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劇沒內味就是爛?我不同意

2020-12-19 騰訊網

當我得知《使徒行者》第三部開播的消息,其實還是挺驚喜的。 這種感覺,如果你是完整追完第二部的劇迷,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 當時看到結尾留下的伏筆,特別是聽到馬國明飾演的角色說出那句「統統都要死」的時候,恨不得馬上看到下一部。 結果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三年。《使徒行者3》

面對這個經典的警匪系列劇,我的態度一直挺複雜的。 覺得可惜,又有點捨不得。 第一部由林峰和佘詩曼主演的劇版,毫無疑問最經典。之後由於兩個人的離開,第二部經歷了大換血,雖然演員和劇情大改,也不緊不慢看了下來。 至於兩部賺了不少票房的電影,這裡暫且不提。

為什麼我覺得這一次播出的《使徒行者》符合期待? 倒不是說拍得有多好,甚至能和第一部相提並論,而是能明顯地感受到它的用心: 一方面,繼續維持著港劇獨有的特色。 另一方面,試圖通過不斷的努力適應更大的市場。

總之,要說它是部爛劇,我不太同意。

就拿這部劇的演員來說,應該算是這部劇目前能夠找到,最有說服力的一套陣容了。 不僅保留苗僑偉(卓凱)和許紹雄(歡喜哥)這對老搭檔,而且還請到了第一季的林峰(爆薛)以及開頭提到的馬國明。

除此以外,劇裡的重要配角也早就不是什麼沒經驗的新人了,這幾年還能出現在大家視野裡的港劇,基本都能看到這幾個人的身影。 比如第二部裡的袁偉豪(徐天堂)和黃翠如(阿梅),包括通過香港小姐競選籤約無線電臺的蔡思貝,也參演過之前的《法證先鋒4》和《鐵探》。

要說印象最深的,還是前不久剛剛在《反黑路人甲》裡提到的張振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六年前的他只不過是《使徒行者》裡沒人記住的小馬仔,如今憑藉自己的努力,也開始在多部港劇裡擔任重要的角色。

你說,港劇大不如從前,沒人會否認。 新生代的演員有些青黃不接,也是事實。 不過,只要不是拿著「使徒行者」這幾個字一味地炒冷飯,我覺得都是值得鼓勵的。

說回劇情。 先簡單回顧一下前兩部。內容雖然差不多,講的都是找臥底和抓黑警,不過按照時間線,第二部的故事其實發生在第一部之前。 第一部的劇情大家都比較熟悉了,而第二部主要是交代了卓凱和歡喜哥的過去。 比如為什麼卓凱那麼重視臥底的生命安全? 因為在第一集的時候,劇情就直接告訴觀眾,他曾經在一瞬間失去了親密無間的五個夥伴。

比如為什麼覃歡喜會從臥底變成黑幫老大? 因為他想要結束自己的任務,結果遭到拒絕,最後連累了自己的親人。 他的妻子在臨死前告訴他,以後要多笑一笑,這才有了後來的歡喜哥。

最近播出的第三部,算是對前兩部的整合。 劇情方面。無縫銜接第一部的大結局,卓凱替爆薛頂罪,坐了三年牢之後,正式出獄。

角色方面。好消息是林峰飾演的爆薛繼續成為主線角色,可惜的則是佘詩曼依然沒有回歸,關於釘姐,只在開頭提了一嘴失蹤的消息。 除此以外,保留了第二部出現的新臥底成員,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天堂哥和阿梅(周柏豪由於其他原因戲份被刪)。

目前,我只看了十二集。 從劇情的推進節奏來看,前幾集比較慢熱,大多數時間都在鋪墊,通過一起器官買賣的案件讓不同的角色悉數登場。 大概從第六集開始,也就是馬國明飾演的韋作榮亮出臥底身份,開始成立所謂的安全情報部門之後,故事才正式進入狀態。

