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註:本文最初發表於露天看臺,作者是Grant Hughes,文中觀點不代表譯者。
關於NBA歷史最佳球員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並且在肉眼可見的將來都將持續下去——目前,辯論的雙方分別支持的是麥可-喬丹和勒布朗-詹姆斯。
有很多原因讓人覺得這種分歧註定會一直持續下去:關公戰秦瓊的比較永遠都只能流於口舌;雙方無法理解對方因為年齡而對自己的最佳球員的情感成分;不同球員之間的不同比賽風格。
也許解決這個棘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去除變量。這並不能解決喬丹還是詹姆斯的困境,但是根據身高將潛在的最佳球員分組,可以至少讓我們先進入一個相對有可比性的層次。
沒有人能解決所有關於最佳球員的爭論,但是也許在每個身高段都評出一個最佳球員能夠讓我們更多地達成共識,亦或者引發更多的分歧。不管怎樣,這都會很有趣。
6英尺(183以下)以下:以賽亞-託馬斯
我們可能正生活在一個速度和空間的時代,在這個時代裡,技巧和多才多藝比體型更重要,但是只要籃框仍然掛在籃架上而不是擺在地上,身高永遠是一種正資產。古往今來都是如此,聯盟歷史上很少有6英尺以下的球員,這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自1946-47年賽季以來,只有82位身高在5英尺11英寸或更矮的球員參加過至少50場職業比賽。
在這之中,以賽亞-託馬斯無疑是其中最優秀的。
身高5尺9寸的託馬斯在2011年的選秀中排名第60位被選中。儘管託馬斯不是6英寸以下球員中勝利貢獻值最高的(這一殊榮屬於卡爾文-墨菲),但是他的巔峰在同身高段的球員之間是無可比擬的。在2016-17賽季,他場均得到28.9分,領銜全隊,聯盟僅此於威斯布魯克和哈登。在此身高段,他和特雷爾-布蘭登是唯二兩個至少兩次入選全明星的球員。
但是他的巔峰期實在是太短了。他22歲才進入聯盟。在2017年髖部嚴重受傷後,他花了三年時間試圖重新找回狀態。在所有6英尺以下的球員裡,他的總出場時間僅排在第15位,得分排在第5。但是他的2016-17賽季實在是太過耀眼,令人印象深刻。那一年他被稱為「末節之王」,率領那支凱爾特人隊排在東部第一,並闖進了東部決賽。在東部半決賽對陣奇才的第二場比賽,他狂砍53分。
同時被考慮的還有:卡爾文-墨菲,馬格西-博格斯
墨菲的17949分比他最接近的對手還要多了6000多分,但是他從來沒有像託馬斯在波士頓凱爾特人那樣成為一個球隊的進攻核心。博格斯在助攻和搶斷上有兩把刷子,他在1987-88賽季就進入聯盟徵戰,稱得上是身材矮小的偉大球員中的先驅。但是他總的來說缺乏進攻能力,5尺3寸(160cm)的身高也很容易被對手針對。
6英尺(183cm):阿倫-艾弗森
艾弗森職業生涯的傳奇色彩和他的身高分不開。如果他身高6尺5寸(196cm),他那魯莽、不妥協的風格就不會引起同樣的文化共鳴。他幾乎把自己的身體開發到了極限,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扔進肌肉的叢林,表現出一種超然的精神,這為他的傳奇增添了一種超乎尋常的英雄主義色彩。
他穿越了麥可-喬丹,飛越了比他更高、更強的對手,在場上疾速飛奔——和他比起來,其他的球員們就像被開了慢放。這就是身高之外的身體天賦,你的應變能力,你的協調能力,你的人球結合能力。可以說除了身高,艾弗森的每一項身體素質都是頂級的。
艾弗森職業生涯總共得到24368分。在所有6英尺的球員中,蒂姆-哈達維以15373分位居第二。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差距,大到足以讓我們忽略艾弗森的低效和莽撞。
