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合實施之初那些年,在建立大病統稱帳戶同時,建立個人帳戶,主要用於小額門診報銷,但是好景不長,大多數地方新農合漸漸取消個人帳戶,向門診統籌帳戶過渡,目的是提高農村人醫療報銷待遇,但是保留個人帳戶,你願意交嗎?不見得。
對於新農合個人帳戶去留問題,國家明確了路線圖,明確2020年底全面取消新農合個人帳戶,統一實行門診統籌帳戶。取消個人帳戶對於我們參合人員有多大影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個人認為有利有弊,總體上利大於弊。
取消個人帳戶的弊在哪?
大多數地方早些年就實行統籌帳戶,個人繳費與財政補助同步計入門診統籌帳戶,提高共濟能力。優點很明顯,但是弊端還是存在的,那就是不利於個人帳戶積累。對於這一點,新農合參合人員最有發言權,從最開始繳費10元漲到2021年280元,足足漲了28倍,甚至有人調侃比火箭還快。如果有個人帳戶存在,醫療費漲多漲少無所謂,反正進入個人帳戶,都是自己錢。即使用不上新農合,個人帳戶可以用於門診、藥房消費,不會白白交醫療費。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不願交新農合的原因,想想看,有的地方新農合一年繳費610元,一家四口一共交2440元,用不上也不給退,個人帳戶更不給積累,豈不是白交了。
取消個人帳戶的好處在哪?
最大的好處在於提高互助共濟能力,將參合人員的保費與與財政補貼一起劃入統籌帳戶,提高醫保基金積存,避免過去分散使用個人帳戶,保障能力不足,共濟能力差,削弱整體資金使用能力。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沒有個人帳戶,只有統籌帳戶,我們醫保待遇會不會降低呢?我相信這是大多數老百姓關心的問題。答案是不會降低醫保待遇,我們要相信制度改革只會越來越好,實際上門診統籌有利於提高醫保基金共濟能力、增強基金共濟效應,能更好地保障參合人員醫保待遇。好消息來了,2020年政策內住院報銷比例達到70%以上,大病報銷起付線下降一半,大病報銷比例提高至60%以上。所以說好處還是能明顯的。
總之,新農合沒有個人帳戶是順應時代要求,總體上利大於弊,有利於基金統籌共濟,提高醫保報銷待遇。雖然2021年新農合繳費又上漲30元,最低標準為280元,相應人均財政補助上漲30元,達到最低550元補助,統籌帳戶達到最低830元,進一步提高基金積存能力,保障醫療待遇不降低。說道這裡,新農合不管漲多少?還是要交,交了代表有份保障,心裡踏實。2021年新農合你交了嗎?你願意保留個人帳戶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