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小微企業一直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難題。如何解決小微企業「兩難」的問題,又成為今年兩會熱議話題。雖然傳統金融機構支持小微融資的力度不斷加大,一些新型的金融科技平臺藉助技術不斷提升融資效率,但為何小微還是普遍覺得融資很難?對於金融科技平臺來說,未來如何探索更有效的方式來服務好小微融資?隨著監管的不斷趨嚴,2019年互金行業又如何前行?對於這些問題,申萬宏源證券(000562)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上海銀保監局黨委書記韓沂,百乘金科CEO賈鵬等專家近日接受了的採訪。
兩會熱議如何化解小微融資兩難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尚未有效緩解,營商環境與市場主體期待還有差距。
今年著力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方面要完善金融機構內部考核機制,激勵加強普惠金融服務,今年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要增長30%以上,切實使中小微企業融資緊張狀況有明顯改善,綜合融資成本必須有明顯降低。另一方面,在基礎設施等項目方面要用好開發性金融工具,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點領域項目建設。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認為,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要採取特殊的方法,可以通過與網際網路金融相結合得以緩解,「我們也看到這一問題正在向好的方面發展。」
然而,事實上,目前中小微企業普遍面臨著市場、融資、轉型、稅費等多方面的挑戰。融資的痛點最為突出。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銀行業對小微企業發放的貸款大數是3萬億,在整個銀行業信貸中大概佔25%,大型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大概在年化5.3%—6.3%左右。
從金融機構的數據來看,銀行業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力度之大,但其還是普遍覺得融資很難?
中小微企業因為難有合格的風控抓手,而被傳統金融機構『擋』在門外,從而出現了小微企業對資金的渴求和以銀行為主的市場供給之間的「僧多粥少」現象。百乘金科CEO賈鵬認為,「通過數位技術的應用,金融科技可以結合普和惠,補上一部分缺口。」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銀保監局黨委書記韓沂在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舉行小組會議發言中指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可以通過現代化手段,改善獲客、風控、催收等一系列的環節,通過收益補償風險,目前好多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已經做到商業上可持續發展,他們藉助大數據可以算出來這個業務損失的概率是1.25%。那麼每年就準備損失1.25%,甚至1.5%,就能保證盈利。」
金融科技與傳統金融結合,成為破解小微難題的最佳解決途徑。近年來,如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百乘金科等金融科技集團,依託風控能力和大數據處理能力,以及科技創新和流程優化的深度融合,正在為破解小微困局找到新思路。
以百乘金科為例,自2015年成立以來,通過公司撮合融資的小微企業主平均融資成本降低了70%,最快24小時完成放款;而旗下普惠網貸平臺,已經累計服務了570萬個人和企業借款人,並且通過有效控制風險,在商業上證明了可持續性。這與韓沂的觀點不謀而合。
而隨著用戶交易的積累和驗證,金融科技機構快速提升數據的處理能力和應用能力,滿足不同小微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形成正向循環。近年來,百乘金科累計服務了1000萬用戶,持續完善科技風控體系和智能風控能力,同時不斷拓展旗下普惠金融產品的布局,提升了金融服務效率,有利於小微企業快速實現便捷、低成本融資,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化解行業風險、規範發展是2019年趨勢
近年來,藉助科技技術為驅動力的網際網路金融,對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滿足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價值。自2014年起,網際網路金融一詞已連續5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雖然未單獨提及『網際網路金融』,但多次提到『加強金融風險監測預警和化解處置』、『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我們判斷,繼續化解互金風險、規範行業發展是2019年的趨勢」。百乘金科CEO賈鵬分析認為,「在防範金融風險的基礎上,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頻頻加碼,這為金融科技企業和行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從行業整體來看,系統性風險獲得有效控制,強監管成為常態,這對百乘金科這類合規發展的企業來說是利好。網際網路金融通過技術賦能彌補了傳統金融的短板,成為普惠金融的重要一環,相信在2019年的持續整治與規範下,互金行業發展將趨穩趨好,未來更多地聚焦在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上。
同時,他還認為,除了「網際網路+」外,人工智慧已經連續第三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且今年第一次提到了「智能+」,這一方向值得關注。網際網路已經深入到各行業,越來越成為一種基礎設施,未來的衍變方向是智能化,在金融科技領域,「智能+金融」的探索還在早期階段,在降低信息不對稱、精準風控、助力傳統金融業務轉型升級等方面都大有可為。
合規攻堅戰:淨化行業,避免劣幣逐良幣
網際網路金融是一種新的業態,由於全球對這種新業態的監管都不太清晰,國內監管也沒有過多的借鑑,其實,對於監管或行業來說,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作為金融科技從業人員,百乘金科CEO賈鵬認為,隨著監管的逐步加強,行業和市場將得到進一步的淨化,能夠有效的將部分打著網際網路金融旗號,行非法融資之實的企業趕出市場,避免了劣幣驅良幣的情況發生。而隨著這些問題公司的退出,類似百乘金科等合規、健康的企業將會得到更大的市場空間,也可以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滿足市場需求、創新科技的應用以及促進行業發展等方面。
對於不斷趨嚴的行業,2019年又會有哪些變化呢?賈鵬對此依然堅定的看好這一行業的發展:
隨著大數據、AI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的進一步成熟發展,金融和科技開始深度融合,由技術所帶來的行業差異化發展會在2019年更為明顯,作為服務普惠金融的金融科技公司,堅持服務實體經濟,不斷進行技術迭代應是企業的基本能力。
金融與技術的融合一方面為金融帶來了新的發展路徑,但另一方面金融固有的風險性也進一步得到擴散。在2019年的金融科技行業中,「得風控者得天下」,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在風控的應用會成為企業最強大的「護城河。」
2019年,金融科技行業在經歷合規化監管,激濁揚清的行業大洗禮後,將成為傳統金融機構之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生力軍,在助力民營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因為自身找到了成長的正確土壤,其行業會迎來健康發展的新階段。
據介紹,探索合規的標準化也是百乘金科集團的一大重點。近幾年來,百乘金科一直努力將各種合規的規範變成一個可計算和驗算的技術能力,減少人工審核的思維影響,2019年集團希望通過提升底層的數據分析能力,提升業務流程創新點,形成一個以合規為保障,以風控為基礎,以技術為支撐的金三角,構成企業的競爭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