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飼養者遇到鸚鵡在繁殖期暴斃的情況莫要放棄幼崽和蛋!

2020-12-20 愛鳥達人

鸚鵡在繁殖期間的暴斃機率頗大,甚至對於一些小型鸚鵡而言因為繁殖飼養的機率比疾病都要大上很多,但是很多飼養者在為剛剛因繁殖期間暴斃的鸚鵡而心痛時,其實他們也在為繁殖箱中的蛋或者剛剛破殼的幼崽而擔心,不過我想對大家說,遇到類似情況各位鳥友也不必驚慌,更不需要直接放棄,因為有很多辦法依舊可以解決這個難題!

繁殖箱中的鸚鵡蛋

1.我們就拿鸚鵡中比較適合繁殖的虎皮鸚鵡作為例子,雄性虎皮鸚鵡在繁殖期間暴斃,那麼這種情況飼養者並不需要擔心,因為雄性虎皮鸚鵡在種鳥產蛋、孵化和哺育幼鳥的過程中起到作用頗為有限,哪怕雄性虎皮鸚鵡死亡,飼養者只需要儘量少打擾它,基本所有雌性虎皮鸚鵡依舊會盡力將蛋孵化或是將幼鳥養大,當然飼養者也需要在它的夥食上多下功夫為其增強體質,如果該雌性虎皮鸚鵡本就體質較差或者出現虛脫現象,那麼飼養者便需要強行制止其孵化哺育過程。

未能獨立的虎皮鸚鵡

2.如果在虎皮鸚鵡繁殖過程中雌性虎皮鸚鵡暴斃,那往往會出現多種情況,正所謂父愛如山,有些虎皮鸚鵡在雌性虎皮鸚鵡死亡後依舊會代替母鳥哺育幼鳥,不過孵蛋還是免了吧!當然有些比較渣的公鳥便不會繼續哺育幼鳥甚至對幼鳥不理不睬,對此,飼養者只能另尋合適的保姆鳥孵化和餵養或者人工電孵和手養了。

暴斃的雄性成年虎皮鸚鵡

3.虎皮鸚鵡種鳥在繁殖期間雙雙暴斃的機率雖然極小,但是這種現象依舊存在,大多是飼養者不顧季節或者令虎皮鸚鵡連窩繁殖,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虎皮鸚鵡無法適應溫度、溼度並且過度勞累導致體力不支,畢竟一對虎皮鸚鵡種鳥其中一隻死亡,另一隻單獨照顧幼鳥其負擔往往更大,因此另外一隻死亡的機率也會增加。當然如果飼養者真的遇到這種情況往往只能選擇電孵手養的方式了!

