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漢」和天使媽媽的抗疫故事|王春豔|醫療隊|抗疫|武漢|疫情|...

2020-12-17 健康界

一天,正在病區工作的王春豔,突然感覺眼前陣陣眩暈,隨之胃部的不適也悄然襲來。隊友們趕緊扶她坐下休息,可是即便是休息了片刻,這種症狀仍然沒有得到緩解。

穿戴好防護裝備的王春豔

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讓王春豔意識到了什麼。下班之後,她悄悄買來了早孕試紙,當看見試紙上漸漸清晰的紅色兩道槓,她哭了。雖然王春豔和丈夫早就想家裡再添一位「小公主」,現在孩子來了,是喜事,但在這個節骨眼上,要留下孩子,就意味著要離開一線,甚至返回。不回或留在一線,孩子和自己都有可能感染,甚至還有流產的風險。

思前想後,「我是來分憂的,不是來添麻煩的。」抱著這樣的想法,王春豔決定繼續堅持完成這份工作。

儘管帶隊領導幾次三番地勸說,王春豔只有一個態度:我會盡一切努力保護好自己,決不當「逃兵」!

工作中的王春豔

可能知道媽媽是在完成一項艱巨的任務,小傢伙很安靜,所以,王春豔的早孕的反應並不是很劇烈。但穿著悶熱的防護服,清理患者的排洩物的時,不適感還是會「飛」一樣地襲來,她試著用手強壓喉嚨,但效果不大。於是,她在進入病區前乾脆不吃東西,等到下班後再大吃特吃補充營養。

「寶寶,這是你和媽媽的雙重考驗哦!我們都要堅持下來,好不好?」王春豔常在心裡和未曾謀面的寶寶對話,她想,也許這也是孩子對自己的一次考驗,如果把護理病人也當成護理自己的孩子,事情應該會容易許多。果然,這樣的想法讓王春豔逐漸戰勝了自己的各種不適,半個多月後,情況出現了好轉。

為自己加油打氣

一帆風順是偶然,充滿坎坷是必然。就像生活帶給我們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王春豔也有動搖和害怕的時候。在一次給病人翻身的時候,可能是太過勞累,王春豔感覺小腹一陣疼痛襲來,瞬間眼前一黑,眼看就要跌倒,隊友們趕緊扶住了她。

到底是堅持還是放棄?想想38歲的自己已經是高齡孕婦,好不容易有了這個孩子,是丈夫和自己一直都期望的,如果繼續這樣高強度的工作,孩子很有可能會不保。但轉身看看隊友們忙得焦頭爛額,看著醫院外焦急的病人家屬盼望著自己的親人也能早日平安回家,又想到自己和兒子的約定,王春豔選擇了堅持、再堅持一下

