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17日訊(通訊員 趙玉珍)在慈利縣零陽鎮十板村,說起「卓任秀家庭農場」,群眾沒有不交口稱讚的。
現年70歲夏澤林是零陽鎮原農科站站長,有著豐富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退休後他發揮自身優勢,盤活土地資源,創辦了「卓任秀家庭農場」(用其愛人的名字),為十板村部分貧困戶和群眾提供了大量務工機會。
收割機在收割農場稻穀。
農場曬稻穀。
從2005年開始,夏澤林將十板村二組、三組、四組等6個組約229畝的水田租用下來建立富硒稻生產基地,按「稻稻油」輪作模式生產富硒稻穀和油菜。基地的建立為附近中老人和貧困勞力提供了大量務工機會。特別是開展產業扶貧以後,農場每年吸納更多的貧困人口從事插秧、稻田除草、打藥治蟲、曬穀、栽油菜、鬆土除草等農田經營、管理活動。他們勞動一天,能掙80元錢的勞務費,一年下來,每人能增收5000-7000元收入不等。貧困戶朱業漢參與了家庭農場管理,每年收入在15000元以上。
察看油菜長勢。
油菜豐收在望。
十多年來,該家庭農場共生產糧食3200多噸,油菜籽30噸,發放勞務費190多萬元,其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戶,共13人實現了穩定脫貧,為脫貧攻堅作出了貢獻。
夏澤林的家庭農場生產方式使該村大量的土地得到了耕種、國家增加了糧食,主戶都得到了流轉金,同時解決了十板村中老年人就業難的大問題,讓中老年人和貧困人口不出遠門就有掙錢的機會,也增強了貧困戶收入和脫貧底氣,更讓他們的生活越來越有奔頭。「卓任秀家庭農場」受到十板村群眾的普遍歡迎,也得到了上級政府的肯定。
夏澤林表示,在有生之年只要身體健康,他都會把家庭農場堅持營運下去,為國家生產糧食、為群眾增加收入和鞏固貧困家庭脫貧成果貢獻微薄力量。