印記

如果要了解當地的人文歷史,我認為從當地的古民居著手更合適不過,而每到一地我也比較喜歡探訪這些古民居,這些老宅子,歷經百餘年風雨至今依然保存完好的古宅子給人的感覺是充滿神秘色彩的、高深莫測的、令人回味無窮的,其中所蘊含的人文歷史價值讓每個到來者皆可體驗到一種時光穿越的奇妙感覺。

前幾天,筆者與朋友一行幾人來到了歷史文化古城西安,這座有著十三朝建都史的城市確實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異常寶貴的文化遺產,有像西安城牆、兵馬俑、秦始皇陵這樣聞名世界歷史遺蹟,也有像西安高家大院這樣更接地氣的古民居建築院落。西安高家大院有兩座,今天分享的是位於回民街裡的高家大院,一個相對冷門低調的景點。

高家大院,即高嶽崧故居,坐落於熱鬧繁華的回民街裡,其中高家大院的主體建築始建於明崇禎年間,迄今已有400餘年歷史,是目前西安市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民居院落古建築。

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建築基本上算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最後階段,那時的建築技術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所以在很多地方的民居院落上形成了許多不同風格的建築,有古樸典雅的,有莊嚴硬朗的,而且在裝飾、雕刻等細節上,更是精益求精。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喬家大院等,相比這些陝西的古民居院落建築要少很多,要數保存最好的也就只有這處高家大院了。

去過西安回民街的朋友,一般都會在繁華喧囂的街道旁看到這座建築,古色古香的大門上懸掛著印有「高」的大紅燈籠以及「榜眼及地」四個大字的牌匾,以及印章有「乾隆御筆」,這裡便為高家大院(高嶽崧故居),這塊牌匾為高嶽崧的子嗣喜中榜眼而得御賜的牌匾。

高家大院的門頭談不上大氣,但顯得很精緻也很氣派,門高達4米,這種門被稱之為「走馬門」,就是即便騎著馬也可以昂首挺胸在此們穿過。高氏家族不僅是當地的官員人家,更是本地的名門望族,其中在乾隆年間,高家就有三子喜中榜眼,培養出了不少的人才。

穿門走進四合院內,映入眼帘的是一道雕刻精美的磚雕照壁,或者被稱之為「影牆」,古時很多人家都會有這種影牆,時至今日在一些農村還有設置影牆的習慣,不僅可以起到遮擋視線保護隱私的作用,還起到了一定的裝飾作用。

院落內的建築布局為典型的中式建築布局,兩側及中間的房間沿中軸線對稱分布,另外可見這裡的建築總體保留的比較完好,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古色古香,有會客廳、客房、廂房、書房、私塾、宗祠、書房及後花園等,且皆為二層結構,可惜的是二層都沒有開放,沒辦法上去一覽。

在院落內還有皮影戲及老腔表演,比較有意思的是表演者講的是陝西方言,雖然聽不懂,但從表演者眉目之間也可領會到表演的精彩,時而高亢、時而玩轉、時而雄渾…精彩的表演無不讓現場的觀眾大開眼界,引得現場陣陣鼓掌聲。

當地方言(秦腔)不應該被遺忘,而是應該引領其走向輝煌,走向大眾。同時,作為中國民間表演藝術的皮影戲,也應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能欣賞到這一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

在這裡還有一座古代服裝博物館,據說也是西安唯一的一座,裡面展示了中國古典服裝的變遷史,要知道西安可是一座十三朝古都,十三朝期間的服裝演變可以說是非常具有代表性,服裝所延伸的日出生活、禮儀、朝拜等場景下應該穿什麼,都是非常的講究。

在這裡展現的古典古裝堪稱明清服裝藝術之大全,每一件都是精品,每一件都代表著一個朝代的禮儀史,欣賞這些精美服飾不僅給了我們美好的享受,更是感受到了由古至今的那種歷史感,恍若穿越回了那個朝代,穿上了那朝的服飾。

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建議在此多遊覽一會,整個高家大院內仿佛處處如畫,沒有了回民街的熱鬧喧囂,這裡有的是一種寧靜悠閒的生活氣息,古色古香的韻味。

