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兒媳婦讓婆婆回老家,老人大怒:「忘恩負義」

2020-12-22 梔兒談情

文:梔兒

許多夫妻,經歷許多年的相處,也難以理解婚姻的真諦。

婚姻,對於女人而言,或許是我需要你;但是男人一定要明白,女人尋求婚姻中的安全感,但是並不意味著,我應該有你,也不代表著非你不可!

很多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為什麼而結婚。

也許是因為,我喜歡你,而你剛好又喜歡我。又或許是,年齡到了,父母年邁,差不多就該結婚了,於是,許多人在匆忙之中走進了婚姻。

但是,當夫妻的相處日漸平淡後,在夜深人靜之時,一些女人不禁問自己:婚姻於我而言到底是什麼?當女人恢復了理性,那麼她們便不會做婚姻中的小綿羊了。

01過了三十歲,她開啟了婚姻生活。

劉薇,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為了改變生活的現狀,她經過多年的打拼,一步一步熬出了頭,讓自己看起來不再那麼平凡,不再那麼卑微。

從二十出頭進入單位,一直熬了十年,到了三十多歲,她才漸漸坐穩位置。

在這個尷尬的年紀裡,劉薇終於遇到了愛情,選擇了婚姻這道路

因為手頭上有些積蓄,所以在婚前,男方籌備婚房,要求她出一半首付的時候,劉薇選擇認了。

在結婚的時候,母親將男方出的彩禮錢,交到劉薇的手上,而男方得知之後,直接讓她拿錢買家具,劉薇沒有任何異議,在默默中這樣做了。

即使,劉薇能夠意識到,婚姻這條道不好走,但是,她相信以自己的承受力跟處事能力,一切都會朝著想要的方向發展下去。

02懷孕之後,婆媳矛盾增加起來。

本以為,往後餘生中,有愛情和婚姻,人生勢必會過得舒心一些。

可是,現實卻狠狠給了她一記耳光,與婆婆建立婆媳關係後,劉薇才意識到,婆媳之間的矛盾,時常避無可避。

一直以來,劉薇是一個性格安靜、內心倔強的姑娘;她不愛爭論什麼,但是心裡卻從來不糊塗,一直很清醒,所以儘量避免與婆婆發生糾紛。

在劉薇懷孕之後,婆婆直接和她,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從婆婆過來之後,劉薇更加小心翼翼地,一直忍讓著對方,在她看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讓著一些婆婆,才能保證「家和萬事興」。

然而,婆婆不僅沒有適可而止,反而越來越得寸進尺。

不僅兒子的工資卡,婆婆堅持要拿著,就連兒媳婦的工資和獎金,她也要管著,而且,一家人每天吃的用的都要報帳,甚至,劉薇買了東西還要拿著單據,才能給她報銷!

有時候,劉薇真懷疑,婆婆是不是專業的財務人員出身,小算盤打得很精明。

懷孕的劉薇,買點自己想吃的東西,還要被婆婆數落個兩三天,說她大手大腳,毫無節制……而她的丈夫,不僅沒有幫她說半句,還自顧地打遊戲。

03孩子斷奶,婆媳關係進一步尷尬。

在這樣的生活氛圍裡,難免會讓人失去耐心。

婆婆強勢,老公窩囊,面對這兩個人,劉薇雖然生氣,內心很委屈,但還是不停地勸慰自己,畢竟,這倆人與自己,都已經建立親情的關係。

婆婆是老人,她能來幫忙自己已經很不錯了,她不應該跟老人計較什麼。

雙胞胎兒子的出生,給家裡添了不少喜氣,婆婆那成天板著的臉,也漸露喜悅;在劉薇坐月子期間,難得看到婆婆善良的一面。

白天,劉薇會和婆婆一起帶娃,晚上老公回家之後,會幫助兩個人做飯,還會幫她分擔一下,餵夜奶的工作。

婆媳矛盾,本可以在悄無聲息中,逐漸緩和起來。

可是,就在劉薇休完產假,準備要斷奶的時候,婆媳關係卻迎來進一步惡化的趨勢;她請求婆婆幫忙,晚上帶一下孩子,這樣有利於斷奶,可婆婆卻一口拒絕了。

她抱著兩孩子去找老公,可老公卻來了一句,他白天要上班,已經很疲憊了,甚至還提出,你見過哪個爸爸帶孩子的,說完便蒙頭大睡。

「老公,晚上帶一下娃」,劉薇試探著,想讓老公幫幫自己,誰知道,對方卻來了一句,「想得美,哪有男人帶孩子的?」

04獨立的女人,才能把握自己的幸福。

劉薇一直很獨立,但是生了孩子之後,她才意識到,女人脆弱的一面。

看著懷裡,一雙嬌嫩可愛的孩子,再看著這一屋子裡,表現冷漠的「家人」,劉薇的眼淚流下來了,她的心,算是徹底涼透了。

面對這樣的婆婆和老公,劉薇不哭不鬧,沒有半句埋怨。

她選擇繼續工作,白天將娃留給了婆婆,到了晚上,她寧願熬夜帶孩子。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日子看似平常,可劉薇卻知道,自己經歷著,一輩子最痛苦難熬的時光,為了自己的幸福,也為了做好,一個母親的本分,即便再苦再累,劉薇選擇堅持下去。

