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點來講,無論是銀行存款,亦或是品類繁多的理財產品。其主要共同點,就是投入的資金越高,本金帶來的收益也就越高。與之同理,無論是做什麼事,只要手上掌握的資金足夠多,回報都是相對應的。
回到開頭所述的情況,靠著本金投入達到每月利息5000元,以年限為計算單位,一年下來就是6萬元的被動收入。按照實際情況拿捏,光是靠著這筆利息,就能超過大多數人群的每月工資。就算是生活在消費水平較高的一線城市中,在無還貸以及居住需求的前提下,每月5000元的利息,也足夠讓一個家庭在一線城市中立足。
但若想要靠著這筆利息,拋去令人厭煩的上班過程,單靠利息將日子支撐下去,需要拿出很高本金支持。以時下主要的錢源去向作為方向,每月5000元利息,錢放在哪,需要的本金最少且最安全性最高?
餘額寶
如不考慮限購極其存放資金上限等問題,餘額寶的安全性極其資金的流動性,是最受大眾歡迎的一項錢源聚集地。早期高達7%的年化收益,讓不會理財的人,也能輕鬆實現理財夢。時至今日,雖然利率早已不能與同日而言,但作為日常生活中,主要人群的錢源去向,感覺還是有必要的對比性。
以2.5%的年利率為計算基準,即:A*2.5%=60000元,A=240萬。不考慮資金上限問題,安全性、流動性沒得說,但高利息所需的成本太高。
銀行
銀行說得上是最熟悉的地方,市面上流通的現金主要來源於這裡。而六大行一年期的定存年利率,一般是以1.75%為基準,其他中小銀行或是地方性銀行,年利率上浮幅度基本都比較大,一年期定存以2.25%為統計基準,即:A*2.25%=60000元,A≈266萬。
當然了,以上數據只是以最簡單的一年期定存為例。依照實際情況來看,多家銀行也開通了按月付息,或是按季付息的人性化服務項目。在不考慮流動性的前提下,單以每月收息和五年期定存為基準。在中小銀行或是地方性銀行身上,五年定存達到5%以上的年利率也有。
以五年期定存,5%的年利率為計算基準,即:A*5%=60000元,A=120萬。整體下來,跟以上兩種方式對比,所需的本金無疑少了一半。所以,無關資金是多是少,會理財很重要。同等量的本金,不同的存款方式,等於不同的利息;同樣的利息,不同的存款方式,需要的本金量差異巨大。
理財產品
該類產品有高風險選擇,也有低風險選擇,其本質是收益越高風險越高。以銀行一年期低風險的理財產品為例,年利率為5.4%,即:A*5.4%=60000元,A≈111萬。
本金需求最少的為理財產品,但此類選擇與上述幾種性質不同。如本金的安全性,選擇理財產品,本金就有著缺失的風險。再者,前者隨時隨地都能將本金取出,而理財產品不到時間是無法將本金贖回的。單以安全性和收益性來講,中小銀行的五年定存,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所需本金較少,且最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