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考明天就要來了,想像一下,黑板上的倒計時日就覺得緊張。
看似冷冰冰的高考分數,卻最能挑撥離間萬千考生的情緒。一言不合就上高考難三連:考生比你多、試題比你難、同分不同命。
別慌,上面那張圖只是過去不同地區考生之間吵得最熱鬧的,爆款梗。
然而每年都會多一批往屆考生加入群嘲,這很能說明高考在全國人民心中就是一個省一種困難模式的吃雞。
究竟在不同地方高考有怎樣的難度體驗呢? 我們不妨先從江蘇說起。
非要排出全國高考難度第一,最有可能的就是河南隔壁的山東的下面的江蘇。
江蘇考生太艱難了,理科卷幾乎是競賽水平不說,評定方式總在變化,早些年3+2,過幾年3+X,接著是大統考,過幾年又3+1+1,之後又改成ABC等級測試......這樣的創新,讓人應接不暇。
另外,據說江蘇只需出一人,就能讓其他省去爭第二,這個人叫葛軍,一個可以拉低分數線50分的男人。考生心中永遠的跪點,就是他出的高考數學題。
遠的不說,2010年葛軍命題江蘇高考數學題,滿分160分全省平均只有可憐的83.5分,硬是把那一屆江蘇考生難出復讀的心。
隔壁2013屆安徽考生紛紛點讚,那一年葛軍用一張數學試卷,讓安徽一本分數線狂降54分。
放道題給大家感受一下。給自己2-3分鐘,算完了嗎?超時就是一首涼涼送給自己。
更何況,在全國唯5自主命題地區,江蘇一本錄取率永遠是最低的,去年只有12.1%,遠低於隔壁上海的21.8%。
然而江蘇985、211大學數量僅次於北京,這麼多好大學,江蘇人錄取還這麼難。
網上有個段子說:北京的大學是北京人的大學,上海的大學是上海人的大學,江蘇的大學是全國人的大學。
向來盛產學霸的河南、山東,為什麼還會淪落到去和江蘇爭高考難度榜榜首?沒別的,就是人多。
2018年河南有98.38萬人參加高考,又一次拿下高考人數全國第一。
隔壁的山東也不逞讓,今年考生多達59.2萬,在這裡考上清北的概率,相當於出門撿到100萬…
在河南、山東參加高考,雙重壓迫了解一下。除了人海的殘酷競爭,還要面臨省內好大學少、省外招生少的窘境。
省內唯一的211大學(鄭州大學),對比冰島總人口兩倍還多的河南考生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
雖然山東坐擁山大、中海洋、中石油3所985,但在每年人山人海的考生面前,同樣也可以申請加入人多粥少的比慘群聊。
說到高考難,不得不提一下浙江考生。5個自主命題的地區,其他4個好大學都扎堆,而浙江只有浙大這一所985。
還有就是,新高考試點從浙江開始,本以為會減輕考生的負擔,然而數學題卻是一年出的比一年難,感覺出題人葛軍附體了。
考題難,取錄分數還高,去年一本錄取分數577全國最高,浙江考生真的要哭給你看。同樣的高分,北京人可以上清北,浙江人卻等不來浙大的通知書。
過去因為碾壓全國的奧數水平,外加一個變態的黃岡密卷,兩湖地區的考生無一不控訴高考難的。
用上全國卷後,依然不輕鬆,畢竟用的是最難的全國卷一,奧數級別的題走了,又來了超綱題。
去年的湖南考生更是找不到哭的地,理科一本線505分、文科一本線548分,統統位列第一,這分數放在福建妥妥的進廈大馬校。
另外,浙江、湖北、湖南過去在全國統考時分別獲得9次,9次,6次,錄取分數線第一!
你可能會對「高考移民」這樣的詞彙不陌生,恭喜福建成為其中的優質之選。
全國卷一它難任它難,福建只願面朝大海,低分飄過。去年一本分數線,福建理科441,文科489,理科比同考倒數第二低的山西還低40分。
40分的差距!什麼概念不好說,但就是能給人一種福建的一本是個人都能上的感覺。
擅於自嘲的胡建人不失時機地推銷起了自家房產,人少分低空氣好,此時不移,更待何時。
雖然民間傳聞北京考生400分可上清北純屬謠言,然而北上津一共14所985大學就是比河南0所985、1所211多。
比如,2017年北上津考生加起來也就16.76萬,才相當於河南考生的五分之一。
想像一下,一個北京考生出現在一群河南考生中,什麼也不說,仿佛就在說我們是考生少,但是架不住我們名校多啊。
然而北京考生上大學容易,想進名校其實也是蠻難的。
北大近5年來在北京的錄取分數,文科平均分沒低過660,理科平均分沒低過670,再簡單的試卷,600+分也不是你想考就能考的。另外,要知道北京985名校本地錄取率只有5.7%。
高考難度係數高也好低也罷,經歷過的人心底都清楚。
同樣作為少數民族地區,廣西一本錄取率遠低於其他自治區,只有可憐的8.44%,是不是就該自暴自棄了?
擁有不少優質大學的東北三省,高考競爭壓力也就中下遊水平,是不是就該向父輩一樣沾沾自喜了?
不過,再怎麼說,高考也是一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全國考試,每位考生還是很不容易的。
那:你認為全國高考難度係數最高的地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