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女孩」,和父母搬家7次以524分考上大學

2020-12-22 微言薄語

在河南省平頂山鬧市區,一間不足15平方米的出租房內,18歲李雨辰以524分的成績考上了河南師範大學(理科),讓她迅速成為市區所有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也讓所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李雨辰還有個弟弟,上小學三年級,一家四口租住在市區開源路與曙光街交叉口東側一間15平方米的房屋裡。

由於家中困窘,小雨辰從未報過任何輔導班,對此他沒有任何抱怨,一張床即是睡覺地方也是她學習的地方。在學習方面,她有著自己的方法,因為家中沒有人可以輔導他學習,她常常是一道題問老師好多遍,直到弄懂為止,因此,也被老師們公認的「問題女孩」。

推門而進,不大的出租屋內擺著兩張床,旁邊是幾件老式家具,沒有電視,沒有冰箱、也沒有洗衣機。僅有的一臺空調,據李雨辰母親崔冬梅說,那是租這房子的上一家人留下的。

父親李明聚告訴作者者,十多年前,他與妻子原本在縣城縣務農,後來他帶著妻子兒女來到平頂山打工,將戶口落到了市區一親戚家的戶口上,但買不起房子,一家人就一直租房生活。那個時候小雨辰剛上小學,看著父母在外操勞,心裡也種下了通過知識改變自己命運的種子。

「這麼多年,先是在火車站附近租房,後來在新華區李莊租住。反正哪裡便宜,離孩子學校近就在哪裡住房。前後搬了有7次吧。」父親李明聚告訴作者,李雨辰的媽媽說起自己的女兒,臉上泛著自豪,同時也帶著幾分自責:我和他爸沒什麼本事,賺到不到啥錢,我每天就靠給人送個報紙,從5點多上班忙到中午一兩點,下午還要給她做飯給我吃。

李明聚患有高血壓、胃病、腰上還有毛病,幹不了重貨,只能給人拉貨掙點錢。掙的錢都治病用了。雨辰上高中那時候住校,一個月生活費不到200元錢,為了省錢,周末回家十幾公裡路,都是走著回來了。

高考結束後,雨辰就在市裡一家教育輔導機構找一份暑期工,想著掙點學費,一個月最多也就掙了1600塊錢,離著他的學費還是差好多,眼瞅著快要開學了,學費還沒有著落。李雨辰對著他的大學充滿了憧憬,她說她上師範學校就是希望能教會學生們有自豪感,因為父母無法輔導自己學習,所以她要告訴和她一樣的孩子,不要抱怨,老師就是這樣過來的,要努力讓更多貧困的孩子也成材。