相關焦點

  • 西安回民街上的「榜眼及第」高家大院,七代為官,首善廉潔
    來到西安,肯定會去回民街,說到回民街,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美食一條街」,各種美味一網打盡。然而早之前的回民街卻並不是我們現在所看見的這樣一條美食一條街。我們就從這裡的「高家大院」說起。鬧市中的「深宅大院」高家大院位於北院門144號,佔地42畝,總面積2517平方米,房屋有86間,其中現在對外開放的有56間,也就是說大概只開放了65%的面積。
  • 王家大院:青林翠竹掩古宅 結構嚴謹氣勢宏(河洛古建)
    屋脊高聳,雕飾精美  青磚黛瓦、木門石牆、繡樓高聳、四院相連……  這,是一座散發著濃鬱人文氣息的明清古宅,古樸典雅;這,是一座獨具特色的磚瓦建築,氣勢恢宏……夏日清晨,我們驅車來到位於洛寧縣下峪鎮後上莊村的王家大院。
  • 鬧中取靜的四百年高家大院 榜眼及第家世顯赫 楹聯匾額底蘊深厚
    西安鼓樓北邊,有一條街叫做北院門,北院門144號,是高家大院,這座建築歷經百年滄桑,是高嶽松的故居,1871年中了進士第二名,也就是榜眼,所以門上懸掛著紅底金字匾額,榜眼及第。高家大院門面比較小,和山西的喬家大院,王家大院,李家大院這些聞名久矣的大院比起來,顯得有點小家子氣,但是就像蘇州園林一樣,門雖然小,裡面確實包羅萬象。圖中是高家大院的影壁,上面的石雕非常的精美,栩栩如生的龍騰雲駕霧上天入地,鱗爪飛揚。高家大院佔地四畝多點,是西安市保護最完整的民居院落之一,有房屋八十六間,對外開放了五十六間,因為有中國畫院等單位在裡面辦公。
  • 陝西唯一皇帝御賜的「榜眼及第」,在西安回民街,為外國資助修繕
    去西安旅遊,回民街總歸要去的,在大家的眼裡,回民街無論在西安還是全國都是知名的美食小吃街,熙熙攘攘的遊客也多是到這裡尋味而來,以至於忽略了那些年代悠久的私家古宅,深藏在回民街的「高家大院」就是其中之一。
  • 榜眼及第府,攜娃觀木偶,遊賞完整的民居高家大院
    高家大院路牌標識高家大院屬於西安市文物144號保護地,屬於保存最好的明清民居古建築院落。地處北院門內,攜娃遊玩的好地方,可以觀賞民居,增加歷史見聞,還可以看皮影戲,木偶戲。有句順口說:高家的牆,馬家的房,米家的金子拿鬥量,這地方,雖然不大,但牆夠高夠厚,挺值得走走。
  • 鬧市區的榜眼及第府高家大院
    逛西安回民街一般的人只是看熱鬧,品小吃,往往忽略了在這熱鬧的回民街裡,還有一處安靜之處,那就是144號的高家大院。高家大院主人肯定姓高了,就像山西的王家大院,喬家大院,主人要么姓王,要么姓喬。據了解,高氏家族在清代是本地的名門望族,尤其是乾隆年間,高家三子高中榜眼,是其發展的巔峰,所以叫榜眼及第。這個家族文、武、商、政等各個方面都出了不少人才,很是難能可貴。特別介紹,高家大院的真正主人高嶽崧,字峻生,亦有峻峰之說,號幼潭、子年,陝西長安人。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梁耀樞榜進士第二人(榜眼),所以有榜眼及第之稱。
  • 西安十大旅遊景點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陝西省會、副省級市,是世界歷史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是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亦是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看西安的十大著名景點。
  • 中國十大歷史著名大院,這些古代豪宅至今保存完好,你去過幾個?
    2、靈石王家大院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裡處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靜升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裡、介休綿山4公裡。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 西安終南山1700多年古銀杏,成了「神仙」還有牌位,美到鋪天蓋地
    在距離西安城區1小時車程的秦嶺終南山中,有一棵1700多年的古銀杏。它美到鋪天蓋地,不僅成了一位「樹神仙」,還有自己的牌位。幸運的是,至今少有人知。古都西安,是從來不缺少歷史古韻的。即便如此,這棵1700多年的古銀杏,也絕對可以算是「爺爺」級別了。這棵古銀杏位於秦嶺終南山北麓天子峪口的百塔寺內,百塔寺是佛教三階教祖庭,始建於西晉太康二年(281),距今也有1700多年歷史。這座寺廟隋唐時期曾經盛極一時,不過如今已經繁盛不再,只留下一座大殿,和後院之內的這株古樹。
  • 中國第一莊園,約等於20個喬家大院,家族是「中原活財神」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其中最能見證這些歷史的,就是那些歷經風吹雨打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曾經貴為王府,或地主家的豪宅。今天跟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座百年,也是一座「百萬」莊園——康百萬莊園。其建築規模相當於19個喬家大院,無比宏大,令人難以想像。
  • 什麼牛B的宅園,7代人中不是出狀元就是榜眼,這是什麼的概念
