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脆皮安全帽"中看不中用,不少勞保店在售

2020-12-17 騰訊網

探訪安全帽(上篇)

最近一段時間,一條關於「脆皮安全帽」的視頻在網上躥紅,引起大家對建築工人安全防護問題的高度關注。我市是否也有這種一碰就碎的安全帽銷售?4月24日、25日,濰坊晚報記者走訪城區一些勞保店調查發現,最便宜的安全帽只賣4元一頂,非常輕脆,幾乎起不到任何防護作用,勞保市場內的不少安全帽都存在信息不全、過期銷售、貼牌銷售等問題。

從左往右依次為塑料安全帽、ABS樹脂材料安全帽、玻璃鋼安全帽。

玉清東街與虞河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勞保店,售價10元的安全帽信息缺失嚴重。

鳶飛路與泰祥街交叉口附近的一家勞保店,售價32元的安全帽,有配套的安全內襯,各種信息齊全。

走訪調查

廉價安全帽,不少勞保店都在銷售

在這條「脆皮安全帽」的視頻短片中,兩頂安全帽相碰,黃色的像蛋殼一般,被直接撞碎,而另一頂紅色的安然無恙,這引發了「工人安全帽是否安全」的大討論。

我市勞保市場上的安全帽質量如何,是否也有這種一碰就碎的廉價安全帽銷售?4月24日,記者來到城區規模最大的建材市場濰坊豪德貿易廣場看到,這裡有不少勞保店,專門銷售勞動人員保障產品和用品。

記者走進一家勞保店,女店主表示什麼價位的安全帽都有。記者表示想買一頂便宜的,女店主拿出一頂紅色安全帽告訴記者,這頂賣4元錢,是最便宜的。「一般都是成批量的過來購買,沒有像你這樣只買一頂的,就給你算個批發價吧。」女店主說。

在另外一家勞保店,門口放著幾大箱安全帽,店內地上有一大摞黃色安全帽。劉姓店主告訴記者,這些賣5元一頂,平時賣得還貴,因為所剩不多,所以便宜處理。

記者在這裡走訪了十餘家勞保店發現,其中有4家賣得最便宜的安全帽4元一頂,其他店裡最便宜的也就五六元一頂。

價格差距大,最貴的賣價四十多元

記者走訪發現,實際上,安全帽的價格差距比較大,各種價位的都有,貴的一頂賣價在三四十元。

位於玉清東街與虞河路交叉口西側的一家五金店同樣銷售安全帽。店主告訴記者,安全帽的價格跟材質和品牌有很大關係。按照材質來分,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塑料安全帽,價格最低,一般不超過10元一頂,但防護效果也最低。稍微好一些的ABS樹脂材料安全帽,一頂一般在20元左右,有一定韌性,防護效果中等。最好的則是玻璃鋼安全帽,防護效果最好,價格也最高,一般一頂30元,品牌好的甚至超過40元。

「一些大品牌的安全帽,價格就要偏高。一些小廠家生產的,即便是玻璃鋼安全帽,價格相比較而言也會便宜不少。」該店主對記者說。

網店和實體店裡,中低端的銷量好

記者查詢各大電商平臺搜索「安全帽」後發現,安全帽的銷量和價格差別很大,價格低廉的「脆皮安全帽」銷售量也不低。有些安全帽只需五六元一頂,月銷量基本上都在1000頂以上,12元至20元左右一頂的安全帽月銷量則大多在1萬頂以上,賣得最火。

實體店中,同樣是以中低端價格的安全帽銷售情況最為可觀。

在一家名為福潤澤勞保用品的店內,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安全帽。店主告訴記者,他這裡各種價格的安全帽都有,但還是價格在5元至20元間的安全帽銷售情況最樂觀,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進貨。「這些安全帽雖然同樣是塑料材質,但質量還算是不錯,擋一些常見的小碎石等絕對沒有任何問題。」該店主說。

記者採訪中,不少勞保店的店主表示,相比較而言,價格在30元以上的安全帽銷量比較低,因為這些安全帽只有在一些特殊的行業才會用得比較多,平時銷售不多,甚至進了貨幾年都賣不出去,往往出現過了使用期限的情況。