相關焦點

  • 在虎皮鸚鵡的幼崽中飼養者一般會留下哪幾隻?
    飼養者難免會遇到虎皮鸚鵡繁殖的現象,這件事對飼養者而言可以說是既興奮又令人擔憂,興奮是因為一部分飼養者能夠得償所願馴養虎皮鸚鵡幼鳥,而擔憂之處便是虎皮鸚鵡強大的繁殖能力以及個人的飼養條件,因為虎皮鸚鵡幼崽的成活率是有差距的,如果虎皮鸚鵡幼崽的成活率較高,那麼它們便需要被飼養者處理掉
  • 飼養者對虎皮鸚鵡生崽的顏色是否應該關心
    一般情況下,飼養者對虎皮鸚鵡幼崽的羽毛色彩、健康程度以及性別性格都頗為關注,而對於虎皮鸚鵡幼崽的羽毛色彩,有些飼養者可能認為其重要性並不高,甚至只需要順其自然即可,可事實並非如此,虎皮鸚鵡幼崽的羽毛色彩往往能夠得出很多有用的信息。
  • 虎皮鸚鵡蛋一直不孵化,切勿強制剝殼!
    我想很多虎皮鸚鵡的飼養者在飼養虎皮鸚鵡時都有令人焦急的時候,一個是在買虎皮鸚鵡之前對即將拿到手的虎皮鸚鵡感到期待,還有便是虎皮鸚鵡繁殖時期,特別是虎皮鸚鵡幼鳥即將從蛋中破殼而出時更是令很多飼主焦急等待,然而虎皮鸚鵡體質不同,生崽的情況也大不相同,有些虎皮鸚鵡從產蛋到蛋孵化非常順利,
  • 如何幫助虎皮鸚鵡幼崽預防和矯正八字腳呢?
    虎皮鸚鵡可以說是一種家喻戶曉的小型寵物鳥了,因為虎皮鸚鵡價格低廉、品種眾多而且活潑可愛,因此很多飼養者對它們是情有獨鍾,然而我們一般將虎皮鸚鵡養到5個月大時,一對虎皮鸚鵡還能配對繁殖,在虎皮鸚鵡孵化出虎皮鸚鵡幼崽後我們一定要小心對待,以免虎皮鸚鵡幼崽患上八字腳這種症狀。
  • 聰明小夥子在家飼養鸚鵡,靠這些「小太陽鸚鵡」,年入幾十萬
    很多粉絲私信過我,說想大規模飼養鸚鵡,甚至有些連鸚鵡都沒有養過,就想大規模飼養。我通常都會建議他先養一對虎皮鸚鵡,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鸚鵡,如果不是出於對鸚鵡強烈的愛,那麼你就很可能會失敗。如果僅僅是為了賺錢,你就沒有必要養殖鸚鵡,責任心和熱愛讓養殖鸚鵡變得更輕鬆。
  • 貓頭鷹認錯鳥蛋 孵化出一隻木鴨幼崽
    你聽說過貓頭鷹和小鴨住在一起的故事嗎?這聽起來像是發生在故事書裡事,但這對奇特的小夥伴卻是生活在現實中的,這一幕被一位來自佛羅裡達州的攝影師在自己的後院裡拍了下來。Laurie Wolf最初以為住在附近樹上的是貓頭鷹和自己的幼崽,仔細一看,這只可愛的黃色小鳥竟然是一隻小鴨子,貓頭鷹把它當作自己的孩子養大了。Wolf在接受採訪時說:「它們兩個人肩並肩坐在那裡,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直到今天我還是不相信。」起初, Wolf擔心這隻食肉貓頭鷹最終會吃掉這隻木鴨幼崽,甚至聯繫了一位鳥類專家。
  • 虎皮鸚鵡繁殖越多,雛鳥成長期間體型拉開的差距越大!
    很多飼養者在家中有成雙成對的虎皮鸚鵡準備繁殖前都非常興奮,因為虎皮鸚鵡雛鳥毛茸茸大眼睛的一團小毛球非常惹人愛,不過有些飼養者卻非常發愁,虎皮鸚鵡生的崽太多了,親自體驗過人工、半人工繁殖虎皮鸚鵡的飼養者可能比較清楚,虎皮鸚鵡親鳥哺育雛鳥至少需要達到40天左右雛鳥才有可能出窩以及獨立進食
  • 虎皮鸚鵡養的越多、生的越多,繁殖皮皮更需飼養者再三考慮!
    目前飼養虎皮鸚鵡的飼養者有不少,但是真正將家中虎皮鸚鵡種族壯大的卻不多,事實上很多飼養者都清楚自己飼養虎皮鸚鵡是為了什麼,而不是盲目地繁殖虎皮鸚鵡雛鳥,畢竟家養虎皮鸚鵡只要不出意外大多能活六到十年,而虎皮鸚鵡繁殖對於配對成功的種鳥而言只需要短短三個月左右,因此飼養者在家中配對繁殖虎皮鸚鵡卻需要考慮再三
  • 烏龜幼崽喜歡朝向面部類似物
    英國倫敦大學和義大利特倫託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剛孵化出的烏龜幼崽喜歡面向臉部類似物。在9月14日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論文中,他們闡述了這項針對烏龜幼崽的實驗及其結論。
  • 動物幼崽的一萬種死法,你的善良和恐懼都有可能害了它
    如果遇到獸類幼崽,別管,快走; 2. 讓野生動物「野下去」,你的善良和恐懼,都有可能害它失去生命。 遇到哺乳動物幼崽,應該怎麼辦?但當時如果下車「救幼崽」,故事將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結局|圖片:王放 另外還有一些情況是,我們可能在小區的犄角旮旯散步,或者郊遊登山的時候發現獸類鳥類幼崽藏在石縫或者草叢間。那麼其實這些地方本來就是它們做窩喜歡選擇的地方,不需要大驚小怪,只是我們運氣好而已,並非它們急需我們的幫助。