儘管艾弗森從未贏得過總冠軍,但是在2001年總決賽G1,他只手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湖人隊,其中跨越泰倫-盧的鏡頭稱得上過去20年中最值得紀念的季後賽時刻之一。
艾弗森11次入選全明星,四次摘下得分王,三次摘下搶斷王——當然,和他帶來的文化印記相比,這些都只是次要的。
同時被考慮的還有:蒂姆-哈達威,凱爾-洛瑞
哈達威五次入選最佳陣容,並且以7095次助攻領跑所有6英寸的球員。
考慮到洛瑞在2020年還是全明星賽揚尼斯隊的中流砥柱,正處在自己的巔峰期,把他放進來可能是一各倉促的安排。但是他還缺什麼呢?他有一枚總冠軍戒指,六次入選全明星,兩次首發,幾乎是猛龍隊史最佳球員。所以,把他放在這個位置沒什麼不妥的。
6尺1(185cm):約翰-斯託克頓
我們有兩個真正的全能選手爭奪6英尺1英寸的最佳球員——斯託克頓和保羅——兩個有史以來最純粹的控衛。
保羅整個職業生涯都在高階數據上霸榜,因此他擁有更高的PER和BPM,但斯託克頓的在勝利貢獻值上遙遙領先CP3,207.7對179.5。這項數據的意義就在於,它反映出了斯託克頓一直被人們忽略的一點——在他二十年如一日的職業生涯裡,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狀態。
斯託克頓的最後一個賽季是2002-03賽季,當時他41歲,場均得到10.8分和7.7次助攻。那一年他打了全部82場比賽,在連續五個賽季全勤的情況下結束了自己的職業生涯。斯託克頓在漫長的16個賽季裡保持全勤,看起來不像是正常的人類。在這一點上,連著名的鐵人AC-格林都難以望其項背,斯託克頓保持著全勤賽季最多的紀錄。
斯託克頓統治了歷史助攻和搶斷數據榜,並且在可預見的將來都將繼續統治下去。斯託克頓職業生涯的總助攻數是15806,目前排名歷史第二位的傑森-基德,總助攻數是12091。斯託克頓的總搶斷數是3265,目前排名歷史第二的還是基德,他的數據是2684。
儘管斯託克頓以在擋拆中精確的傳球而聞名,但他同時也是一個非同尋常的高效得分手。儘管在他打球的年代很少有人會投三分球,但他的真實投籃命中率仍然超過了保羅。斯託克頓職業生涯的命中率是51.5%,三分球命中率38.4%,罰球命中率82.6%。如果晚生十年的話,他會不會像史蒂夫-納什一樣掀起一陣小球風暴呢?
同時被考慮的還有:克裡斯-保羅,伊塞亞-託馬斯
如果保羅能夠保持他在2019-20賽季的狀態,沒準他還能把他和斯託克頓之間數據的差距再縮小縮小,但是可能性也不大了。保羅在2007-08賽季就打出幾乎MVP級別的表現,可惜大傷和運勢讓他的職業生涯一再耽擱。伊塞亞-託馬斯有兩枚戒指和一個FMVP,五次入選最佳陣容。在他的巔峰期,他也是能和前面兩位扳扳手腕的。
6尺2(188cm):傑裡-韋斯特
傑裡-韋斯特8次進入MVP投票前五,9次進入NBA總決賽,最終在1972年捅破了窗戶紙,贏下了他唯一的一枚總冠軍戒指。同時他還是唯一一個敗方FMVP——在1969年和凱爾特人的七場大戰中,他場均拿到38分,並且在搶七大戰裡拿下三雙。
韋斯特職業生涯的14個賽季都入選了全明星,5次入選最佳防守陣容。在1969-70賽季,他以場均31.2分榮膺得分王;在1971-72賽季,他以場均9.2次助攻榮膺助攻王。這幾項數據幾乎就勾勒出了韋斯特其人,他像哈登和威斯布魯克一樣在場上無所不能。
韋斯特精彩的職業生涯也讓成為最神機妙算的經理人之一,同時他還是聯盟的logo。無論從哪個層面,韋斯特都是6尺2寸的球員中影響力最大的那一個。
同時被考慮的還有:託尼-帕克,達米安-利拉德
帕克有四枚總冠軍戒指,並且是6尺2寸球員中勝場第二多的球員,
雖然他可能從來都不是球隊中最好的球員。同時,他的六次全明星還不到韋斯特總數的一半。利拉德目前也仍處在生涯的巔峰期,但是他把火箭和雷霆送回家的那兩記絕殺夠他彪炳千古了。
