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這個一期投資11億多元的風景區,預計在7月1日接待遊客

2020-12-19 滄州小報

為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方面取得新進展,進一步提升全區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經過滄州渤海新區黨工委、管委會專題研究、公開徵集、主任辦公會審議等步驟,篩選出「2018年度十大惠民工程」。其中第二個惠民工程就是「滄海文化風景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抓好滄海文化風景區一期工程建設,全力推進投資11.7億元的環海路、金沙灘、滄南山、景區大門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力爭2018年7月1日實現對外開放,接待遊客。

據了解,滄州渤海新區滄海文化景區位於渤海新區港城區東南角,是沿海高速、板堂河與漣窪排乾合圍的三角區域,總面積約25平方公裡,其中水面面積12.5平方公裡。工程建設採用PPP模式開展,估算總投資33.55億元,工期為2年。

工程主要內容包括漣窪排乾河道綜合治理、板堂河河道綜合治理、滄海生態綜合治理、海鮮一條街等項目。其中,漣窪排乾河道治理工程全長約8公裡,目標是將漣窪排乾打造成城市景觀河。水面寬度達到30米以上,沿河布設景觀人行橋、濱河步道、濱河廣場、棧道、疏林草地等。板堂河河道治理工程全長12.5公裡,目標是通過河道清淤、兩岸綠化等治理措施,改善河道水環境,提升城市品位。沿岸將建設疏林草地、濱水商業、微地形景觀帶、濱水廣場、河口景觀、城市廣場、濱水綠地、沿河步道等。滄海生態治理工程是一項以溼地生態修復為主的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對鹽田開挖造海,形成一個擁有12.5平方公裡水面的生態景觀溼地。海鮮一條街長約2.5公裡,佔地面積約447畝,主要是利用周邊豐富的漁業資源和景觀資源,建設一個以渤海灣風味美食加工銷售為主要業態的商業區。

按照規劃,滄州渤海新區滄海文化景區主要分為生態溼地科普展示區、滄海水面展示區、漢文化展示區、金沙灘景區、創意園區等主題板塊,設有溼地景觀廊道、文化廣場、武帝臺、濱水植物展示區、5.5公裡金沙灘、文化長廊、商業長廊、水上威尼斯、疏林草地、濱水綠地、環海路、水上樂園、中華藝術之窗等功能設施。立足打造獨特「濱水(海)城市」格局、勾畫生態「滄海」核心、描繪精彩「美麗海港」名片,最終形成「城在水中、海在城中、人在景中」的水空間格局。