整部劇的基調,基本延續了《使徒行者》一貫的風格,以群像戲為主,通過臥底工作的危險性突出角色內心的抉擇和掙扎。 值得關注的,主要是兩方面。 首先是新老成員的交替,最具代表性的角色就是爆薛。 在第一部裡,他作為臥底潛伏在黑幫,當時卓凱還是他的聯絡人。如今,到了第三部,他也開始變成聯絡人,並且有了自己的臥底, 然而,讓人覺得遺憾的是,他也品嘗到了和卓凱相同的痛苦,自己的臥底在一次任務中英勇犧牲。 這件事刺痛了爆薛,讓他開始不相信自己的領導能力。

與此同時,他的面前剛好又出現了一個新人,也就是蔡思貝飾演的阿兜。 阿兜既年輕又漂亮,不僅對未來充滿了幹勁,而且在後續的調查中以臥底的方式獲得了重要線索。 她特別希望爆薛能夠成為自己的聯絡人,但對方一直不肯接受。

黑幫這邊,張振朗飾演的龐浩洋,作為年輕一輩,同樣準備接管社團的生意。 劇中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作為前輩的卓凱帶著受傷的龐浩洋回到所謂的黑幫公司,坐下來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想不到你的公司還挺正規,跟其他社團公司很不一樣。」 旁邊的龐浩洋一臉嫌棄:「你是不是以為要去唐樓,裡面再放一尊關公像,還有很多高香才對。」 說著說著,還不忘總結:「正確來說,如果不會上網,沒法當古惑仔。」 聽完這段對話,不得不感慨,時代確實是變了。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地方。

這部劇的暗線,即韋作榮的真實身份。 開頭也提到,在第二部的結尾,這個角色作為反派露過面,而且通過演員名單,我們也很容易就會發現,馬國明飾演的角色除了韋作榮,還叫魏德禮。 換言之,他真實的身份應該是魏德信的兄弟,韋作榮很大程度上是偽造出來的身份。 至於真正的目的,極有可能是要替魏德信報仇。

當然,這些也只是表面透露出來的信息。 這部劇到目前為止,看似臥底和黑警的身份都已經浮出水面,不過隨著劇情的深入,我相信一定會有更加出乎意料的反轉。 在這其中,立場尚不明朗的魏德禮,以及年輕有為的龐浩洋,都是不能掉以輕心的角色。

最後,聊聊合拍劇。 或者換個角度,也就是這部劇的評論裡反覆提到的「失去的港味」。 現在的很多人,只要遇到香港的電影或者是電視劇,總是有意無意地提及這個詞。 的確,那段輝煌的時光,值得我們不斷地去回味。 但必須要點出的是,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並不是它們總想著怎麼拍出港味,而是因為這些作品照射出了那個時代。 這裡面有偶然,也有必然。 換句話說,一部香港作品拍得好不好,沒必要依靠它有多少港味來判斷,而應該看它是否符合自己所處的時代。 在一個沒有「關公像」的時代,強行拍一部有著關公像的黑幫故事,未必就能成為好作品。 相較於一味的不思進取,懷念過去,我更加希望港劇以一種全新的姿態趕快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和未來。

我特別喜歡第一部《使徒行者》裡的主題曲《越難越愛》。 裡面有一段歌詞,是這樣唱的:「無懼世事變改,還是越難越愛,為你所以有期待。花開花落至少這一季,被甜蜜蓋過了傷害。」

