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5月21日消息:「以前的東和公園光線太暗了,而且能聞到臭味,改造後,亮堂了,空氣中都能聞到泥土的味道。」有政協委員在看完改造後的東和公園感嘆到。5月19日下午,鹽田區政協組織政協委員視察東和公園、壹海城及中央公園。
東和公園位於沙頭角街道海濤南路,佔地面積大約27000平方米,公園建成開放已經十幾年,是沙頭角居民體閒、娛樂的主要場所之一。由於周邊居民人口不斷增多,對公園休閒、健身、娛樂等多元化需求日益增加,附近居民建議對公園進行改造。
從2013年第四季度開始,鹽田區城管局通過徵求片區居民和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明確了公園改造主要內容為人工湖改造、新增休閒廣場及園路建設、望亭及湖心亭改造、路燈整治及綠化改造提升等方面。
記者在現場看到,改造後公園水系採取自然草坡駁岸、自然塊石駁岸等形式,讓人與水更加親近,還通過修復原有假山流水設施,提升公園景點景觀效果。同時,公園還增加了植物迷宮及兒童滑梯2處兒童遊樂場地,滿足該片區少年兒童遊玩需求。
隨後,政協委員一行來到壹海城及中央公園。據悉,1983年,壹海城原地塊為一片大海。1983年9月,原沙頭角鎮改為沙頭角區,對該海域進行填海改造,包括現在的海景二路以北、深鹽路以南的長方形地塊,面積約60萬平方米。1985年開始建廠房,1988年鹽田區建區以來,對「三來一補」企業逐步轉移。
2013年,鹽田中央公園開始建設。該公園位於萬科壹海城項目中央,北臨深鹽路,南至海景路,項目用地面積為56194.08平方米。公園定位為開放性、公益性綜合市政公園。2013年6月,該項目下達政府投資計劃,2013年11月,工程主體部分正式開工。公園北區主體部分及下沉廣場人行天橋、雕塑藝術品、藝術噴泉等分項工程已完工,北區於2014年8月30日對外開放,南區於2014年12月30日對外開放。
記者發現,公園從北至南依次規劃了城市入口廣場,廣場弧形大道,活動山丘,文化藝廊,歡樂嘉年華,下沉表演廣場,活動草坪、藝術水景、「餐飲」碼頭,波舞木平臺,濱水步行道和東側的綠帶植物園。
下沉廣場設計是使得公園更能滲入進地下商場,且對市民和顧客創造一獨特的目的地。下沉空間主要以階梯進行過渡,優美的曲線讓人願意再次休憩,同時這裡可以充當一個天然的室外劇場,形成娛樂表演空間。
弧形大道從北至南穿越了整個公園,走在這條大道上仿佛置身於一處奇妙的旅程中,西邊是商業街,商業氛圍濃鬱,東邊則是公園的活動場地和綠地景觀,無論購物或者遊憩,都將輕易到達。成行成列的行道樹提供了林蔭空間,同時寬敞的道路滿足了公園步道和商業步道並存的雙重交通體系,而中間的外擺空間更能提供遊憩餐飲的服務設施,供市民使用。書香椰林下結合鋪裝紋理所設置的條形座椅也為遊人提供了休憩的場所。
遊樂場活動區分為草丘遊樂空間和遊戲遊樂空間。這裡是一處開闊和安全的場地,兒童可以在這裡盡情玩耍,遊人可以登高攬勝,一覽周圍景色。同時考慮了許多戶外的座椅,能夠讓家長看護孩子。地面鋪裝以彩色的花崗巖拼接出一朵鮮花的圖案,色彩豔麗,饒有興味。裝點了遊樂場,營造出輕鬆愉快的氛圍,在音樂旱噴的交相輝映下,遊人可以放鬆心情,愉悅不已。
這裡是一個用環保木搭建起來的走廊空間,設計師利用抽象海浪的形式將這裡設計成一處活力現代的場地,通過地形的營造出起伏的地面,用以聯繫海邊與弧形大道。在其上安置經過精心設計的木質藝術長凳和同樣抽象自海裡的帆船造型的張拉膜遮陽雕塑,人們來到這裡仿佛置身於大海中,感到自由而輕鬆。在這裡觀賞海景將非常有意思。
推薦閱讀:
雲陽:生態屏障立標杆 幹流綠化居第一
宜賓:2025年主城區綠化覆蓋率將達43.0%
上海全力「打扮」屋頂綠化 航拍鏡頭下的「空中花園」
天津:造林綠化面積創新高 再披51萬畝「綠裝」
(來源:深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