劉薇在單位裡,因業績很出色,被提拔當了經理,孩子也一天天長大上了幼兒園。

終於有一天,劉薇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讓婆婆回老家;即便老人萬般不願意,甚至還說,這個兒媳婦忘恩負義,用完了就不管了。

對於這些話,劉薇早就有了免疫,即便婆婆吵鬧,老公也發牢騷,她都選擇一笑置之。隨後,劉薇用自己的積蓄,另外買了一套房子,並且帶著兒子搬了出去。

在她看來,既然自己能夠將兩個孩子帶好,又何必去求著別人幫忙,何必看婆婆的臉色呢?婆婆強勢,自己避開就好,老公冷漠,自己又不是一定需要他,大不了選擇離婚。

05梔兒有話說

在結婚之前,我們大多會憧憬,那些相濡以沫,攜手一生的愛情。

當遇到愛情,牽手走進婚姻後,我們才逐漸意識到,那些幸福美好的故事,其實並不多,於是大家逐漸降低了要求,認為能碰與另一半,吵吵鬧鬧一輩子,卻能保持不離不棄,也是一種不錯的結局。

可是,婚姻中的幸福,從來沒有複製粘貼!

劉薇是一個獨立的女人,她為了婚姻選擇付出,為了家庭和睦,選擇忍氣吞聲,結果迎來的,卻是婆婆的強勢,以及老公的冷漠。

知道孩子上幼兒園,自己完全可以一個人帶孩子,又能繼續工作,作為兒媳婦,她選擇讓婆婆回老家,老人卻大怒,說兒媳婦「忘恩負義!」

幸福的婚姻大同小異,不幸的婚姻千奇百樣,面對不幸福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是像劉薇一樣自強不息,努力維持表面的寧靜,還是一拍兩散,就此別過?