相關焦點

  • 春節假期北京接待遊客770.7萬人次 什剎海景區遊客人數居首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雯)春節7天長假接近尾聲。記者今日(2月21日)從北京市旅遊發展委員會獲悉,2018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北京市接待旅遊總人數達到770.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2.6億元。各類旅遊投訴36件,同比減少61%。
  • 人造沙灘、水上樂園……滄州鹽鹼荒灘成旅遊勝地
    「面朝滄海 春暖花開」,4月27日,以此為主題的渤海新區旅遊季啟動—東渡碼頭正式開航,渤海新區迎來又一個旅遊旺季。僅「五一」期間,就接待遊客6萬餘人次。滄州市民劉一航一家三口,就是選擇在新區度假的遊人。看世博園,逛溼地,吹海風……過足了癮。劉一航說:「這個季節出海,不冷不熱,正合適,孩子特別喜歡。」在這裡,漫步城區,林蔭蔽日,公園裡賞浩瀚水域,觀匠心獨運的風景,清幽文雅;碼頭遠眺,海天合成廣闊的穹廬,坐上遊船,擁抱大海,心情豁然開朗。獨特的自然風景,吸引了大批遊客。
  • 清明小長假前兩天,黃山風景區日接待遊客達到2萬人,景區出現客流...
    新華社合肥4月5日電(記者程士華)清明小長假前兩天,黃山風景區日接待遊客達到2萬人,景區出現客流高峰,造成遊客集聚。黃山風景區緊急發布通知,啟動應急預案,停止遊客入園,建議遊客選擇其他旅遊路線,或改日進山。
  • 南部八爾湖景區當日接待遊客超3.7萬人!
    10月1日是2020年國慶長假第一天。從南充市文廣旅局獲悉:截止當日14:00,南充已經開放並納入統計的38家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24.99萬人次,7家售門票景區實現門票收入98.9萬元,遊客接待人次和門票收入較「5.1」假期第一天相比,實現了爆發性增長。
  • 首旅集團總經理白凡:北京環球度假區一期預計年遊客接待量將超過...
    北京商報訊(記者 關子辰)9月5日,在剛剛結束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之道」主題推介會上,作為北京環球主題公園項目的主要投資方首旅集團,其總經理白凡表示,目前,項目全面進入遊藝設備安裝與調試階段,我們正克服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
  • 黃山風景區18日起全面恢復正常開放時間,每日接待遊客不超過2萬人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黃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微信公眾號消息,為進一步打好「復甦」牌、走好「轉型」路,推動黃山風景區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現將黃山風景區進一步對外開放有關事宜公告如下。一、開放時間自2020年3月18日起,黃山風景區全面恢復正常開放時間。二、遊客流量限制每日接待遊客不超過2萬人。
  • 8月17日滄州日報新聞早讀-1
    我市印發《方案》提出,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9月1日開學。→《重磅!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9月1日開學,學生要這樣做》8月22至23日,河北省2020年度公務員錄用省市縣鄉四級聯考、面向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和服務基層項目人員選拔選調生考試筆試即將舉行,我市共設23個考點753個考場。同時,還設置了69個備用隔離考場,應對考試期間突發狀況。
  • 黃山風景區對境內18周歲以下遊客免門票
    黃山風景區對境內18周歲以下遊客免門票 2020-07-23 10:56:26   來源:黃山日報
  • 新疆投資3億元 計劃3年內擴延天池風景區20公裡
    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22日電 (陶拴科)記者今日從新疆阜康市政府獲悉,新疆阜康市投資三億多元人民幣,利用三年時間擴大景區範圍近二十公裡。  據了解,由於新疆旅遊業急劇升溫,被列為中國第一批4A級風景名勝區的天池,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遊客的需求,天池風景區周圍及下遊三工河谷旅遊發展也暴露出布局亂、檔次低、經營管理不規範等問題,直接影響到天池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旅遊品牌的提升。從2005年開始,阜康市政府陸續投資二億元人民幣,恢復下遊生態,拆遷不規範的建築,建設了具有哈薩克獨特風格的民俗風情園。
  • 雲南石林中秋國慶接待遊客超15萬人次
    防疫提示(王麗梅攝) 今年中秋、國慶假日期間,雲南石林風景名勝區共計接待遊客超 10月1日至8日,石林風景名勝區共計接待遊客15.14萬人次。其中,石林風景區接待遊客11.26萬人次,乃古石林風景區接待遊客3.65萬人次,長湖風景區接待遊客0.23萬人次。 節日期間,石林風景區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人們在飽覽雄奇峻秀的石海風光之餘,更能感受阿詩瑪故鄉特有的少數民族風情。乃古石林風景區大片波斯菊迎風綻放,夢幻唯美的石堡花海成為網紅打卡勝地。
  • 預計1月20日前後正式開放
    在元旦臨時開放期間率先打過卡的市民就知道,它就是位於雲山北路、距離白雲山西門約2.5公裡的白雲山茶文化園——一個向市民遊客展示中國茶文化的好地方。白雲山管理局表示,白雲山茶文化園預計1月20日前後正式開放。白雲山茶文化園 據悉,白雲山茶文化園是剛完工的白雲山「還綠於民」工程的一個重點項目——舊茶場改造,其依山而建,變成了一個自然的嶺南園林。
