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兩年前我就下了一個決心
要為英文語法正名
英語語法據大家說
是最枯燥無聊難懂
而且最沒有用的
除了英語是母語的人之外
中國人學英語語法到底有必要嗎?
問這個問題就好比在問:
現代人懂不懂法律知識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靠著心裏面最底層的良知
以不幹擾別人自由的原則做事
大抵上也可以活得好好兒的
你當然可以做一個法盲
不懂英語語法
你飆流利英語大概也沒問題
大家也能聽得懂
只是說話寫文章有沒有邏輯?
會不會讓人誤解?
能不能把話說清楚?
順帶還帶一點味道和藝術?
這些你真就完全沒有保障了
那「語法」這個詞帶來的負面形象是怎麼產生的?這大概就是各種語法書的緣故了。
從學英語開始,我們就接觸了各種各樣的語法書,國內大陸除了幾本編得不錯的之外,大部分的語法書都只是說一些不是「人話」的話,和各種模稜兩可講不清楚的術語。那些概念,都好像是飄在空中的雲朵,讓人捉摸不到。
除了那些對語言天生敏感的人之外,多數學生只記得一些條條框框的規則,最後又都被遺忘了。
懷著好奇心,我自己琢磨了幾年,嘗試著找到一種目前我和學生們用下來蠻簡單的一個語法體系(注意:我是說語法「體系」),在這裡面所有的條框框都變成了相互連接、互相之間可以轉換的一張簡單的網絡。(當然,我相信還有更好的方式等待著被挖掘出來。)
我也準備做一件事,從這一講開始,把這些概念用最直接、接地氣的方式讓你能感知、觸摸得到。為了和英語中像介詞、冠詞等這些小語法區分開來,我稱那些幫助我們寫句子的語法叫「句法」。
句法真正好玩兒的部分,在後頭去了,我們還得先從最簡單的「主謂賓」和「主系表」結構講起
對這塊知識已經精通的朋友,您大可看到這就出門左轉好了
主謂賓結構、主系表結構是很多學生都容易混淆的概念。但是為了學好英語,又必須理解清楚這兩個概念,因為這對英語世界中的主語從句、假主語從句、賓語從句、和表語從句、同位語從句的認識和運用的意義很大。
如果去參考很多語法書上對主謂賓和主系表結構的解釋,會覺得頭暈暈的,不太好理解。今天我們用一種比較簡單的方式來區分這兩類句子結構的概念。
一.主謂賓結構
先來看以下幾個簡單的句子。
1.吳京拍戲。
2.媽媽煮玉米粥。
3.我想家。
在第一個句子裡面,吳京在幹嘛?拍戲。
吳京拍什麼?很簡單,他在拍「戲」。
那反過來說,戲被誰拍呢?被吳京拍。
第二個句子,「媽媽煮玉米粥。」
媽媽在煮什麼?玉米粥。
玉米粥被誰煮?被媽媽煮。
同樣的,第三個句子「我想家。」
我在想什麼?家。
而反過來說,家被我想。
這三個句子裡面都有一個共同的很簡單的邏輯,如果用一個簡單的模式來總結,可以把這樣的句子統一總結為「A把B怎麼樣」,反過來說是「B被A怎麼樣」這樣的結構。
編寫語法的語言學家們為了定義這樣的一種語言結構,有什麼簡便的辦法呢?為了說明這一點,來看一下生活中一個很直接的例子:
我們中國人是很熱情待客的,當客人來到家裡面,主人都要把家中好吃好喝的拿出來招待好客人。在這個場景裡面有一個很簡單的句子:主人招待客人。
再一次,主人幹嘛?在招待客人。反過來說,客人被主人招待。誒,剛剛我們故事裡面說到了,我們都把好吃好喝的來招待客人,我們聽起來是不是好像是在「餵」客人呢?好像我們要餵飽他們的樣子。我們在這裡開個玩笑哈,主人餵客人,客人被主人喂。
這個句子跟前面的三個句子都是同樣的結構,於是我「瞎編」:那些做語法語言學家乾脆把有類似結構的句子都稱之為「主謂賓」結構。當然,這裡的【謂】不是餵養的喂,而是言字旁的謂。我們只是取它的相同的音而已。
總結一下:
【如果一個句子的結構可以簡單的被總結為A把B怎麼樣,或者反過來說成B被A怎麼樣】句子結構,我們就可以稱它為主謂賓結構。
再看幾下幾個英文的例句,他們是不是主謂賓結構呢?
I love you.【我愛你。】
Jenny likes music. 【Jenny熱愛音樂。】
Mike is having his dinner. 【Mike正在吃晚飯。】
相信聰明的你已經看出來了,是的,他們都是主謂賓結構。那你現在能回答這些句子裡面,哪個部分是主語,哪個是賓語嗎?
