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邁親口承認:高雄市長補選有隱憂!

2020-12-23 海峽導報

今天端午節一早,民進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陳其邁繼續前往各處市場拜票。對於外界擔心補選投票率不高,會衝擊他的得票數,陳其邁直言,很擔心投票率不出來,真的非常危險。

針對投票率可能不高,陳其邁表示很擔心,從從2018年市長選舉、2020年初「大選」,以及6月6日罷免投票,到現在補選已經是第4次選舉,投票率假如出不來,真的非常危險。他說,會想盡辦法把投票率提高,當然其實也沒什麼辦法,就是真的要讓高雄市民知道,市政需要重開機。

陳其邁也向支持者喊話,如果你不投票就是別人幫你投票,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選票,選擇高雄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未來。他說,這次選舉會比以前參加過的選舉更辛苦,時間又不多,要把握時間,跟時間賽跑。

來源:中時電子報

相關焦點

  • 臺媒:陳其邁贏得高雄市長補選
    來源:海外網圖為陳其邁(圖源:臺媒)海外網8月15日電高雄市第3屆市長補選15日舉行投票。據臺媒報導,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籍候選人陳其邁已贏得超60萬選票,超過當選門檻。陳其邁出生於1964年12月,臺大公共衛生碩士,曾任民進黨副秘書長、「行政院副院長」等職務。此次補選共有3名候選人,除陳其邁之外,還有國民黨的李眉蓁,以及民眾黨徵召的吳益政。根據高雄市選委會資料,此次選舉人數有2301597人,依全市38個行政區分析,鳳山區有294369人最多,茂林區1524人最少。當選者的任期將至2022年12月24日止。
  •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揭曉,陳其邁當選
    【環球網報導】高雄市長補選今日(8月15日)舉行,並於下午4時開始開票。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最新消息,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獲得67萬餘票,得票率逾七成,確定當選高雄市長。李眉蓁(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臺灣「中央社」稱,臺灣「中選會」通過新聞稿表示,此次高雄市長補選選舉人數2301597人,投票人數962826人,投票率為41.83%,開票結果,3位候選人得票數分別為陳其邁(民進黨推薦)671804票、吳益政(臺灣民眾黨推薦)38960票、李眉蓁(國民黨推薦)248478票。
  • 剛剛,高雄市長補選結果揭曉,陳其邁當選
    據臺灣「中央社」等臺媒最新消息,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獲得67萬餘票,得票率逾七成,確定當選高雄市長。臺灣《聯合報》報導稱,在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國民黨李眉蓁召開記者會宣布敗選後,陳其邁約6時18分在競選總部發表當選感言。
  • 依葫蘆畫瓢,陳其邁就能贏得高雄市長補選嗎?
    2018年,韓國瑜攜超高人氣當選高雄市長,國民黨一雪前恥,「綠地變藍天」。2020年6月6日,韓國瑜罷免案以93萬9090票通過,國民黨執政高雄猶如黃粱一夢,大夢初醒。民進黨推出「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參選高雄市長補選,收復失地。
  • 有那味兒了!陳其邁對市長補選表態:高雄是我一生懸命的地方
    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即將解除職務,「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代表民進黨參加市長補選的呼聲最高。陳其邁對於是否參加補選,仍未正式鬆口,不過他今(10)日明確表態指出「高雄是我一生懸命的地方」。雖未鬆口,但陳其邁投入市長補選的意願也越來越明顯。
  • 正式投入高雄市長補選! 陳其邁辭職18日生效
    陳其邁。(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民進黨中常會17日將徵召臺行政機構副主管陳其邁投入高雄市長補選,陳其邁隨後將在民進黨中常會會後記者會宣布辭官參選,辭職生效日是18日,周四(18日)陳其邁將參加最後一次臺行政機構會後,即離開臺行政機構,正式投入選戰。
  • 高雄市長補選三位候選人積極備戰 街頭民調陳其邁大幅領先
    高雄市長補選投票日將於8月15日登場,各方人馬積極備選,民進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陳其邁今(12)日成立競選總部;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李眉蓁今日上午在黨主席江啟臣陪同下前往傳統綠營票倉三民區拜票;民眾黨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吳益政則是在柯文哲親信蔡壁如的陪同下到國民黨的鐵票區左營區拜票。
  • 陳其邁勝出臺灣高雄市長補選 青年人盼新政支持創業
    臺灣執政民主進步黨候選人陳其邁壓倒性優勢贏得高雄市市長席位,一如外界預期。民進黨時隔一年又七個多月重掌根據地。臺灣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在星期六(8月15日)舉行的補選中,陳其邁取得67萬餘票,相當於70%得票率,擊敗中國國民黨籍對手李眉蓁,以及臺北市長柯文哲領黨的民眾黨候選人吳益政。
