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過去式!「微軟 Lumia」官方微信公眾號遷移至「微軟科技」

2020-12-17 天極網

今日(28日)消息, 據媒體報導,微軟Lumia官方微信公眾號近日出現遷移變動,官方稱因運營需要,微軟Lumia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業務及功能將轉移至微軟科技官方微信公眾號。

微軟於2016年夏天關閉了 Twitter 上的Lumia支持帳戶@LumiaHelp,所有服務和內容被合併到@MicrosoftHelps 之中。最後,微軟於去年12月10日對Windows 10手機作業系統停止一切支持。

原文:

關於公眾號進行帳號遷移的說明 因運營需要,您所關注的公眾號微軟 Lumia 將進行帳號遷移。屆時本公眾號的業務、功能將轉移至新公眾號微軟科技。遷移詳情如下: 舊帳號名稱:微軟 Lumia 舊帳號主體:微軟 (中國)有限公司 新帳號名稱:微軟科技 新帳號主體:微軟 (中國)有限公司 溫馨提示:為保障您未來服務不受影響,我們將在 1 天后為您自動關注微軟科技。若您不同意,可在 1 天內取消關注本公眾號。

據了解,微軟 Lumia系列手機曾經深受數碼愛好者的喜歡,不過終究還是沒能長期競爭中生存下去,令不少網友感到遺憾。

相關焦點

  • 兩年時間過去,微軟這個應用離盲人「看到」世界又了進一步
    如同當年那個神奇的眼鏡一樣,Seeing AI 這款應用能藉助 AI 技術來分析周圍的物體,通過手機鏡頭捕捉到的文字、條形碼、圖像等直接「口述」出來傳達給用戶,讓他們得以「看到」周圍世界。我們也在 App 發布後帶來過第一時間體驗。
  • 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新理念「數位化轉型即服務」是什麼?
    ——張益肇,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按:2018 年 5 月 8 日- 9 日,微軟亞洲研究院「創新匯」在北京舉辦了自成立後的首屆創新論壇。但細心的人如果關注微軟亞洲研究院近期的一系列署名文章就會發現,「創新匯」這個平臺的背後則是基於他們近期提出的「數位化轉型即服務(DTaaS)」理念;換句話說,「創新匯」是該理念的一次落地。
  • 抖音已不能搜索「英雄聯盟」「王者榮耀」;熊貓直播 App 已下架...
    路透社指出,創新基金的啟動標誌著軟銀這隻基金投資科技的雄心超過沙特基金支持的願景基金。(來源:品玩)熊貓直播的 Android、iOS 應用均已下架3 月 7 日晚間,熊貓直播的 Android、iOS 客戶端已經在官方下載渠道消失,無論是蘋果 App Store,還是 Google Play,都已經找不到它的身影,只剩下一個「熊貓主播版」。
  • 谷歌,FB,亞馬遜,Twitter 四家已退出「數據黑洞」群
    科技評論消息,谷歌、微軟、Facebook 和 Twitter 四大網際網路巨頭於今日聯合發布了「數據傳輸計劃」(Data Transfer Project),旨在讓不同平臺的數據可以無障礙傳輸。谷歌形容該項目為:用戶可以「直接將數據從一個服務遷移到另一個服務,無需下載和重新上傳。」
  • 一句話創造一個新物種,微軟這個新工具讓你當一回「造物主」
    文章來源於愛範兒(微信號:ifanr),原標題為《一句話創造一個新物種,微軟這個新工具讓你當一回「造物主」》」。目前 Google 和 Adobe 的一些圖片生成技術都是基於真實的圖片開始生成,而微軟這個繪圖機器人則是從像素點開始生成,是真的「憑空想像」。比如那幅小鳥的照片,輸入的文本中並沒有提到它會站在一個樹枝上,最後的結果其實是來自 AI 在大量數據學習後的想像。這一切都是通過一個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完成的。
  • 微軟搶先Google開了一場「真·開發者大會」,關鍵詞是責任和開放
    摘要:還記得納德拉那句「Microsoft + GitHub = Empowering Developers」嗎?他至少說服了 Build 現場接連鼓掌、熱情高漲的開發者們。「幾年前,我們開始聊責任的時候,聽起來還挺無聊的,畢竟在一場科技大會,人們想看到的只是各種浮誇的前沿技術。但時代已經不一樣了。」
  • 搜狐社交產品狐友正式上線;微軟公布次世代 Xbox「Scarlett」;小米...
    談到與微信的區別,張朝陽表示,在微信熟人你認識不了新的人,狐友上面可以不斷認識新的人,而且認識新的人沒有給你壓力,你可以跟他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是徹底陌生人的社交,現在的需求市場上沒有。」(來源:新浪科技)
  • ...微軟翻譯軟體「中譯英」比「英譯中」還要好? | 極客早知道
    (來源:新浪科技)G 點評:不止是阿里,開曼群島上的百度、京東公司回歸 A 股之日同樣可期B 站將啟動「青少年防火牆」計劃B 站昨日宣布將啟動「青少年防火牆」計劃,通過大數據分析、關鍵詞管理等措施,從嚴識別並過濾對青少年的不良信息。「青少年防火牆」計劃分為兩部分:1、加強身份認證。
