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營說】
本文是爸媽營【故事專題】的一篇好文
關注「爸媽營」,在主菜單回復「故事」
可查看超過200篇【故事專題】好文
編輯助理:霍霍
政策出臺前,我們採訪了北京、上海、廣州3個城市的不同家庭情況的爸媽,看看他們是如何應對3點半問題的。
北京的李女士有個9歲的女兒,小名餃子。我們見到餃子媽時是在她下班後,跟著她一起體驗一下北京普通家庭是如何解決3點半問題的。
她從公司出來是6點10分,天已經黑了。見到我們的餃子媽說:「不好意思,我出來晚了,不過一般情況下我6點是可以準時出門的。」
「請問你加班的時候誰去接孩子?」
她苦笑說:「孩子的爸爸如果可以正常下班的話,就是他去接。如果我們都沒時間,就只能給託管班的老師打電話,讓孩子多留一會兒,晚點兒去接。有一回我們去接孩子的時候她在那裡睡著了,第二天早上起來還問我她是怎麼到家的。」
餃子媽說:「我家在通州,公司在海澱,搭乘地鐵上班更準時,車停在託管班附近的停車場,開車接送孩子可以讓她多休息一下。」
餃子媽接著告訴我們:「我每天6點才下班,孩子3點半放學。我和她爸爸都沒有時間去接她放學,只能給她報了『小飯桌』託管班。每天放學後,大概有四十幾個孩子會由託管老師統一帶到託管班。託管班實行小班制,4-6個孩子一個小房間,一起寫作業,會有人專門檢查。等到6點鐘,孩子就可以在託管班吃飯了。」
「去小飯桌安全嗎?」
餃子媽表示這個不好說:「孩子說這裡的飯菜口味還不錯,但我對飯菜的衛生安全還真了解不多。和別的家長聊天時了解到,有的『小飯桌』託管班食品衛生不達標、消防措施不到位,但是位置好,家長也只能硬著頭皮把孩子送過去。這種管飯的託管班一個月大概1800塊,相對來說讓我們省心很多,下班後直接到託管班接她回家就好。」
小飯桌是北京常見的機構,實際上上海也有「小飯桌」。不過上海的『小飯桌』不管飯,所以只託管。一個月的託管費在1500左右,但孩子的飲食安全依舊難以保障,因為孩子們需要叫外賣。長此以往,這一批孩子會說:「我是吃外賣長大的。」
在城市打拼的爸媽原本是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但結果只能是吃外賣和被託管。我們理解爸媽們的無奈和辛酸,也心疼孩子。因為一個月前的北京,有一個孩子在「小飯桌」託管感染了新冠肺炎。
1月16日0時至24時,北京市新增的1例確診病例是一位6歲的小男孩,他曾在一個確診家庭的「小飯桌」託管。
新聞一出,網友們炸了。一方面心疼孩子,這麼小就要被獨自隔離,責怪他的爸媽。
一方面網友又表示小飯桌託管的產生實屬無奈,實在是沒辦法了,也希望政府能把把關。
這位男孩的遭遇令人同情,同時在小飯桌託管的其他孩子、老師以及其他密切接觸者都得核酸檢測和14天隔離。
「小飯桌」由來已久,它是伴隨著給小學生課業減負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小學生在校時間縮短,3點半就會放學,而爸媽們一般6點才下班,這段時間差成了讓每個爸媽都頭疼的問題:誰來接孩子?
有的父母考慮過讓孩子放學後直接進興趣班,但是興趣班不管飯,爸媽下班後接孩子回家再吃飯至少要8點,等到寫完作業至少10點鐘。
孩子累,費用高。
餃子媽說,他們這一代人在大城市打拼,生孩子比較晚。等到孩子上學的年齡時,父母的年齡也大了,根本不放心父母來身邊照顧孩子接送孩子,萬一出了事那不是雪上加霜?