很顯然,在我們的生活中,能夠像劉薇一樣堅強的女人並不多,女人獨立的背後,將會有數不清的付出,也會有流不盡的眼淚。

婚姻,不是一個人能維持下去的,就像,愛情也不是一個人談的一樣。

只有在婚姻生活中,夫妻雙方多一點理解,多一些包容跟體諒,才能在夫妻之間的感情,日漸迎來升華的機會,那種不幸的婚姻,才會越來越少。

相關焦點

  • 婆婆丟下一句「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自己回了老家
    作者:糰子姐母嬰群裡看到一個媽媽林陽傾訴:自己還沒出月子,婆婆就急著回了老家,臨走丟下一句「我沒有義務給你帶孩子」。林陽不是獨生子女,家裡還有一個哥哥,哥哥家有兩個孩子,自己的父母在幫哥哥帶孩子,無暇顧及她。
  • 孩子已上幼兒園,寶媽讓老人回老家,過來人:想過自己的小日子
    前幾天,孩子幼兒園開家長會,其中有一項是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間改為8:05-8:10分,因為教育局規定要錯峰進校。一位媽媽說:&34;,老師說這是教育局規定,只能自己克服一下。第二天去送孩子去幼兒園,在排隊時看見一位媽媽領著6個孩子在排隊入院,原來是幾位家裡沒有老人的家庭,商量了一下,每天安排一位家長帶6個娃,這樣的話,一位家長一周請一次假就可以。
  • 孩子上幼兒園了,公婆不願意回老家怎麼辦?沒老人接送解決辦法
    雖然有不愉快,但也在兒子家呆了三年多了,轉眼間孩子上幼兒園了。兒媳婦的娘家父母也退休了,也想來幫女兒看孩子,我姨老兩口雖然難受,可是兒子媳婦說孩子姥姥姥爺照顧更好,因為孩子姥爺是老師,可以輔導孩子以後寶寶學習。
  • 婆婆帶孫子三年,如今孫子要上幼兒園了,媳婦不商量直接讓回老家
    從孩子出生到上幼兒園這個階段,需要新手爸爸媽媽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而年輕人很多面臨著房貸車貸,再加上養育孩子的壓力,只能在工作上更加努力拼搏。 所以很多家庭都是老人雖然帶大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看著年輕人生活壓力大,無暇顧及自己的孩子,都主動或許被動幫忙帶孫子,大半輩子都在為孩子操心。
  • 回老家過春節,聰明兒媳給婆婆準備這幾樣,送到老人心坎上
    文│文兒春節畢竟是我們一年當中最大的日子,也是老人最看重的節日,所以才會有「春運」,才會有萬千在外工作的人,在春節時會選擇千裡迢迢回老家過年。而對於有孩子的家庭來說,回老家過年兒媳給老人帶什麼才是送到他們心坎上的呢?以下幾樣「東西」給你們提供一個思路,老人心裡高興,過年過得開心,大家也都會開心。
  • 農村婆婆帶孩子讓人難以接受,孩子上幼兒園絕對讓她回農村
    婆婆從廣西農村過來廣州帶孫子,搞得家裡亂糟糟的,「遍地雞毛」。每天下班回家氣就不打一處來。看來年輕人婚後真不適合跟老人一起住。兒子上幼兒園絕對讓她回農村生活。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都是80後,大學畢業一起在廣東工作,他是農村人,而我是城裡的孩子,我們倆都是老師,不過在不同學校,所以上班也都「各奔東西」。我不嫌老公的出身,而且婚前我倆去過他老家。他父母老了,我也很尊重。所以過得還算和諧。
  • 回老家一趟,大小兒媳因為婆婆的安排,瘋狂怒懟,婆婆太不會做人
    01高婕嫁到王家之後,常常因為婆婆的態度,十分生氣。同樣都是兒媳婦,大嫂秦敏過節不買東西回家,就是人到了就行,東西不重要。而她過節要是不買東西回家,就是心裡沒有公婆。高婕心裡也清楚,婆婆敢欺負她,無非就是因為她家裡沒錢。
  • 鹹素媛讓15個月女兒上幼兒園,儘早學韓文,不想和婆婆住讓其回家
    鹹素媛之所以讓慧貞去上幼兒園,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讓慧貞能夠多接觸韓文,儘早學習韓文。鹹素媛沒有讓女兒慧貞回爺爺奶奶家的準備,她只想讓女兒學習英文和韓文。老來得女,怎麼會忍心把女兒交給爺爺奶奶帶呢?鹹素媛想讓女兒慧貞早一點學習韓文,也是為了女兒好。這樣能夠更好的跟人交流溝通。
  • 婆婆催生二胎,孩子來了兒子的婚姻卻毀了,兒媳婦一番話讓人淚目
    很快,經過調理身體,思思半年後就懷上了,一家人都欣喜若狂。懷孕期間,婆婆很少過來看望她,思思覺得自己能吃能睡,也不想勞煩婆婆,等孩子出生了,婆婆再幫忙也行。就這樣,10個月後,思思又生下了一個兒子。婆婆在思思坐月子的時候忙前忙後,直到3個月後,婆婆準備回老家,思思很疑惑,怎麼婆婆要回老家啊?
  • 「婆婆不帶孩子,要求她給錢,過分嗎?」新型婆媳關係面臨的尷尬
    當時大兒媳和二兒媳就要求婆婆每個月給她們錢, 不然就斷絕關係。 無奈,老人就拼命掙錢,除了供養小女兒小兒子上學外,還要給兩個兒媳婦錢。老家的院子也給了二兒子。老人老了後跟著小兒子和女兒在城裡生活,不過雖然兒媳婦和她關係比較疏遠,也還算是太平。
  • 一位婆婆的真實自述:我好人緣一輩子,只有兒媳婦罵我是老不死的