到這裡,我們可以回到語法書上對主謂賓結構的定義了。在主謂賓這樣的句子結構裡,主語就是那些執行某個動作的人或者物,而賓語就是那些承受這個動作的人或物。
我們再稍微思考一下,既然要滿足主謂賓結構,也就是滿足A把B怎麼樣這樣的結構,這裡面的A和B是不是都必須得表示某種東西或事物的名詞呢?不管這個名詞本身是抽象的概念還是實在的東西。
答案肯定是的。也就是說,主謂賓結構裡面的主語和賓語,本質上都必須得是一個【名詞化了的概念】。
二.主系表結構
再看下面這幾個例句,它們還是主謂賓結構嗎?
1.陳道明是個好男人。
2.文老師像個藝術家。
3.我爸爸成為了護妻狂魔。
先問下,你知道陳道明嗎?陳道明是我們這一代人都很喜歡的一位男演員。很多人稱他為男神,其中的細節你自行百度就好。
第一個句子說:陳道明是個好男人。問題來了,陳道明有沒有把這個好男人怎麼樣?同樣反過來,這個好男人有沒有被陳道明怎麼樣?好像並不能這麼解釋是吧?
看第二個句子,「文老師像個藝術家。」文老師有沒有把這個藝術家怎麼樣?這個藝術家有沒有被文老師怎麼樣呢?好像也沒有哈(暗笑兩行淚。。。)。
第三個句子,「我爸爸成為了護妻狂魔。」 我爸爸有沒有把護妻狂魔怎麼樣?這個護妻狂魔,也沒有被我爸爸怎麼樣,對吧?
你已經發現了,上面這三個句子都已經不能用主謂賓結構所呈現的A把B怎麼樣,B被A怎麼樣的方式來解釋。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是主謂賓結構。
再仔細看一下,陳道明和好男人是什麼關係?原來這個句子是想說,陳道明人品很好,他並不是我們常見的娛樂圈的渣男,好男人這一個詞是用來描述陳道明的人品的。
文老師像個藝術家。這句話是說文老師的行事方式非常有藝術氣息,我們用藝術家這個詞來描述文老師的個性。
我爸爸成為了一個護妻狂魔。這句話是說,無論在家裡面或者在外面,我爸爸都保護著我媽媽,不讓他兒子我或者任何人欺負我媽,所以護妻狂魔這個名詞是用來描述我爸爸在生活中所呈現出來的樣子。
如果還是用 A...B 模式來解釋這樣的句子結構,你會發現這裡面的 B 都是用來表達 A 的某種狀態的。我們就稱這些 B 代表的名詞叫做「表語」。你可以理解為,【表語就是表達主語的某種狀態的信息。】
看下面幾個英文句子:
Tiffany is beautiful.(beautiful用來表達Tiffany的長相的狀態)
Your dad is hard-working.(hard-working表達your dad的做事的狀態)
My dream is to be a doctor.(to be a doctor(成為一個醫生)表達my dream 的實際內容)
Tony's car is at the parking lot.(at the parking lot表達Tony's car的位置)
我們稱這四個句子裡面的beautiful, hard-working, to be a doctor, at the parking lot 這些語素叫做表語。
OK,看一下連接主語和表語的這些詞「是」、「像」、「成為」,它們看起來並不是主語發出的某個動作,他們只是連接主語和表語的一個詞,我們在語法裡面稱這些詞為聯繫動詞。乾脆再簡單一點,就把它們叫做系動詞好了。
之前我們在講主謂賓的時候,說到主謂賓裡面的主語和賓語必須是一個名詞化的概念,那「主系表」這種句子結構裡面的表語,它是不是一定非得是名詞化的概念呢?往上翻看這幾個主系表的句子吧。(暫停)
你已經看到了,表語可以是名詞,也可以是非名詞化的概念,比如說形容詞,介詞短語。
小結
總結一下這一節的主要內容。
1.一種區分主謂賓和主系表兩種句子結構的方式,就是看這個句子是否可以簡化成「A把B怎麼樣」,反過來說「B 被 A 怎麼樣」的模式。
2.主系表結構裡面的表語是用來表達主語的各種狀態的。而系動詞,正如「系」的字面意思,就是用來聯繫主語和表語的。
特別說明
1.歡迎你把你的思考放在留言區跟我們一塊兒分享,你也可以把今天的內容分享給那些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人。
2.如果你對我們的內容或觀點有獨到的建議和改進辦法,我們十分期待和歡迎你和我(微信號:TitusWen)和潘潘(微信號:PanYuer1009)微信聯繫。
3.關注我們的朋友們,這是VoiceEnglish每周的內容計劃,供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