所以,「小飯桌」託管班成了雙職工父母的必然選擇。
同在大城市的上海媽媽趙女士也有一個9歲的女兒,小名囡囡,她們也在經歷著這一切。
下午兩點鐘,上海的囡囡媽剛放下手頭的工作,急匆匆的來到我們約好的咖啡廳,說了一句:「我們開始吧。」
「請問您的女兒每天3天半放學後是怎麼過的?」
囡囡媽喝了一口水,深吸一口氣:「我家孩子每天3點半放學,放學後由家裡的阿姨帶回家。由於是學區房,我家離學校很近,孩子到家後會先吃點心喝點牛奶補充一下能量。
因為4點的時候,會有家教老師過來輔導功課,功課做好之後幫助孩子上傳到釘釘。
一般情況下一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功課,剩下一個小時會陪她寫寫毛筆字、讀讀書或者玩一會兒。」
「這樣的方式每個月消費大嗎?」
囡囡媽笑了:「說實話,不小。你們有孩子嗎?沒有孩子的人真的無法理解四腳獸為什麼吞金能力這麼強。因為我女兒現在還小,為此我們更看重家教老師的活力和親和力,所以會選擇大學生做家教。大學生家教一般兩個小時160塊錢,一個月按22天計算的話每個月請家教老師支出大概要3520塊。當我家孩子上了3年級以後,我們會請有經驗的家教老師,按照上海現在的行情,兩個小時大概是300塊,一個月下來要6600塊。我和她爸爸下班比較晚,所以每天3點半到6點就要在她身上花這麼多的錢,這還不算其它的補課班.」
這就是囡囡媽家裡每天的基本情況,小孩3點半放學,但是她和老公卻沒辦法照顧囡囡。3點半放學和6點下班,永遠都隔著那麼一條河,而這條河如何過,只能靠昂貴的家教老師和阿姨。為了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爸媽們只能這樣堅持著。
所幸在上海的爸媽們卻迎來了轉機!前一段時間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
@上海發布發布了「關於2021年10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其中一項引起爸媽群體的注意:公辦小學學生校內課後服務事宜,2021年將全面展開。
這個消息一出,上海的爸媽們可算是看到了希望:除了小飯桌,我們還有其他選擇。
這項校內課後服務事宜的具體內容是這樣的:開設500個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託班,新增50個普惠性託育點,為300名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監護缺失或不當的兒童提供支持服務。
閔行區甚至還根據上海市的政策推出了自己的政策:推行「3:30+晚看護」的服務。
這項政策一出,上海的爸媽們算是放心了,點讚上市教育局。
不過這項政策的具體實施條款目前還沒出,但其實在2019年3月1日,上海市教委就印發過《關於進一步做好本市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課後服務通知》)。不過這項《課後服務通知》並沒有實際施行,所以家長們可先做一個參考:
在通知裡,決定把課後服務延長到下午六點,這可以讓絕大多數的爸媽鬆口氣。不過這項規定並沒有覆蓋上海市的所有小學,原則上公辦小學要執行,但是民辦小學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參照執行,而且還對殘疾兒童、家庭經濟困難的兒童優先。
誰來看護孩子?學校一般會安排教職工輪班,可能也會返聘退休職工等方式,但是也不排除加入第三方,學校來監督實行。
孩子們在學校做什麼?一般就是寫寫作業上自習或者讀讀課外書,也可能會有一些勞動、體育、藝術之類的活動。不過政府規定了,這些不能作為教學的延伸,也不能變相補課,不然之前號召的給小學生減負又變成了空話。
解決3點半現象,上海已經開始做出實際行動,更南邊的廣州卻是另外一種局面。
在2018年9月,廣州積極地出臺了政策,解決孩子們3點半之後的去處問題。
廣州政府針對海珠、越秀、黃埔等6個區分別作了對口政策。
有的區實行校內課後託管,各個學校可以實行學校獨立託管也可以委託第三方機構,由學校實施監督,有的區還會增加特色託管服務,小朋友可以一起唱唱歌、跳跳舞,甚至還增加了「校園素質訓練營」,因為有學校的場地便利以及政府的補貼金,同樣的課程爸媽們的經濟壓力差不多減少一半。除了這些課程和吃飯,常規的託管都是免費的,政府對教職工因此而新增的工作量報酬也做了具體安排。
那麼一個在廣州的普通有娃家庭,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王女士有個10歲的兒子,小名豆豆。
豆豆媽是一家公司的普通外貿公司的職員,平常工作朝九晚五,加班很少。她對我們說:「我家收入不高,在廣州屬於中等偏下一點。
不過這兩年政策好,我和孩子的爸爸不用太操心。孩子三點半放學後我不用去接她,因為她要留在學校上剪紙藝術班和寫作業。現在大X苑小學開設了很多興趣班,美術、剪紙、武術等等,收費比外面低好多,15節課才600元,像一些編程興趣班會貴一點,15節課要1050元。」
豆豆媽表示上完興趣班還可以免費在學校吃晚飯,下班後直接就能接孩子回家,特別方便。這些託管和興趣班,可以上也可以不上,學校都會絕對尊重家長意見的,比外面的更值得信任。
其實不止一線城市,很多二線、三線城市也面臨著「3點半」這個問題,甚至國外也為這件事兒煩惱。
就美國來說,學校3點10分甚至兩點就放學了,形成的「真空時間」更長。由於人工成本太貴,普通家庭請一個保姆接送孩子實在不划算,有的家長只好早上提早上班,趕緊做好工作下午去接孩子;有的爸媽則需要周六上班把平常接孩子請假的時間補回來,沒有別的辦法的話,只能爸媽一方全職在家,畢竟這樣還能少交點兒稅。
當然,美國的家長也有一些解決辦法,比如上輔導班、讓孩子去公立圖書館讀書、學跳舞、武術.
果然,在孩子教育上出現的問題,無論國內國外都無法避免。
前幾天有新聞說,東北要率先放開生育。人們說生不難,養難。其中有一難就是教育難題。如果3點半問題一直存在的話,恐怕敢生孩子的人不會因為政策放寬而變多,反而成為一種「避孕藥」讓人口數量一直上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