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0-12-13 騰訊網

2020年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以表彰其發現的黑洞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支持;另一半授予萊恩哈德·根策爾(Reinhard Genzel)與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以表彰其對銀河系中央超大質量的緻密物體的發現。

Roger Penrose

英國數學物理學家、數學家與科學哲學家,牛津大學數學系W. W. Rouse Ball名譽教授,牛津沃德姆學院榮譽研究員,劍橋聖約翰學院榮譽研究員。他在數學物理方面的工作得到了高度評價,特別是對廣義相對論與宇宙學方面的貢獻。他獲得了多個獎項,包括1988年沃爾夫物理學獎,他與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以Penrose-Hawking奇點定理共享了該獎項。

Roger Penrose 用巧妙的數學方法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愛因斯坦本人並不相信黑洞真的存在,這些超重量級的怪物能捕捉進入黑洞的一切。什麼都逃不掉,光也逃不掉。

1965年1月,愛因斯坦去世十年後,Roger Penrose證明了黑洞確實可以形成,並對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在他們的內心深處,黑洞隱藏著一個奇點,所有已知的自然規律都在這個奇點中停止。他的開創性文章仍然被認為是自愛因斯坦以來對廣義相對論最重要的貢獻。

彭羅斯(Penrose)在扭量空間理論方面有著傑出的貢獻,該理論致力於解決時空幾何問題。現在他是牛津大學數學系的名譽教授,並且著有幾本有關空間,時間和現實本質的書籍。

你也許耳熟能詳的Penrose圖和Penrose階梯

Reinhard Genzel

德國天體物理學家,於1978年在波恩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於馬普-射電天文學所通過了有關「宇宙射線」研究的博士答辯。之後遠赴美國,在哈佛-史密松森天體物理中心工作,並於1980-1982年期間獲得Miller Fellow稱號。1981年,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後成為正教授。1986年返回德國,成為馬普所的科學研究團隊的一員,並擔任馬普-宇宙物理研究所主任。1988年,他成為榮譽客座教授並任教於德國慕尼黑大學。1999年後,成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客座教授。現工作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學研究所。曾獲得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章,卡爾·史瓦西獎章,第谷·布拉赫獎等獎項。

萊恩哈德·根策爾和他的團隊主要研究紅外線和次毫米波天文學,他和他的團隊正在積極為他們的天文學研究開發地面和空間探測儀器,也積極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根策爾和他的團隊是第一批追蹤銀河系中心恆星運動的人。1996年,萊恩哈德·根策爾和他的團隊發現銀河系中心恆星正圍繞著一個非常巨大的物體旋轉,這標誌著銀河系中心很可能存在著一個黑洞。

Andrea Ghez

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與天文學系教授。1965年6月16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她從大學畢業時就讀數學專業,但後來改為物理。1987年從麻省理工學院獲得物理學士學位,1992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由格裡·紐格鮑爾(Gerry Neugebauer)指導獲得博士學位。2004年,被《發現》雜誌列為美國20大科學家之一,這些科學家在各自領域表現出很高的理解力。同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9年,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APS)院士。

安德烈婭·蓋茲主要通過高空間解析度成像技術,研究恆星形成區域和被稱為射手座A*的銀河系中心黑洞區域,並利用銀河系中心附近恆星的運動對此進行研究。根據克卜勒定律,蓋茲的團隊利用恆星的軌道運動證明射手座A*的質量為4.1±0.6百萬太陽質量。由於射手座A*與地球的距離比另一個已知最近的超重黑洞M31*(位於M31的中心)近100倍,它現在是超大質量黑洞最好的研究示例之一。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

2019年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詹姆斯·皮波斯(James Peebles)因「在物理宇宙學上的理論發現」獨享一半獎金,瑞士日內瓦大學教授米歇爾·馬約爾(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羅茲(Didier Queloz)因「發現一顆環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共享另一半獎金。

2018年

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e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獲獎,理由是「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2017年

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

2016年

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 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2015年

日本科學家梶田隆章與加拿大科學家阿瑟·麥克唐納獲獎,理由是「發現中微子振蕩現象,該發現表明中微子擁有質量」。

來源:WIKI百科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因為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今年的物理學獎一半被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被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圖片來源:諾貝爾獎社交媒體帳號截圖。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2020-10-08 0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宇宙探索屢現「高光時刻」,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帶來這些驚喜
    今年的物理學獎一半被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被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的貢獻。圖片來源:諾貝爾獎社交媒體帳號截圖。
  • 發現「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關注黑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北京時間10月6日晚6時許,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半獎勵給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則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蓋茲(Andrea Ghez) ,因為他們「在銀河系的中心發現一個超大質量的緊湊物體」。獲獎者們發現了「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 德國科學家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默克爾表示祝賀
    中新社柏林10月7日電 (記者 彭大偉)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地時間6日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名單。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與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而獲獎。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通過其發言人對根策爾獲獎表示祝賀。
  • 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是什麼?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帶你了解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3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760萬元)。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為女性科學家
    北京時間10月6日18:05,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獎名單,英國數學物理學家Roger Penrose 、德國天體物理學家Reinhard Genzel、美國天文學家Andrea Ghez共同獲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 授予了黑洞研究
    諾貝爾物理學獎 授予了黑洞研究   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發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
  • 3位科學家因引力波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驁】當地時間10月3日,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在瑞典揭曉。其中年齡最大的是雷蒙德戴維斯,他在2002年以88歲的年齡得獎;年齡最小的是勞倫斯布拉格。1915年,小布拉格與父親合作,靠「拼爹」以25歲的「稚嫩」年齡與父親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殊榮。此外,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者中有四對父子、兩名女性及一對夫妻,即著名的居裡先生與夫人。
  • 美德三位科學家分享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首頁 » 人物 » 美德三位科學家分享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德三位科學家分享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新華網 2005-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果:他們「看到」了黑洞
    ▲10月6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新華社發(魏學超攝)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羅國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三位獲獎者,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英國物理學家羅傑·彭羅斯證明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產物。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雷射物理領域科學家共同分享 | 鈦快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鈦媒體快訊 | 10月2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將授予美國科學家亞瑟·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傑哈·莫羅(Gerard Mourou)
  •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啟示
    一般來說,諾獎成果代表了基礎科學的最高成就。每年的諾貝爾科學獎於10月上旬公布,12月10日頒獎(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和挪威首都奧斯陸通過線上直播方式舉行,頒獎晚宴也不得不取消(半個多世紀以來,首次打破該傳統)。在2020年諾獎頒獎之際,我們一起回顧一點諾獎之物理學獎歷史,以期從中獲得一些啟發。
  • 2020年諾貝爾獎背後的科學家 | 他們揭示了黑洞和銀河系的秘密
    新華社北京10月9日新媒體專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6日消息,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天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英國數學物理學家羅傑·
  • 五分鐘讀懂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黑洞和銀河系最黑暗的秘密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一半授予Roger Penrose,獲獎原因「發現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黑洞的形成」;另一半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之一——黑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因黑洞研究獲獎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57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Penrose),以獎勵他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的有力預測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異的現象「黑洞」
    北京時間10月6日18時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三位: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了「黑洞形成的發現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因為他們「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 三位科學家獲得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這位96歲打破諾獎紀錄
    北京時間10月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國科學家Arthur Ashkin、法國科學家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共同獲得該獎項。
  • 最新出爐: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北京時間10月3日17時45分許,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