價位不同,戴在頭上的感覺差距大

記者走訪發現,市面上這些價格相差了十幾倍的安全帽,其手感、質量以及戴在頭上的感覺差距都很大。

在位於濰坊豪德貿易廣場的一家勞保店內,記者購買了一頂5元錢的安全帽,拿起來感覺非常輕,就是一層薄薄的塑料,裡面連內襯網都沒有。老闆現拿出一個內襯網,花了近兩分鐘才安裝上。安全內襯網同樣是塑料的,特別簡陋,而且非常容易脫離帽體。

記者走訪中發現,價格在25元以下的安全帽幾乎都沒有配備專用內襯,需要後安裝上,比較粗糙,戴在頭上舒適度也不是很高。價格在30元以上的安全帽都比較重,拿在手裡沉甸甸的,帽體光滑,製作比較精細,而且都配有專用的安全內襯網,非常結實,戴著舒適度也比較高。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安全帽裡的內襯網,作用同樣不可忽視,可以說是安全帽的最後一重防護。這重安全網才是真正將人的頭部護在裡面,發生意外的時候,即便安全帽被擊破了,頭部在內襯網的保護下可以減少受傷程度。不過,現在一些低價安全帽的內襯網都是後安裝上的,本身質量就不過關,安裝也不結實,起到的防護作用就比較有限。

存在問題

店家稱可根據需要貼牌,商品信息不全等問題普遍存在

據淘寶一家安全帽店家介紹,五六元的安全帽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沒有經過國家勞動保護用品質量檢驗中心的檢驗,可以說是「三無」產品。而16元-20元的基本都是「國標」,使用ABS材質,並且經過檢驗,擁有生產許可證以及勞安認證等信息。再貴的還有玻璃鋼安全帽,各種信息都比較齊全,質量也普遍更好。

按照國家規定,每頂安全帽上都應有以下四項永久性標記:製造廠名稱及商標、型號;製造年、月;許可證編號;檢驗合格標誌。

在位於濰坊豪德貿易廣場的一家勞保店內,記者拿起一個售價為5元的普通塑料安全帽看到,只在正前方位置貼著一個「康萬達」的商標牌,沒有其他任何信息標識。這個安全帽非常輕,材質比較脆,拿在手裡輕輕一捏,安全帽就凹陷了下去,稍微用力一掰就可以掰碎。

而在另外一家勞保店,記者拿起一個售價20元的ABS材質安全帽,手感比較重,貼有龍口市安達橡塑製品廠和「神聖」商標,不過沒有生產許可證號、安全標誌證號以及具體的生產日期。

一家勞保店的張姓店主就表示,他們可以在安全帽上貼上商標,也可以印上企業名字,就看買家是否需要。假如什麼都不需要,價格還可以再優惠些。

在玉清東街與文化路交叉口東側的一家五金店內,一頂售價為24元的玻璃鋼安全帽的商標是英文,內襯上貼著一張紙,上面只有生產許可證編號,帽體上也只有生產許可證號信息和執行標準登記證信息,寫著有效期28個月,具體生產日期一欄空白。

在泰祥街與鳶飛路交叉口南側的一家勞保店內,一頂價格為32元的玻璃鋼安全帽質量明顯很好,帽子上各種信息較為完整,但唯有生產日期一欄空白。

廉價安全帽多數由沒有資質的小作坊用廢棄舊塑料製作成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女店主向記者介紹,她店裡五六元錢的安全帽,一個月能賣出六七百頂。這種帽子的質量如何,用手一掂就能知道。

「一分錢一分貨,價格越高,防護性能越高。價格幾塊錢的安全帽,戴著擋擋灰塵還是可以的,防護效果可想而知。」這位店主對記者說,在她看來,這種廉價安全帽最大的功能就是為了「應付檢查」。有很多行業按照規定都是需要戴安全帽的,但實際上這些工作的危險係數並不高,戴不戴安全帽影響不大,所以就會購買這種低價安全帽應付,「雖說價格高的安全帽質量好,但它比較重,長時間戴在頭上,對人來說也是一種負擔。」

而在另外一家勞保店內,記者看到一款價格為4元的安全帽,發現在帽內的腦後方位置有一行小字,假如不是特意查找,根本不可能看到,寫的是:「警告 本產品為普通材料的塑料帽,僅限於警示、防塵的作用,嚴謹作為安全帽防護產品使用」。

在東風西街的一家勞保店內,當記者詢問像這種5元一頂的安全帽是否可以在建築工地使用時,工作人員表示,這種安全帽安全性太低,基本上都是小作坊生產的,不適合在建築工地上使用,容易出事。「這種安全帽主要就是起個裝飾作用,一些在室內工作或者是平地上工作,需要戴安全帽但又沒啥安全隱患的,可以選購這種。」工作人員如是說。