  • 微軟全球技術院士黃學東:「超人」語音識別模型
    整理 | 邱陸陸每年的秋天也都是微軟語音「收穫」的季節,重量級的研究成果接連發布,將人與機器連接更緊密的產品逐步進入大眾視野。9 月 8 日,我們專訪了機器之心的「老朋友」——微軟全球技術院士黃學東,共同探討了語音領域這一年裡技術方法的變遷,關注重點的轉移,以及從高精度模型到好用產品的轉化之路。
  • 實體店倒閉,開源卻「慷慨」:微軟開源Python庫Lumos用於自動監視...
    近年來,微軟在開源上做出了卓越貢獻。 儘管微軟所有實體店都倒閉了,但這家成立的快50年的大企業還是熱衷於「做慈善」。 最近,微軟的「開源版圖」又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Lumos庫也開源了。Lumos是一個Python庫,用於網絡應用程式中的度量回歸的自動檢測與診斷。
  • ...招聘高級區塊鏈開發工程師;微軟翻譯軟體「中譯英」比「英譯中...
    (來源:新浪科技)G 點評:不止是阿里,開曼群島上的百度、京東公司回歸 A 股之日同樣可期B 站將啟動「青少年防火牆」計劃B 站昨日宣布將啟動「青少年防火牆」計劃,通過大數據分析、關鍵詞管理等措施,從嚴識別並過濾對青少年的不良信息。
  • 申請微軟E5開發者,白嫖「正版應用」和 5T「OneDrive」
    之前雷鋒哥分享過「白嫖微軟「OneDrive」網盤 5T 超大容量」需要用教育郵箱註冊
  • 繼續學英語吧,這次是微軟小英[微信公眾號]
    擁有微信公眾號和 Android 客戶端。@Appinn外語最大困擾是什麼?當然是要怎麼說出來的問題,雖然學了不少英文,但在面對當地人的時候,如何迅速組織語言說出來,就是現在很多英語學習工具不具備的功能了。語言是變化多端的,跟讀往往只能學到皮毛,想要流暢溝通,還是需要用自己的話說出來。
  • 「愛情就像脂肪,是點點滴滴的積累」,微軟小冰造句天馬行空,三大...
    作為一款主業為「陪聊」的對話機器人,微軟小冰近幾年來不斷解鎖其他副業的進階之路,受到了不少關注。然而為什麼要讓微軟小冰唱歌、寫詩、作畫以及現在為什麼還讓她開啟了「造 比喻句」技能?微軟小冰這些技能的背後又有哪些技術支撐?伴隨著前不久第七代微軟小冰的誕生,各位心中的這些疑問想必又被放大了不止一倍。
  • 微軟醜到可愛的「Windows 毛衣」正式開賣,包裝也是復古風滿點
    #毛衣#微軟醜到可愛的「Windows 毛衣」正式開賣,包裝也是復古風滿點微軟(Microsoft)12 月 1 日宣布,三款以 「Windows」為主題的毛衣已經在官方商店正式開賣,部分收入將捐予非營利組織 Girls Who Code,該組織致力於幫助年輕女性學習計算機科學,以彌平性別就業差異。
  • China Daily 聯合微軟出了一款小程序!有了它,無字幕「看片」指日...
    這裡是「國家隊」欄目的第 15 期。在微信小程序的服務範圍中,「政務民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大類。這預示著,未來只要用手機,就能處理大量公關事務,享受公共服務。目前,有哪些「國家隊」小程序入場了呢?只要關注本欄目,每周都能獲得一款優質推薦。
  • 告別微軟全家桶,手機版「三合一」的 Office 終於來了
    微軟去年就在內測的 Word、Excel、PowerPoint「三合一」應用《Office》終於在昨天正式上線,文檔、表格、PPT 都可以在同一款應用內處理,手機又省下好幾 G 容量。文檔支持直接保存、另存為和保存至雲端(OneDrive、Dropbox 等以及個人站點)。
  • 不只說日語這麼簡單,微軟小冰要變「國際冰」
    .(・∀・)゚+.゚」(夏威夷有大海);至於她是不是在北京,則用「そーだそーだしーらんぺ!!!!」這句朋友和我都搞不清的話含混了過去(翻譯軟體說是:蘇打汽水 Shiranpe!!!!)。事實上這一「變身」技能來自「日本版小冰」,是完全由微軟(亞洲)網際網路工程院日本團隊封閉開發、功能類似「中國版小冰」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日本版小冰」參照日本本土流行文化,將人格設定為 17 歲日本女高中生。
  • ...獨家紅包夥伴;春運車票預售跌 60%;微軟計劃開發「疫苗接種護照」
    (來源:36 氪)快手 IPO 市場認購火爆,部分投資者動用私人關係「預定份額」有消息人士透露,相較於此前 500 億美元的預期,快手的估值可能有所下調。此前有媒體報導稱,快手最快或於 2 月 5 日掛牌上市。部分機構投資者已經摩拳擦掌,甚至不惜動用私人關係「預定份額」,在過去 70 多天,部分投資人四處尋找可能與快手創始人宿華等核心管理層最近的關係以拿到額度。
  • 微信語音識別團隊如何避免AI 把「久石讓」聽成「就是了」?
    編者註:這是微信派《技術盒子》第一期,希望以趣科技,輕科普的方式來跟大家聊聊微信產品背後的故事。極客公園已獲得轉載授權。原標題:《語音識別揭秘,如何讓微信「聽懂」你的心?》從 1972 年,一個孤獨程式設計師對著電腦敲下第一句「hello world」開始,人類與人工智慧的溝通與對話,便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