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取得新進展,進一步提升全區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經過滄州渤海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專題研究、公開徵集、主任辦公會審議等步驟,篩選出「2018年度十大惠民工程」。其中第二個惠民工程就是「滄海文化風景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抓好滄海文化風景區一期工程建設,全力推進投資11.7億元的環海路、金沙灘、滄南山、景區大門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2018年7月1日實現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據了解,滄州渤海新區滄海文化景區位於渤海新區港城區東南角,是沿海高速、板堂河與漣窪排乾合圍的三角區域,總面積約25平方公裡,其中水面面積12.5平方公裡。工程建設採用PPP模式開展,估算總投資33.55億元,工期為2年。
工程主要內容包括漣窪排乾河道綜合治理、板堂河河道綜合治理、滄海生態綜合治理、海鮮一條街等項目。其中,漣窪排乾河道治理工程全長約8公裡,目標是將漣窪排乾打造成城市景觀河。水面寬度達到30米以上,沿河布設景觀人行橋、濱河步道、濱河廣場、棧道、疏林草地等。板堂河河道治理工程全長12.5公裡,目標是通過河道清淤、兩岸綠化等治理措施,改善河道水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沿岸將建設疏林草地、濱水商業、微地形景觀帶、濱水廣場、河口景觀、城市廣場、濱水綠地、沿河步道等。滄海生態治理工程是一項以溼地生態修復為主的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對鹽田開挖造海,形成一個擁有12.5平方公裡水面的生態景觀溼地。海鮮一條街長約2.5公裡,佔地面積約447畝,主要是利用周邊豐富的漁業資源和景觀資源,建設一個以渤海灣風味美食加工銷售為主要業態的商業區。
按照規劃,滄州渤海新區滄海文化景區主要分為生態溼地科普展示區、滄海水面展示區、漢文化展示區、金沙灘景區、創意園區等主題板塊,設有溼地景觀廊道、文化廣場、武帝臺、濱水植物展示區、5.5公裡金沙灘、文化長廊、商業長廊、水上威尼斯、疏林草地、濱水綠地、環海路、水上樂園、中華藝術之窗等功能設施。立足打造獨特「濱水(海)城市」格局、勾畫生態「滄海」核心、描繪精彩「美麗海港」名片,最終形成「城在水中、海在城中、人在景中」的水空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