6尺3(191cm):史蒂芬-庫裡
庫裡很有可能還會打出幾個超級巨星級別的賽季,但是無論如何他已經坐穩了6尺3寸的最佳球員。
史蒂夫-納什同庫裡一樣有兩個MVP,威斯布魯克的統計數據是歷史級的。但是他們都沒有庫裡這樣的影響力。庫裡的影響力不在於他目前扔進了幾個三分,以及他最終會扔進幾個三分;而是他革新了整個聯盟的比賽方式,證明了巴克利是錯誤的。
庫裡是聯盟歷史上唯一一個全票當選的MVP(2015-16賽季),六次入選最佳陣容(三次入選一陣),六次入選全明星,三次總冠軍。最重要的是,在2015-16賽季,他奉獻了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個人進攻表演。
實際上,庫裡的影響不僅在NBA,他改變了籃球這項運動的進程。是他讓所有的中鋒以及所有野球場的小朋友們都開始站在三分線外。僅此一點,他就足夠偉大了。
同時被考慮的還有:史蒂夫-納什,拉塞爾-威斯布魯克
納什和庫裡有著共同的特質,這些特質使得他們成為偉大的球員,尤其是以親和為先的領導力和準到不可思議的投籃。同樣不容忽視的是,從2001-02到2009-10賽季,納什的進攻效率一直名列前茅,他四次進入180俱樂部,歷史第一。他只差季後賽的成功和那麼一點點的運氣。威斯布魯克的數據是很嚇人的,無論他受到何種詬病,連續三個賽季場均三雙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6尺4(193cm):德維恩-韋德
德維恩-韋德晉升為超級巨星的年代比你想像的要早。他最後一次進一陣是在2009-10賽季,最後一次獲得MVP選票是在2012-13賽季。即使在他相對短暫的巔峰時期結束之前,韋德也一直飽受傷病的困擾,幾乎每個賽季都要缺席15場比賽。
儘管如此,在所有6尺4寸的球員裡,韋德的得分、蓋帽和罰球數據遙遙領先。這證明了他在自己的巔峰期達到的高度。
從2004-05賽季到2011-12賽季,韋德是聯盟中最好的得分後衛。這會激怒科比的擁躉們,但是在那段時間,無論是VORP、BPM還是PER,韋德都超過了科比。他在2006年幾乎一個人統治了總決賽,他就是6尺4寸球員中的唯一的超級巨星。
在他的巔峰期,他的突破幾乎無人可擋。當然,不可否認的是,他的進攻風格也是他飽受傷病困擾的原因之一,這些傷病最終迫使他在邁阿密熱火隊成為勒布朗-詹姆斯身後的配角。在21世紀10年代,韋德就是最擅長利用身體接觸來牟利的球員。老一點的球迷一定對「韋德摔」這個詞語不陌生。
韋德有五個賽季的場均得分在25分以上,其中就包括在08-09賽季以場均30.2分榮膺得分王。同時他可能是有史以來最擅長蓋帽的後衛。除此之外,他心甘情願地在自己的巔峰期屈居球隊的次要人物,無論如何這也是一項不壞的品質。
同時被考慮的還有:賈森-基德,加裡-佩頓
基德在所有6尺4寸的球員中總助攻、籃板和搶斷數都位居榜首。和佩頓一樣,他也是防守最好的後衛之一。然而,經常被忽視的是,基德在進攻上相對缺乏影響力。雖然他連續帶領新澤西網隊進入總決賽,但是他在六個賽季中的得分效率分別排名17、20、25、27、24和18。
但是基德既不是完全沒有攻擊性,也不是完全不會投籃。他和西蒙斯還有鮑爾絕不是同一個水平段的球員。
6尺5(196cm):詹姆斯-哈登
跨時代的比較總是很棘手,但是我們必須在哈登和羅伯特森之間做出跨越了50年的選擇。
在1961-62賽季,奧斯卡-羅伯特森是歷史上第一個在單賽季取得場均三雙的球員。這一壯舉也一度被認為會是空前絕後的,直到哈登的好兄弟威斯布魯克站了出來,說「why not」。
在羅伯特森的前七個賽季中,有六個賽季場均得到至少30分。他還有七次場均助攻排名聯盟第一。羅伯特森的生涯數據是25.7分9.5助攻7.5籃板;哈登的是25.1分6.3助攻5.3籃板。
但是考慮到50多年前的比賽節奏和截然不同的比賽環境,羅伯特森的優勢並沒那麼明顯。
