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會得B肝?實際上B肝傳播有規律,不必引起對B肝的恐慌

2020-12-18 成皓醫生

導語:B肝是中國一個重要的傳染病,同時B肝也困擾著不少B肝的患者,很有可能會擔心自己是否會把B肝傳染給身邊的朋友們,所以今天就要並帶大家來了解一下B肝的知識吧。

01B肝的主要傳播方式有三種,分別是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其他傳播

1、母嬰傳播

之所以將母嬰傳播放在第一個,就是因為母嬰傳播是B肝傳播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在我國主要的傳播方式向關臨床證據表明已胺的主要傳播,在我國是靠母嬰傳播進行的,有40%以上的B肝患者或攜帶者都是因為今天母體當中還有B肝病所導致的。

雖然在嬰兒和母體當中會存在有一個稱之為胎盤屏障的物質,但是胎盤屏障,並不能有效地阻止B肝病毒的進入,所以對於大部分的機體還沒形成良好免疫功能的胎兒來說,母親患上了B肝病毒,對於他們來說,B肝病毒暢行無阻,並且很快的攻擊胎兒肝細胞的。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臨床科技的不斷發展,已經出現了對胎兒進行阻斷的相應療法,也就是說如果母體患上了B肝進行早日得,有效防止胎兒也換上B肝病毒,所以對於想懷孕的B肝攜帶者來說,進行早日到醫院檢查,並作良好的斷整治就顯得尤為重要。

2、血液傳播

血液傳播也是B肝傳播的,另一個主要方式雖然在我國隨著醫療科技術的不斷提高,血液傳播這種情況已經少見,但在實行年前,血液傳播主要是通過輸血證等相關機構並未採取嚴格的消毒措施導致吧,而隨著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在醫學上面進行的B肝病毒血液傳播病不常見了,但是需要注意,少部分紋身和打耳釘店有可能會仍然存在這種風險,所以做紋身和耳釘的時候需要找正規的機構去完成。

而除此以外,在臨床上面最常見到的B肝血液傳播方式主要是醫生可能會暴露在B肝病毒之下稱之為職業暴露這是因為在給B肝患者做相應手術的時候,如果手術刀將血液滴到眼睛裡面或者是和醫生皮膚進行了接觸,而皮膚正好有喟口就很有可能會誘發感染

3、其他方式

這種其他方式主要是通過體液傳播的,而體液傳播的主要方式,跟愛滋病相似也是通過性行為進行傳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保險套的使用可以有效地阻止毒的傳播,除此以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潔身自好,也可以更加有效地避免感染B肝病毒

02在B肝病毒傳播上面,日常生活中還有這些誤區,需要注意

實際上這些誤區主要是因為人們對於B肝病毒並不了解,所導致的,然而B肝病毒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麼可怕,B肝病毒的傳播也需要較為嚴苛的條件,所以在日常生活當中不應該對B肝患者產生相應的歧視。

1、吃飯不會傳播

和B肝病毒患者共同吃飯,感染的風險是非常低的,這是因為B肝患者對B肝病毒並不能有效地進入唾液當中,它需要口腔當中出現相應的破口B肝病毒主要是侵犯肝細胞而肝細胞當中會有大量的血功能,所以B肝病毒也可以在血液當中被發現。但在其他身體器官當中並不能有效地發現B肝病毒,而唾液也是如此,所以要想在跟B肝患者一起吃飯,並且感染上B肝病毒就需要B肝患者的口腔當中出現相應的潰瘍或者牙齦出血。

同時更為苛刻的條件是要求除B肝患者的另一方也要在口腔當中出現相應的潰瘍和牙齦出血,否則就算你誤食了B肝患者的血液也有可能並不會感染B肝病毒能,消化道是較為立體的環境,並且在胃當中還有單人的胃酸,酸性程度極高,很能有效地殺傷大部分的細菌和病毒,而要想進行有效的傳播,就需要接觸到傷口從而進入血液,才能幫助B肝病毒更好地複製,所以只要口腔當中沒有出現牙齦出血和潰瘍一般情況下不會引發B肝的傳播