    小編這幾天都遊走西安富有特色的景區、博物館。大家都知道西安是古代長安,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不是有一句「想了解1千年歷史去北京,要了解3千年歷史就要去西安」。這就說明西安歷史文化有多厚。就一個碑林博物館,就大概詳細了解到當時的文風。
  • 西安神秘民國院落,藏在一條破舊小巷裡,訪客很多卻沒有人能進去
    在西安城牆根下,有條不易被人發現的小巷子,巷子是條死胡同,長不足百米,除了住在這裡的居民,平時很少有人涉足,在它中間,藏著一座民國院落,常年鎖著門,看起來很簡樸,卻被人稱為是「西安保存最完好的民居院落之一」。
  • 一座大院一座城,一座莊園一個家!十一來王家大院,共度國慶!
    王家大院集明清民居建築之大成,是傳承五千年中華文明的藝術典範,由靈石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五祠堂十六座牌坊和一條商業街,總面積25萬平方米以上,現已開放的高家崖、紅門堡、崇寧堡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餘平方米。
  • 【我和旅行家的2019】分享我去過的人文景點,感受西安歷史的厚重
    大明宮是最大的一座,稱「東內」。大明宮,大唐帝國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國家象徵,自唐高宗起,先後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200餘年。大明宮不僅奠定了中國的宮殿建築制度,而且對日本等亞洲國家的宮殿建築也產生了重要影響。昔日輝煌的大明宮經歷三次焚毀,到宋代已經煙消雲散。如今大明宮遺址得到保護修復,成為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園」。
  • 天長鎮王家大院,保存最好的明清古庭院建築,就連康熙都曾住過
    王家大院是一處建築考究的古庭院,飛簷鬥拱,氣派非凡,是井陘縣現存最完整的古民居。據說,當年康熙皇帝西巡「駐跘井陘」時,就住此院。孫中山去山西路過井陘也曾在這裡居住。明朝末年,山東博興知縣王漣在退休之後,回到了老家井陘,在天長建宅安居,頤養天年。王漣所建的就是最初的王家庭院。
  • 山西長治潞商後裔守護400年古村落 官民合力「留住鄉愁」
    山西長治郊區古村落延續400年,期待新生。 李新鎖 攝中新網長治7月26日電 (記者 李新鎖)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至今,在山西東南太行山腹地,早期晉商代表——潞商的後裔子孫守護著祖先的深宅大院數十年。如今,在官方、民間合力保護下,這片延續數百年的古建民居正在恢復生機。
  • 「王家歸來不看院」名副其實,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晉商大院!
    這座被譽為「華夏民居第一宅」的晉商大院,是由靜升王氏耗費半個世紀修建而成的豪華住宅。王家大院大得超出一般人想像,由高家崖、紅門堡組成兩個相對封閉的院落,兩院之間由一座細長的橋騰空連起,其餘又由無數四合院組合而成。最值得細細品味的是高家崖,這一座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又名「中國民居藝術館」,依山而建,氣勢宏偉。
  • 山西王氏是什麼樣的存在,王家大院憑什麼被稱為「三晉第一宅」?
    01三晉第一宅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歷經明清兩朝,花費300餘年修建而成的。這一部分建築規模還不到王家大院總用地面積的四分之一,這些建築物是王家鼎盛時期的清康乾嘉年間所建,也是整個王家大院的精華之處,同時還是王家大院建築群保存最為完好的一部分,被稱為「三晉第一宅」。
  • 國內最大私人豪宅,被稱為「中國民間故宮」,歷經300餘年建成!
    國內最大私人豪宅,被稱為「中國民間故宮」,歷經300餘年建成!隨著近年旅遊業的發展,我們國內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旅遊勝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出去旅行,見證不同地區的風景,體驗不同的民俗文化,我們國家的發展至今還留下了很多名勝古蹟。
  • 山西王家大院_2020年山西王家大院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裡、介休綿山4公裡。 王家大院是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300餘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條街,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漢族文化特色的建築藝術博物館。 有人說,到陝西是看埋在地下的文物珍品;而山西的文物呢,大多就在地面之上,尤為不易的是,保存還相對完好。山西素有文物大省之稱,晉中地區更是文化底蘊深厚。前不久,記者走進晉中,僅一個王家大院和一座巍巍綿山,就看得我驚嘆不已:只恨時間不夠用,眼睛不夠用。現代交通實在發達,從上海輾轉至靈石縣靜升鎮的王家大院,只用了4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