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這家店理髮不要錢?記者探店發現……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家住中山市沙溪鎮平湖秋月小區的張老伯報料稱,小區門口新開了一間理髮店,理髮店老闆和老闆娘給70歲以上的老人和環衛工人理髮,分文不取。「我今年70多歲了,去他們店裡剪頭髮真的不收錢,心裡感覺特別溫暖。」張老伯說。

10月14日下午3時

記者趕到這家名為「品藝形象工作室」的理髮店

一進門就發現了兩張熟悉的面孔

原來

經營這間理髮店的小夫妻許先生和陳女士

兩年前就曾經因為

免費給70歲以上老人和環衛工人理髮

而被日報君報導過

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兩年,許先生夫妻倆將理髮店從火炬開發區搬到了沙溪鎮。為了方便工作,他們將原來的店鋪轉讓,並重新在小區門口租了一個鋪面做理髮店。而在許先生夫妻倆的新理髮店門口,依舊貼著一張顯眼的紅底告示——「本店於每月10號為周邊環衛工人和70歲以上老人免費義務剪髮。」

看來,夫妻倆將之前開店的「規矩」也帶來了。

理髮店老闆娘陳女士說,他們原來的那間店還在做理髮,只不過轉讓給別人了。

「轉讓的時候沒有收多少轉讓費,不過我們提了一個條件,就是希望接手的人能夠繼續堅持每個月留一天做公益。」陳女士笑著說,「很多老顧客習慣過來剪頭髮,怕我們走了他們不習慣。」

許先生則表示,新店開張大概有一個月了,漸漸地通過理髮跟鄰居都熟悉了。「有些老人家理解我們開店不容易,明明知道十號可以免費理髮,偏偏要十一號過來,說不收費都不行,把錢放到收銀臺就走了。」

許先生說:「今後,我們兩夫妻不管去到哪裡,肯定還是會繼續堅持做好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嘛!」

勿以善小而不為

為許先生和陳女士的善舉點讚!

