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6月25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程枝文 實習生 周慧玲)
夏季到來,蚊蟲增多,花露水一直以來都是市民的驅蚊法寶。然而近段時間,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以及各論壇上有提醒帖子在流傳,稱被蚊子叮咬後使用驅蚊花露水,不僅不能減輕炎症,反而會加重皮膚損傷,甚至導致中毒。事實究竟如何?記者近日就此展開調查。
福州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她每年夏季都會使用花露水驅蚊。最近看到相關信息,她立即找出正在使用的花露水,發現瓶身標籤上寫有「農藥正式登記證號」,而且還用紅色字體提醒「外用品,勿食用,微毒」。她非常擔心:「這種含有農藥成分的花露水,對人體有沒有副作用?」
記者走訪了福州的幾家大型超市,看到花露水都被擺在貨架顯眼位置。永輝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花露水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具有清涼止癢功能的普通花露水,還有一種就是驅蚊花露水。記者發現,各大品牌的驅蚊花露水標籤上,確實寫有「農藥正式登記證號」,並且都明確標示含有避蚊胺或者驅蚊脂,含量在4%至7%之間。據了解,避蚊胺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殺蟲劑,含避蚊胺的產品不能直接使用於破損皮膚;驅蚊酯是一種高效的昆蟲驅避劑,對蒼蠅、蝨子、螞蟻等有良好趨避效果。
使用驅蚊花露水,會中毒嗎?記者撥打某知名品牌驅蚊花露水廠家售後服務熱線,工作人員明確表示「不會」,稱他們的驅蚊花露水裡包含的驅蚊成分都在安全標準範圍內,由於國內驅蟲類產品是在農業部管轄範圍之內,所以才需要登記農藥登記證號和農藥生產批准證書號。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皮膚科主任林立航告訴記者,目前使用驅蚊花露水引起中毒的案例極少。過量使用避蚊胺才可能引起人體的神經毒性、腦病,而驅蚊酯具有毒性更低、刺激性更小等特點。他說:「以上兩種驅蚊劑雖標有農藥正式登記證號,但均為低毒的產品,而且其在花露水中的含量比較低,只要是正規廠家生產的,消費者合理正確使用,一般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
「我也至今未接診過使用驅蚊花露水中毒病例。包括花露水在內,許多的外用藥品和護膚品都含有化學成分,只要是化學成分,必然會對皮膚產生作用,但有害的效應十分微小。而且這些化學成分都不會在皮膚表面停留過久,一段時間後大部分都會揮發掉。」福建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示範中心主任醫師葛品說。
針對網上的傳言,福建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蘇友新教授告訴記者,如果皮膚被撓破,這時使用驅蚊花露水,確實可能加重皮膚損傷。但加重皮膚損傷的原因有很多,究竟是細菌感染還是花露水成分的影響,這個尚無定論。他建議,被蚊蟲叮咬後不要用手撓,一般情況下可使用肥皂水衝洗,因為肥皂中的鹼性可以中和蚊蟲分泌出的酸性毒素。
那麼,使用驅蚊花露水應該注意哪些事項?葛品提醒,孕婦應慎用驅蚊花露水,嬰幼兒使用時應與水按1比7的比例稀釋,局部有皮炎及皮膚破損者禁用。林立航則強調,驅蚊花露水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但畢竟還是含有農藥成分,建議不要長時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