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帥氣,帶著一副眼鏡,更加凸顯了他的氣質,這就是臨沂商城實驗學校的考生楊雨欣,以669分的高考成績,成功邁進清華大學的校門。他通過清華大學的農村專項計劃考核,實現了自己的清華夢。
小學畢業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楊雨欣走進了臨沂商城實驗學校。「小學就對學習很有感覺,父母教會了我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楊雨欣告訴記者,來到臨沂商城實驗學校後,通過初中三年的學習和生活,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也開拓了眼界。更值得一提的是,初中的班主任老師對他的人格塑造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進入高中階段,學習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壓力大。在楊雨欣的腦海裡,認真學習是重中之重。特別讓他難忘和感動的是班主任楊同剛老師,他對楊雨欣非常關心,無論楊雨欣學習上遇到難題還是生活中遇到困擾,他都會及時找楊同剛老師溝通、交流,尋求「過來人」的指導和建議,這讓楊雨欣少走甚至沒走彎路。
「緊跟老師的節奏,多思考,我習慣晚上睡覺前回想一天所學知識,像放電影一樣,有很好的鞏固效果。」楊雨欣說,該學習的時候就使勁學,該放鬆的時候就好好放鬆。聽音樂減壓成為他非常有效的減壓方式。
求學路上,得一知己足矣。初中的一次考試,楊雨欣和許少澤在考場認識了,因兩個人的成績不相上下,讓他們找到了「惺惺相惜」的感覺。當時雖不是同一個班級,兩個人漸漸地成了好朋友。互相探討難題,互相傾訴心聲,直到高三分班時,他們才成為同班同學,這讓兩個好朋友走得更近了。
「學習上你追我趕,生活中是好夥伴。」楊雨欣說,許少澤被北京大學錄取,他們倆即使不在同一個學校,但是仍舊在同一個城市。能夠考取各自理想的大學是一種幸運,而他們能夠在同一個城市讀大學更是一種幸運。
在班主任老師楊同剛的眼裡,自入學以來,楊雨欣的成績一直非常優異,尤其是數理化,他善於用理性思維思考問題。高中階段,成績雖有起伏,但他始終保持著樂觀向上的心態,無論經手什麼樣的挫折,他都能笑對風雨。而正是這種良好的心態,讓他能夠在一次次大型考試中脫穎而出。
「小學、初中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其中預習是楊雨欣最擅長的學習方法。」媽媽王玉榮說,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他就養成了預習的習慣,能夠看著課本做練習題。她認為,好成績和孩子的努力、以及好的學習習慣是密不可分的。
作為一名老師,王玉榮更懂得培養學習習慣的重要性。「寫作業時,不允許有小動作,這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王玉榮說,楊雨欣還有個習慣就是做事能夠善始善終。而作為老師,周末、假期與孩子同步,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這對孩子初期的好習慣養成有著重要的作用。
高中三年,砥礪前行。楊雨欣認為,該校的導師責任制,彌補了他的自制力短板,讓他能夠領略學海的無限風景。優異成績的背後,除了個人的努力,更離不開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支持和陪伴,是他們這些堅強的後盾,讓他能夠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