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2020年,我們啥都沒做,就光見證歷史了!一句調侃之話,道出了事實,更道出了辛酸和無奈。
縱然時光飛逝,也是我們一分一秒度過的。
樂居「記錄年份」系列來到了2020年,今年我們用8個詞語及其詞雲,來銘記這極為不平凡的2020成都樓市。
在21世紀頭20年,成都樓市遭受了兩次特別嚴重的天災,一次是2008年的地震,另一次就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但是兩次天災的影響廣度和深度有所差別。地震以後,建築的抗震設計被拔高了,建築更加抗震了,災後重建湧入大量的資金,樓市復甦得很快;從新冠病毒被發現到今天,一年已經過去了,病毒還在全球肆虐,國內時不時會冒出本土病例,「戰時狀態」也成了2020年新聞報導的高頻詞彙。
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人們的出行、流動受到了限制,這也給樓市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無論新房還是二手房,都是動輒上百萬、幾百萬的不動產,很多家庭傾盡六個錢包才能買到一套房,這必然是一個慎之又慎的決定,籤合同之前必然會大量看盤、看房。在全國疫情被控制住的時候,新房市場由於自身的特性(相對集中可控、經濟支柱等),也快速的恢復了,但是存量房市場(二手房市場)就沒那麼幸運了。
疫情影響
2020年1月24日,四川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專家號召大家少出門、不聚集、戴口罩、勤洗手,各小區也嚴格限制外來人口、開展社區防疫、封閉居民小區(院落),憑證、憑碼通行。要深入到各個小區看房的存量房經紀活動也被迫暫停,剛好趕上過年,中介就提前放假了,甚至節後還推遲了上班。
在1月上半月,據鏈家網的數據,工作日的帶看量一般為五千到八千人次左右,周末的帶看量一般都要上萬,上2萬的也有;而疫情爆發以後,帶看量長期保持在兩位數左右,還不一定是真正的購房者在看房。
(二三月份鏈家網可查詢到的二手房帶看量)
事情的轉機出現了2月下旬。2月22日起,成都住建領域全面實行復工復產告知承諾制;同時,「天府健康通」平臺也大力推進,部分小區準許對持有「天府健康通」綠碼的人員通行。二手房市場的「帶看」環節正在逐步打通,如上表,自2月25日以來,帶看量上升到了日均三位數,2月29日上千了。以至於到3月14日、15日這個周末,連續兩天的帶看量都在1.5萬人次以上。
▲截圖來源:成都市房地產經紀協會官微
3月20日,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復工復產工作組發布了《關於居民小區(院落)復工復產項目疫情防控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第三條要求,對「無接觸式」快遞員、房產中介等服務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從業人員,持有健康證明及相關工作證明,經測量體溫,可進入居民小區(院落)開展相關業務。這樣一來,只要符合要求的中介從業人員都可以有序的開展中介業務了。
至此,制約二手房市場活動的所有人為限制全部解除。到4月初,成都二手房的帶看量已經超過了2019年的平均水平。
但是,二手房市場依舊是看的多,買的少。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置業觀念,購房者對通風、採光、小區密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都二手房市場,有個明顯的特徵,樓齡在5年以下的次新房較少,高密的樓盤較多,因此很多人在當時的那種環境下,還是不太願意接受二手房。監控數據顯示,2020年成都成交了約4.9萬套二手房,而今年新房成交是17.8萬套,去年二手房成交也有11.5萬套。
限售滿三年
2017年4月12日晚間,成都市房管局等多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市場及住房信貸業務風險管理的通知》;《通知》第七條是「嚴格防範投機炒房」,要求「自即日起,在我市住房限購區域內新購買的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後方可轉讓」。限售政策自2017年4月13日起實施,以網籤時間為節點,到2020年4月13日,首批被限售的住房將陸續解禁。