那這些廉價安全帽到底是什麼材質做成的?當天,記者聯繫了位於淄博的一家安全帽生產廠家。

該廠家工作人員明確建議記者在購買安全帽時,最好還是選擇價格在15元以上的,即便不能購買玻璃鋼的,也可以使用ABS樹脂材料安全帽,這樣的安全帽才有一定安全保障。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價格幾元錢的安全帽,多數來自浙江、福建、廣東等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全都是在一些沒有生產資質的小作坊裡製造的。製作原料則是一些廢棄的舊塑料,可以說沒有絲毫安全性可言,所以價格才會特別便宜。」該工作人員對記者說,有些小作坊還會批量生產安全帽,在銷售的時候貼上商標,有些在生產時甚至連商標都懶得貼,整個安全帽上什麼信息都沒有。

有關規定

安全帽應該能夠

吸收衝擊且耐穿刺

關於安全帽的最新國家標準GB2811-2007做了非常具體詳細的要求。根據此標準,安全帽是防止衝擊物傷害頭部的防護用品。由帽殼、帽襯、下頰帶和後箍組成。帽殼呈半球形,堅固、光滑並有一定彈性,打擊物的衝擊和穿刺動能主要由帽殼承受。帽殼和帽襯之間留有一定空間,可緩衝、分散瞬時衝擊力,從而避免或減輕對頭部的直接傷害。其中,衝擊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側向剛性、電絕緣性、阻燃性是對安全帽的基本技術性能的要求。

衝擊吸收性能是三頂安全帽分別在50±2℃(礦井下用安全帽40℃)、-10±2℃及浸水三種情況下處理,然後用5Kg鋼錘自1m高度落下進行衝擊試驗,頭模所受衝擊力的最大值均不應超過4900N。耐穿透性能則是根據安全帽的材質選用50±2℃、-10±2℃及浸水三種方法中的一種進行處理,然後用3KG鋼錐自1m高度落下進行試驗,鋼錐不應與頭模接觸。

另外,每頂安全帽上都應有以下四項永久性標記:製造廠名稱及商標、型號;製造年、月;許可證編號;檢驗合格標誌。具有其他性能的安全帽應按下述規定在帽子上做出標記:符合2.2.1耐低溫性能的安全帽,做出低溫溫度標記,如「-20℃」、「-30℃」字樣;符合2.2.2耐燃燒性能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R」標記;符合2.2.3電絕緣性能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D」的標記;符合2.2.4側向剛性要求的安全帽,在帽上做出「CG」標記。

檢驗規則方面,生產安全帽的工廠須經國家指定的檢驗部門檢驗合格,取得生產許可證後,方可生產銷售;安全帽出廠按批量2000-20000頂抽驗,一批不足2000頂仍以一批計算;工廠按分類號進行抽驗時,有一頂不合格,加倍抽驗,若仍不合格,則該批產品不合格;工廠申請測試時,只按實際達到的性能出分類號測試證明;國家檢驗部門抽驗工廠產品時,應有省、市檢驗部門或工廠代表參加。產品質量降低時,國家檢驗部門應指導工廠提高產品質量,對不按標準生產、產品質量下降的工廠有權提出批評、警告、通報。嚴重的可建議發證部門吊銷其生產許可證。

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的「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信息服務平臺」查詢發現,從2009年到2019年,涉及「安全帽」不合格的企業共達85家。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今年1月18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公布安全帽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本次共抽查了北京、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廣東、四川11個省、直轄市71家企業生產的71批次安全帽產品,有12批次產品不符合規定的標準。