王春豔和她的隊友們「平安歸來」

就這樣,在醫療隊54天的奮戰下,出色完成了抗疫一線的任務,不僅隊員沒有減員,王春豔還「帶」著她的寶寶平安落地烏魯木齊,整個醫療隊平安「超員」回家。

2020年9月30日,王春豔的寶寶平安來到了這個世界,夫婦倆為孩子取名:小武漢。以此紀念那段難忘的日子,王春豔說,這段抗疫經歷,雖險雖難,但她從不後悔。

相關焦點

  • 退役全國賽艇冠軍手工製作千餘個「抗疫天使布娃娃」專贈恩人
    作為抗疫志願者,她被援鄂醫務人員感動,於是手工製作了一千多個抗疫天使布娃娃捐贈給恩人們。用廢棄防護服和絲線做成抗疫天使布娃娃吳俊說,製作抗疫天使布娃娃的念頭,是她在疫情期間做志願者時萌發的。1月22日,吳俊看到青山區團委招募志願者的信息,瞞著家人報名加入。
  • 剪紙裡的武漢「抗疫」故事,你見過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我想在疫情結束後,創作一幅《武漢保衛戰》剪紙作品,記錄武漢的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近日,武漢剪紙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毛月明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他已經創作了26幅有關「抗疫」主題的作品,致敬一線抗疫工作者、傳遞抗疫信心。毛明月創作的剪紙作品《武漢加油》。
  • 戴生岐:為馳援武漢抗疫醫療隊凱旋而歸作
    戴生岐:為馳援武漢抗疫醫療隊凱旋而歸作 為馳援武漢抗疫醫療隊凱旋而歸作(外兩首) 戴生岐 九州方圓山水佳, 仁愛大樹萬古發。
  • 武漢圖書館播撒書香助抗疫
    出院前夕,不少患者手持書籍、安靜閱讀的場面觸動了很多人;更早之前,一男子在武漢方艙醫院安靜讀書的照片走紅網絡,就連該書作者也在社交網絡轉發了他的故事。閱讀,成為戰「疫」一線一股無形的力量。  作為緩解焦慮的「良藥」,閱讀在武漢的方艙醫院等抗疫一線始終沒有缺席。
  • 傾聽「最美逆行者」故事,建業隊為抗疫英雄喝彩
    疫情期間,4.2萬像仝麟龍一樣的白衣天使衝在了抗疫最前線,作為一名從武漢歸來不久的「最美逆行者」,仝麟龍向建業全隊講述了他在武漢工作41天的點點滴滴。「我不是英雄,醫生不是刀槍不入、無所畏懼,這是一場不計生死、不問歸期的戰鬥,我們的使命就是把自己擋在病毒最前面。」分享會一開始仝麟龍就這樣說。女護士為什麼要剃光頭?
  • 最美逆行 | 援鄂醫療隊員孫菡一家的「抗疫故事」
    _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我市醫護人員不懼危險、主動請纓,先後三批馳援武漢,奔赴疫區開展救治工作。充分體現了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醫德和奉獻精神。_而他們的家屬,也在西安默默的支持著前方的親人。
  • 武漢抗疫專題展覽
    疫情期間,張兆堂一家五口感染新冠肺炎。2月10日,他住進火神山醫院接受治療,3月他和老伴一起康復出院。「在抗美援朝時沒有犧牲,在疫情中也挺過來了,要感謝我們的黨。」她說自己和愛人40多天沒回家,看到這一幕仿佛又回到了那段與戰疫的日子。今天能在抗疫展覽館看到自己的隊伍原型,感動一切都是值得的,內心感到自豪。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數度哽咽失聲,淚流不止。她說,(醫務工作者)他們也怕,但是為了更多的武漢人,湖北人,他們寧願捨棄家裡的事情,來武漢幫助我們。他們真的很不容易。
  • 武漢抗疫天橋感動全國網友,設計單位揭秘幕後故事
    楚天都市報1月5日訊(記者劉孝斌)天橋刻上了所有援鄂醫療隊名稱和人數,武漢抗疫天橋感動全國網友(點擊查看報導)。今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設計單位武漢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獲悉,去年3月疫情期間,曾6次在線上討論專題方案,最終確定了目前的抗疫主題。
  • 抗疫情景劇《天使之愛》4月17日天津衛視首播
    原標題: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創作抗疫情景劇《天使之愛》4月17日天津衛視首播 4月16晚8時,封面新聞記者從天津獲悉,由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創作拍攝的全國首部抗擊疫情舞臺情景劇《天使之愛》,將於4月17日上午11點在天津衛視播出。
  • 最美逆行|援鄂醫療隊員孫菡一家的「抗疫故事」
    _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我市醫護人員不懼危險、主動請纓,先後三批馳援武漢,奔赴疫區開展救治工作。充分體現了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醫德和奉獻精神。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市第三醫院感染科醫師孫菡的家中,聽聽他們一家三口的「抗疫故事」。
  • 隔著屏幕的生日祝福 送給抗疫一線的媽媽