  • 陳其邁公布補選市長團隊,民進黨小鮮肉加入,高雄白眼女議員遭棄
    自從韓國瑜宣布不對「罷韓」提起訴訟後,8月15日的高雄市長補選成了大家熱議話題。民進黨沒有意外地派出韓國瑜曾經的手下敗將陳其邁代表參選,其競選團隊名單一直沒有公布引發聯想。不過陳其邁團隊名單沒讓大家等太久,就在昨天陳其邁通過媒體向外界表示:民進黨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吳怡農將擔任他的「國際事務顧問」。年輕帥氣的吳怡農在「綠營」粉絲裡有不錯的人氣,之前在與國民黨蔣萬安爭奪臺北民意代表時敗下陣。兩位「失敗者」高雄再聚首,網友笑稱「失敗者聯盟」。
  • 楊明州出任高雄代理市長 陳其邁下周辭職參選高雄市長?
    楊明州陳其邁臺海網6月12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林連金)「罷韓」6月6日獲得通過,根據臺灣相關規定,最遲9月初要進行高雄市長補選,期間由臺當局安排代理市長。陳菊任內副市長任代理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案通過後,臺行政機構對代理市長人選展開布局,此前臺媒報導,鎖定的對象包括曾任高雄市副市長的高雄市府參事楊明州、交通部門副負責人王國材,原因是二人對高雄市政均有一定的熟悉度。11日下午全案定案,確定由楊明州出線,將代理高雄市長。
  • 拼高雄市長補選陳其邁行程滿,邀請民進黨「型男」加入競選團隊
    2018年參選高雄市長失利的陳其邁,曾在選後舉辦咖啡會與「邁粉」相約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會中高唱《紅豆》一曲,但歌聲被評為有待加強。確定投入高雄市長補選後,陳其邁21日上午再度回到駁二舉辦「邁粉見面會」,並邀請有民進黨型男之稱的吳怡農助陣。
  • 高雄市長補選最新民調出爐:陳其邁單獨過半,陳菊竟然第二
    高雄市長補選將於8月15日舉行,藍綠白三方都各自推派人選角逐,根據最新民調結果,民進黨陳其邁獲得52.9%的支持度,國民黨李眉蓁為14.3%、民眾黨吳益政為4.4%。民調還預估,若投票率達到5成,陳其還可望打破2018年選舉時的得票紀錄。
  • 高雄市長補選進入衝刺期,韓國瑜是否現身?幕僚證實:他會回高雄投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高雄市長補選15日登場。這場選舉因主客觀因素,儼然變成沒有懸念的拳擊賽,除非突發重大變故,否則很難改變結果。有評論稱,8月高雄天氣熱,補選氣氛卻相當冷,因為這兩年市長選舉廝殺、接著「總統大選」、然後罷免投票,過度動員出現疲乏現象,推估投票率頂多五成。
  •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陳其邁取勝代表什麼?邱毅:透露3個重要信息!
    最近臺灣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其實這次選舉結果幾乎沒有任何懸念,外界關注的指標集中在投票率和各位候選人的得票數與得票率上,但從開票結果來看,本次高雄市長的投票率僅41.83%,為歷次高雄市長選舉最低,也略低於罷韓42%的投票率,陳其邁雖然獲得67萬1804張選票,
  • 高雄市長補選封關民調出爐,陳其邁李眉蓁支持度有新變化
    高雄市長補選將在8月15日進行投票,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會去投票者,有52%會投給陳其邁、李眉蓁為20.7%,吳益政為7.9%。自費做這項民調的高雄師範大學兼任教授蘇嘉宏認為,離投票還有兩周變數仍多,他也預估此次投票率約落在48.6%到55.6%之間。
  • 陳其邁請辭投身高雄市長補選? 蔡英文首表態!
    外界關心陳其邁今稱即將「畢業」,是否明天將辭去臺行政機構副主管一職、投入高雄市長補選戰,蔡英文則首次回應指出,這是黨主席的問題,賣關子說明天中常會再回答;蘇貞昌則說,陳其邁今出席母校高雄中學的活動,強調現在陳還是副主管,人還在位置上,就不能討論替代人選的問題。
  • 高雄市長補選藍白綠三方對決正式登場,李眉蓁兩大優勢可拼陳其邁
    高雄市長補選8月15日舉行,昨天是高雄選委會登記作業的最後一天,國民黨、民進黨、臺灣民眾黨都派出選將前往登記,高雄市長補選藍白綠三方對決正式登場。民眾黨借市長補選為2022年選舉測水溫由臺北市長柯文哲任黨主席的臺灣民眾黨,23日晚間「突襲式」宣布,徵召即將加入民眾黨的親民黨高雄市議員吳益政參選。吳益政已連任5屆市議員。民眾黨表示,吳益政深耕高雄,問政認真,符合該黨設定「在地、優秀」候選人形象。
  • 高雄市長補選 藍綠白港都爭雄
    李眉蓁、陳其邁、吳益政(合成圖) 24日是高雄市長補選登記的最後一天,國民黨23日宣布徵召41歲的高雄市議員李眉蓁參選,相較於民進黨參選人陳其邁
  • 臺灣學者看高雄市長補選:李眉蓁輸非輸,陳其邁贏非贏
    高雄市長補選戰,毫不意外,由陳其邁勝出。乍看之下,他是大贏,尤其得票率7成,輾壓李眉蓁的約26%及吳益政4%。不過看到陳的得票數及這次補選的投票率,此大勝就似乎要打些折扣;如果再細究代表民進黨參選的陳其邁打這場選戰所擁有的資源,及他自己的心理準備,相對於國民黨徵召而臨時上陣的李眉蓁,這樣的勝利,就更值得檢視它的紮實度;而一般解讀此一補選為國民黨的大敗,也有再省視的空間。
  • 陳其邁當選高雄市長 國民黨候選人敗選 韓國瑜回應
    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韓國瑜回應了環球網8月15日消息,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當選,據臺灣「中時新聞網」15日報導,前高雄市長韓國瑜接受採訪時回應表示「好好建設高雄吧!」他建議陳其邁就任市長後,一定要繼續推動雙語教育,一定要做到「貨出去、人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