    因為這事,兒媳婦和我吵了一架。說我就是故意的,能在這個家呆,就好好呆著,不想呆趁早走人。當天晚上,我就收拾回了老家。我忍著眼淚,收拾東西回了家。在家裡,我老伴給我做吃的喝的,我還能和小姐妹一起跳廣場舞,憑什麼在這受氣呢?沒過多久,我在小區裡的名聲就壞了。
  • 婆婆嚼饅頭餵孫女,兒媳婦直接把桌子掀翻了
    有些原本在外面工作的人回家過年現在也回不去,我們也是被困在了老家回不去。時間一長,無事可做,人心浮躁,好多事情就出來了。這不,前兩天我們鄰居家裡就鬧翻了天。早上8八點半多點,就聽到鄰居家咋咋咋大聲的說話,我們這裡農村是一家一個院子都緊挨著,院子顯得比較空曠,大聲說話就能聽得非常清楚。
  • 婆婆進城照顧媳婦坐月子,聽到兒媳和兒子的對話,含淚要回老家!
    一個女生結婚之後,就會遇到很多人生上的難題,首先,最需要處理的就是婆媳關係了。大部分女生結婚是否過得幸福,一般就看有沒有嫁給一個「理智」的老公和一個「知禮」的婆婆,婆媳關係和睦的話,家庭自然就幸福。如今沒了老公,只能出現打工掙錢,因為沒有學歷,她只好去大公司應聘保潔,就這樣幹一家換一家,勉勉強強供自己兒子上到大學。還好,劉嬸兒的兒子小陸十分懂事,學習很努力,畢業之後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國企工作,沒多久還和自己大學同學結婚了。後來,劉嬸兒看自己兒子在大城市立穩腳跟,就回老家照顧公婆,一邊打理地裡農活,公婆年紀大了幹不動了。
  • 小姑子坐月子,一萬塊請月嫂婆婆讓我出,兒媳婦:憑什麼?
    樓下鄰居最近在坐月子,婆婆一直在照顧她,但是前幾天小姑子也生了,小姑子的婆婆也趕來去照顧她,過幾天小姑子給婆婆打電話抱怨說,婆婆做飯太難吃,又不會帶孩子,想吃婆婆做的飯,就這樣,婆婆放心不下又想去照顧女兒,又怕兒媳婦不高興,於是就跟兒媳婦說現在想過去伺候女兒坐月子,兒媳婦也可以找自己的媽來伺候她。
  • 婆婆告訴你:為什麼婆婆,大多都不喜歡兒媳婦,答案很現實
    其實婆婆不喜歡自己兒媳婦這種心情很好理解,如果一個懂事的兒媳婦仔細想一下這些細節,心裡就會舒暢很多了。 因為如果你恰巧也生了兒子,你以後也是媳婦熬成婆,你也會做婆婆,你也會有兒媳婦。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為什麼做婆婆的打心眼裡都不是特別喜歡兒媳婦呢?我們看看作為婆婆心裡是怎麼想的。
  • 婆婆回老家後,從不做家務的老公每天給我做三餐
    有關孩子養育,心理、教育、性格等方面的困擾,都能為您答疑解惑,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帳號,我們共同學習育兒知識,也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幫助到大家,讓寶寶們可以健康成長。 文:玲瓏 原創首發產後復出有半個月了,自從婆婆帶二寶回老家後,老公變得特別勤快了。早上起來,就聽見他在廚房哐哐哐的翻動著鍋鏟,廚房燈火通明。
  • 婆婆65歲生日這天,三個兒媳婦不約而同,給老人家包了個大紅包
    文/隱塵非婆婆65歲生日這天,三個兒媳婦不約而同的,都給老人家包了個萬元大紅包。琴的婆婆20歲結婚,21歲生子,共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一生勤勞,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又給娶媳婦,又是看孩子。琴的大姑姐是老大,因為那時婆婆家孩子多,所以琴的大姑姐早早外出打工,貼補家用。琴老公是老二,初中畢業便去當兵。而另外兩個弟弟都上了大學,大學畢業後,一個回到了家鄉,一個留在了外地。琴和老公結婚後,婆婆就直接把縣城的那套房過到了他們名下,自己和公公回到了農村老家。
  • 不滿婆婆的育兒方式,我把她趕回老家,自己看孩子,我後悔莫及
    我說:「那你辭職吧,你自己帶孩子,不就避免了和婆婆之間的矛盾了嗎?」冰冰白了我一眼,說:「我倒是想自己帶孩子,可我不捨得我的工作呀,而且女人花自己掙得錢,那才花的爽呢。」然後她又接著說「不過我申請了一個月的休假,從下個星期開始。到時候我讓婆婆回老家。你沒事時,來幫我一起帶孩子吧!」
  • 老人有退休金,幫帶娃要不要再給錢?3個兒媳婦說的話中肯又暖心
    導語:論壇上有一個寶媽問:自己休完產假上班,把老家的婆婆接過來幫忙帶娃,婆婆每月有2000多的退休金,可老公卻建議讓寶媽每月再給婆婆一些零用錢。寶媽覺得婆婆有退休金,自己沒有必要再給錢。她想問問其他的寶媽們是怎麼做的?自己要不要給有退休金的婆婆帶娃錢?
  • 兒媳老家養胎,晚上挺孕肚出門,婆婆怒斥,聽她出言辯解後,愣了
    (來自讀者來稿,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兒媳老家養胎,晚上挺孕肚出門,婆婆怒斥,聽她出言辯解後,愣了對於自己兒子與兒媳,許多老人嘴上不說,其實還是很難做到一視同仁的,或多或少都會偏心自己的兒子,防範自己的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