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承擔著市民日常通勤需求的公共運輸是防疫的重要一環,為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公交車冬季行車過程中,仍將保持開窗通風。而地鐵內,除了測溫、戴口罩等基本要求外,所有車站工作人員已帶上了手套並增加了站內的消毒頻次。
在71路外灘終點站,乘務員對跑完一圈的車輛立即擦拭扶手,並打開所有車窗通風。車廂內部的全面消殺每天一次,空調清潔則是一周兩次。站點裡的醒目位置,還張貼了佩戴口罩的提示牌。
71路車站調度員陸瓊浩:「司機和乘務員,他們自己也配備了一些(口罩),以便那些忘記帶的乘客的使用。」
在三線換乘的人民廣場站裡,所有工作人員已佩戴起手套,各個安檢出入口則繼續做好進站測溫,軌交站內的消毒頻次也有所加密。
軌交人民廣場站車站副站長楊傑:「接上級的要求,在原有的消毒頻次,包括防疫的工作指引細則要求下,每晚運營結束 增加一次全面消毒這樣一個措施。」
日常防疫不放鬆無論是乘坐公共運輸,還是出入公共場所,這兩天,各種防疫「叮囑」多了起來。上午九點,開門僅一個小時的國際飯店西餅屋外,顧客在以間隔一米的距離 等待,佩戴口罩、測量體溫,才可入內。不大的店內,無論是採購區,還是收銀臺,都張貼有疫情防控提示。
國際飯點西餅屋門店店長朱禹:「我們每天定期消毒,大概是早上兩次,中午一次,下午一次,關門之後還要再消毒。我們所有員工都登記好體溫, 包括家人有沒有發熱情況 ,如果有發熱的情況都要第一時間上報。」
面對近日新增的本土病例,顧客大多心態平穩,積極配合店家之餘,也緊記「自我防護小貼士」。
市民:「勤洗手,出門戴口罩。」
市民:「上海防疫得很好的,沒有這麼可怕的,我不怕。」
(看看新聞Knews記者:李恩蟾 戴晶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