記者:趙春暉

編輯:鄭 偉

審核:李東傑

相關焦點

  • 「脆皮」安全帽海口也有售!到底有多薄?能看到帽子裡的頭髮
    「脆皮」安全帽海口有售,到底有多脆?磚頭從3米高落下,安全帽被砸癟 6元「脆皮」安全帽一按一個坑  有多薄?能看到帽子裡的頭髮  海南特區報訊 一名工人右手拿一黃色安全帽,左手拿一紅色安全帽,兩頂帽子一碰,黃色安全帽立馬碎了。
  • 安全帽對比試驗紅了誰的臉?5元"脆皮"安全帽一按一個坑
    新華社北京4月17日電(記者吳文詡、邰思聰)近日,一段紅黃兩頂安全帽猛烈相撞後,黃色安全帽破損嚴重的短視頻引發網友熱議。有業內人士指出,工人佩戴劣質安全帽成行業「潛規則」,尤以建築行業居多。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在一些電商平臺以及北京五環外多家建材市場上,許多商戶兜售多款低價劣質安全帽,甚至不乏一些毫無資質的5元「脆皮」安全帽。
  • 合肥商家暗售「三無」安全帽 用手一按就凹陷變形
    合肥商家暗售「三無」安全帽 用手一按就凹陷變形據市場星報訊 近日,一則紅黃安全帽碰撞的視頻引發熱議,同時也引發民眾對安全帽是否安全的關注。那麼,合肥安全帽市場是否存在「脆皮」安全帽呢?記者通過暗訪發現,安徽大市場的不少勞保用品店仍有出售「三無」安全帽,有的價格甚至低至3.5元一頂。
  • 杭州市場上有沒有「脆皮安全帽」?記者搜羅一圈做了個實驗
    此前,有媒體調查稱,在北京五環外多家建材市場上,有商戶兜售低價劣質安全帽,一些毫無資質的5元「脆皮」安全帽,用手就能按出坑來。根據國家標準規定,安全帽要符合GB 2811-2007《安全帽》要求,安全帽的選用要符合GB/T 30041-2013《頭部防護 安全帽選用規範》要求。那麼,浙江的情況如何呢?「脆皮」安全帽是否也在影響著一線工人的人身安全?
  • @注意,5元一個的「脆皮」安全帽安全嗎?海口市場調查:質量堪憂
    在海口市國貿某勞保用品店,一名店員介紹一款價格32元的安全帽時告訴記者,這款安全帽使勁敲打也不會壞的,但是價格高,很少有建築工地購買;而對於另一款6元的安全帽,店員表示,不經摔但是市場的需求量還是挺大的。
  • 4元「脆皮」安全帽一碰就碎!安全帽or奪命帽?記者暗訪挖出更多驚人...
    記者調查:劣質安全帽成行業「潛規則」 有業內人士指出,工人佩戴劣質安全帽成行業「潛規則」,尤以建築行業居多。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在一些電商平臺以及北京多家勞保批發市場上,許多商戶兜售多款低價劣質安全帽,甚至不乏一些毫無資質的5元「脆皮」安全帽。
  • 安全帽「一碰就碎」引發熱議 誰買走了5元「脆皮」安全帽?
    隨後新華社的一篇調查,揭開了市場上部分安全帽「無廠商、無檢驗、無標識、無人查」的亂象。據報導,工人佩戴劣質安全帽已成行業「潛規則」,尤以建築行業居多。在一些電商平臺以及多家建材市場上,不乏一些毫無資質的5元「脆皮」安全帽,用手一壓就是一個坑。
  • 拍攝「脆皮安全帽」的工人 找不到活幹了
    日前,身處輿論風暴的視頻主人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原本是在工地打零工,「幹一口吃一口」,但自從「脆皮安全帽」視頻廣泛傳播以來,近期卻找不到活幹了。   「我以前天天可以找到活的,怎麼現在就不找我了呢?」如果這位工人師傅所言屬實,那麼此事很難不讓人產生某種聯想——莫非是因為他不小心說出了大實話,所以沒有工地敢用?
  • 「脆皮安全帽」當事人找不到工作說明啥
    日前,幾段「脆皮安全帽」視頻意外在網絡走紅,並引發公眾對安全帽質量的關注。然而,身處輿論風暴的視頻主人公竇師傅稱,他原本是在工地打零工,「幹一口吃一口」,但自從「脆皮安全帽」視頻廣泛傳播以來,近期卻找不到活幹了。
  • 保命安全帽 質量如何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張頎  現場:應急管理局局長「驗帽」  「我們不要小看一頂安全帽」,前段時間,有工人自行檢測安全帽的視頻在網上火了一把。本期節目第一個問題,就聚焦安全帽「安不安全」。  節目中,工作人員將三頂安全帽送上了臺,主持人請黃彪局長現場「驗帽」,「您來判斷一下哪個是合格的,哪個是不合格的。」
  • 當農民工兄弟保命安全帽=5元人民幣
    一頂安全帽,牽動億萬農民工的生命安全,背後是無數個家庭,對「脆皮」安全帽,必須零容忍,嚴格排查,這不是小事情,是一場捍衛中國億萬農民工的生命尊嚴和安全的戰爭!高處墜物、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和坍塌事故,在安全生產事故中發生概率很高,這「五大殺手」,經常導致農民工殞命。在很多農民工傷害事故中,物體打擊頭部時,最為危險。
  • 安全帽變身「脆皮奪命帽」?佩戴安全帽應注意5點
    前一段,網絡上盛傳的一段「脆皮安全帽」視頻引發熱議。在視頻中,兩個安全帽相撞,結果黃色的工人安全帽支離破碎,紅色的安全帽完好無損。眾所周知,安全帽對於防止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傷害起著關鍵性作用,是工地上工人們「生命的保護傘」。
