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發射時反作用力大嗎?發射車是多次使用,還是一次性的?

2020-12-20 和風漫談

毫無疑問,飛彈發射時的反作用力,是非常大的。以彈道飛彈為例,發動機、燃氣發生器在一瞬間迸發出巨大力量,將幾十噸甚至上百噸的飛彈推射出去,反作用力又怎麼小得了呢?

但飛彈的反作用力,跟炮彈的後坐力不一樣。炮彈在封閉炮膛內受力,產生後坐力。而飛彈發射要麼是出筒點火,要麼是敞開點火,發射原理和火箭、火箭彈相似,只產生反作用力。

飛彈發射方式有熱發射、冷發射兩種。

1、熱發射時,飛彈發動機、助推器點火,高溫高壓燃氣流向後噴射,將飛彈推射出去。

發射筒後蓋並非封閉,而是採用吹破式設計,高速氣流沿預製破碎線將後蓋吹破,將高溫燃氣流排導到筒外。前蓋會提前打開,為飛彈讓路,或採用穿破是直接頂破。

飛彈發射筒由鋁合金、玻璃纖維、碳纖維等材料製成,從材料上也能看出它不像炮管那樣承壓。筒內壓力不大,只存在高溫尾焰衝刷、燒蝕問題。

熱發射時,飛彈尾焰向地面噴射,後方有折流板,將高溫燃氣流向安全方向折射,避免燒灼發射車。

2、另一種冷發射,筒內燃氣發生器產生高壓燃氣,將飛彈推射出去。

飛彈飛出筒外20~40米才點火,尾焰遠離發射車、筒,不存在燒蝕問題。但一枚彈道飛彈幾十噸到上百噸,以每秒15~20米速度出筒,由此產生的反作用力很大。

一些中小型戰術飛彈整體重量小,發射筒可以直接坐在地上,由地面吸收反作用力。大型彈道飛彈重量大,發射筒尾有多個液壓穩定調平支柱,既支撐飛彈,也提供配平。

一些先進的洲際彈道飛彈,如白楊M、亞爾斯、東風41等,還具備任意點發射能力,能在野外場地發射,隱蔽性強。

野外環境惡劣,遠不如固定發射場坪。在鬆軟、不平整的地面上發射時,飛彈姿態不穩,誤差增大,甚至飛彈車傾覆。為解決問題,人們發明了可延伸底座。

可延伸底座有一個橡膠製成的延伸筒,套在發射筒末端,在燃氣作用膨脹形成保護囊,能隨地面下陷自適應延伸,對地面的壓強減小到0.3~0.5兆帕,對場地強度要求大幅降低。找個平整的普通地面就能發射。

▲可延伸底座

不管熱發射、冷發射,飛彈發射車都只承擔一小部分作用力,損耗不大。

飛彈發射車製造難度很高,動力在各軸間逐級傳動,還要保證轉彎、直行的同步性,合理分配功率。像8×8、10×10軸這樣的發射車,一臺就要上千萬,全球也只有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少數國家能製造。