相關焦點

  • 10歲小女孩通過父母教學,高考325分勉強考上大學,她後來如何?
    每一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這是自古以來任何一個家長對孩子所寄予的厚望。而家長對於孩子寄予這一份厚望的第一階段,就是想讓孩子好好學習,然後考上一個理想的大學。不過也有一些家長對於孩子是一種拔苗助長的方式,這種方式在短期的時間內確實能夠讓孩子有非常快的提高。但是對於孩子終身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為這種方式對孩子的身心以及成長都有非常壞的影響。
  • 福建狀元英語147分,以674分考上北大:從小父母是她的老師
    人人都說「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老師,如何做好這第一任教師是每個父母的責任。」這話一點也不錯,因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比較長,儘管教不了孩子一篇文言文、一道函數題,但是依然是孩子生活上的老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這樣的一類父母,他們本就是老師,在學校是老師,回到家裡還是老師。有人就好奇,父母是老師的孩子,學習是不是都很厲害?
  • 2次高考,10歲上大學的女孩今年畢業沒工作,父母有責任
    2017年,河南商丘有一名叫做張易文的女孩在當地出了名,她只有10歲的年紀卻考上當地一所大專院校。這樣的年齡不應該坐在小學的教室裡和同伴一塊學習嗎?雖然張易文只考上了大專,但是,已經比同齡人超前很多。13歲女孩大學畢業求職無人問津,回家幫父母辦學惹爭議13歲的大學畢業生,有哪家公司敢用?
  • 文科608分 蕭縣失聰女孩考上中南大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今年高考文科608 分,超過一本線近70 分,18 歲的蕭縣女孩楊淼,以全縣第四的優異成績,被中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1 歲時的她因一次肺炎後遺症導致雙耳失聰,從此生活在無聲世界裡。
  • 福建第一英語147分,以674分考上北大:從小父母就是她的老師
    人人都說「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老師,如何做好這第一任教師是每個父母的責任。」這話一點也不錯,因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比較長,儘管教不了孩子一篇文言文、一道函數題,但是依然是孩子生活上的老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這樣的一類父母,他們本就是老師,在學校是老師,回到家裡還是老師。有人就好奇,父母是老師的孩子,學習是不是都很厲害?
  • 被父母逼婚的17歲女孩,只想和弟弟一樣考大學,她錯了嗎?
    廣東茂名那位被父母逼婚的17歲少女中考成績出來了,482分,超過了當地最低錄取線一百多分。 女孩6月份去當地婦聯舉報父母逼婚,後來經過多方面介入,她的父母退還了5萬元彩禮,並且校方也同意她以往屆生的身份在學校旁聽。 輟學幾年後,重新開始複習考試,還能考出400多分,實屬不易。
  • 10歲女孩高考352分勉強考上大專,父母卻引以為傲,現在成這樣?
    在現在的這個年代,上學已經是每一個家庭都能夠承擔起的一件事情了,不像我們父輩的那個時代,很多家庭因為經濟困難,不得不讓孩子提前進入社會闖蕩,父母們也為了完成他們當年的願望,再苦再累也要讓孩子上一個大學,大家還記得之前有一個10歲的女孩以352分的成績考上了大專院校嗎?他的父母都為此感到驕傲,如今多年過去了,這個女孩怎麼樣了?
  • 7年前,高考770分摘理科狀元,考上清華的浙江女孩,如今怎樣了?
    同時,她真正做到了孔子老先生說的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基本遇到任何不懂的問題都會向老師提問,及時得到解答。直至7年前的高考,她以770分的成績拿下了浙江大學的理科冠軍,並成功考上了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實現了自己年少時期的夢想,同時成為了無數人仰望的對象。毫不誇張地說,她這樣的天才大腦,真的是無數人都仰望的,畢竟誰不想要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眾人仰望的光芒呢?
  • 福建狀元英語147分,以總分674考上北大:從小父母就是她的老師
    人人都說「父母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個老師,如何做好這第一任教師是每個父母的責任。」這話一點也不錯,因為父母陪伴孩子的時候比較長,儘管教不了孩子一篇文言文、一道函數題,但是依然是孩子生活上的老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存在著這樣的一類父母,他們本就是老師,在學校是老師,回到家裡還是老師。有人就好奇,父母是老師的孩子,學習是不是都很厲害?
  • 女孩考上名牌大學研究生,卻在25歲確診自閉症,她想對父母說