文/記者 李鑫

圖/記者 黎旭升

視頻攝製/易承樂

編輯:曾淑花

二審:藍運良

三審:程明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山南路「魯記理髮店」 它的好,他們知道
    杭州中山南路245號附近,在一棟古色古香的房子下,有家「魯記理髮店」,理個髮只需10元。在那裡不僅享受剃頭刮面的「老式門頭」,還有免費按摩呢。  魯於妹今年61歲,二十年前從父親手裡接下了這家店。父女兩代算下來,這家店已經有70年了。  昨天,錢報記者來到這家貌似上世紀80年代文藝片場景的理髮店,一探究竟。  小小的理髮店生意極好  客人大清早從老遠趕來  理髮店只有七八個平方米,三個理髮凳,四個師傅輪班。格局也是老式的,店面往裡就是住家的廚房,樓上是臥室。
  • 菜市場周邊的美容美髮店,老太太理髮不要錢,年輕小媳婦不讓進
    昨天星期六,我去市場買菜,聽路邊水果攤的的大姐說,最近,在市場西大門右邊的胡同裡新開了幾家美發美容點,老太太理髮不要錢,大姑娘小媳婦乾脆就不讓你進去。我聽後感覺有點奇怪,就利用下午時間,在胡同口看看究竟。
  • 松江這家老字號理髮店,擁有好口碑的秘訣是→
    松江這家老字號理髮店,擁有好口碑的秘訣是→ 2020-07-26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開了哪些店?記者逛遍臺東和新都心商圈 幫您探一探:珠寶店、眼鏡店...
    2月20日,青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關於儘快恢復生活服務業經營保障群眾日常生活需要的通知》,要求在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鼓勵和支持商鋪、日用百貨、賓館住宿、餐飲配送、理髮、維修、家政、洗滌、廣告印刷、房屋中介等與市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經營單位儘快恢復營業。2月21日,半島記者逛遍臺東商圈和新都心商圈,為你探一探,哪些店開張營業了。
  • 廣州探店:中山八路老字號美食大全!史詩級必吃乾貨!
    去膩了那些裝潢特別華麗的所謂網紅店,吃多了那些什麼韓料日料泰餐,不如來中山八路走一走,品味一下老街美食的魅力。廣州老字號探店一:肥佬糖水牆裂推薦這家糖水店!!!廣州老字號探店二:成裕雪糕店逛完一下午就很適合進成裕坐坐,吃個雪糕休息一下。它家的雪糕球真的超抵!!又大又實惠,讓你吃到滿足。成裕雪糕店,真的經濟實惠、真材實料。品種繁多,很多種選擇。你可以call你的朋友們一起來,這樣就可以嘗嘗不同口味的雪糕啦。
  • 快剪理髮店在濟受追捧
    □女報記者 邵琦 實習生 萬以諾  商場內一個十來平方米的小店,兩三位理髮師,只剪髮,不洗吹不燙染,更沒有會員卡,排號、交錢全自助,只需要花十元錢十分鐘就能剪頭髮。
  • 快剪理髮店悄然興起
    在一些理髮店挖空心思為顧客提供增值服務時,「5分鐘10元」快剪理髮服務在我區悄然興起,受到市民熱捧。一天顧客超30人每月收入達5000元10元理髮店當真只要10元?這能賺到錢嗎?11月20日,記者來到壹街區永輝超市出口處,遠遠就看到了一盞三色交替的螺旋圓筒燈。
  • 日漸消失的老行當|理髮十元,芒市這家老式理髮店即將關門成為回憶
    日漸消失的老行當|理髮十元,芒市這家老式理髮店即將關門成為回憶 2021-01-07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0後小夥去理髮店治療脫髮,感覺沒有效果要退款,店長衝上來打人
    現在的人們生活壓力越來越大,飲食生活不規律導致很多年青人開始出現脫髮的現象,正常情況下遇到脫髮應該去醫院積極治療,但是在杭州打工的小凌最近遇上了「斑禿」,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鬼剃頭」,但是他並沒有去醫院治療,而是選擇了去理髮店治療,這一治不僅病沒治好,還花了4800元錢。
  • 松江這家老字號理髮店,擁有好口碑的秘訣是
    1962年擴建成新大眾,3個門面,在中山中路212號,原來莫家弄口的女子理髮店也並進來了,最旺時有20多位理髮師傅,女子間主任是王冠生師傅,男子間主任是王治強師傅。王冠生師傅是上海大光明理髮店有名的3號金牌師傅,調來松江充實力量。據早已退休的孫新美師傅回憶,她因家庭貧困,早早輟學,1959年12月11日經熟人介紹進店,12足歲,虛報為14歲。學徒本應3年滿師,她年齡小,4年才滿師。
  • 探店太原這家 復古風 的串串火鍋店
    一點一滴都是滿滿的回憶「年輕」已然回不去了~復古的八十年代造型進入這家火鍋店就如同走進時光機太原火車站、南宮旱冰場、任天堂遊戲廳小賣部、理髮店、照相館,都是你回不去的童年還記得傍晚在路邊借著路燈逮蛐蛐麼?
  • 探店:杭州西溪的這家紅酒餐廳,太值得推薦了!
    在探店這件事上,其實我並不是屬於嘗鮮黨,我還是那種比較長情的類型,喜歡的店,我會吃上很多年。所以能被我寫入探店系列的,真的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有特色的。 放心,此文沒有營銷水分。此外,像老鴨集,太二這種所有人都知道的店,末末也不會推薦。
  • APP找足療店找出一堆「特殊服務」商家?記者暗訪4家SPA店發現...
    據南京市民李先生報料,最近由於工作壓力大、頸椎不太好,他用手機軟體查找起了附近的足療按摩店。他點開評論區發現,有不少商家回應可添加微信進行預約,在加了對方的微信後,沒想到大量不堪入目的圖片隨之而來。APP竟然暗藏色情交易?這是真的嗎?
  • 寧波美食探店,醬小七老火鍋
    地址:慈谿市滸山南門大街237-239號國脈酒店斜對面大眾點評有88代100元券哦在慈谿吃的最多的就是巴邑火鍋了吧為了解解上課的乏.與班級裡的幾個小夥伴找了這家醬小七)點了一紮酸梅湯店裡用的是一次性杯子emmm吃完超級撐又走回了學校.頂著我圓滾滾的肚子.
  • 陝西師範大學有一理髮店 墨寶掛滿牆顧客聞書香
    陝西師範大學有一理髮店 墨寶掛滿牆顧客聞書香時間:2016-11-16 09:37:26來源:西安日報作者:編輯:圖為這家理髮店書香氛圍濃鬱。  校園書香滿溢,就連理髮店內滿牆都是書法墨跡。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長安南路上的陝西師範大學老校區,幾名學生告訴記者,他們班幾乎所有的人都去過校內的這個「書香」理髮店,因為它帶有文化氣息,其實這些書法作品都是老師們理髮後留下的墨跡,這也算師大的一個文化景觀吧。
  • 一個多月沒理髮了!記者探訪鄭州街頭理髮店,啥時候能復工?
    而鄭州不少市民反映,新冠肺炎防控至今,至少一個多月沒理髮了。但理髮店都沒開門營業,「企業馬上復工要上班,頭髮這麼長,咋出門見人?」2月19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實地採訪發現,鄭州市大多理髮店均大門緊閉,而具體開業時間,連店家也不知道,只能等通知。理髮店何時能開業?開業前,市民又該咋理髮?
  • 傳統理髮店難覓 淄博不少老人感慨理髮難
    記者調查發現,老人們眼中傳統的理髮店太少了,另外,價格因素也把許多老人「攔」在了理髮店外。14日上午,張店區步行街多家理髮店內,理髮師們都在忙碌著。很多顧客只能在等候區等待。採訪中,記者發現理髮店內幾乎看不到老年人的身影。「不是不想去理髮店,去了不是推薦燙髮就是染髮,剪個頭髮還要30元。」
  • 北京街邊理髮店,剪髮只要10塊錢,店裡店外排隊等待
    天冷了,許多朋友理髮的頻率也變低了。但是,北京街頭一家理髮店,生意卻十分火爆。話說,北京這家理髮店位於街邊的商業區,附近有不少居民區,而且還有大超市,以及其他理髮店。相比其他理髮店,這家理髮店店面不大,極為狹小,店內裝修也較為一般。儘管檔次比不上附近的理髮店,但是這裡的生意卻十分火爆,哪怕是寒冷的冬日裡。
  • 深圳兒童專業理髮店,6歲以下理髮還有最低消費
    家有小孩的家長或許都會有這樣的尷尬,剛剛脫奶的小孩想去理髮只能去成人理髮店,坐不住喜歡哭鬧而不得不忍受整個店面客人惱人的側目,但在日本以及我國臺灣、香港甚至內地的北京、上海等地,卻早已有專屬小孩的兒童理髮店。
  • 【探店】中山大笨鐘:英國人開的英式英語培訓學校
    這家學校教授純正的英式英語,專業提供幼兒英語,青少年英語,雅思英語和託福英語培訓。採取小班制教學方式,每班最多八個學生。在朋友的介紹下,2014年他來到中山,利用自己多年在中國擔任英語教師的經驗,找到了現在這個地方,開了這間培訓機構。專門為想要提升英語水平的用戶提供純英語語言環境的教育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