如此精密昂貴的頂級裝備,自然不可能一次性使用。其實連飛彈發射筒都不是一次性的,按國家標準,要具備6~8次重複裝填能力。

通常戰術飛彈發射車重複發射20次以上;中近程彈道飛彈發射車10次以上;洲際彈道飛彈發射車每次發射後要檢修,然後再裝填發射。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綜上所述,飛彈發射時反作用力很大,尾焰溫度很高,發射車防燒蝕工作要做好。發射車價值不菲,能多次裝填,並非一次性,放心的用吧。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飛彈車真的是發射完飛彈就一次性報廢嗎?價格太昂貴,絕對捨不得
    大家都知道,洲際飛彈在運載和發射的過程中,都得有一輛運載車來輔助運行!那麼一般運載飛彈的運載車在發射完洲際飛彈以後真的就報廢了嗎?如果說飛彈車發射一次就報廢了,那麼就不能叫飛彈車了,應該叫一次性飛彈車,就像一次性筷子一樣。
  • 炮彈發射者為何不擔心被反作用力傷害?能量守恆定律的微妙在這!
    我們平時看古裝戰爭電視劇的時候,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交戰的一方不斷把彈藥放在炮桶裡,然後發射出去,炮彈在敵方的陣營裡爆炸,但炮桶因反作用力向後移動的時候,並沒有傷害到發射者!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比如明代的袁崇煥和後金的努爾哈赤在戰爭上兵戎相見時,努爾哈赤最忌憚的就是袁崇煥的「火器」,這種火器裡的彈藥打到人的肉身上,就是不死,也容易造成肉體的潰爛。
  •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有什麼關係?
    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就知道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也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每一個力都有一個與之相等的反作用力。當你用手敲打物體的時候,你對物體施加一個力,這時候物體可能因為受力而破碎了,而此時你也會感覺到手很疼,這是因為在你對物體施加力的同時,物體對你也有一個反作用力;當物體放在地面上時,物體對地面便有一定的壓力,同時物體也會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即支撐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分別作用在地面上和物體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現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
  • 臺灣嘉義大馬路上驚現飛彈發射車!臺媒:這是在進行「聯合防空作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馬路上見飛彈呈預備姿勢……」綜合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聯合報》29日報導,有島內民眾29日在嘉義市民生南路附近發現了馬路上停著兩輛飛彈(發射)車,發射裝置還呈60度角,疑似在做發射準備。有民眾將有關畫面拍下並上傳網絡後引發討論,島內網民都在猜測到底這是哪種飛彈。
  • 戰鬥機如何發射飛彈?發射過程繁瑣 和電影大不相同
    時至今日,空空飛彈已經是一類人們耳熟能詳的武器。在我們看來,衡量一種空空飛彈先進與否、強力與否的指標,一般都是空空飛彈的射程、機動過載能力、不可逃逸區大小以及命中率等指標。而普通群眾甚至是媒體在衡量這些指標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缺乏專業知識而產生一些常見的認識誤區。
  • 揭秘飛彈冷發射技術:溫和而不溫柔
    冷發射一詞是相對熱發射而言的,事實上,飛彈點火起飛的過程絕對和「冷」扯不上關係。「冷」的過程也僅限於飛彈脫離發射載具的期間。上世紀中期,為了滿足潛艇水下魚雷發射的需要,冷發射技術逐漸起步。在運用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了冷發射的可取之處,目前冷發射技術在各類飛彈(戰略飛彈、飛航式飛彈)中已得到了廣泛地應用。
  • 土耳其向敘發射先進飛彈,技術依靠勒索而來,具有中國血統!
    除此之外,土耳其也動用了遠程攻擊武器,對敘利亞縱深目標發動襲擊,其中包括俄軍基地在內的敘利亞北部多個目標,這就是Bora短程彈道飛彈,短時間內發射了多枚飛彈,這款飛彈從技術源頭來說,和中國具有密切的關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款從中國「勒索」到的先進飛彈!
  • 大馬路上驚現飛彈發射車,民進黨當局究竟是在嚇唬誰?
    蔡英文日前在臉書表示,這幾天,臺軍各單位展開第四季戰備周的例行訓練,許多人都看到臺陸軍裝甲車、戰車等各式車輛奔馳在路上。「有人形容,這些聲音是最安心的引擎聲」。難怪蔡英文學位論文不過關,當了臺灣地區領導人,還是這麼喜歡自說自話!
  • 韓媒:朝鮮今晨所射飛彈飛行高度大增 或高角度發射新武器