    為得到問題答案,「大米和小米」聯繫了這位讀者,在溝通交流了解了情況後,鼓勵她執筆寫下自己的成長經歷與感悟。另外,為了幫助更多疑似成年譜系患者能夠早日確診,「大米和小米」接下來也將為大家帶來成人自閉症該如何尋求診斷的稿件。
  • 女孩考上名牌大學研究生,卻在25歲確診自閉症,她想對父母說
    為得到問題答案,「大米和小米」聯繫了這位讀者,在溝通交流了解了情況後,鼓勵她執筆寫下自己的成長經歷與感悟。另外,為了幫助更多疑似成年譜系患者能夠早日確診,「大米和小米」接下來也將為大家帶來成人自閉症該如何尋求診斷的稿件。
  • 「站著學習」的女孩,考上大學了
    「站著學習」的女孩婷婷收到了大學錄取通知書。廣州日報曾以《綁在直立床上學習的花季少女》《「站著學習」的女孩使用獨立試室 老師跑步送卷》為題對林琬婷進行報導。(資料圖片)「她說沒問題,隨時歡迎來採訪,也希望自己的經歷可以給別人提供一點幫助。」
  • 農村女孩考上大學了,父母親戚不讓讀想讓結婚,怎麼辦?
    因此,即便是有些女孩子考上了大學,父母或者是親戚也不願讓她們去就讀,更多地是想讓她們結婚。對此,女孩子們應該怎麼辦呢?找文化程度高的親戚幫忙勸說女孩子在父母和親戚面前說出的話,可能沒有什麼說服力,畢竟又沒有一定的人生閱歷,難以讓人信服。
  • 「站著學習」的女孩,考上大學了!
    為了增強下肢的輔助力量,上學後,婷婷每天要綁在站床上練習近1個小時,她還給站床加了小桌板,堅持站著學習。今年,這位「站著學習」的女孩參加高考,並以568分的成績被汕頭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  在常人眼中,婷婷可能是個「海倫·凱勒」式的人,但婷婷卻表示:「我其實非常不喜歡別人說我『堅強』『樂觀』。」
  • 600分考上醫科大學,專業被調劑,考生很尷尬,父母:咱復讀吧
    今年高考錄取基本上結束了,現在也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院校2020年本科新生開學了,令人羨慕和激動,想必考上本科大學的考生也已經接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了吧,不知道大家對錄取專業滿意不。
  • 600分考上醫科大學,專業被調劑,考生尷尬,父母:咱們復讀吧
    今年高考錄取基本上結束了,現在也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院校2020年本科新生開學了,令人羨慕和激動,想必考上本科大學的考生也已經接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了吧,不知道大家對錄取專業滿意不。
  • 山東滕州考上北大的女孩楊曉,老師笑稱她是個「問題」學生
    種玉良老師笑稱,楊曉是個「問題」學生,「 各科老師反映,她是找老師頻率最多的一個學生,課間去問小問題,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她會在自習課提前找老師預約。」在5月份時 ,楊曉因為備考的原因,出現了壓力較大的情況,「那段時間她主動找多位老師交流 ,在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她也很果斷的積極調整,在行動上,很快的將壓力轉變成了動力。尋求新的突破,最終在高考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願意主動和外界交流,能把自己的困惑和擔憂說出來,尋求外界幫助,使楊曉的心態調節的非常好,也是她在學習和生活中不斷進步的法寶。而在成長過程中,楊曉並不一直都是如此。
  • 蕭縣失聰女孩考上中南大學
    今年高考文科608分,超過一本線近70分,18歲的蕭縣女孩楊淼,以全縣第四的優異成績,被中南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錄取。1歲時的她因一次肺炎後遺症導致雙耳失聰,從此生活在無聲世界裡。父母帶著她輾轉求醫,在北京的地下室一住三年,5歲生日時,她獲贈人工耳蝸,再次聽到了花開的聲音。
  • 7歲時一句戲言成真,湖北女孩以總分第一考上北大
    2020年的高考中,來自湖北的女孩唐楚玥,以總分第一,摘得理科狀元,成功考上了北大元培學院。    而讓人感到驚訝的是,11年前,在一次和母親一起去武漢大學旅遊中,7歲的唐楚玥曾經豪言壯語:「我以後最高分可能會考720分,最低600分,不,最低590分,不會低於這個分數了。」
  • 她7歲上初中,12歲上大學,這位00後女孩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導語:她7歲上初中,12歲上大學,這位00後女孩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很多人都清楚,高考是最公平的一次考試,也是決定命運的一次考試,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很多高中生在辛苦備戰著。高考的時候,會遇見兩種類型的考生,一種是經過自己的努力,終於考上大學;還有一種是平時不怎麼努力,但是也考上了大學。第二種情況要麼就是學習效率極高,要麼就是天賦異稟。下面我們要說的這位考生,她是跳級學霸,6歲上小學,7歲上初中,12歲就考上浙大,她就是天才兒童陳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