而像以前網傳的那B肝患者向餐飲和當中吐唾液,進而引發B肝傳播,那種不靠譜的新聞不一樣,實際上,在現實生活中也基本上很難看見,無論論是B肝病毒是否能進入體內,還是B肝患者,唾液當中是否含有B肝病毒,這都需要極大的巧合才能進行的,可以說在臨床上面,因為和B肝患者共同吃飯,或者因為使用外賣導致的B肝,這種情況是非常非常少見的。

2、和B肝患者握手更不會感染B肝

B肝的傳播需要通過主要三種方式,而握手並不能有效傳播,它不包括在其中任何一種,同時,B肝患者手錶表面並沒有任何B肝病毒,所以可以和患者握手可以放心大膽的進行,前提是保證手上沒有任何的傷口,因為一旦出現傷口就有可能會使得B肝病毒趁虛而入,進入到血液當中,並在當中安家定居並且大量複製,而導致肝細胞損傷。

而事實上很多人害怕和B肝患者握手,主要是因為擔心自身也感染B肝所導致的,實際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強對B肝的科普,加強對於普通人對B肝相關教育,這樣才能避免出現,對B肝患者的歧視,才能更好地幫助,B肝患者恢復良好的身心健康

3、碰到B肝患者咳嗽並不用擔心

其實通過咳嗽等方式有效傳播的病毒主要是呼吸道相關的疾病,所以並不是所有的病毒都可以通過呼吸道有效傳播的。這些病毒她可以依附空氣進行,有效的傳播二一,但並不能通過空氣有效的傳播,所以碰到B肝患者咳嗽並不會導致您和周圍人群產生B肝可以放心大膽的路過,並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長期佩戴口罩

結語:在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都對B肝心有餘悸,對B肝的傳播方式並不算了解,所以很多人都擔心自己患上B肝,並且不良的報導對大家也有所誤導,而了解B肝的具體傳播方式能幫助大家消除心中的恐懼,避免對B肝患者產生歧視。