  • 接待超3萬人次!免門票首日 青島12家景區遊客大增
    青島新聞網8月1日訊(記者 孫靜芳)記者從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截至8月1日下午4點,青島免門票開放的12家國有政府定價A級旅遊景區共接待遊客31615人次。其中嶗山風景區接待15692(持年卡1709人)人次,較上周六環比(下同)增長30%,青島德國總督樓舊址博物館較上周六增加28.7%(屬國家重點文保單位,已達1440人最大承載量),信號山公園增加38.9%。琅琊颱風景區和青島山一戰遺址公園景區遊客激增,分別達到385.5%和518%;其他景區遊客接待量均大幅度增加。
  • 預計突破3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7.1%,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
    2020年,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以「發揚鬥爭精神,深化『八大工程』」為主題,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始終保持疫情「零確診」,GDP全年增速預計位居全省前列,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增速預計位居全省第一,2020年實驗區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3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7.1%,躋身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 11月阿克蘇地區共接待遊客107.78萬人次
    天山網訊(記者呂娜 通訊員漆建紅報導)12月4日,記者從新疆阿克蘇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了解到,11月阿克蘇地區共接待遊客107.78萬人次,同比增長104.83%;實現國內旅遊收入5.08億元,同比增長75.78%,遊客人均消費471.33元。
  • 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納客7.78萬人次,溫泉滑雪遊成遊客最愛
    2月16日是大年初一,2018年春節黃金周第二天。濟南天氣晴朗,空氣品質優良,是走門串戶拜大年的喜慶日子,濟南沉浸在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中。全市春節假日氛圍濃厚,旅遊產品豐富,節慶活動精彩,旅遊市場繁榮。
  • 福州1月~8月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451.05億元
    福州1月~8月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451.05億元  多年來,在項目建設的助推下,福州文化名片深入人心:三坊七巷風景區成為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曇石山博物館揭示了福建文明古老的起源,馬尾船政格致園寄託了近代中國富國強兵的夢想……然而,文脈豐富的福州還有許多文化資源「藏」在深閨待人識,其中不乏渾然天成的原生態景色、巧奪天工的古老技藝和的古風古韻的歷史建築
  • 國慶前四天青島接待遊客297萬人次 嶗山等景區人鼓了
    國慶前四日共接待遊客297萬人次,同比增長29.6嶗山等景區迎來旅遊高峰旅遊全域化發展初見成效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國慶黃金周,來青客流出現井噴式增長。記者從市旅發委獲悉,10月01日至10月04日,共累計監測A級景區66個,接待遊客2972498人次,同比增長29.6%,營業收入5572.38萬元,同比增長19.0%。其中:嶗山風景區接待遊客193996人次,同比增長31.6%;營業收入1274.19萬元,同比增長28%。青島海底世界接待遊客75000人次,同比增長12.1%;營業收入507.1萬元,同比增長11.6%。
  • 8月12日滄州日報新聞早讀來了-1
    各幼兒園統一報名時間為8月16日8時至8月17日18時。《權威發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限上單位通過網際網路實現商品零售額達0.7億元,同比增長8.8倍。與此同時,快遞業保持高速增長。全市累計完成快遞業務量11351.07萬件,同比增長32.30%;完成快遞業務收入11.65億元,同比增長21.66%;快遞業務收入佔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69.47%。
  • 蘇州7天接待遊客719.7萬人次 遊客平均在蘇逗留2.8天
    317.1萬人次蘇州人「熱」遊蘇州報告顯示,根據江蘇移動位置信令測定,2018年國慶7天長假,蘇州共接待遊客719.7萬人次,遊客平均在蘇州逗留2.8天。該數據大於市旅遊局節後公布的接待數據660萬人次。
  • 安徽池州旅遊「提檔升級」 目標接待長三角遊客5000萬人次
    中新網合肥12月22日電 (吳蘭 陳敏)九華山、杏花村、秋浦河……一池山水,千載詩城,是安徽省池州市對外的響亮名片。記者近日採訪獲悉,池州市不斷「提檔升級」旅遊業,圍繞長三角3小時旅遊交通圈,量身打造特色文旅產品,謀劃實現長三角地區首位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