  • 玄鳳鸚鵡養殖寶典
    如果您懷疑是否兩隻親鳥有親緣關係,那麼如果要避免,就必須選擇另一隻不同的玄鳳鸚鵡配偶了,如果你真的打算讓他們繁殖!一旦雄鳥和雌鳥呆在一起,那麼他們開始交配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交配後雌鳥會開始產蛋。一旦雌鳥開始產蛋,她將每兩天產下一枚蛋,隨後開始大約3周的孵化。非常重要的是在雌鳥停止孵化前不能也不應該動這些蛋,這個時間為產蛋後4個星期。
  • 豹子媽媽帶幼崽捕食,怎料遇到了一頭雄獅,鏡頭記錄驚險過程!
    豹子媽媽帶幼崽捕食,怎料遇到了一頭雄獅,鏡頭記錄驚險過程!獵豹的奔跑速度極快,動物們倘若是遇到了它,幾乎是不會在這場速度的較量中勝出的,可是帶著幼崽的母獵豹獵食時卻非常困難,它不僅要找到充足的食物,還要保護幼崽的安全。
  • 媽媽為什麼會遺棄幼崽?其實狗狗也有苦衷,主人要做好接手準備
    萬一真的遇到這種情況,主人的事前準備就可能挽救一條小生命。為什麼狗狗會拋棄自己的幼崽1. 不認可孩子拋棄孩子的情況多發生在年輕的狗媽媽身上。特別是那些第一次生產的媽媽,它們由於年輕時過早與母親分離而缺乏母性本能,可能不會將小狗與自己的孩子聯繫在一起。
  • 如何用英語稱呼貓頭鷹幼崽和其他動物幼崽?
    點擊標題處「牛津辭典」,關注我們,定期接收有關英語詞源、歷史和應用的文章。
  • 狗幼崽吃飯後拉稀
    狗幼崽吃飯後拉肚子,狗主人可以先檢查一下食物,因為狗幼崽的腸胃比較差,消化酶也不足,一旦食物比較難消化或者是有問題,容易導致狗幼崽拉肚子。狗主人可以先讓狗幼崽的腸胃休息一下,及時找出導致狗幼崽拉肚子的原因,然後採取措施解決狗幼崽拉肚子的問題。
  • 作為寵物,虎皮鸚鵡有時會故意餓死他們的幼崽,這是為什麼?
    俗話說,老虎的狠毒都不能不餵養他們的孩子,人類和動物對待他們的孩子非常相似,撫養下一代是自己的責任,擁有狗和貓的朋友應該有深刻的理解,鳥類也是如此,就好比麻省。對於部分寵物鳥,可能會有不同的體驗,尤其是虎皮鸚鵡,父母許多生產和孵化下的時候小虎皮鸚鵡是非常正常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外殼會發生改變!
  • 260個物種,119個存在「殺嬰」行為,動物為何要給幼崽過不去?
    260個物種,119個存在「殺嬰」行為,動物為何要給幼崽過不去?雄性寬吻海豚也會做類似的事情,如果一隻雄性寬吻海豚遇到了一隻未曾謀面的雌性寬吻海豚攜帶著一隻幼崽,它就會想辦法將母子分離,然後將小海豚殺死。在群居性動物長尾葉猴中,年輕的雄葉猴成為首領後,就會殺死幾乎所有未斷奶的小葉猴。圖:一隻雄性花豹殺死其他雄性花豹的幼崽。
  • 為什麼雄性虎皮鸚鵡會進繁殖箱探窩呢?
    飼養過虎皮鸚鵡的人都應該清楚,虎皮鸚鵡繁殖前期,雌性虎皮鸚鵡會進行探窩,說白了也就是雌性虎皮鸚鵡對自己即將產蛋和孵化場所的選擇,如果繁殖箱不能令雌性虎皮鸚鵡滿意,那麼它們是不會進行踩背和抱窩的,然而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說雄性虎皮鸚鵡探窩,很多飼養者也許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大多雌性虎皮鸚鵡在繁殖前期對繁殖場所非常關心,如果雄性虎皮鸚鵡想要進入
  • 貓咪幼崽感冒了怎麼辦
    貓咪幼崽因為太小了,剛出生不久會非常敏感和脆弱,它們出現感冒不能像大貓一樣用藥,寵物主人應該在幼貓感冒的時候,及時給貓咪進行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幼貓儘快恢復健康,避免病情加重,引起其他不可預估的情況,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幼貓感冒時的應對措施。
  • 教你正確的驗蛋方法
    對於飼養的鳥繁殖,不管是文鳥,還是鸚鵡我們關注最多的就是出殼率的問題。你想想從鳥兒產卵,到孵化出殼至少要半個月的時間,這半個月每天除了好吃好喝的供著,而且還過得提心弔膽,生怕驚嚇到鳥兒導致棄窩。在我們非常小心照顧的前提下,如果半月後發現小鳥沒破殼,或者只出殼一兩隻,那會是怎樣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