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薪酬指數研究機構發布《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位列三甲。
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指數來源於全國高校畢業生進入企業滿一年的基礎數據,包括國內200多個細分領域、600多個城市地區、50萬家企業、200萬條畢業生數據,按照工資水平、就業率、人才成長率、薪酬增長率四個要素,以相應權重,以統計學模型計算得出。
畢業生薪酬指數既反映了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收入變化,也反映了畢業生成長發展狀況。對客觀分析高校畢業生就業趨勢、企業人力資源配置狀況,以及經濟發展走勢具有參考意義。
0
2020中國高校畢業生薪酬漲幅前30
▼
▲來源:中國薪酬網
高職類薪酬排行
同時發布的《2020中國高職院校畢業生薪酬指數排名》中,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排名第一,薪酬指數為79.7,畢業生平均薪酬為6854元。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排名第二,薪酬指數為79.5,畢業生平均薪酬為6448元。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排名第三,薪酬指數為79,畢業生平均薪酬為5527元。反映出高職院校畢業生因其專業更符合市場需求,切合用工單位實際需要,薪酬水平成長性總體趨好。
▲來源:中國薪酬網
《2020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9屆本科畢業生月入5440元,本科計算機類、高職鐵道運輸類專業領跑薪酬榜。
具體來說,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本科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6858元、6145元、5899元;鐵道運輸類、計算機類、水上運輸類等高職專業畢業生薪資較高,2019屆平均月收入分別為5109元、4883元、4763元。
月收入前10專業類
↓↓↓
本科、高職「綠牌」專業
↓↓↓
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為需求增長型專業。行業需求增長是造就綠牌專業的主要因素,連續綠牌說明相關專業就業優勢具有持續性。
本科、高職「紅牌」專業
↓↓↓
紅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較大,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的專業。這與相關專業畢業生供需矛盾有關。紅綠牌專業反映的是全國總體情況,各省區、各高校情況可能會有差別。
今年5月,國家統計局公布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數據。2018年和2019年,年平均工資最高的行業都是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城鎮私營單位
分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
(單位:元,%)
👇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 制表:中國青年報(張力友)
北京時間2020年8月10日,《財富》全球同步發布了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 (上下滑動滾動條查看)
第三名為日本,53家;隨後是法國、德國和英國,分別有31家、27家和21家。
而1997年,中國大陸只有四家企業進入這個排行榜。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當年進入排行榜的中國企業為12家,以後逐年迅速增加。2008年以來中國企業在排行榜中數量增長加速。先是超過了德國、法國和英國,後來超越了日本。在今年的排行榜中,中國大陸企業超過了美國,上榜企業數量位列第一。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國家電網和中石油天然氣集團位居二、三、四名;中石化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企業之一,已經連續多年穩定地在《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上佔據第二名的位置,員工也位居第二,達134.4萬員工。國家電網由第五位上升到第三位。
此外,位居第六的沙特阿美公司營收3298億美元,在利雅得股票交易所上市,世界最大石油企業,以882億美元的利潤成為《財富》世界500強中「最賺錢」的公司。
伯克希爾-哈撒韋緊隨其後,以814億美元的利潤位列第二,蘋果則退居第三。工、農、建三大中國銀行繼續位列利潤榜前10位。微軟公司憑藉雲業務的出色表現,利潤同比暴增近137%,進入利潤榜10強,位居第五。
上榜的中國企業中,北京地區的最多,多達55家,廣東、上海、臺灣隨後,分別14、9、9家。香港7家。
體到區域,粵港澳大灣區共有21家企業入圍,比去年增加1家,佔比達15.79%,營業收入突破1.33萬億美元。其中深圳7家、廣州4家、佛山2家、珠海1家;7家企業總部位於香港。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2020年來自能源礦產的企業最多,共22家,其次是信息技術、商業貿易,均有13家企業上榜。
此外,統計處理2020年世界500強中國企業分布行業發現,20個行業龍頭粵港澳大灣區有5家企業上榜,佔比1/4,分別為:中國平安(保險)、華潤(醫藥生物)、正威集團(金屬產品)、碧桂園(房地產)、美的集團(家電),行業分布均勻。
來源:中國薪酬網、中國青年報、《財富》、華爾街資訊、中國日報、21世紀數據實驗室
▌信息:gdutice綜合整理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配圖:來自網絡,僅用於學習交流與研究。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編輯:gdutceo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