    原標題:韓媒:朝鮮今晨所射飛彈飛行高度大增,或高角度發射新武器  8月24日,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聯參)表示,朝鮮今晨所射飛行器最高飛行高度為97千米,飛行距離約380公裡,最高飛速為6.5馬赫以上。韓軍據此將上述飛行器定性為近程彈道飛彈。
  • 科目:發射飛彈
    來源:央視新聞大學畢業考核 有的要交論文 有的要交實驗報告 …… 而這所大學的「畢業考」是發射飛彈發射飛彈為畢業證書增添硝煙味八一建軍節前夕 火箭軍工程大學的畢業學員千裡機動到某陌生地域 在實戰背景、複雜環境下 組織了一場 全流程全要素飛彈發射訓練
  • 飛彈發射箱裡有什麼?為什麼有些是圓柱形,有些是長方形?
    飛彈發射箱,也叫貯運發射箱,是現代飛彈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擔負著貯存、運輸、調溫、起豎、支撐的重任,並在發射中起到定向作用。上世紀70年代以前,飛彈沒有發射箱,直接從導軌上發射。在風吹、日曬、雨淋等外部環境侵襲下,不利於維護,也降低壽命。到70年代中期,法國率先在「飛魚」飛彈上使用圓柱形發射箱。
  • 臺灣展出"輕型巡防艦" 防空飛彈發射架咋這麼奇葩?
    空空飛彈改為艦空飛彈,其實對飛彈主要的改進方向一般只有兩個,首先是如何將飛彈發射後送入正常的飛行方向的問題,其次是對艦載高溼度、高鹽度環境下的抗腐蝕問題。抗腐蝕問題沒有必要說,臺灣如果連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到頭來黑的還是咱們大陸自己,只看看臺灣是如何解決發射問題的。
  • 畢業考試科目:發射飛彈
    大學畢業考核有的要交論文有的要交實驗報告……而這所大學的「畢業考」是發射飛彈1發射飛彈為畢業證書增添硝煙味火箭軍工程大學的畢業學員千裡機動到某陌生地域在實戰背景、複雜環境下組織了一場全流程全要素飛彈發射訓練
  • 雷達剋星——美國反輻射飛彈大全
    AGM-45反輻射飛彈的主要缺點有:一是容易脫靶,如果雷達關機,AGM-45就會丟失信號,只能按彈道軌道飛行;二是射程有限,高空發射時的最大射程不到50千米,低空發射時的最大射程只有27千米,無法攻擊遠距離目標;三是只能直線發射,攜帶AGM-45的戰機只能對準目標進行直線飛行,在發射飛彈前不能進行任何機動飛行和轉彎動作;四是導引頭頻率範圍窄,不能同時攻擊多種雷達
  • 直-9發射鷹擊-9反艦飛彈聊勝於無?打飛彈艇這可是必備的
    直-9發射鷹擊-9反艦飛彈,有人說這玩意兒聊勝於無?話可不能這樣講,這可絕不是聊勝於無,打飛彈艇那是必備的,不然被人悄悄摸過來偷襲,防不勝防啊。要知道我們的傳統就是勤儉持家。原因就是054甚至056都能上直九呀,其實,這畫面改個說法就好理解了: "直-9發射鷹擊-9反艇飛彈!"說段往事——伊拉克戰爭期間,15艘伊拉克快速巡邏艇企圖偷襲,從英國軍艦上起飛的"大山貓"直升機,用"海上大鷗"飛彈向伊拉克快艇編隊發起攻擊。
  • 飛彈發射車現身街頭,蔡英文在嚇唬誰?
    導讀:臺灣媒體報導,在10月29日當天,有人在路上看到飛彈車疑似做發射準備。這個消息嚇壞了一眾人,以為兩岸要開戰,後來才明白是臺灣軍部第四季戰備周的例行訓練,對於此事不少網友表示不可理解。一個安全的地方會每天都有軍人在路上嗎?
  • 漢光演習第二日蔡英文視察臺軍飛彈發射 臺軍靶機尾焰引發森林大火
    據聯合新聞網6月5日報導,在今天的漢光實兵操演上,蔡英文視察臺灣空軍發射靶機時,靶機火箭發動機尾焰引燃了基地附近的草坪,造成基地附近山林失火,隨後軍方派出消防車救火,在撲滅火焰後演習繼續進行。 據《聯合新聞網》6月5日報導,「漢光演習」第二日的主要內容是演練臺軍空軍和海軍反巡航飛彈打擊,奪取制空權和制海權,蔡英文今天上午到屏東縣滿州鄉九鵬飛彈基地,視察飛彈射擊。在1小時的演習科目中,臺軍發射了臺灣「中科院」自製的天弓一型防空飛彈、天弓二型防空飛彈和美國「愛國者」二型防空飛彈,每個型號發射兩枚飛彈,均命中目標。
  • 媒體曝印度曾威脅對巴發射飛彈
    媒體曝印度曾威脅對巴發射飛彈惠曉霜印度、巴基斯坦和西方國家一些不願公開姓名的官員披露,印度與巴基斯坦上月因武裝衝突而關係緊張期間,印方威脅要向巴方發射飛彈,巴方回應,若遭攻擊,將「三倍奉還」;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勸說印巴雙方緩和局勢
  • 發射一枚東風-41飛彈要花多少錢?俄專家:一般人玩不起
    在電腦控制的慣性制導系統的助力下,東風41的打擊精度也很強悍,這從我國多次成功試射上也能看出。試射就意味著消耗,儘管打擊目標是虛擬的,但發射出去的飛彈卻是貨真價實的。不少軍迷表示,那這得花上不少錢吧?事實確實如此,那東風41作為我國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每發射一次要耗費多少錢呢?
  • 王偉生前所在部隊演練空中大戰,發射數十枚霹靂-8飛彈
    10月24日,南部戰區官微發布了一篇題為《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組織大規模空空飛彈實射》的文章,文中稱,10月20日至21日,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緊貼實戰,在海南島西部某海域組織大規模空空飛彈實射訓練,近百名飛行員參訓,發射飛彈數十枚,有效檢驗了部隊指揮協調、後裝保障和實際使用武器能力。上圖是裝掛飛彈,從飛彈外形來看,這明顯是霹靂-8空空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