    1月31日是江西第一批援助武漢醫療隊隊員黃琳35歲的生日。「媽媽,我想你!」「媽媽加油!」黃琳的兩個兒子畫了兩幅生日蛋糕畫,送給在武漢一線抗疫的媽媽。   近日,不少江西人在朋友圈轉發一段暖心視頻,兩個孩子舉著畫有蛋糕的圖畫說「祝媽媽生日快樂!」雖然這是兩個孩子一句簡單的祝福,但卻有著一個不平凡的故事。
  • 勇敢的抗疫天使,畫圖如此美麗!
    武漢加油溫暖長春 同心戰疫武漢:防護服上繪吉林家鄉近日,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由吉林省20多家醫療機構組成的吉林省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將家鄉吉林的美景、地標繪製在防護服上,醫護人員希望把家鄉最美的一面展現給患者,傳遞美好希望。
  • 抗疫無國界 中國援外短期抗疫醫療隊集結出發甘比亞
    2020年11月8日,應甘比亞共和國政府邀請,由遼寧省承派的中國援外短期抗疫醫療隊在瀋陽隆重舉行出徵儀式,正式啟程赴非洲甘比亞執行為期3個月的國際抗疫醫療任務,這是我國在前期向多國派出抗疫專家組基礎上再次派出短期抗疫醫療隊,也是落實30個中非對口醫院合作機制的首批派隊。
  • 講述感人抗疫故事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我市舉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專題報告會邀請了「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劉慶榮同志,「全國抗擊新冠疫情先進集體」市中心人民醫院的代表陳子林同志分享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的感受。作為長期戰鬥在惠州醫療戰線上的黨員,我參加過抗擊非典、還參加過汶川抗震救災,也全程參與了這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當手捧那枚沉甸甸的獎章時,我的眼睛溼潤了。
  • 山影新片《武漢,你好!》開機 致敬抗疫英雄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30日訊 以山東援鄂醫療隊人物、故事為原型的網絡電影《武漢,你好!》於11月29日在武漢正式開機。電影《武漢,你好!》圍繞山東援鄂醫療隊護士丁曉彤的故事展開,以普通百姓的視角講述抗疫中的感人故事,遵循「小人物、大情懷、正能量」的創作原則,塑造了真實感人的醫務人員以及平民百姓的英雄形象,通過以小見大的創作手法,用疫情之下的凡人小事、凡人真情,藝術化地謳歌時代、謳歌黨,體現了山影的責任意識和時代擔當,是一部致敬醫護工作者和各行各業平凡英雄的誠意之作。為了更好的展現「抗疫」精神,《武漢,你好!》
  • 你好 我的城」援鄂醫療隊員孫菡一家的「抗疫故事」
    _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我市醫護人員不懼危險、主動請纓,先後三批馳援武漢,奔赴疫區開展救治工作。充分體現了醫務工作者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崇高醫德和奉獻精神。今天的節目,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我市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市第三醫院感染科醫師孫菡的家中,聽聽他們一家三口的「抗疫故事」。0:00/ 5:00一家三口的「抗疫故事」
  • 歐洲抗疫故事 | 一家人的兩國抗疫記
    當新冠疫情2020年席捲世界,一個跨國家庭不僅說「兩國話」,還經歷了兩國抗疫。海外華僑華人今年可謂抗疫「打全場」,數不清多少故事值得講述——講給中國人聽,也講給外國人聽。歐洲抗疫故事第三篇,這是一個家庭的故事,更是一個群體的故事,敬請查收。
  • 致敬抗疫英雄 傳遞向上力量 電影《武漢,你好!》正式開機
    危機時刻,白衣天使成為最美逆行者,在中央統一部署下,全國各地援鄂醫療隊紛紛奔赴疫情重災區武漢,一場牽動億萬人目光的武漢保衛戰就此打響。在此期間,醫護人員付出了汗水、淚水乃至犧牲,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疫情結束,大愛流傳,作為記錄和傳播社會發展的專業人員,影視工作者有責任去抒寫抗疫感人故事,致敬每一份奉獻。
  • 上海數十家餐企為「抗疫天使」送免單等福利
    春分已過,白晝開始長於黑夜,在日漸光亮的時節,各地支援湖北醫療隊也已開始分批踏上返程。白衣執甲,英雄凱旋,無論官方還是民間,都在以各自的禮遇歡迎「最可愛的人」。3月18日上海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返滬人員剛剛平安歸來,一場「寵愛戰疫天使」的活動,同一時間拉開帷幕。
  • 中山大學抗疫故事走進全國高校戰「疫」微黨課
    9月9日,由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主講的中山大學抗疫故事走進教育部高校黨組織示範微黨課,與全國高校學子見面。全網首播觀看量超過200萬,截止9日18時,全網播放量超400萬,中大抗疫故事感動和感染著全校師生,也激發著中大人一往無前繼續弘揚和踐行偉大的抗疫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