  • 勞保用品行業召回問題產品 4067隻涉嫌安全帽銷毀
    昨天下午,1675隻分別從新疆、黑龍江、廣西等地召回的安全帽,在上海海棠頭盔廠車間現場被銷毀。據悉,這是本市勞保用品行業首次召回有質量嫌疑的產品。  去年4月22日,上海海棠頭盔廠一名工人在注塑HT-7A型白色安全帽時,誤將聚苯乙烯替代ABS清洗料桶,約15公斤聚苯乙烯混入整批料中,導致4月23日至24日入庫的4067隻白色安全帽暗藏質量隱患。  獲悉這一情況後,上海海棠頭盔廠緊急召開辦公會議,決定對尚未出廠的2392隻安全帽就地封存,對已經發出的1675隻安全帽實施召回。
  • 雙安科技ABS塑料安全帽廠家 促進勞保防護用品生產廠發展
    原標題:雙安科技ABS塑料安全帽廠家促進勞保防護用品生產廠發展勞動防護用品,指的是保護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保護人身安全與健康所必備的一種防禦性裝備,對於減少職業危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查37批次安全帽產品 不合格5批次
    抽查發現5家企業的5批次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不合格項目為衝擊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項目。本次抽查依據GB 2811-2007《安全帽》標準的要求,對全帽產品的垂直間距、衝擊吸收性能、耐穿刺性能、防靜電性能、電絕緣性能、側向剛性、阻燃性能、耐低溫性能等8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 質檢總局:4批次安全帽被檢出不合格
    安全帽是維護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防護工具,其安全性能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國家質檢總局27日公布的安全帽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有4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   2015年第三季度,國家質檢總局抽查了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河南、廣東等9個省、直轄市60家企業生產的60批次安全帽產品。
  • 他因為一頂安全帽丟掉了工作,卻可能救了無數條命
    4月17日,應急管理部還轉發視頻表示:「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麼能夠實現生產安全呢?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決不能流於形式,浮於表面。」他只是個文化水平相對不高的工人,用詞不謹慎、混淆工人監理的關係,這些都情有可原。我關心的是,他手中的脆皮安全帽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這才是問題重點!
  • 「脆皮安全帽」當事人:給農民工辦了件好事
    經過幾天時間的發酵、傳播,「脆皮安全帽」引發社會廣泛關注。4月17日,應急管理部官微發聲,「如果連工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怎麼能夠實現生產安全呢?」風波之下,竇師傅的平靜生活如同劣質安全帽一樣被打破。他自稱「得罪了人,找不到工作」,從打工地青島回到了老家江蘇。經媒體報導後,網絡上又掀起一陣討論聲。
  • 睢寧陽光實業蘇電之星安全帽、常州頂安勞保江南頂安安全帽不合格
    睢寧陽光實業蘇電之星安全帽、常州頂安勞保用品江南頂安安全帽不合格!  食品商務網報導,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2008年第2季度上海市安全帽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及企業名單,睢寧陽光實業、上海古雲勞防製品、常州頂安勞保用品不合格被曝光!
  • 紅網「薇」調查丨5.5元的安全帽,砸!不爛!
    紅網時刻記者 郭薇燦 實習生 吳怡 蘇琴近日,一段農民工怒砸安全帽的視頻火爆網絡,在該段視頻中,兩頂安全帽相互撞擊後,黃色安全帽破損嚴重,紅色安全帽卻完好無損。工人佩戴劣質安全帽是行業「潛規則」?日前,紅網時刻記者小薇走進了長沙高橋大市場及不同工地現場,聽聽賣帽子的人與戴帽子的人怎麼說?記者發現,高橋市場幾家勞保用品批發商店售賣的安全帽款式基本相同,單價從5元到20多元錢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