相關焦點

  • B肝檢查取消不必心生恐慌
    其實,我們大可不必談B肝色變,因為我們心中的恐慌和不安 ,大都來自對B肝的種種誤解。本期《新健康》將請青島市市立醫院消化二科主任孫櫻、青島市第六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郝新潔聯手為大家解析、支招。這個調查就表明我國B肝病毒攜帶者基本上是在1歲前感染B肝病毒的,主要是B肝病毒攜帶者的母親在圍產期造成的。  專家說法:郝新潔表示,B肝病毒主要有母嬰垂直傳播、血液傳播 、體液傳播、性行為傳播以及新生兒之間的平行傳播這幾種情況。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般性接觸,比如共用辦公用品,比如握手、擁抱 ,比如同住一室、同桌就餐 、共用廁所等,一般不會傳染B肝病毒。
  • 10個人就有1個得B肝!經常在外吃飯會傳染B肝嗎?
    因此大家在生活中,也難免會與B肝患者或者B肝病毒攜帶者一起進餐。 那麼,經常在外吃飯會傳染B肝嗎?再加上B肝病毒的生長繁殖還需要很多物質的幫忙,而這些物質在人體消化道裡是沒有的。 因此,就算你不幸吃進去了B肝病毒,也不必驚慌:病毒要麼在你的腸道內被幹掉,要麼被排到廁所裡,不會因此而感染上B肝病毒的。 當然,如果口腔黏膜有破損,B肝病毒是可能通過破損的傷口進入血液循環而感染的。
  • B肝病毒的傳播途徑?
    B肝病毒的傳播途徑:B肝病毒主要通過血液(輸血和血液製品、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母嬰傳播及性接觸傳播三種途徑傳播。 一.母嬰傳播 母嬰傳播是最常見的B肝病毒傳播方式之一,它實際上也是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可通過以下三個途徑傳染給新生兒。
  • 簡述B肝的傳播途徑
    B肝的傳播途徑有母嬰傳播、血液傳播、醫源性傳播、性傳播等。1、母嬰傳播一般認為,B肝表面抗原攜帶者中大約有1/3來源於母嬰傳播。母親體內的B肝病毒有可能在孩子出生前或出生時就感染了孩子,使孩子一出生就成為B肝病毒感染者。
  • 95%的成年人感染B肝能自愈!B肝五項指標要這樣看
    ,約有兩千多萬B型肝炎患者需要治療,但最終有進行規範治療的不到20%; 《柳葉刀》子刊2018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慢性B型肝炎診斷率僅為19%,抗病毒治療率僅為11%; 5歲以前嬰幼兒,免疫功能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在打B肝疫苗前感染B肝或者在母體內感染B肝病毒,絕大部分會成為B肝病毒攜帶者,也可能成為慢性B肝患者,再發展,一部分人可能發展成肝硬化
  • B肝定會變成肝癌?對B肝的這4個誤解,早點知道比較好
    關於B肝的4大常見誤區1、不能和B肝患者進行接觸,接觸就會被傳染B肝的傳染性是比較強的,且目前B肝也沒有根治的方法,因此很多人對於B肝都感到很是恐懼。如果身邊出現了B肝患者,免不了會有歧視的可能。其實B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以及日常親密接觸傳播。前面三個傳播方式很多人都沒有異議,而針對日常親密接觸傳播就有些歧義了,其實日常的一起吃飯、握手、擁抱或者普通的日常接觸,是沒有被傳染B肝的風險的。就拿吃飯來說,即使不小心使用了B肝患者使用的餐具,如果嘴裡沒有傷口,傳染的可能性也很小,更別說大家已經注射了B肝疫苗。
  • 全球每10個人裡就有1人得B肝!筷子會傳染B肝病毒嗎?
    萬一你不幸吃到了B肝病毒,也不必驚慌 完整的消化道表面擁有自己強大的免疫系統,像配備了生化武器的軍事防線一樣,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止B肝病毒從消化道進入血液循環 它要麼在你的腸道內直接被幹掉,要麼就被排到廁所裡了 除非你的消化道有潰瘍或者出血,病毒隨著傷口進入到了血液
  • B肝檢查結果怎麼看 B肝的傳播途徑
    病況較重時,肝臟的膽紅素代謝功能障礙,導致血液中膽紅素濃度增高引起黃疸。當血中膽紅素濃度增高今後,膽紅素從尿液排出,使尿液色彩變深.它是黃疸最早的表現。需求注意的是,飲水過少或某些藥物也會引起尿黃的現象,應注意差異。當血液中膽紅素濃度持續添加.可引起眼睛、皮膚黃疸,嚴重黃疸可引起皮膚瘙癢。肝區疼痛肝區疼痛是B肝的主要症狀之一。
  • 和B肝攜帶者結婚會怎樣?B肝攜帶者能生育嗎?
    與B肝病毒攜帶者結婚還能不能生育下一代?   配偶之間會傳播B肝病毒嗎?如何傳染?   B肝病毒可通過性途徑傳播,因此在一些地區甚至把B肝列為性病的一種,因此與B肝患者或是B肝病毒攜帶者結婚,必須要提防B肝病毒通過性行為傳播。
  • B肝到底會不會遺傳?B肝患者生孩子,孩子得B肝的機率有多大?
    我國是B肝大國,約有1.2人為B肝病毒的攜帶者。由於B肝會傳染,再加上對B肝的不了解,有些人就會造一些謠,搞得B肝患者備受歧視,難以找到心儀的結婚對象。好不容易結婚了,還會擔心B肝遺傳,不敢生孩子。B肝可經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等。受到傳播途徑的影響,B肝確實有一定的機率會遺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B肝患者就不能生孩子,也不意味著B肝患者生不出健康的寶寶。B肝雖然可以遺傳,但它其實並不是遺傳疾病。之所以說它遺傳,是因為它有血液傳播這條傳播途徑,並且還容易出現家族聚集現象。