相關焦點

  • 沒內味、沒內味了是什麼意是什麼梗?有內味的反義詞了解一下
    沒內味、沒內味了是什麼意是什麼梗?有內味的反義詞了解一下時間:2020-06-02 16:13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沒內味、沒內味了是什麼意是什麼梗?有內味的反義詞了解一下 沒內味,指的是某些半土不土的視頻或者人沒有達到觀眾心目中的土味,就會被評論為沒內味兒!
  • 臺劇破局,港劇迷路:《想見你》爆紅,《法證先鋒4》評分新低
    《想見你》和《我們與惡的距離》這種程度的影響力,已經很久沒有出現在港劇身上了。港劇並非沒有口碑佳作——2019年的《白色強人》和《金宵大廈》都在港劇愛好者群體中受到好評,但更多的普通內地觀眾卻很少聽說過這些作品,知名度不高。
  • 豆瓣8.8,好多年沒看港劇,沒想到現在的港劇這麼好看!
    、「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和臺灣偶像劇一樣,曾有一度,港劇也陷入了「求變」的漩渦,太固化的套路模式,即便是再新鮮的故事也喚不回觀眾的喜愛。所以這麼多年,港劇一直都是我鮮少涉足的觀劇模塊,主要是懶得選,選不好。
  • 怎麼那麼多以前的零食沒內味了?
    寶貝兒們,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賣的以前的零食沒內味了。1.好麗友派落枕君對這個零食是印象最深的,當時廣告我都還記得「有仁,有朋友」。以前巧克力裡面裹的是實打實的兩片麵包和奶油。但是現在你去嘗嘗,兩片麵包變成了兩片潮溼的餅乾,夾心跟塑料泡沫一樣,也不知道是自己嘴變刁了還是真的變了味。
  • 遇到一次爛重啟,就想重看一遍最經典港劇
    港劇經典反覆重啟,倘若一部撲街,我們可以罵他不用心。但問題是,何以部部不用心至此?潛意識裡他們認為自己和大智是一夥的,威脅他就是威脅自己。看到這段,只記得當時小小的腦袋裝滿了大大的問號。第一次知道女人可以喜歡女人,還是因為刑偵港劇。
  • 港劇都是肥皂劇?不,這部就很值得一看
    09港劇最輝煌的時期可以說是八九十時代,北方的朋友可能沒怎麼看過香港電視劇,但是在南方長大的小編,真是的看港劇長大的,談得上經典的港劇真的是很多,有林正英老師的《殭屍道長》,謝賢老師的《千王之王重出江湖》,甄子丹的《精武門》,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陳浩民版《封神榜》等等等,好看經典的港劇實在太多
  • 如何第一時間免費追看tvb港劇?比如《棟仁的時光》
    點擊右上角關注我,收養我,一起睇劇啦:)曾幾何時,港劇也曾霸佔過內地電視螢屏,《苗翠花》《狀王宋世傑》《陀槍師姐》《鬥氣冤家好兄弟》(就是吳Ron和陳三苗的《學警雄心》)《烈火雄心》《大唐雙龍傳》等等tvb
  • 歪嘴戰神男主換人,表情沒內味了,龍王贅婿不是誰都能當的
    可是一風之音並沒有放棄,所以直接把贅婿視頻都換人拍攝,反正都是短視頻,重新拍攝一遍也花了不了多少時間。不過嘛,新的男主角演起來,真的沒內味。贅婿系列視頻,我們看的也就是最後的歪嘴表情而已,對於劇情沒什麼興趣。可是換了新的男主角,拍攝一樣的劇情,可是最後的表情卻沒有做到位。
  • 張鈞甯,有內味了!
    花店初遇她在暖陽裡微笑,我也快要跟林默(邱澤飾)一樣流鼻血了,這個女人有「毒」。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IVY這等帶刺的玫瑰就連背影都充滿了故事。網友也直呼張鈞甯,真是實實在在地讓我這個只喜歡清純漂亮妹子的人深切感受到了什麼叫女人的魅力。不敢相信這是82年即將奔四的張鈞甯!
  • 2020年年度最佳港劇?我看好這部高分好劇。
    2020年TVB播出了不少好劇,《降魔的2.0》、《盲俠大律師2020》等等,但要港劇君說,要評選年度最佳港劇,還得是年末的這一部高分黑馬港劇,它就是今天要聊的這部《香港愛情故事》。
