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祖師李老能紀念碑在河北深州落成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新華網石家莊9月13日電(記者王民)「偉哉祖師,創拳艱辛;搏擊江湖,拳法稱神;行俠仗義,抗侮禦敵;揚我國威,造就群賢;祖師遺澤,瑰寶生輝;萬代景仰,崑崙巍巍……」這是日前在河北深州落成的形意拳祖師李老能紀念碑的部分碑文。

河北深州武術文化獨樹一幟,清朝末年李老能創始的形意拳在當時名聲大噪,是我國四大名拳之一。2008年,深州形意拳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今年夏天,深州形意拳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玉林開始興辦形意拳文化園,經過2個多月的施工,投資15萬元的形意拳祖師李老能紀念碑建成。石碑採用漢白玉材質,碑高5.88米、寬1.82米、厚0.59米,設有5級臺階,碑身背面為《李老能祖師紀念碑記》,千餘字碑文詳細記載了李老能的個人生平、學藝過程、歷史地位、武術貢獻等。

相關焦點

  • 深州建造文化園紀念形意拳祖師
    深州建造文化園紀念形意拳祖師    河北新聞網衡水電(燕趙都市報通訊員李軍響、祝小帥 記者李海菊)「偉哉祖師,創拳艱辛;搏擊江湖,拳法稱神;行俠仗義,抗侮禦敵;揚我國威,造就群賢……」為傳承武林薪火、弘揚形意文化,深州形意拳文化遺產傳承人、李老能形意拳研究會會長張玉林決定興辦形意拳文化園。
  • 形意拳祖師李洛能的師父究竟是誰?
    形意拳祖師李能然先生(又稱老能、老農)字飛羽,他的師父是戴氏心意拳代表名家戴龍邦先生。這在民國時早已是定論,且山西宋氏形意拳門一直傳言李老農師戴龍邦。然自文革以後,有些人撰文說李能然師戴文雄。此說先見於祁縣戴奎先生的異姓傳人,後又見太谷縣車氏形意拳部分異姓傳人。如今有些外省同志寫文著書也從此說。此說有誤,應當糾正。
  • 形意拳正宗傳人高毅朝:傳武能打還是現代搏擊厲害答案揭曉!
    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作為非常具有實戰力的形意拳在全國廣為流傳,門派繁多,為什麼說他是正宗傳人,還得從形意傳承的小故事講起。 形意拳是在心意拳的基礎上,由李老能創編而成。李老能(1795—1881),形意拳祖師李老能,清代深州竇王莊村人。李老能少時聰慧好動,其先祖為退役武將,家傳武術,讓他的聰穎有了用武之地。
  • 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河北派形意拳傳承人
    河北趙縣柏林禪寺的明海大和尚有篇很美的散文《格應大師》,文中提到格應大師的皈依弟子張海慶。張海慶夫婦與弟子合影明海大和尚筆下的張海慶,原本是趙縣赫赫有名的形意拳傳承人。《張海慶形意拳》已經列入趙縣非遺名錄。
  • 深州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深州史上連中三元第一人!
    李洛能:李洛能,1808年出生於河北省深縣,前中國武術家,近代形意拳祖師。名飛羽,字能然,世稱老能先生。由於武藝高強,又有神拳李之威名,著有《形意拳譜》。他一改過去的保守思想,廣為傳藝,重視文人與上層人士作用,並加強對外廣泛交流研究,各方人士爭相求藝,因此,形意拳名家競出,名傳四方。劉仁恭:劉仁恭,深州(今河北深州市)人,唐末五代地方藩鎮割據將領,盧龍鎮將劉晟之子。豪爽放縱,頗有智謀,志向遠大。
  • 形意拳祖師李洛能第五代嫡系玄孫傳人李志軍
    李志軍為形意拳嫡系第五代傳人;7歲跟隨武術家呂鳳山學習形意拳,12歲跟隨武術家祖景才學習通背拳。2015年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獲形意拳項目第一名。2015年去全國傳統武術比賽,獲男子其他拳術一等獎。2016年黃山論劍國際武術大賽,獲傳統拳術一等獎。2016年衡水正本環保杯演武大會,獲男子劍術第一名。
  • 嶽飛是形意拳的始祖?到底靠不靠譜
    形意拳是我國三大著名內家拳拳種之一,歷代名人輩出,影響極大,流傳甚廣,其各派拳法雖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卻淵源頗深。在歷史上,形意拳諸多武術前輩曾憑著精湛的技藝,譜寫了一曲曲扶正祛邪,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歌。當前,形意拳術及其精神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日益普及和光大。
  • 河北深州盈億義倉:見證古代糧儲制度
    深州歷史悠久,漢初設縣,隋初置州,1913年改州為縣,1994年6月撤縣建市。悠久的歷史讓深州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天的深州不但有大德昌錢莊、馬君起造像碑等眾多歷史文化遺蹟,還有久負盛名的形意拳、梅花拳、老絲弦等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最負盛名的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深州盈億義倉。 何謂「義倉」?
  • 形意拳大師在晉中保鏢護院概況
    清朝的晉商能夠發展壯大,於形意拳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那些身懷絕技的形意拳大師和武林高手們,為保護商家的財產和安全,
  • 事關山西形意和河北形意...