在高階數據上,哈登大獲全勝。不要認為哈登在效率上的優勢都是基於三分線。他的兩分球命中率是50.9%,羅伯特森是48.5%。
哈登即將在2019-20賽季連續第三次獲得得分王的桂冠,直追他的老大哥杜蘭特。此外,他還六次入選最佳陣容,六次中的五次都是最佳陣容一陣,並即將迎來第七次。除了贏下2017-18賽季的MVP外,他還連續七次在MVP投票中排名第九或者更好,四次排在前兩位。這還是在他不受人待見的情況下,如果他長得跟東契奇或者西蒙斯一樣,鬼知道他已經有幾個MVP了。
羅伯特森九次在MVP投票中名列前五。如果這算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的話,詹姆斯-哈登大概馬上就會加入羅伯特森的行列了,算上2020年,這已經是哈登的第五次了。並且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我們相信哈登不會跌出MVP前五。
同時被考慮的還有:奧斯卡-羅伯特森,埃爾金-貝勒,約翰-哈夫利切克
羅伯特森在1960-61賽季進入NBA時只有8支球隊,1973-74賽季離開時只有17支球隊。當你看到他的最佳陣容和MVP榮譽時,考慮一下這一點。他當然是一個偉大的球員,但是和哈登相比,他的競爭對手要少了一半。1971年,他作為賈巴爾的搭檔在密爾沃基贏得了一枚總冠軍戒指,這也是哈登正在追逐的。哈登的風格註定了他只有真正在季後賽甚至總決賽證明了自己才能得到更多的認可,就像德克經歷的那樣。
貝勒是這裡的異類,他是一個職業生涯場均得到27.4分13.5籃板的硬漢前鋒。像羅伯特森一樣,他所處的時代限制了我們能夠給予他的評價。他在1958-1972年間在聯盟效力。
哈夫利切克獲得過八次總冠軍,這能說明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榜單。但是他在MVP投票中從未超過第四名——這說明了他為什麼排在剛才那些人之後。
6尺6(198cm):麥可-喬丹
如果你是全地球最佳球員之一,那麼當然你也就是你所在的身高段的最佳球員,這裡應該沒有之一了吧。
所以,我們不必多說,我們可以列出麥可-喬丹的10個得分王,6枚總冠軍戒指和6個FMVP,5個mvp,14次全明星之旅和年度最佳防守球員(1987-88)。如果他不是你心目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員,他也不會低於第二名。如果出於某種原因,他的排名低於這個數字,那你該看病了,你可能已經不識數了。
省去了這些繁文縟節,我們可以把剩下的時間用在這兩位球員身上,儘管他們的狀態一直都很好,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機會威脅到喬丹的統治地位。
同時考慮的還有:科比-布萊恩特,查爾斯-巴克利
在他的整個職業生涯,科比都以一副喬丹第二的姿態示人,從無解的中距離投籃、到投籃後的冷笑,再到採訪時的抑揚頓挫。儘管科比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後衛之一,但他在得分、籃板、助攻、搶斷和蓋帽(場均36分鐘)等方面都落後於喬丹。更別提他還比喬丹少一個總冠軍戒指。如果再拿出什麼MVP、FMVP這些來比就更沒意思了。
科比是我們所見過的模仿喬丹最像的人,但是模仿得再像也無法擊敗原版。
巴克利,與喬丹同時代的球員,以61.2%的命中率高居6尺6寸球員之首,勝利貢獻值則居於次席。他是1992-93賽季的MVP。放眼整個NBA,
只有6名球員能做到至少拿23000分,12000個籃板和4000次助攻,他就是其中之一。其餘的五個人是張伯倫、賈巴爾、鄧肯、卡爾-馬龍和加內特。
譯者:酒神巴庫斯
作者:Grant Hug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