  • 「我們不合適,不如分手!」「我不同意!」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當一段愛情進行不下去時,真的沒必要繼續將就了。愛情走到了盡頭,該分手就果斷分手,不然拖到最後只會不歡而散。看我有這樣的態度之後,他開始亂發脾氣,動不動就跟我吵架,慢慢地,我有了想要分手的念頭,因為我感覺好累。我想了又想,還是決定跟他好好說分手的事,覺得這是對他的尊重。可是,當我跟他說「我們不合適,不如分手」時,他卻說,「我不同意!」他根本就不問原因,也沒有挽留的態度,就說了一句「我不同意」,搞得好像我是他的員工一樣。
  • 港劇的突破?香港不是只有TVB能看了!
    在韓劇發展迅猛、日劇依舊穩定,國產劇偶爾蹦出小意外的情況下,不要說香港人,即使是如黃暴人妻一樣的港劇小粉絲,也真是無言以對。或許就是因為沒有對手,所以TVB也難掩頹勢?就是在這樣的狀態下,出現一股抗衡TVB的新勢力,香港免費電視臺Viu TV。
  •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上熱搜了?是怎麼回事?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39。所以內味兒到底是啥味兒? #彭冠英問內味是什麼味兒# @彭冠英 發微博問「內味兒是什麼味兒」。彭冠英追劇開彈幕,網友都在說有內味,秒變憨憨真誠發問,快告訴他是什麼味兒 對此大家的反應是這樣的最有味的一幕 被刪了一肚子壞水內味兒哈哈哈記住,按照這個頻率更博就對了!
  • 比起8.8分《嘆息橋》這些新港劇,我還是更懷念老港劇的「港味」
    被許多觀眾念念不忘的港劇,正在被《嘆息橋》這樣的港劇重構,但代表港劇新趨勢的「新港劇」,真的能救港劇嗎?為什麼新港劇看得越多,我卻越懷念老港劇的味道。新港劇,新在哪?「如果說老港劇脫胎於TVB前身邵氏的流水線式製作,呈現出統一風格,那麼新港劇則更接近於一種獨立電影式的導演風格。」
  • 這部港劇雖不是什麼大製作 但卻比《使徒行者2》更有TVB味道
    不知道是不是期待過多,所以《使徒行者2》雖然製作上很精良、演技上也到位、劇本也沒漏洞,不過呢,就是少了些味道,對,可能是港劇的味道!記憶中的港劇,擅長的應該是「以小見大」,不一定是大案、大場面,但很生活,最近TVB的一部周播劇《雜警奇兵》就是一部典型港劇。
  • 是爛劇吧?2018年新版《衛斯理》將播,卻是王晶監製……
    但一向出了名的愛拍又雷、又爛電影電視劇的王晶,每每聽到他要出新作品,都得提心弔膽。尤其這幾年他可能要長期和TVB合作。去年讓TVB劇迷印象深刻的,那就是王晶導演聯合TVB推出了一部港劇,將賭片元素重新包裝,來了一部《賭城群英會》,陣容強大到連謝霆鋒老爸都請出山來拍,結果該劇卻是爛的無以復加。
  • 如何利用港劇來學習粵語
    如果問學習粵語最為輕鬆的方法是什麼,那麼我想很多人不約而同想到的都是假看港劇吧。的確,一邊看劇,一邊學粵語確實非常輕鬆,畢竟沒有幾個人是不喜歡看劇了吧。很多想學習粵語的外地人都是這麼想的,但是一些人卻發現看完港劇之後,自己的粵語水平卻沒有提升,這是為什麼呢?
  • 熱播港劇《戰毒》裡,吳千語和張雅卓再好看,也輸給了她
    今年7月9日,新出的緝毒港劇《戰毒》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平臺同步上線。一經播出便引起了無數網友熱議。其實像這樣的緝毒類型的港式劇,已經有很多了,像之前的《無間道》系列,《使徒行者》、《潛行狙擊》等,像這種緝毒警察扮臥底,然後一鍋端了毒梟的港劇,早已爛大街,但是它雖不是排名中上的港劇,可還是引起一眾網友追看。
  • 急診科醫生這麼爛,我為什麼還追?
    這劇火不火?火。一連十多天,從沒跌破過電視劇熱搜榜前三的寶座。這劇爛不爛?爛,但個人感覺,追得下去。目前豆瓣5.9,口碑已經撲街。除《獵場》外,近期爭議最大的國產劇大概就是它了。《急診科醫生》 I 2017豆瓣:5.9為什麼說它爛?
  • 港劇並不會死,TVB又出佳劇,玩了一手的好反轉
    這幾年,港劇已死的聲音不絕於耳。作為兩大臺柱之一的TVB長期半死不活,劇集要麼從頭爛到尾被口水淹沒,要麼就是半途爛尾,不復當年的風光。而另一個臺柱,曾經製作過《我和殭屍有個約會》、《天蠶變》、《大俠霍元甲》的亞視更是一度深陷停牌的危機,今日不知明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