    形意拳由明末山西人姬際可所創,後傳於河南回民馬學禮和陝西曹繼武,馬學禮後來創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曹繼武再傳於山西杞縣戴龍邦。戴龍邦收徒李洛能,李洛能是河北深縣人,形意拳的發揚光大是從李洛能開始的。李洛能自幼習武,但因未得真傳,故而拳技平平,40歲時才有幸拜戴龍邦為師學習形意拳。十年後技藝大成,回河北授藝,門下有四大高徒,人稱形意門四大金剛,他們是:郭雲深、劉奇蘭、宋世榮、車毅齋。
  • 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在偃師落成
    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在偃師正式落成。紀念碑建在寓意1700年曆程的17步臺階的兩層方壇上,碑體總高13.6米,以粉紅色花崗巖雕刻而成。 落成儀式現場。  本網訊 10日上午,偃師市虎頭山森林公園一派節日氣氛,「中原客家先民南遷聖地紀念碑」在此落成——這不僅是客家文化研究的一個實質性突破,而且為全球客家人尋根溯源樹立了一個獨特的精神地標。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客家人來到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尋根訪祖,「根在河洛」已得到全球華人的廣泛認同。
  • 深州「平『語』近人」進校園蓬勃開展
    高佔峰 攝8月19日晚,深州市委宣傳部、教育局聯合舉辦「不忘初心、立德樹人」主題文藝晚會暨平「語」近人進校園匯報演出,來自該市深州鎮學區各學校的師生表演了配樂詩朗誦《平語潤心田 雅行伴成長》、傳統文化誦讀《學庸論語》節選以及形意拳表演、手語舞蹈、親子朗讀等20個節目,不僅讓大家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滿滿的精神養分和正能量,還展示出深州教師不忘初心,立德樹人
  • 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圖)
    (原標題: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圖))   國立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
  • 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在重慶四川美院落成
    12月8日,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活動儀式在四川美院舉行,自全國各地的100餘位交大校友齊集重慶九龍坡,共同見證交大渝校舊址紀念設施的正式落成,一起重溫抗戰時期交大盪氣迴腸的烽火歲月。重慶市副市長吳剛、市教委副主任邱可、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張杰、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琨、原院長羅中立一起為紀念雕塑揭幕。
  • 小洋口反擊戰烈士紀念碑修繕落成
    如東新媒體訊 (全媒體記者 曹建明 吳文軍 張平) 3日上午,沿海經濟開發區(洋口鎮)、小洋口旅遊度假區小洋口反擊戰烈士紀念碑修繕落成,同時開展了主題教育活動1997年,烈士墓改建為小洋口反擊戰烈士紀念碑。為緬懷英烈,告慰忠魂,激勵後代,黨委、政府決定對小洋口反擊戰烈士紀念碑進行修繕。縣委常委,沿海經濟開發區、小洋口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許金標為紀念碑揭幕並致辭。
  • 複製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清華落成揭幕
    九學年剛毅堅卓育英才 七十載薪火傳承鑄豐碑複製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清華落成揭幕  【新聞中心訊 通訊員 解紅巖 攝影 郭海軍】10月27日下午,在清華大學團委北側綠地上,由清華大學複製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在這裡落成揭幕。
  • 深州村名彙編
    由於歷史的局限,很多村名未被編纂進去,故重新整理修訂《深州村名彙編》並根據現在的形勢、政治、鄉鎮、環境來整理。以饗讀者。深州共分十七個鄉鎮,一個開發區,四百六十七個村莊。此小冊雖經幾位退休人員編寫修改,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敬請閱讀此冊時的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再次修訂。
  • 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深州人深州話講述鄉村故事
    小成本製作、充滿河北元素、非職業演員出演……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引發關注深州人深州話講述鄉村故事近日,一部小成本製作、充滿河北元素的電影《平原上的夏洛克》引起業內和觀眾的普遍關注。
  • 重現抗戰烽火歲月 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在重慶落成
    重現抗戰烽火歲月 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在重慶落成 2015-12-08 18:52:48   中新網上海12月8日電 (記者 許婧)上海交通大學8日宣布,交通大學渝校舊址紀念碑落成活動儀式在四川美院舉行,自全國各地的100餘位交大校友齊集重慶九龍坡,共同見證交大渝校舊址紀念設施的正式落成,一起重溫抗戰時期交大盪氣迴腸的烽火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