在這一天,有不少自媒體解讀說,成都二手房源的數量還要繼續上漲。但事實上,從後續兩三個月的監測數據來看,市面上的二手房源數量只保持了一個正常的增長趨勢,比4月之前並沒有特別明顯增長。其實限售影響最大的是新房(因為成交量大),但是新房從籤合同到拿產權證,這中間就有一兩年的時長,拿到產權證以後再計算限售日期,這樣一來,新房的實際限售日期在無形中被增加了一兩年,甚至兩三年。
還有一個問題值得關注,到底有多少滿足了三年限售條件的房子會真正拿來銷售,這個怕是沒有人能夠說清楚。
「914」新政
「914」新政才是成都樓市的一個重磅炸彈。於二手房而言,第十一條「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徵免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影響重大;如果房主要轉讓一套取得產權證未滿5年的二手房,市場價值100萬的話,其要交增值稅約5.6萬,這筆錢對賣家和買家來說都是不是小數目,肯定都不願意出這個錢。一些原本想買二手房的購房人,要麼加錢,要麼去買新房、買滿5年的二手房;對於賣家而言,稅費漲了,自己肯定不願意掏這筆錢,要麼不賣房,要麼漲價(漲稅費部分)。買家和賣家就這樣博弈著。
市場是靈敏的,新政一出,不少二手房賣家撤銷了房源掛牌,9月8日當天,鏈家網的掛牌二手房有13.7萬套,一個月以後就減少到了13.5萬套,實際減少可不只2000千套,因為新房源還在增加。成交量的變化也相當明顯,9月14日之前一個月成都成交二手房4191套,而之後的一個月則降至了2720套,當然有國慶長假的原因。如下圖,914新政以後,二手房成交量呈現出明顯的長期低迷狀態。
成交量腰斬、價格漲跌不一
全年來看,2020年成都成交二手房約475萬平米,套數將近4.9萬套,相比於2019年11.5萬套成交量已經是腰斬,甚至還不到2020年新房17.8萬套成交量的三分之一。
與成交量腰斬不同,二手房的價格卻相對堅挺,我們從兩組數據可以對比分析。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70城房價來看,2020年11月份,成都二手房價格指數環比增長了0.4%,同比增長了9.0%;以2015年房價為為參照的話,已經漲了28%,而2019年12月份只漲了18%,換句話說,今年成都二手房價整體漲幅為10%左右,這可是官方發布的數據。
從鏈家網提供的數據來看,2020年1月,大成都二手房的成交參考均價為12878元/平米,到11月末,漲到了12898元/平米,環比漲幅約為0.78%。掛牌均價則從15454元/平米漲到了16056元/平米,漲幅為3.9%。也就是成都掛牌均價的漲幅其實是高於成交參考均價的,賣家看好二手房市場。這也不難理解,新房市場上單價、戶型面積和總價都上去了,二手房房價有看漲的空間。年底新房市場有一波低價地樓盤集中放量,2021年新房單價會更高、整體面積會更大、總價也更高,二手房更有待價而沽的勢頭。
具體到各個區市縣的二手市場來看,房價越高的區域其二手房越保值增值,如高新南區、錦江區和成都天府新區等。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這一段時間內,以鏈家網提供的成交參考價格為依據,「5+2」區域只有金牛區的二手房略有下跌(跌幅約為1.2%),其他區域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漲幅,漲幅最高的是成都天府新區(約12.75%),其次是青羊區(約8.1%)。如果看掛牌均價,錦江區和青羊區都有所回落,其他各區全部上漲。掛牌均價可以看出賣家的心態,錦江和青羊的二手房以學區為特色,隨著其他各區優質教育資源的起來,錦江和青羊二手房的優勢有所減弱,掛牌均價回落也是情理之中。
即便在最嚴厲的政策調控下,二手房還是依然能夠顯示真實的市場狀況。整體來看,二手房成交依舊是以中小戶型為主,主城區總體成交均價在200萬以下,而新房市場200萬以下的房子總是僧多粥少、一房難求。預計2021年的二手房市場會比2020年好——量價都會有所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