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平頂山鬧市區,一間不足15平方米的出租房內,18歲李雨辰以524分的成績考上了河南師範大學(理科),讓她迅速成為市區所有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也讓所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新的思考。李雨辰還有個弟弟,上小學三年級,一家四口租住在市區開源路與曙光街交叉口東側一間15平方米的房屋裡。
由於家中困窘,小雨辰從未報過任何輔導班,對此他沒有任何抱怨,一張床即是睡覺地方也是她學習的地方。在學習方面,她有著自己的方法,因為家中沒有人可以輔導他學習,她常常是一道題問老師好多遍,直到弄懂為止,因此,也被老師們公認的「問題女孩」。
推門而進,不大的出租屋內擺著兩張床,旁邊是幾件老式家具,沒有電視,沒有冰箱、也沒有洗衣機。僅有的一臺空調,據李雨辰母親崔冬梅說,那是租這房子的上一家人留下的。
父親李明聚告訴作者者,十多年前,他與妻子原本在縣城縣務農,後來他帶著妻子兒女來到平頂山打工,將戶口落到了市區一親戚家的戶口上,但買不起房子,一家人就一直租房生活。那個時候小雨辰剛上小學,看著父母在外操勞,心裡也種下了通過知識改變自己命運的種子。
「這麼多年,先是在火車站附近租房,後來在新華區李莊租住。反正哪裡便宜,離孩子學校近就在哪裡住房。前後搬了有7次吧。」父親李明聚告訴作者,李雨辰的媽媽說起自己的女兒,臉上泛著自豪,同時也帶著幾分自責:我和他爸沒什麼本事,賺到不到啥錢,我每天就靠給人送個報紙,從5點多上班忙到中午一兩點,下午還要給她做飯給我吃。
李明聚患有高血壓、胃病、腰上還有毛病,幹不了重貨,只能給人拉貨掙點錢。掙的錢都治病用了。雨辰上高中那時候住校,一個月生活費不到200元錢,為了省錢,周末回家十幾公裡路,都是走著回來了。
高考結束後,雨辰就在市裡一家教育輔導機構找一份暑期工,想著掙點學費,一個月最多也就掙了1600塊錢,離著他的學費還是差好多,眼瞅著快要開學了,學費還沒有著落。李雨辰對著他的大學充滿了憧憬,她說她上師範學校就是希望能教會學生們有自豪感,因為父母無法輔導自己學習,所以她要告訴和她一樣的孩子,不要抱怨,老師就是這樣過來的,要努力讓更多貧困的孩子也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