  • 青島9人透析感染B肝 B肝血液傳播能力強
    B型肝炎(簡稱「B肝」)是由B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並可引起多種器官損害的傳染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食慾減退、噁心、疲乏、肝臟腫大及肝功能異常,部分病例可轉為慢性,少數可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肝癌。  B肝有哪些危害?
  • 十個人就有一個得B肝 如何預防B肝
    B肝是常見的一種疾病,不少人因為不了解B肝,因此都認為跟B肝患者接觸就會感染,其實B肝的傳播途徑是有限的。下面就教教大家如何預防B肝。  十個人就有一個得B肝  根據統計數據,我國人群中B肝病毒攜帶者約佔10%左右,超過1億人,在國際上屬於B肝大國。那麼你了解B肝嗎?  什麼是B肝  B肝是指B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
  • B肝患者,一般會有這5個表現,B肝會不會自愈呢?
    B型肝炎患者是B肝病毒的攜帶者,其血液、破損的皮膚黏膜及性接觸,可以進行傳播。B肝患者,一般會有這5個表現,B肝會不會自愈呢?一、消化道患有B型肝炎會使肝功能異常,膽汁的分泌減少,就會使人出現食欲不振,噁心,討厭油膩,上腹部不適和腹脹等現象。
  • 打了B肝疫苗還會得B肝嗎 B肝傳染竟因為這
    打了B肝疫苗還會得B肝嗎關於注射疫苗後的免疫效果,要根據以下三方面來決定:1、抗體的濃度——抗體濃度越高,抵禦B肝病毒的效果越好。2、感染病毒的數量——如有足夠濃度的抗體,一般性的接觸就可以完全避免感染了。但是如果是輸入B肝攜帶者的血,大量的病毒進入,則尚無法保證安全。
  • 軍醫講解:「慢B肝」為什麼會「暴發」?
    ,怕的是長期感染後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可從沒聽說過B肝也會突然「大暴發」,甚至還能要人性命。直到「復旦投毒案」,許多人才第一次聽說「暴發性B肝」這個詞。如今,案件本身已是塵埃落定,不必多言。但「暴發性B肝」這個毛病還是值得引起人們關注的,因為肝病方面的權威專家告訴記者,在臨床,「暴發性B肝」並不罕見,又極為兇險。不只B肝病毒攜帶者和B肝患者得對它提高警惕,就連「非B肝人群」也不能大意。
  • 我國B肝病毒攜帶者約9000萬人!「握手擁抱就餐」不傳染
    據估算,我國B肝病毒攜帶者約9000萬人,其中約2800萬人為慢性B肝患者,肝硬化、肝癌患者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引起的分別高達60%和80%。國家衛健委昨天發布了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識要點。要點對防治甲、乙、丙、丁、戊型肝炎都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和信息,提升社會公眾和重點人群防治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 在外吃飯,B肝患者會不會一人傳染一桌人?
    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跟B肝患者共用餐具,就很可能被B肝病毒感染。這是因為B肝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有三個,分別是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 患者通過血製品注射進行B肝的傳播,常見於血液透析等方式,即使只有極少量的血液,也會導致B肝病毒的出現,從而感染B肝。
  • B肝歧視怎會逼死女大學生?
    舉例說,一些單位不要求員工在入職的時候檢測B肝,卻會和醫院工作人員合作,偷偷檢,如果有問題,再用別的理由來拒絕員工入職。另外一些單位、學校堂而皇之地要求員工、學生查B肝,完全擺出一副「店大欺客」的架勢,比如,2012年發生過中航工業成都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在新員工入職體檢中違規檢測B肝項目,並且拒用8名B肝病毒攜帶大學生的事件。
  • B肝表面抗體是什麼意思 B肝的病因有哪些
    B肝疫苗第一針後大概有30%左右的人產生表面抗體,而第二針後有50%~70%左右,第三針後90%左右產生表面抗體。有些人在打過疫苗之後依舊沒有出現表面抗體,這個時候就需要加大劑量重新注射了,當然那了,這裡面還會有遺傳的因素,在經過多幾次的加大劑量注射後還是不產生抗體的,這種人群就要避免和他們接觸了,以免會被感染。
  • B肝疫苗預防接種知識解答
    實際上,疫苗也是一種藥品,接種之後都會出現一些反應。但這個反應的比例是非常低的,常見的反應主要是在注射的局部。因為它是一種抗原,又加了佐劑,所以在注射部位會有紅腫等局部反應,個別人身上會發生發熱的反應,從學術上和專業來說這種反應是一般反應,不需要處理,兩三天就會好。有些極個別的人會出現過敏性的反應,這在我們專業領域來說是屬於異常反應,和其他藥一樣,接種之後也會出現過敏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